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人文|《暗算》与麦家:秘密·偶然·命运 而后切中要害

人文|《暗算》与麦家:秘密·偶然·命运 而后切中要害

时间:2023-03-19 05:01:25

相关推荐

人文|《暗算》与麦家:秘密·偶然·命运 而后切中要害

作为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但有人说这是茅盾文学奖的败笔,其实不然,无论再好的作品,它都有好有坏,在我看来,《暗算》的叙述是一个迷宫,如同它的清洁一样复杂,神奇,多变,抽丝剥茧后就会发现其中的策略。

名人解读

1、在我看来,麦家的小说很像一只精美的钟表,活跃的秒针积极地为故事播云降雨,从容的分针引导读者徘徊在悬念的丛林深处,而沉重的时针是在暗处运行的,它承担着作者极其严肃的写作理想:人与时间的对抗之谜底,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不仅在重重密码里失窃,而且在牢固的记忆里,遭遇彻底的遗忘。

——苏童

2、当很多作家以为小说情节与故事中蕴藏的秘密已开掘殆尽,以创新的名义把小说变成一种晦涩的文体时,麦家出现。他深入开掘了一个许多人浅尝辄止的题材领域,用自己独特的聚光灯将那么多秘密照亮,技术的,也是人性的。而这一切,都是用精彩的故事串联。一切都在故事树上闪闪发光。

——阿来

3、麦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他把一些世界性的主题带进了中国文学,比如人类智力的荒谬和意志的傲慢。他把中国人所经历的战争与革命、阴谋与暴力化为了人类境遇的幽喑传奇。

——李敬泽

4、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将条件尽可能简化,压缩成抽象的逻辑,但并不因此损失事物的生动性,因此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麦家正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走近。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刀锋。

——王安忆

5、有人说,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经典文学的直线距离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这三步。麦家的了不起在于他走完了这三步,且步伐坚定,缓慢有力,留下的脚印竟成了一幅精巧诡秘的地图。

——王家卫

6、我认为是《暗算》中那些为国家安全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坚定、高贵的人格信念博得他们(评委)的厚爱。这是个消解英雄和崇高的年代,同时我们又无比需要他们。

——麦家

7、人们喜欢把麦家这几部小说称为新智力小说。密室小说,特情小说,谍战小说,解密小说,名目不一而足。我看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麦家所显示的才能的性质和特征。麦家的成功,首先有赖于他超强的叙事能力和推理能力,经营致密结构的能力,他可以在一个极狭窄空间,展开无尽的可能,翻出无尽的波澜,制造无尽的悬念,拽着你一口气跑到头,必须看个究竟。

——雷达

8、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麦家的写作无疑属于独特的路数。这个人的存在已经变得不可忽视,他那么顽强,绝对而倔强。他的写作诡秘,幽暗,神奇,深不可测,到处潜伏着玄机,让人透不过气来。

——陈晓明

作家简介

麦家(1964年-)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被誉为 “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1964年出生于浙江富阳,1981年从军,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电视剧《暗算》《风语》《刀尖上行走》(编剧),电影《风声》《听风者》等。作品多次获奖: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获第六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大陆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1月28日,担任湖南卫视阅文超级IP风云盛典推荐嘉宾。6月6日,麦家成为浙江大学首位“驻校作家”,并受聘为浙大求是讲座教授。1月,所著《双黄蛋》荣获“中国小说学会度小说排行榜”短篇小说类第5名。

林赏有话说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书名叫《暗算》。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释义,暗算是指“暗中图谋伤害或陷害”。小说的核心内容是破译密码,并没有什么“暗中伤害”的情节。当然,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两国或两军之间的设置密码和破译密码本身也可以算是一种暗算。

不过,麦家既然用“暗算”做书名,一定不会是如此牵强附会之意,他一定另有深意。

前面说过,小说的核心内容是破译密码,“密码”,其字面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是秘密的,不是公开的;而破译密码,自然也是要在暗中进行的,小说中破译密码的这些人的身份极尽神秘,甚至连院子里种的是什么树开的是什么花都不能透露,怕有人以此知道“701”的位置。同时,破译密码的破译过程也是一种计算。而这种“暗中进行的计算”,被文学家简化出来,就是“暗算”。

“暗”和“算”就决定了小说中人物的特点:能“算”者,自然要有相当高的智商,小说中就写了一些智商极高的人物,虽然对于某些人物——比如阿炳,麦家只写了他一个方面的异于常人,但是仅从这一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他的高智商——阿炳的听力极好,但如果没有高智商给他的分析能力,他听力再好也发挥不出来。但是,有句话说“天才向左疯子向右”,凡是天才就一定很特别。当然这种特别有的很适合“暗算”中的“暗”,比如阿炳,他的特殊只在于不擅长与人交往、以及其听力的不容置疑,这种“特殊”并不会对其“暗”造成太大的影响——在这里我再岔开一句,“暗算”这个书名从某种意义上讲更适合阿炳这个角色,因为阿炳本就是盲人。再比如陈二湖,他性格中的专注与顽强也很适合其在“暗”中的工作。但是,像黄依依的这种“特别”,恐怕就只会对其自身造成灾难。黄依依处世开放,却要守在“暗”中;黄依依崇尚个性,但其所在的工作环境却一定要服从集体而放弃个性。

在黄依依的故事中,麦家玩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技术手段,就是以安在天——这个被黄依依爱上的人物作为第一人称来写,有一定阅读和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每一人称的好处就是可以反复说自己的理——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罗生门》存在的原因。作者借安在天的口讲述黄依依的故事,就让道理都在安在天,而黄依依只能是无理取闹。但是越是这样,反倒越让读者对黄依依产生一种悲凉之感,当她的个性处处碰上“原则”和“集体”,她的“理”就说不出来,无处可说。麦家用一种很特殊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所谓“原则”对人性的压制。当然,从破译的角度来说,黄依依的个性被“集体”压制是没有办法的,这只能是她的宿命。但是,我们向后退一步,如果不是破译密码这种极特殊的工作需要,作为一个普通人,因为“集体”、“原则”这样的高大上词汇而压制我们的个性,造成一个又一个的人生悲剧,则是不需要的、没必要的、甚至是残忍的、可恨的。

麦家在本书后记中提到有人说这本小说中的人物只有“心跳声”,没有“脚步声”,亦即人物只有性格却少有事件。这个意见其实是对的。虽然电影《听风者》是改编自本书,但是电影的故事要比本书的情节精彩。而且本书还略有头重脚轻之感,最后一部关于韦夫的故事不论是人物还是情节都比前面的要逊色。不过,麦家文本中呈现出来的技巧和内涵还是相当优秀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