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评论|《山海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答卷

评论|《山海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答卷

时间:2024-01-30 20:18:54

相关推荐

评论|《山海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答卷

9月23日下午,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西藏自治区宣传部、西藏文联共同主办的陈人杰《山海间》新书首发暨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三十余位重要诗人、评论家、学者与会,聚焦陈人杰诗集《山海间》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主持。

扎根雪域高原的文学之思

从援藏到留藏,从西湖到西藏,陈人杰放弃如诗如画的江南,深深扎根于这片雪域高原。《山海间》收录近120首诗,是诗人走遍西藏山山水水写下的心灵之书,是雪域悟道的灵魂之诗、生命之思,也是高原诗歌向着诗歌高原迈进的愿望之书。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表示,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上,召开陈人杰诗歌研讨会非常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视察西藏,做出一系列重要讲话,西藏成功步入小康社会,近年的变化有目共睹,可以说西藏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陈人杰是真正全身心扎根在西藏,一是出于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诗人的情怀,到了那样一个离天空最近、看星星最清楚、江河奔流的高原上,激发了他的诗情。陈人杰在这片土地上,跟藏族人民生活在一起,跟西藏的这些作家、诗人共同奋斗在一起,应该向他的这种精神表示敬意。在《山海间》里,陈人杰以一个西藏人的心态,将自己和土地上的万物融合在一起,从容书写对现实的思索、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生命的终极理解,这部诗集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诗刊》社副主编、评论家霍俊明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表示,一个诗人能够写到什么程度,与见识、眼界、襟怀、以及人生际遇有着重要的关联。陈人杰的《山海间》印证了福科所提出的词与物的诗学命题,以及沃尔科特提出的诗人的生活边界和语言边界存在的一种张力关系。正如公元759年的秋天,杜甫离开陕西入川,是他人生和创作的一个转折点,陈人杰作为三届援藏干部,在日常生活和广阔的高原之间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关系,形成了深度的精神互动,这让他的创作不管是从内部的变化,还是在技艺上,都突破了《西藏书》的写作。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西藏文联主席扎西达娃在贺词中说:“陈人杰在援藏繁忙的工作中,他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始终仰望西藏蓝天,匍匐雪域大地,以诗人的灵性、悲悯的情怀,从高山牧场、林间农庄的人们在日常的劳作,夜晚的呢喃中读出一个高原民族的欢声和笑语,梦想与希望。”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说,西藏成全了陈人杰,陈人杰也成全了西藏。读完《山海间》,深深为作者的深情所感动,这份情是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是对子女的呵护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山海间》不仅仅只是感情的表达,更多是对诗歌本质的追寻,正是在无数遍与自身灵魂的对话中,证悟诗歌之道,使其诗歌升华出新的境界。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表示,从浙江到西藏,陈人杰用行动为高原谱写长诗,展现了作者同山水与读者之间的共生。陈人杰的《山海间》是他创作历程中的分水岭,是一种界碑式的写作,展现了他对自己已成为高原人的自认,有一种整体性和在地性。《山海间》是自我之歌,也是山水之歌、时代之歌,陈人杰以诗化的方式来书写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写出了意境和神性。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艾青文学院院长曾凡华肯定了陈人杰是意象运作的高手,“诗集前半部分的许多诗,颇似‘词语表现的画’,画风类似梵高与莫奈,重在写意而不是写实......诗集的后半部,善用‘意象叠加’来铺排内心的郁积。”曾凡华还从陈人杰的文字中看到了昌耀的影响,“两人在诗风上,似有一脉相承的源头。昌耀,与陈人杰一样,视青藏高原为原乡,只是时代背景不一样,故肩负的使命也不一样,虽然两人的诗风相近,但诗的涵盖面与影响力各不相同。愿后来者能急起直追,超越先贤,攀上新诗的又一个高峰。”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欧阳江河指出,西藏作为陈人杰诗歌的精神原乡,对他来讲不只是一个词语关系,不光是一种升华,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跟前世今生的自我相遇了,一定有超历史、精神原乡的东西在起作用,支持他的三次援藏。陈人杰通过诗歌把西藏美丽的风光、西藏的神性和恩赐转化为日常性,由此进入西藏的语境和古老文明。

写出藏地之诗要有藏地之心

作为陈人杰曾经的“援友”,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黄国辉表示,“在西藏那么多年,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陈人杰在,不仅是援藏干部陈人杰,不仅是副书记的陈人杰,而且是诗人的陈人杰。”陈人杰完全是浸入式写作,把自己作为一个西藏人,之前人杰有一首诗叫《我曾长久地仰望蓝天》,那个时候阳光确实普照在人杰身上,但是《山海间》里,阳光已经浸透到人杰的血肉里面,人杰跟高原有一种生命共同体的感觉,无论是冬虫夏草、还是峡谷冰川,他对高原意象的把控都非常敏锐,代表了他的心性。

《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表示,230行的长诗《山海间》最初就是发表在《光明日报》,要想写出藏地之诗,首先要有藏地之心。在陈人杰笔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这是在内地长期生活的人感受不到的,这部书带给我们独特的阅读体验,他的诗是发自肺腑的诗,是一种精神上的还乡。

《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指出,陈人杰的重要性在于他为西藏那片土地提供了优秀的文本,为藏族诗歌的现代化提供了养分。“西藏虽然无比辽阔壮美,但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它是个人化的,陈人杰的写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他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也是特别重要的,相当于一个人的西藏。”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西渡提出,这部诗集是在整体上有严格的设计和规划,卷一、卷二、卷三的三首长诗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第一首长诗《山海间》是陈人杰的自我之歌,第二首可能是他的事业之歌,将在西藏的援藏工作和内心体验结合起来,第三首是他的情爱,实际上这本书是围绕这三首长诗组织起来的,将西藏雪域高原的天地大美融筑其间。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曹宇翔认为,《山海间》是一部摆放在群山之巅、大地之上的大书,“一首首诗连绵成一支多声部的生命长歌,宏阔又幽微的心灵叙事、山河和岁月的叙事,万事万物迎面而来陌生感画面,以及字里行间久久回荡的大地的声音、人与自然的声音,弥散清朗、高峻、旷茫的意绪,以诗的艺术形式,形成一种特色鲜明、不可多见的大体量西藏高原美学。”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大解指出,陈人杰的诗是有灵魂的。读他的诗,不仅被他的语言惊悚,还要承受灵魂的撞击,他的诗带有很强的力量感,似乎还有一种磁场,能够被人感知,却又不知在何处。陈人杰作为一个浙江人,到达西藏以后,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王国,在那神奇之地达到人诗合一。现在陈人杰已是西藏的一部分,西藏的地方性已经变成了他的本土性,语言遇到了高原,自然离天更近了。我在他的诗中读到了异质性,有着很强的辨识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振亚表示,《山海间》是高海拔的精神鸣唱,代表一种有精神重量的艺术取向,有别于诸多技艺型诗人,他属于存在型诗人,在西藏的眉目与形体“绘形”的基础上,尽力凸显西藏的骨骼和血肉,披露西藏人的灵魂。他善于调整、化解异质对立的矛盾艺术因子,想象力繁复、高远、奇崛,给人天高地阔、豁然开朗之感,于当下诗坛不仅是一种抗衡,更是一种启迪。

河南大学教授耿占春从灵性书写和现实关怀两个向度分析陈人杰的西藏写作,他指出,陈人杰的诗歌让我们回到一个感觉的现场,这个感觉和现场才是意义的诞生,让某种信仰的状态产生的一个场所,他并没有写庙宇那些西藏固化的符号。工作中现实的、援藏的身份与他作为一个诗人更深层的体验,构成了其长诗的内在张力。

《当代诗词》研究主编宋湘绮关注当代诗词的现代转型,她从陈人杰诗歌的原始意象入手,认为古今诗歌最大的差异在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是生命意志所能达到的程度,“这就是当代人的在场感、当代性,生命的创造力没有达到现代人的程度,就谈不上现代的意象,谈不上我们当代的诗歌。”

西藏文联一级巡视员、副主席、西藏作协主席吉米平阶指出,从《回家》到《西藏书》再到《山海间》,人杰的诗歌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的精神和深沉的情怀,尤其是从援藏到调藏之后,诗人完成了从“到这里”到“在这里”的嬗变,诗歌的格调也变得格外沉稳,就像山间奔流的溪流变成了绵延的群山,这是诗人情感上的一种变化,没有变化的,是诗人关注底层,关注柴米油盐、人间烟火的特点。

《西藏文学》主编次仁罗布表示,读完《山海间》,就被这些诗歌蕴含的能量打动了,这是近十年西藏高原收获的最好一本诗集。陈人杰的诗经得起反复阅读,每次都能读出新的东西来。“我不知道是西藏成就了诗人,还是诗人成就了西藏,或者是相互成就的。诗人援藏十年,终于留在了西藏,期间他的诗歌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国内声名鹊起,是西藏的山川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了他灵感,使他的诗意勃发。”

向诗歌高原迈进

《山海间》一书的策划人唐朝晖讲述与陈人杰合作出书的经过,“我认识陈兄长快了,他第一本书也是我责编,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第二本《西藏书》我也是责编,《山海间》这本书也是,所以我很是激动,中间有几次很感动。真正的感动是从《西藏书》开始,我也在西藏待了一年,以前去过几次西藏都不敢写,完全不了解西藏,看了他的诗歌以后,我自己开车去到他的县,去之前没跟他说,我真的想感受一下那曲,那边确实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我想感受他诗歌中的状态。诗集是陈兄长一行行一个字一个字改的,他真是极其认真。”

鲁迅文学院教师杨碧薇认为,《山海间》提供了一种新的风景诗,古代诗歌多有一种“在地性”,而陈人杰从江浙来到西藏,有一个外来者的视角与西藏视角相结合的过程,通过风景的虚实转化、软与硬的转化,通过与历史社会发展的进程对话、与内在自我的对话,将强烈的个人性注入到对风景的书写当中,并保证了这些风景有足够的辨识度。

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主任谈骁表示,从海到山,面对风景的刺激,陈人杰有两个路径,第一个是将风景进行抽象的转化,譬如“悬崖如副词”;第二是在写日常经验的时候,把山的经验带进去,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大气、有格局。

陈人杰在答谢词中表示,《山海间》是高原诗歌向着诗歌高原迈进的愿望之书。从西湖到西藏,从东海之滨到万里羌塘,从温润水乡到冰天雪地,最后从援藏到留藏,在“黑暗”的孤寂中走向鸿蒙星空。行走在祖国的最高处,扎根在高原的最基层,愿留不归,用脚步丈量、追寻高原诗歌向着诗歌高原迈进的必由之路。“今天在座各位尊敬的诗人、评论家对我的勉励、教导,是我诗歌写作的‘氧气’,是最好的馈赠、滋养和浸润,也是我返回西藏后继续努力的恒久的精神支撑。”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阅读陈人杰的诗是一种高峰体验,有山的瑰丽惊险和海的澎湃宽阔,两者结合得非常好。他真正在高原上完成了自我超越,达到了全新的境界。陈人杰用30年的经历完成一种主题性写作,这个主题就是走向高峰,他可能已经接近或者说正在达到,这一方向也符合中国百年新诗的发展逻辑。相信这次会议无论在他本人创作史上,还是在新时代诗歌史上,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反响,陈人杰启示我们,诗歌需要用你的一生来完成。

会议认为,《山海间》是西藏在脱贫攻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交出的文学答卷,也是新时代深入中国肌理,用脚步丈量出有体温的沉实之作,更是一个具体的诗人在时代浪潮中,由观察至行动的力量之诗。

(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朱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