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轻 薄”生命的观察家——读许晓雯诗集《花知道答案》

“轻 薄”生命的观察家——读许晓雯诗集《花知道答案》

时间:2023-06-05 04:48:28

相关推荐

“轻 薄”生命的观察家——读许晓雯诗集《花知道答案》

作为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一名中国女粉丝,我万分高兴在许晓雯的诗集《花知道答案》中找到一个探讨“轻”的青年女诗人。“轻”原指古代的一种车,特点是轻便,后又引申为“重量小”、“程度浅”、“不重要的”、“看不起”等诸多意义。总体来看,即使作为“重”的相对概念,“轻”依然是不敌“重”的。我们看到书店里无数讨论道德、宗教、人性等分量十足的文学名著,而那些生活化的,园艺、家庭、旅游则被放置于通俗读物的一角。在历史悠久的男权社会进程中,即使在女权主义盛行的今天,“轻”依旧甩不开女性这一存在。可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人在自序中提到,意大利当代作家卡尔维诺说:“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因此难道作为女性的我们不能通过探讨“轻”来了解自身生活,直达女性生命本身的含义?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和期许进入了许晓雯的诗歌世界。

《花开花自开,一切无因由》这首诗中,写了一朵小野花遵从大自然的摄理,花开花落的生命过程。“一株野草、一朵小野花/春天来了,绿也就绿了,红也就红了/秋天至了,它也就败了”,这种白描的手法,既无“当春乃发生”的感动,又无“感时花溅泪”的悲伤,只是客观叙述野草、野花不卑不亢,自自然然的生命。我们仿佛可以窥视到,诗句背后站着一个纯真美好的少女,对存在的一切繁荣亦或殆尽都乐观得接受着。然而这种乐观又不是盲目,无知的。“绿不知道为何而绿,红也不知道为何而红/黄不知道为何而黄”,诗人用一种否定的语言,似乎在表现着花草的无知,但是“不知为何”中暗含着“为何?”这一思索,对意义的怀疑,若不是诗人的揭示,怎会浮现在普通的花草身上?这似乎又是困扰米兰昆德拉的重大主题:“人生不过是去往何方与来自何处的事情。”诗人接下去又向我们解释她的理由,“反正春天去了它还会来/秋天到了也还会走/想开了就开,想败了就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这不禁让我想到昆德拉深爱之尼采的“永恒轮回”和“最沉重的负担”的理论。末了诗人笔锋一转“没有因由为什么,也不需要为什么”。这样的表述,不禁让我联想起,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树》里所描绘的,“树正因为是树,树才能够站在这里,而树为何物我却无从所知。”所不同的是,年轻的女诗人没有丝毫的懊丧,像野花野草一样固执,然正是这样的意气风发,打破了哲学思索的窒息和寸步难行,体现诗人生命的坦诚、潇洒和叛逆,在语言表现上又不乏果断和俏皮。

《轻、重》这首诗只有短短三句,“大山举起来/一片落叶在这山上的落地和飘飞/丝毫不会影响山的巍峨和沉重”。虽然短小但是我们不禁会问,是谁在举起大山?落叶对于山,就像花草对于四季,而运转它们的,可想而知是高于自然界之“自然”。因为太过渺小,似乎只剩下皈依。之所以可以皈依,又正是由于那渺小和“轻”。“野草”、“野花”和“树叶”都是诗人在“轻”中的表象。正是因为轻如一片叶,轻如一朵野花,才可以将沉重的人之生命寄托于无穷的自然摄理之中。“草木无言,但又如史诗般奇妙/树叶在天地间摇曳成一行行诗句/人类难以参透其中之幽微精深/在植物面前显得尴尬而笨拙”(花知道答案)。这便是原因,因为人类的笨拙和大自然的神秘,所以诗人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我从来不敢在一片叶子上放最后的希望/树叶的来去只为大地献祭”(树叶的来去只为大地献祭)。

然而在这整部诗集里,诗人除了唤起被“轻视”的花草、滴露、月光、溪流、雀鸟等这些轻物意象所散发出微弱而灿烂的光芒以外,同样将目光投向了“轻”的另一种表象——“尘埃”。“假如灵魂是宠物/你希望你的灵神是什么样的精灵/猴子、猫、鼬鼠、兔子、狗熊、蛇、蝴蝶/或许是尘埃/飘忽不定散落在星际(十一行诗)。诗人不仅探讨“轻薄”的生命,而且把这种探讨延伸到超出时间以外的“灵魂”之上。诗人认为灵魂也许可以是“尘埃”。可是所有的“尘埃”都是诗人“轻”的代言吗?显然不是。“黄金罗盘打开了——/我们要消灭有毒的尘埃”。又如,“万物的属性、气味、性质都不会无限夸大/它们在秩序的轨道上/用自己的方式成为自己的神/而一些有思想的个体却因为吸收太多尘埃/成为了怪物”(鱿鱼不会变成琵琶)。可见,“尘埃”是有好有坏的。不难看出,诗人虽然可以潇洒得拒绝询问形而上的“为何”,却用一种辩证的态度对待存在。她赞美有生命的“轻”,而对失去生命,成为“尘埃”的“轻”保持着清醒而审慎的批判态度。但是诗人终究对人的未来有着一颗悲悯的心,她相信,“花非花,雾非雾/穿过迷途,路的尽头是否是晴空/但应该相信路一直敞开着” (路的尽头是晴空)。我想,尽管前路未知,但从那些“轻薄”的生命中,诗人提取到最宝贵的财富——一种敞开、乐观、生生不息的态度。

此外,本部诗集中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佳作。《图像与花朵》中诗人如是说:“事物的扩展、伸张/是靠气运行往来的/宇宙是无序的,大自然的纹样/也是千变万化的/花朵是图像,图像也是花朵/花朵不是图像,图像也不是花朵/没有绝对的是,也没有绝对的不是/没有绝对的完美,也没有绝对的丑恶/没有条理,也没有章法 ”。诗人用一种看似“颠三倒四”的话法向我们展示出一副野生的,无秩序的,不完整的画面,只因她观察到生命本身的混乱和盲目,但读者又不难体味出,诗人对所有“不确定”性的敞开和接受。《焦虑》中,诗人说 “焦虑 是铁皮屋上的蚂蚁”,用蚂蚁(轻)在铁皮上这一形象来比如人的焦虑(重),不得不说入木三分;而在《黑色覆盖黑色》中,诗人又说“有人用黑色油彩/在白色的墙壁呈现各种图案/色块、线条在墙的肌理上蔓延/直至思想、精神渗透进墙里缝合”。黑色的油彩(轻),白色的墙壁、肌理(重),如此诗人的思想正通过轻的表象融入到重的精神之永恒里。

王小波在《青铜时代》故事的结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许晓雯正是在苍白而平淡的“小”生活里,用她的“轻薄”和富有灵感的诗性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诗意的世界。我相信,她的诗歌会为当代写作中普遍性的苍白,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来源:中国诗歌网,作者:杜玉)

杜玉,91年生,日本东京大学现代文艺论研究室博士生在读,专攻日本近代文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