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许慎在《说文解字》的中想给人们呈现什么样的经学思想?

许慎在《说文解字》的中想给人们呈现什么样的经学思想?

时间:2018-09-08 07:37:51

相关推荐

许慎在《说文解字》的中想给人们呈现什么样的经学思想?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而编写《说文解字》的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许慎。他的著作《说文解字》考字形、辟邪说、正经义,不仅是中国语言学的经典之作,更蕴含着经学深义,体现了许慎的经学思想。这部字典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既是中国第一本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义的字书,同时它又是“五经文字”,对于经典传注多所引证,有其不可轻忽的经学意义。

但是历代学者往往只注意到许慎在文字学方面的贡献,却忽略了他的经学家身份。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许慎当时所处时代的经学背景是什么样的?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字义解说中又想给人们呈现什么样的经学思想呢?在经学史中许慎的地位与影响又是怎样呢?

1.今文经学之流弊

今文经学全盛于西汉,是官学地位的主流形态,而且为王朝政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时代在发展,已经不能在适应那个时代的需要了,只能进行改革。汉武帝当时立五经专经博士,标志着经学的确立,确定为五经七博士。博士的增设意味着宣帝开始兼容师说,鼓励增衍师法,并在制度上保证增衍的师说得立博士于学官。但是博士官的增设意味着诸弟子之学通过增衍师法有可能再立为博士,这从客观上导致了章句烦多与师法间的分歧。

为了解决今文经学师法间的分歧,汉章帝召开了白虎观会议,但当时经学家们的说法仍然无法统一,只能兼而存之。再加上汉武帝自己本人喜古文说,为了应对师法间的分歧,开始吸纳古文学,并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鼓励措施来提倡古文学。慢慢地学风开始逐渐转移,今文师法系统也开始遭到破坏。

后来光武帝十分相信谶纬,往往以谶语决大事及封侯拜将,对敢于反对谶纬的儒士则进行排挤与打压。最高统治者对谶纬如此迷信,经生们也都多兼习谶纬,根据谶纬重新阐释五经,以期与官方意志保持一致,从今文经学发生了变化。在谶纬的影响下,今文经学内容日趋荒诞,无法用理性精神批判现实政治,加剧了经学的衰落。相反,古文经学因其“实事求是”的朴素学风,日益发展起来。

2.古文经学之守道

西汉后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矛盾激化,而今文经学流弊日深,显然无法适应王朝的皇权统治需要。正是在此情势下,古文经学勃然而起。今文经与古文经之名,本源于文字的异同。今文是汉代通行的隶书,而战国时六国文字、秦之籀文与小篆合称为古文。各种经典文献在汉初复出于世,都是用古文写就的。所以为了释读文献,必须用今文改写。

而古文经学家们探究圣人之道的方法正是文字训诂,古文经学家的优势在于文字训诂、典章考证,这是学人们的共识,所以对于古文经学家而言,文字训诂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解经手段,而且是微言大义正统性的保障。通过文字训诂之实,得经典中圣人微旨之实,以求合乎圣人之道。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汉代古文经学在文字训诂上集大成之作,古文经学家们突出强调文字训诂之实,不止是为了考订文字,更是有现实的政治关照。而礼制是汉代政治的重心,许慎所著的《五经异义》,胪列了汉代今古文经学家对五经释义的不同,基本上是围绕着礼制展开的。古文经学特别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等级秩序,以此来维护王道。

虽然今、古文经学殊途同归,但是重视礼制建设目的其实是一致的,而当今文经学流于阴阳灾异,弊端日深,不再能为时代需要提供学理支撑,古文经学中这种强调“君臣正义”“父子纪纲”等旨在维护王道的经义阐释,自然就得到学者群体及统治政权的重视。古文经学遂在东汉取得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和经典传注。

1.经义之本,王政之始:许慎解字的思想基础

在写《说文解字叙》中许慎陈述了他著作此书的初衷,明明是一个经学家,却要去写一部字典,在许慎看来,文字乃圣人所作,是圣人之道的表达,是实施王政的载体。首先,许慎追溯了文字的起源。他认为上古的圣王庖牺氏通过取象天地,观察鸟兽,远近取象,作《易》八卦,是为文字的起源。汉字与图像是同源,文字来自于“象”。文字不是神的赋予,而是圣人自身的体察,这具有浓厚的理性味道。

其次,许慎介绍了汉字在汉代之前字体的发展变化。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僭越,他们不用周王室的文字而自创文字,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改易字体,将史籀大篆简易为小篆,将文字功用性的一面凸显出来。随着秦代的疆域逐渐扩张,文书往来越来越多,小篆又进一步简化,形成秦隶。

一直至西汉末年,文字共有六种类型出现,许慎便将古文排在第一位且认为文字乃“经义之本,王政之始”,不可胡乱训释,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桥梁。许慎认为由于结绳而治“饰伪萌生”,仓颉才造书契,用于宣教明化。儒道二家对文字产生的逻辑完全是相反的,但这一正一反正是体现了文字的重要作用,仓颉为黄帝之史,所作书契亦是为了辅助圣王。

所以仓颉造字的目的正是为了供王者发布政令之用。文字成为后代仁主所用的教化百姓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文字的宣明教化的功能,所以对于文字要格外重视,这才是维护圣王之道的重要表现,而这正是许慎解字的思想基础。

2.道立于一:对《易》学的运用

许慎曾撰《五经异义》,对《易》学自是有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点同样表现在《说文解字》中,无论部首编排体例,还是一些文字字义的解说,贯穿其中的显然是许慎对于《易》的学养。《说文解字》在部首编排上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字为“亥”,这构建起全书的宇宙观系统。因为天地万物统于元气,所以许慎将“一”作为《说文解字》的开端,意味着书中所载的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世间人事等都由元气生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世界。而“亥”是地支的最后一位,许慎同时将其作为《说文解字》的收篇之字。

终结并不意味着结束了,而是又从头开始循环,“复从一起”,生生不已,体现了循环往复的宇宙观。再加上董仲舒将五行与天联系起来,认为五行是天道的体现。许慎受此思想的影响,将五行与天干、五色与五脏搭配起来训解。天干代表了天的运行,天与五行、四时、阴阳、人处在一个相生的系统中,互相作用,实现了“天人合一”。

东汉时期,是今古文经学走向融合的时期,许慎没有固守古文经学家的立场,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其中不乏对今文经学说法的肯定,也有有许慎本人予以评判的,在当时,文献已经不足征,因此许慎对今古文经说皆无取,未下按断,体现了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无论《说文解字》《五经异义》,都体现了许慎的包容精神。

这样的新气象直接影响了郑玄,他以其渊博的知识,毅然冲破师法、家法的樊篱,注经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善从之,使今古文道通为郑玄经注的面世,于今、古文经学之外再现一个全新的景象,经学至此一变而为‘郑学’。他经过毕生不懈的努力,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长久的今古文经学的纷争烦扰,并最终完成了今古文经学的合流。

正因为《说文解字》不是一部普通的字书,许慎的字义解说方式及所呈现的经学思想必然影响到段玉裁注书的面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作为对许书的注解,不仅是一部小学著作,在涉及到许慎引经证字处,段玉裁对历史资料的引用及申发,常有己见,表现出较高的经学造诣,具有一定的经学价值和意义。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学界致力于区分二者,却往往忽视了二者的相通之处。今文经学所确立的儒家道德观念是今、古文经学家普遍认可的,王道思想正是许慎解字的思想基础。今文经学所提出的生生不已的宇宙观、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灾异谴告思想,纲纪伦理思想是汉代经学家的共识。

这些思想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不了解谶纬,就无法全面地认识汉代经学。谶纬从附会五经到以谶纬定五经异同,对汉代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今文经学与谶纬关系十分密切,古文经学通常是反对谶纬的,但是在东汉谶纬思想十分盛行的情况下,许慎在解字的过程中亦未脱离影响,多次引用谶纬解字,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东汉后期,面对儒学的凋敝,儒者们试图从道家思想中汲取营养,以补偏救弊,许慎本人给《淮南子》作过注解,在《说文解字》中亦引用《道德经》等道家经典训解字义,表现出儒道融合的倾向。而许慎在当时超越门户之见,今古兼采,融合异说,对今古文经学融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郑学的出现,为汉代经学集大成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经学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清代经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大地促进了清代经学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