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超前教育识字背古诗?清华学霸郝景芳:儿童期最应该培养差异技能

超前教育识字背古诗?清华学霸郝景芳:儿童期最应该培养差异技能

时间:2018-06-18 15:50:07

相关推荐

超前教育识字背古诗?清华学霸郝景芳:儿童期最应该培养差异技能

如果大家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肯定会被幽默聪颖、博览群书、记忆力超强的5岁王恒屹小萌娃所圈粉。

5岁的他识字3000多,会背古诗580多首,不仅仅是背出,而是任意一首古诗他都能用自己的理解说出诗词背后的含义,被称为“中华小诗词库”,

王恒屹还认识100多个国家的国旗国徽,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被董卿、撒贝宁等多名央视主持人力捧。

看到这里,除了引发父母的羡慕嫉妒之外,还会引发父母的焦虑和困惑。

焦虑自己的孩子要输在起跑线上了;困惑要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这么拼?应该拼什么?怎么拼?

一本《孩子,愿你一生勇敢 心中有光》可以带领我们解开这些困惑之谜,让父母们有拨云见日般的清明,从此不再迷茫彷徨,做到心中有数。

《孩子,愿你一生勇敢 心中有光》的作者是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得主郝景芳。

郝景芳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期末考试一直都是年级第一,清华大学物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

被《财富》杂志评选为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是“童行学院”的创始人,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要不要让孩子从小这么拼?

王恒屹引以为傲的成绩和很多父母在孩子幼升小阶段着重培养的内容基本一致:识字、古诗、计算、英文等。

在美国,一个名为《幼儿园是新意义上的一年级?》的研究对比了全美范围从1998到间幼儿园教师的态度,研究发现:希望孩子在一年内认识更多字及学会快速阅读的老师比例,从30%上升到了80%。

我妹妹,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也鼓励家长提前给教会识字、古诗、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了这些基础,老师教起来不费劲,孩子学起来也不吃力。

孩子提前学会了加减法、识字,从短期来看确实效果很显著,能让孩子在低段学习中名列前茅,这很多人就以为这是孩子智力超前。

而事实是掌握某项技能远不能作为儿童智力发展的评判标准,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知出发。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智力发展是靠自己用心探索感知得来,而不是被教会。

正如俞敏洪所说:

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发展成病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天才长大后爆发力差的原因,因为幼儿时期的学习方式把他们的思想禁锢,后期很难突破,所以很难爆发。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肯定就会有疑问了,难道孩子小时候完全不需要启蒙,放其随意玩耍就够了?

当然不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婴儿降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这就是说教育应及早开始,越早越好。

教什么、如何教,这其中可是大有学问的。

对此郝景芳老师认为:希望孩子能发展一些对人生长期有好处的能力!

△孩子应该拼什么?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对孩子人生长期发展有好处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幼儿启蒙,究竟要学什么?

郝景芳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差异技能。

能使人产生较大差异的,一定是某些人掌握而其他人无法掌握的技能,而不是这种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什么是共通技能,就是大家都能学会的基本技能,比如走路、吃饭、说话、睡觉。

这些都是最基础和最基本的,虽然每个孩子因为个体的差异,有的学会早、有的晚。

例如走路,有的孩子12个月不到就学会了走路,有的孩子16个月才学会,但是从长远和整体来看,早学会走路的孩子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并不是早走路的孩子就有运动天赋和运动能力,以后会当运动员。早走晚走除了时间的区别,再没有其他区别了。

而识字、拼音、算数,这些属于人人都能掌握的共通能力,就算刚开始学起来困难一些,但是最后几乎没有上过学还不认字的人。

父母花费大力气培养孩子共通能力,短时间是和其他孩子能拉开差距,而这种优势维持不了多久。

6岁之前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父母应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培养孩子的差异技能上,这才是最容易跟人拉开差距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差异技能?

郝景芳老师认为,在儿童期间最应该培养孩子的差异技能是深度理解力和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自主性。

1.深度理解力

从小学高段开始,孩子的学习不像之前一样,仅仅是记忆知识点这么简单了,此刻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才是孩子学习脱颖而出的重要的法宝。

在人类高级认识阶段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中,理解力是理性认识过程当中的第一步,其次是判断、推理能力。

父母具体怎么做?

(1)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鼓励孩子进行主动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立马告诉孩子答案和解决的办法。

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得出答案。

(2)多对孩子提问

很多时候都是孩子问父母为什么,其实,父母也可以反过来问孩子为什么。

父母的每一次提问,都可以让孩子的脑瓜高速地运转起来,这是大脑成长的时刻。

例如,父母可问孩子,为什么中午的影子最短,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也许,孩子从来都没有注意过这些事情,这时候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观察,这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如果孩子不知道,父母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用孩子自己说出答案,或者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看书查找资料。

(3)让孩子多阅读

在《 朗读手册》一书中,作者吉姆·崔利斯说道:

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阅读量大的孩子可以将大量的信息运用到课堂中,所以对于老师和书本传授的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得更多,这就是背景知识的作用。

2.自主性

有一类孩子做事积极主动,学习不用父母催促,放学抓紧时间写作业;而有一类孩子却让家长操碎了心,凡事依靠家长,写作业磨磨唧唧……其实,这是因为孩子自主性的差异所导致的。

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他有能力进行自己选择,并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如果孩子是因为自我驱动而去做,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这样会有着更长久的良好效果,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做主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对自己负责任。

父母具体怎么做?

(1)父母不要包办、替代

父母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时间管理以及其他一些细碎的事情中有选择和自己做决定的权利,而不是父母一手包办、代替。

蒙台梭利博士说:“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呵护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父母培养一个有自觉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识别出孩子幼时那些内心驱动力的火种,并呵护鼓励它们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中,因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父母的认可,他就会有自豪感和骄傲感,从而强化这些能力从而熟练掌握。

心理学家李雪说:

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地把负面的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

斯坦福Dweck教授说:“教育的关键是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因而,父母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多用肯定赞赏的语言表扬孩子,并且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孩子也会对自己多一些信心,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自主性。

郝景芳老师说:

启蒙不是量化的数字,也不是一丝不苟的表格。启蒙是开启孩子的内心,并用耐心聆听孩子的内心,是让孩子内心深处的思想与自我意识萌芽而出,扎根于肥沃的土壤,自我推动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诚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的,远比我们要求孩子去学会的有价值得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