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名师这样教写作技巧 怪不得孩子越学越笨了

名师这样教写作技巧 怪不得孩子越学越笨了

时间:2022-11-14 15:08:24

相关推荐

名师这样教写作技巧 怪不得孩子越学越笨了

朋友的孩子上四年级,前两天听了一堂名师的语文课,说听不懂,很沮丧,朋友怀疑自己孩子的语文能力太差了,想让我帮忙分析一下是怎么回事。于是我找到了这一堂四年级的语文课,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这堂课讲的是岳飞的《满江红》,就是“怒发冲冠”那首词,根据老师讲的,这应该是讲这首词的第2堂课,要讲岳飞的“下半生”。但这堂课的重点是讲解一个写作技巧,叫做“虚实结合”,我着实吓了一跳:这给四年级的孩子讲,孩子能听懂吗?

然而紧接着吓我的,并不是孩子能不能听懂的问题,而是老师讲这个技巧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浮于技巧的表面,将技巧教条化,活生生地将一个很妙的写作技巧整成了一个套路,还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基础错误。

先是引导理解概念的时候,老师说:

只要文中有写实的地方,也有写虚的地方,就是虚实结合的写法。

这样的概念传递很要命,一定会把孩子弄糊涂。

虚实结合不是虚实堆砌,而是一种写作技巧,把抽象表述与具体描写结合起来写,把眼前所见与所感所思结合起来写,关键在结合,需要有明确的结合目的,否则,即使有实写,有虚写,也不见得是虚实结合。就好像说那边站着一个男的,他身边站着一个女的,他们就是夫妻,这样的判断是没有道理的。

打个比方,人们特别熟悉的那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明月光”是实写,“地上霜”是虚写,诗人由地上月色想到霜,并由这霜传递出彻骨冷意,营造出了离家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清寒的意境。这是虚实结合。

但如果是这样的写法: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火锅正冒泡,吃嘛嘛都香。

虽然把前面两句的比喻隔离起来看,仍然是成立的,但从四句话构成的这一个整体看,“地上霜”就不搭调了,这就不是虚实结合,是乱拼瞎凑。

也就是说,在写作中,虚实结合的写法,要根据具体内容和情思表达的需要,有明确的结合目的,不能把实写和虚写与整体内容割裂开来。

然而老师并没有分析虚实结合的目的、原理、方法,所以从概念表达来看,老师没能将概念解释清楚,相当于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其实孩子们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错,并不是根本上的全错,而是部分正确导致的错。部分正确,不是正确,却被误以为正确,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心灵鸡汤里常见,在一些骗子的骗术里也常见。

我以为是老师的一时疏忽,就接着往下听。

然后老师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结论,还要求孩子记笔记:

眼见耳闻为实,想象联想曰虚。

这显然是一个对虚实结合进行辨别判断的结论,不是写作技巧的结论。从整堂课的落点来看,这堂课主要是想教孩子学习“如何判断虚实”。

但对一个写作手法的判断,这是不完整的。在写作中,有时写的仿佛是眼见耳闻,却不见得是实写,可能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虚写的时候,也不止于想象联想,还可能有分析推理呢,比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所以对虚实的判断,要依据具体内容来分析,看看到底是真实、实在、具体的内容,还是想象、创造、抽象的内容,并且还要看虚与实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不能把七拉八扯判断为虚实结合。如果简单粗暴地给一个模棱两可的方法,以为这是清晰,本质却是糊涂。

即使给出了一个糊涂的结论,我想,老师带孩子们具体分析的时候,应该还会引导孩子更准确地去理解吧,也许这只是老师迫切地想要给孩子一个标准而出现的疏忽呢。

没想到后面老师是这样的“分析”的:判断虚实,只要判断虚就行了,然后直接给出四种判断方法,并且告诉孩子们判断虚的方法总共就这四种:

①回忆过去为虚;②憧憬未来为虚;③两个地点为虚;④梦是虚。

然后为每种判断方法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来证明这个方法是可以判断虚的。

这个“分析”是“假分析”,因为没有建立方法逻辑。这个逻辑缺失在:用个体现象代替一般规律,以偏概全。打个比方:先定义“男人都是喝酒的”,然后找出某个男人喝酒的例子,来证明这个定义的正确。这显然是没法证明的。

这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思维,听不懂的孩子是正常的孩子,以为听懂了的孩子才麻烦:可能已经习惯于把灌输的当成掌握的,被记住的当成理解的,这样的学习,就会越学越费劲,越学越笨了。

然而不仅仅是教学思维上的套路灌输,更可怕的是把错误的当做正确,实实在在地误人子弟。比如这四种方法中的第③种,无论如何是不能当做判断虚实的方法的,这是典型的套路思维。老师说:

凡是一首诗词中出现了两个地点,必然有一个地点是作者想象的,是虚的。

想想这也站不住脚啊,“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哪个是实哪个是虚?“闻道龙标过五溪”,哪个是实哪个是虚?老师的这个结论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错误,可见老师并不是无意疏忽,而是自己陷在一种错误思维里而不自知,但这位老师的身份却不是普通老师,而是某教育机构巨头的教研员兼主讲老师,这是不是更可怕?

后面老师的题目解读就实实在在展现了老师的套路化思维,真的糟糕透了。举个例子,老师讲了这样一道题,这里将原题模样呈现出来,看看有多糟糕:

以下诗歌中哪句是实写?哪句是虚写?

《芙蓉楼送辛渐》

李商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个题本身就出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不该出现的常识错误:将诗的标题打上了书名号;将作者写成李商隐。而且这不是笔误,因为老师讲课时还明明白白说了是李商隐送朋友辛渐离开。真的不明白一个教研员兼主讲老师,为什么语文基本素养会是这个样子。

并且,出题要求判断诗歌中的实写和虚写,用“哪句”为判断基础,也是不理解诗歌虚实结合技巧的一个明证。因为很多诗歌中,常常是一句诗里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虚实的运用,并不会以诗句为界限,从来就没这个界限。比如此诗中的“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孤”字,既是“山孤”之实,也是“情孤”之虚,就是一个虚实结合的典范,但老师根本没有分析,而是一味地将前两句归为实写,后两句归为虚写。

并且,老师在将后两句判定为虚写的逻辑是这样的:

作者是在想象,假如辛渐回到洛阳,假如朋友问起了他,辛渐请一定要这样回答呀,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是不是在憧憬未来?憧憬未来就是虚呀,所以这两句就是虚写。

把“作者的假设想象”解读成“憧憬未来”,完全破坏了诗歌中诗人此刻的心境,这是多么荒谬啊。但是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硬扯呢?因为要对应前面给出的第②种方法:憧憬未来为虚,所以对具体的诗情诗意不管不顾,只要是有对未来的表达,一律划归为“憧憬未来”。

这是在教阅读思考吗?这是在教分析判断吗?不是。这是在以偏概全的错误基础上,再加以套路化、教条化,与阅读分析背道而驰,与审美思辨背道而驰,与语文本质背道而驰。

这样的教学,孩子听不懂,不奇怪的。

这其实是我提出的“格格老师”中的一种,之前写的几篇短文是关于作文教学的,这里是关于阅读教学。其思维本质都是本本主义,僵化灌输,格式化堆砌。

十多年前,我写过《技巧是个老巫婆》、《教技巧的曲解》等几篇短文,专门提出写作技巧的本质与孩子作文学习之间的关系,大概意思是说,写作技巧是理性的总结,须基于不同年龄段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才能有所成效;若被形式的技巧所困,或拔苗助长,反而会扼制孩子作文能力的正常发展,那就误人子弟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个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已经突破了形式的技巧,深入了错误解读;不仅拔苗助长,还直接将苗捆绑起来,不许自由生长。

还有多少语文课,老师张嘴闭嘴大语文、传统文化、诗词雅韵,其实却在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还有多少语文课,其实是在进行格式化堆砌、套路化捆绑、知识碎片化灌输,毁人不倦,却还在拼命粉饰,宣扬普及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我想跟这样的老师说,你们靠信口胡说挣钱,有没有想过那些被你们误导的孩子,先被错误思维导入、被无聊知识挤占后,他们可能会因此失去了建立正确思维、接受优秀知识的良机,以后要经过多少艰难挣扎才能走回正道啊。

有的孩子因逻辑缺失,渐渐偏离正道,没有独立思考,不会明辨是非,年轻时偏执轻狂成了“粪青废柴”,年老时倚老卖老也是“为老不尊”,害己害人,这样的现象也不少见。虽然这并不能归因为语文学习,但套路化、模式化、格式化的语文教学,的确是毁损逻辑的。

做老师,拜托先静下心来学习好吗?语文学习虽然不是短期速成的事,但正道就摆在那里:阅读,分析,审美,思辨,都有规律可循,只要用心去学,总能慢慢提高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