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1925年 毛主席被敌人追捕时写下此词 诗词大会选手全体起立背诵

1925年 毛主席被敌人追捕时写下此词 诗词大会选手全体起立背诵

时间:2019-11-06 20:15:00

相关推荐

1925年 毛主席被敌人追捕时写下此词 诗词大会选手全体起立背诵

有些诗词,如果不知道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写的,我们或许永远理解不了写得有多牛。

这一点,适用于在逆境中写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适用于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也适用于写下《沁园春.长沙》的毛主席。

在近日才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第6季》总决赛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选手们全体起立,背诵了毛主席的一首《沁园春》。

这一幕感动了不少观众,节目结束后,众多诗迷表示:主席太霸气了。大家之所以会有此感叹,不仅仅是因为词作本身写得霸气,还因为有了康震和郦波老师的讲解,大伙儿才明白:原来这首豪情之作,是主席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写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笔者大概给大家概括一下。1925年2月,32岁的毛主席带着妻儿回到了韶山,在当时组织农民运动。为了能让老百姓在夏荒时吃上粮食,他得罪了不少的豪绅恶霸。

这年的8月28日下午,他正在谭家冲开会,突然收到一封密信。信中称当地军阀赵恒惕决定即日就派人来抓他,让他速速转移。于是毛主席在危急之际,连夜坐小船秘密到了长沙。当时毛主席并没有什么兵力保护,幸亏数位群众保护,他才脱险。此后,他在长沙躲了数日,于9月再转到广州。

也就是说,写这首词时毛主席是处于被敌人追捕过程中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席来到橘子洲头写下了这首词。理解了这些大家就能明白,这首词其实有“两奇”:

这第一奇,是作者的视野。去橘子洲旅行过的朋友应该知道,此地最高处的海拔只有40多米,地势是非常低的。但大家品读这首词时,会感觉主席是以一个极宽广的视角在看风景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一眼望尽万山、看尽层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是一眼看破长空,看穿水底。4

正如诗词大会导师郦波所言,格局够大、心怀够大,就能写出豪情万丈的作品来。一首词高度在哪里,真的是看作者的格局在哪里,这一点与视线所及无关。

这第二奇,是作者的霸气。哪怕处于如此艰难的境地,主席想的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哪怕在此时,他仍然认为能给中华大地带来希望的,就是像他一样风华正茂的有志之士。哪怕在此时,他仍然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蔑视万户侯的气魄。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里说的“穷”不只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指人生所处低谷期。但毛主席不一样,在他看来为了理想没有什么“穷”与“达”之分,而是任何时候都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他与那些古代的名家大儒完全不同之处,也是他能在中华大地点燃星星之火的根本原因。

人们都说毛主席的诗读来很霸气,而要真正地理解这股霸气,不仅需要读字句,还要了解其创作背景。这首词,在任何场合都值得我们起立背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