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古风汉服摄影知识:中国古代传统汉服服饰艺术

古风汉服摄影知识:中国古代传统汉服服饰艺术

时间:2021-05-13 07:46:12

相关推荐

古风汉服摄影知识:中国古代传统汉服服饰艺术

(一)夏商周时期的服饰

中华历史在进入阶级社会后,服饰与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审美观念等的关系才越来越密切。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就是大约在夏商时代开始初步确立的,至周代趋于完善。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际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的形式、颜色和图案。

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源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而周代的男子二十而行冠礼,即不能披发,要开始头戴冠帽。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的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那时的常服还是以上衣下裳为主流的,款式不变。只不过袖日趋发展变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衣裳也逐渐变宽。

西周对于后世的影响就是礼服制度(也叫冠服制度)的完善,衣裳要有等级,要有章纹,出现敝膝、组玉等相关礼服配件,这样完善的礼服系统也一直延续到明代。按照周代典章制度的规定,凡举行祭祀大典、朝会、大婚迎亲等,帝王和百官都身穿礼服,由冕冠、玄衣和纁裳组成,合称冕服,作为礼服的高等级别,一直延续到明代。

(二)秦汉时期的服饰

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各项制度,其中包括了严格的衣冠制度。秦始皇崇信“五德终说”,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色了。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大批出土的陶俑,为秦汉武士的服装提供了较充分的例证:他们穿的半长衣所交掩之曲裾虽较浅,但仍为深衣之属,其下身着长裤,腰系施钩之革带。这种装束在西汉时仍广泛流行,裤也逐渐向全社会普及。

秦汉时男子的常服为袍,多为大袖和袒领、大襟斜领,分为直裾和曲裾,衣襟相交至左胸后,垂直而下至下摆的“三重衣”。平时也着“襦”和“袭”,可穿“纨裤”;而女子则以深衣、襦裙为主,衣襟绕转数层,下摆增大,并配以梳高髻、垂髾、分髾发式,更显柔美,故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接连不断,王朝更迭频繁,经济遭到了破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了严重影响,衣冠服饰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魏晋南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是承袭秦汉旧制,北朝时期的服饰吸纳了一些民间和少数民族的服饰,“群臣皆服汉魏衣冠”。而北魏孝文帝元宏为表明自己是华厦正统文化的继承者推行了的汉化运动,禁胡语胡服。而在北方各民族混居杂处区域的汉族男子却开始穿起紧身窄袖短衣、蹀躞腰带和长靴,汉族女子的服饰也由褒衣博带、上长下短变成紧身适体“上俭下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使得文人士子们空有忠君报国的志向却无用武之地。自身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理想无法达到,所以文人士子们不再过多地局限于儒学的条条框框,而是开始强调自我个性的表达。于是当时的社会就出现了褒衣博带的流行时尚,形成了独特的魏晋风度,追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服装宽松、舒适,戴“远游冠”,着大袖宽衫成为流行。公元6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女子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尽力展示优雅和飘逸的风姿。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的服装颜色。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被看作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衣袖长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氅”“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四)隋唐、五代时期的服饰

从隋朝开国经唐朝到五代十国,历经380年,受战乱,以及当时的经济、文化、世界贸易(丝绸之路)的影响,人们的穿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服饰历史上最精彩的历史阶段。

隋朝统治时间虽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展。文献中记载隋炀帝“盛冠服以饰其奸”,他不仅使臣下嫔妃着华丽衣冠,甚至连出游运河时的大船纤绳也为丝绸所制,两岸“以绿丝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足以见丝绸产量之惊人。

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产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仅为当时大唐和亚洲各国人们所崇尚,而且对东亚各国的服饰也产生了影响,甚至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时亦觉兴奋异常。这里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

唐代男子服饰,在延续传统的交领、对襟汉服的基础上,多了新的款式。其一是幞头,其二是圆领窄袖袍衫。圆领袍衫在非正式场合下流行一种“潇洒穿法”:颈下胸上的一段不合,让袍子前面的一层襟自然松开垂下,形成一个翻领的样子。这也算是向胡服中的翻领靠近,也确实达到了与胡服相仿的效果—翻领并非汉服的传统。唐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当时的女性不止自己引领国际时尚潮流,也善于从第三世界民族服装中汲取灵感,并对翻领对襟、袖口有褶皱边的半臂也进行了改良。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对襟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半臂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在初唐,更为普及,不仅男女都可以穿用,而且进入宫廷常服的行列,同时传至民间。

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襦、裙、衫、帔的配合和统一,薄、透、露的程度更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武则天统治时期,鼓励人们开阔思路,重视女子之仪饰,于是女服式样多了起来。盛唐时,女衫衣袖日趋宽大,衣领有圆、方、斜、直式,还有鸡心领、袒领等,出现了“粉胸半掩凝晴雪”的形象。女式服饰的色彩也更艳丽,裙色有大红、红、紫、黄、绿、粉等。唐制规定,女服分为4种,即朝服、公服、祭服和常服,前3种为后妃、贵妇于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后者为日常穿着的衣服。唐代女子常服的上身是襦、衫,下身束裙,肩上加有披帛。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裙子长而多幅。还有袄、半臂、缦衫等,与衫、襦、裙配套穿。唐朝襦裙服,是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的传统汉服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的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襦,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与此相近的衫,却长至胯或更长。唐代女子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的常服。从元稹的“藕丝衫子藕丝裙”、张佑的“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欧阳炯的“红袖女郎相引去”这些诗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

盛唐时还有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制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许已经遍及黎庶,因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为数实在不少。唐代妇女下裳为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图》,以及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了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

以盛唐时期的高腰襦裙、对襟齐胸襦裙、交领齐胸襦裙、女式大袖衫、女着男装、半露胸慢束罗裙的流行也影响着邻国的服饰发展,如日本的和服从制式、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朝汉服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制式上继承了唐服的长处。

唐朝服饰以无与伦比的文化艺术与精神风貌,影响着以后及现在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的观念。盛唐时期的我国成为了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它呈现出了唐朝文化的颠峰与极盛状态。唐朝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辐射力,对服饰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我们受用无穷,并福荫着后世子孙,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从姬伎歌女夜宴的场面《韩熙载夜宴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女性服饰的特点,她们的发式具有唐宋之间的转变形式,其裙束得比唐代的低,裙带较长,披帛比唐代的窄长。而女性也开始效仿宫女取悦李后主的方式—用帛来缠足,足形弯如月牙儿,此后,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三寸金莲”也开始了大行其道。(五)宋代服饰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也是战争最多的朝代。相比唐朝,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以及政治、外交的妥协退让政策,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特别是宋朝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使人的个性被压抑,对妇女的约束也达到了极点,所以宋代女性的服饰一下子被推向了单调、拘谨、保守,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黎民百姓,都穿着直领的对襟褙子、大氅、襦衣,以掩饰肌肤的外露。既舒适得体,也显得典雅大方。

南宋后期,“一钩罗袜素蟾弓”表明妇女裹足渐成大势,能幸免于难的就只有那些劳苦的从事田间耕作的妇女。

宋代女子襦裙的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有所不同,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宋代褙子大多为上衣袄、襦、衫、褙子、半臂等,下衣为裙子、裤等,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除贴身的“抹胸”之外,还有一件“腹围”。宋代大袖原是嫔妃的常服,因其两袖宽大,故名大袖。《宋史·舆服志》记:“其常服,后妃大袖。”后来传到民间,成为贵族妇女的礼服。

宋代的男服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有黑、白两种颜色。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名为“直裰”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名为“东坡巾”。而公服幞头,一般都用硬翅,展其两角,只有便服才戴软脚幞头。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即穿居室中的常服“燕居服”(也叫“私服”)、袍、襦、袄、襕衫、裳等服装。男子的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六)明代服饰

明代的服饰穿起来使人显得仪态端庄、气度非凡,成为服饰艺术的典范。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多为金属质或玉质子母扣)作为主要系结物之一,但仍以系带隐扣为主。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宋朝的褙子胸前部分曾经见到过纽扣的样式。

明代官服比唐代的“品色衣”等级差别更加明显,因为它接受了儒家思想。等级最高的冕服只限于皇帝、皇太子、亲王等皇室专用,更定燕弁服作为皇帝燕居休闲的服装,公服改为圆领内右衽,常服变为乌纱帽(这也是乌纱帽作为官帽的由来)、团领衫、束带。

明代男子的便服一般用袍衫,大襟、右衽、宽袖,且下长过膝,多用绸绢、织绵缎和棉布。儒士多穿襕衫、直裰衫、交领曳撒、程子衣等,并戴网巾帽。而对鞋靴的穿着,明代有严格的规定,靴子为公服才能着,无论何材需呈黑色,厚底涂白,即“粉底皂靴”。

明朝一个更具代表性的男子官服:锦衣卫飞鱼服,为身份特殊的锦衣卫职官所着,是次于蟒衣的一种荣重服饰。至正德间,如武弁自参游以下,都得穿飞鱼服。嘉靖、隆庆年间,这种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褙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

明代裙装是上袄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裙衫是完全不一样的,明代女子常在裙外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种装束。

(七)清末民国服饰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长达200余年的清王朝统治。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饰制度,由于清朝残酷的“剃发易服”“十从十不从”“剃头令”等强制手段,造成了汉服传统的制式和衣冠的消亡。这种强制性的变革,是汉服传统服制在历史上唯一一次变更式的突变和消亡。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马褂的形制有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别。清军初进关时,通过大屠杀而迫使汉族人穿上它们的马褂。康熙、雍正年间,由于奴化政策,马褂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

清代时期的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流行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以及衣上镶花边、滚牙子的“氅衣”。而到了清末后期,女子多穿袄裙、袿服、坎肩、袍,领与袍又分离,没有了不带领的袍、袿,就演变成了“旗袍”。

《辞海》中有关于旗袍的注解:“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但仍然保留着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具有立领盘纽、摆侧开叉的细节布置,以及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外观表征。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廓形女装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20世纪30年代末出现了上海派的“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使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

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便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旗袍的变化和文化也就延续至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