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灞桥柳 沈园柳 章台柳 古诗词中的杨柳意象你知道多少个?

灞桥柳 沈园柳 章台柳 古诗词中的杨柳意象你知道多少个?

时间:2020-08-06 20:51:06

相关推荐

灞桥柳 沈园柳 章台柳 古诗词中的杨柳意象你知道多少个?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春来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到处洋溢着诗情画意,诗人们诗兴大发,留下了多少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

杨柳作为春天的象征,经常出现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咏柳诗词之多,与松、竹、梅不相上下。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因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象征高尚的人格,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杨柳则是一个情意缠绵的常见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

.杨柳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离别之时,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风拂杨柳,迎风摇曳,像是依依不舍的样子,此情此景,情景交融,以杨柳之貌,证杨柳之名,可谓名符其实。

这个时候最适合做的就是折柳相送了,这个习俗最早见于《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的意思是: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抒写出当年出征和今日生还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一个“杨柳”意象就把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此,杨柳意象与离别就联系在了一起。

唐代宰相宋璟写的《送苏尚书赴益州》就引用了诗经的这句“杨柳依依”来表达对送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著名的灞桥折柳说的就是赠别的那种离愁别绪和深情厚谊。

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西安府志》),每当早春时节,柳絮飘舞,宛若飞雪,就形成了“灞桥风雪”景观。

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云,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自古多情伤离别,灞桥风雪”景观加上灞桥折柳的习俗,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咏叹,仅《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达114首之多。因而灞桥又多了“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之称。

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

杨柳是春天的象征

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柳枝发芽较早,因而杨柳成了春天的报春使者,人们一说到春天自然就用桃红柳绿来形容,如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小学生会背“碧玉妆成一树高”,情人知道“杨柳青青江水平”,自己享受着“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是春天不可或缺的景象。

杨柳是美好家园的象征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因此常作故乡的象征。

折柳相赠既表示远行人对家乡的留恋,又是送行人对远行者的嘱托—勿忘家乡。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寒食节插柳的风俗由来已久,常被用来表达思亲恋乡之情。

《岁时杂记》记宋代风俗:“今日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尤盛,无一家不插者。”

宋代张炎《朝中措》曾云: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意思是自己离乡客游,恰逢寒食清明时节,随手折一枝杨柳,却不知将柳插何处。

杨柳常用来比喻美女

杨柳婀娜多姿,柳枝纤细苗条,柳叶瘦长微翘,姿态美好,适合前人的审美观,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美女,如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再如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杨柳腰、柳叶眉因而成了美女的特点。

章台柳说的就是一个女子的故事。

安史之乱,韩翃与妻柳氏分手。

长安洛阳沦亡,柳氏被番将劫走。

京师光复以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访柳氏,以一白口袋盛金沙,袋上题诗:“章台柳,章台柳,旧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接到此诗以后,以《杨柳枝》答复:“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拜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 来岂堪折。”

此章台不是指古时青楼,而是汉章台之下有街名章台街,旧经常经常使用来代指长安。

“章台柳”就有了人事两非的感伤和对女子烟花零落的叹伤。

杨柳是刻骨铭心的爱情意象

桃红柳绿,春光如画,正是谈情说爱的好时节,美好的爱情故事里面都少不了杨柳的身影。

欧阳修《生查子》里面描述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成了经典的约会场景,此时柳是爱情美好的见证。

陆游和唐婉分隔后,又曾偶尔在沈园重逢,陆游题《钗头凤》于内壁,唐婉和词一首,抑郁而终。

陆游后曾写诗“梦断音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后人以此“沈园柳”表达旧情难忘的遗憾。

宋代贺铸《六玄令》:“已恨归期不早,枉负狂年少。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后人以“宛溪柳”表达相思。

杨柳令人易生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

春光易逝,薄柳是最先凋零之物,残花败柳与之前的春光明媚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顿生韶华易逝、青春难驻的人生感慨。如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朱淑真《送春》“楼外垂柳千万屡,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等,都以柳绵,垂杨的意象抒写了春光易逝的感慨。

杨柳借代小人

杨柳随风曼舞借的是春风,风停舞止,因而又被赋予了依附权贵而得势的小人意象。

如曾巩《咏柳》“枝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人把杨柳比喻成得志便张狂的小人,并且进行了狠狠的讽刺。

落絮游丝皆有情,你所熟悉的杨柳,也许生在河边岸头见证着爱情的美好,也许生在长亭外、古道边见证着离情别绪,也许生在房前屋后见证着美好的家园生活,无论哪一种,都因融入了我们复杂的情感因素、文化内涵后拓展了杨柳的意象,这便是你眼中的杨柳,眼中的春天,。

作者简介:静读别苑,喜欢诗词的写作者,偶尔也会看下外面的精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