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你还在从零开始写作吗?看完这本书 从此告别写不出来的痛苦

你还在从零开始写作吗?看完这本书 从此告别写不出来的痛苦

时间:2019-04-06 22:47:31

相关推荐

你还在从零开始写作吗?看完这本书 从此告别写不出来的痛苦

文|如双

为什么我们看过这么多书,但是能够记住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读书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为什么我们学习写作这么久,却仍然经常碰到没有东西写或者写不出东西的情况?

就像我们看一本书,划线的句子并不少,做批注的地方也很多,可是真正需要找的时候,还得从头到尾再翻开一遍慢慢找。是不是感觉我们的时间都花在这个上面了?

德国的申克·阿伦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里有句话这样说:“虽然把一个想法写下来,感觉就像走了个弯路,多花了时间,但不写下来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因为这样我们大部分阅读都是无效的。”

这句话恰好指出了症结所在,我们努力寻找各种捷径,为了贪图快速,于是只在书本上划线和做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方便、很快捷,但是弊端就是,我们看过了记不住,写的时候没有素材。

这本书的作者申克·阿伦斯是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育哲学讲师,也是博士学位,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介绍的卡片盒笔记法,让卢曼积累了 9 万张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甚至从一个当社会学教授助手资格都没有的人,到在一年时间里完成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

追根究底,卢曼的方法很简单,就只是每天记 6 张卡片笔记,经年累月后就创造了一个产生复利效应、受用终生的知识库,为他高质量高产量的创造提供了最好的素材库。

卢曼在卡片盒笔记的帮助下,成功被比勒菲尔德大学选为社会学教授,并且终身担任这一职位。卢曼在长达30年的社会学研究中出版著作和文章,许多都成为各个领域的经典之作。

01怎么用卡片盒做笔记?

卢曼在阅读的时候,看到有用的、感兴趣的地方,会在卡片的一面做简要的笔记,在另一面写上书目,这些笔记他会放到文献卡片盒里,之后经过思考和整理,并写出与自己的思考和写作的相关的内容。最后在主卡片盒里用新的索引卡片写下相关的想法和思考等,通常情况下是一个想法只用一张卡片。

卢曼在每条笔记上都编上数字,作为标识,每添加一条新笔记时,都会检查卡片盒中的笔记,看是否能与它们建立联系,让卡片盒里的笔记都设置关联。

卢曼经常使用的索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主题索引。针对某个内容积累得足够多的主题,设置索引卡,相当于建立一个索引入口。

第二类与主题索引类似,只不过不是对某一主题的概览,而是针对盒子里相近位置的卡片所涉及的所有不同主题进行概览。

第三类是在当前卡片上做索引,标明这条笔记逻辑上的前一条是什么、后一条是什么(这些卡片在盒子里的位置可能并不挨着)。

第四类,就是简单的“笔记一笔记”连接,两条笔记可能完全没有关系,把它们关联在一起,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新思路。

02卡片笔记是怎么进行写作的

1.坚持每天写卡片笔记。

卢曼每天写6条卡片笔记,一年时间就完成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我们学习卢曼的方法,在阅读的时候,拿着一支笔,看到感兴趣的、有用的地方就写下来,记在卡片上,做好标识。

2.分清楚并且用好这三种笔记:

闪念笔记。用来捕捉脑海中闪现的每一个想法,不必理会格式和内容,把那些突然闪现的火花放入我们的“收集箱”。

文献笔记。不管我们在读什么,用自己理解过后的话,把我们把那些需要记忆的内容,或者那些可能会在我们思考和写作中能够用到的内容记下来。

永久笔记。每天一次打开我们的卡片盒,认真读那些我们之前所做的笔记,然后思考它们与你自己的研究、思考或兴趣所在的相关内容有何关联。“笔记-笔记”的连接方式,会催生出更多新的想法。把这些笔记整理好之后,放入卡片盒中,我们就在脑海里清空它们了。

3.把我们的笔记变成初稿。

一段时间后,我们的笔记积攒到足够多足够丰富的想法,那么我们可以去写作这个主题相关的文章了。在筛选那些笔记的时候,我们要看看哪些内容是需要添加,哪些内容是需要删减的,我们要对每个内容进行积极思考,让我们的想法、论点、架构更完善。

03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好处

1.知识只有经过思考和理解才是自己的

陈春花在《价值共生》中指出:知识最重要的特征是个人化。检验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能否把其他人的信息和知识变成自己的。

记笔记不是最关键的工作,思考、阅读、理解和提出想法才是,笔记只是它们的具体成果。

我们要把自己所读到的东西理解透彻,然后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再用笔写下来,做成笔记添加到卡片盒中,这样的过程就是把别人的发现和思想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新想法了。

就像我们囤积了一大堆付费课程,当时参加很多线上课程,听的时候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觉得这方法真的很棒,觉得自己肯定学会了。

我们是不是经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买书了不读,买课了不听,都以为买到手了自己就等于学过了,花钱了知识就是自己的了。可是这样是不行呀,知识不会变成我们自己的。

对于所有的知识,我们不管是理解了之后进行复述,还是事后回顾、提出想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已经把知识内化,只有把属于别人的东西,尽可能的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这些知识才真正为我们所用。

2.别让存储的知识,从收藏变冷藏

打开你的微信收藏,查查看保存了多少条记录?是不是多得让你意外呢?

再回想一下,这些内容自从收藏以来,你曾经点击看过吗?看过几次呢?

再试一下,找一份自己当时看了觉得干货满满的文章,现在还能找得出来吗?

答案是不是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我们平时都有随手点击收藏的习惯,因为这确实是一件很方便快捷的事情,操作起来完全不费吹灰之力。在当时,我们都觉得这些内容很好,是我们以后会看的、能用的。

所以,以为把链接、内容一收藏,里面的知识就是我们的了。殊不知,这些东西,从此以后就这样被藏起来了。这些内容,真的就变成了“收藏即冷藏”。

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在书中提出,是因为我们收藏的内容太容易了,太容易保存的东西,往往提取难度更大。反之,只有增加存储和记忆的难度,那么知识提出出来才会更。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记得越快,学习效果越好。简言之,存储越容易,提取就越快。但他的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3.意志力也是一个消耗品,要把它用在刀刃上

我们总是觉得意志力任何时候都是满的。可是仔细回想,我们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的意志最薄弱?

意志力薄弱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是继续专心工作,还是容易因为别的事而分心?

凯瑟琳·福斯于在《预防》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意志力就像车里的燃油……你每拒绝一次诱惑,就消耗一点儿。拒绝次数越多,燃油储备就越少,直到用光为止。”

作者在书中指出,如果想按照计划推进,我们就得用意志力逼迫自己,这样容易导致自己陷入意志消沉的状态,而且这种方式也不适合像研究、思考或持续学习这样的开放式过程。

由此看来,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我们应该怎样把有限的意志力用在那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上呢?

意志力好比一块剧烈抽动的肌肉,当它疲劳时就需要休整,而且它能量巨大却不持久。意志力不会随传随到,我们要把握好时机,在意志力强大的时候做最重要的那件事情。

有时候当我们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突然就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我们的意志力就开始降低。意志力就像电一样也是有限的,在它降低的时候时候我们就要给它重新充电了。

意志力也是一个消耗品,要把它用在刀刃上。适当的时候充分利用意志力,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一书中介绍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人,理解了书中主人公卢曼的卡片盒写作法的精髓,我们就差行动和坚持了,让我们从第一张笔记开始吧,也许我们会是第二个卢曼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