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江西:描绘“红色文化教育”春天画卷

江西:描绘“红色文化教育”春天画卷

时间:2021-07-11 12:31:58

相关推荐

江西:描绘“红色文化教育”春天画卷

2月12日,大年初一,江西省兴国县教育系统刮起了“红色拜年”风,用《唱支山歌给党听》《长征先锋》等“红色调”视频等方式给亲戚朋友拜年成为牛年一大时尚,受到县里广大师生的热捧。

“‘模范兴国’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江西兴国的重要红色资源,兴国县教科体局因势利导,号召全县师生把《唱支山歌给党听》和《长征先锋》视频、卡通片、图画融入春节拜年这一传统习俗中,让红色文化成为生活中可感、可触、可传播的部分。让红色文化教育春节期间不空档。”兴国县教科体局局长庄刚自豪地介绍。这也正是江西省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幼“红色文化教育”的一个缩影。

“线下教材、线上课程”,开辟红色文化育人新载体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红色文化教育,要贯穿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整个过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江西省力求从教材上正方向、在课程设置中保质量、在活动中促成效,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双平台模式厚植爱国主义基因,凸显红色文化。

教材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每年开学,江西中小学生都能免费领到《红色文化》等地方德育课程教材,该套教材由江西省教育厅联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写。有了教材,有了红色文化课,学生了解到江西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于润物无声中起到加强红色基因传承的效果。

“结合红色文化特色,给全省中小学思政课把把舵,让教材先行,江西下了一场及时雨。”参与教材编写工作的江西省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杜侦说。

红色文化线下有教材,线上课程也丰富多彩。截至2月,江西省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名师录制的一批“红色文化”线上优质课,已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经省级专家评审,通过“赣教云”网络平台播放,免费供全省近800万中小学生在家或在校观看,此方式既确保了授课质量,又适应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受到师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

全省同上一堂思政课,锻造红色文化教育新路径

2月10日,放寒假在家的江西省井冈山中学七年级学生余梓洋,收到来自江西省教育厅发来的收看《又是一年春来到》的提醒短信。

“《又是一年春来到》是反映江西民俗的专题节目,让我们在欢度春节时能学到知识,还可以积累写作文的好素材,非常实用有趣。”刚荣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的余梓洋说。

《又是一年春来到》是一节特别的思政课,也是江西省从5月起推行的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程裕秋介绍说,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省级层面的引领作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在中央重要部署、重大事件和重要节庆以及有纪念意义的日期,专门录制寓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节目,通过“赣教云”学习平台,开启全省中小学生“每月同上一堂思政课”模式,让全省中小学生每月都能享受“红色文化大餐”。

除了春节期间的《又是一年春来到》,江西已播放《劳动最光荣》《榜样的力量》《党旗的召唤》《八一军旗红》《开学第一课》《我爱你中国》等专题节目,实现了月月有主题、期期均精彩,让红色文化在“云端”课堂精彩绽放。

“线上云游、线下研学”,构筑红色育人新模式

去年初冬,英雄城南昌寒意肆袭,但阻挡不住孩子的脚步。

11月30日,江西省“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一等奖获得者——137名中小学生聚集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参加“追寻红色足迹”研学活动开营仪式。平日里,喜欢看历史故事的南昌育新学校九龙湖校区小学四年级学生朱腾逸说,太兴奋了,除了可以穿红军服、着行军鞋,还可以去井冈山现场看书本上的“八角楼上”,和同伴一起走进庄严的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为期两天的红色研学之旅,场馆参观、体验“忆苦”餐、传唱红歌、听红色故事……让孩子们迈开步伐,在“移动的课堂”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据悉,江西每年参与“追寻红色足迹”线上研学的中小学生突破1034万人次,仅主题征文就有47006篇,参加研学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达3560份。

如何打破说教壁垒,让红色文化教育落地入心,实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近年来江西省教育厅与新华社联合开展中小学生“追寻红色足迹”活动,通过开展征集主题征文、研学方案设计和实地研学等形式,广泛动员学生在线参观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云平台或到实地考察,同时组织获奖学生代表集中开展线下研学,实现“线上云游、线下研学”双平台红色育人新模式。

“线上教育与线下研学双平台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让江西红色文化教育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分管德育工作的江西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刘菊娇说。12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江西省以“创新开展中小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典型经验受到与会人员的肯定。

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红色文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湿润土壤的培育与精心的浇灌,才可以让红色教育之花在学生心田绽放。”30年如一日致力于学生思政教育,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校长张明霞道出了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近年来,江西持续开展“红色、绿色、古色”三项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征文、创作书画作品、拍摄劳动视频、讲述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深入挖掘江西特有的红色资源、生态文明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学一些赣文化、走一段研学路、做一件公益事,在全省中小学生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每年都有逾300多万名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文化”教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红色文化不能仅仅摆放在陈列馆里、印在书本上,还要融入学习、生活、课堂中,这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目标。”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江西省上饶市华东师范大学弋阳实验学校教师郑晓霞说出了心里话。

“是全国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大庆之年,江西将举办全省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知识竞赛,同时开展红色教育名师选树、红色文化特色学校创建、红色研学实践基地遴选、红色讲解员培养、红色电影征集等系列‘红色文化育人工程’,以一片炽热的红引领全省近800万中小学生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一年之计在于春,江西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这样描绘江西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春天画卷”。

《中国教师报》03月17日第1版

作者:周书贤 | 通讯员 周新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