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韦应物一首关于夏至的诗 看似清新十足 但却无比现实

韦应物一首关于夏至的诗 看似清新十足 但却无比现实

时间:2024-02-21 14:45:54

相关推荐

韦应物一首关于夏至的诗 看似清新十足 但却无比现实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宣

为了指导农事,先人利用日晷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对应物候特征,达到休养生息、代代延续的目的。其中,夏至和春分、秋分、冬至是较早被确定下来的。而夏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占重要地位,这一时节北方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下一季的作物刚刚种下,紧跟着芒种,称得上农人最忙的时节之一。所以,夏至算得上农人庆祝丰收的一个节日,故历来受人重视。

因为重要性,所以描写夏至节气的诗人很多,这些诗词大都会提到该节气的物候特征,但挑来挑去,我觉得只有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写得最全面生动,不仅交代了夏至这天最典型的物候,还将盛夏午后静谧的场景刻画得宛如一幅水墨画,更重要的是透过它还能悟出一点生活感想。

夏至避暑北池

夏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最长,过完这天白天便一天天消减,这颇有“物极必反”的含义。按照惯例,我们总以为夏至过后阳气会很旺盛,因为燥热袭来,可是恰恰相反,夏至日阴气始生阳气渐衰。正如夏至三候所言: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角朝前生长,向阳,夏至时感受到阴气,所以此后便开始脱落;同理,雄蝉也感到阴气生长便鼓腹而鸣;喜阴的半夏草开始疯狂生长,这些都是夏至后阳气渐渐衰退的证明。这点在元稹二十四节气诗《夏至》中也有所体现,如“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二气各西东,便指的是夏至过后,阳气阴气分道扬镳。

韦应物应该也很熟悉夏至物候,故在诗中写道:“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意思就是,夏至这天日晷所测的白天时长已经达到最大值,此后夜晚时间渐渐增长。还没来得及完成计划的事情,就要重现忧虑冷暖交替的事情。

官府夏季没那么多事情,所以诗人多了很多空闲时间。但是,种田的老百姓这段时间却在忙碌夏收夏种的事务。烈日当头,劳作不能耽误,再热也没有办法,诗人一句“苦热安可当”写尽百姓酷暑耕作的辛苦。相较于辛苦的农民,家境殷实的韦应物轻松舒服的多了,趁着大家午休时候,独自一个人来到池塘边避暑。

城门紧闭,池塘边绿树隐隐,苍天大树遮天蔽日,加上池塘溪流潺潺,顿时让人消去几分暑意。此外,诗人不必担心田间劳作,心情愉悦地欣赏起了池塘里的荷花和附近的竹林。风吹动着翠绿新生的竹子,荷花开得正好,不时飘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无人打扰的午后,绿荫围绕,整个天地仿佛除了在叫的知了外只剩下诗人和他眼前的美景了。

美景如斯,诗人将昔日的烦恼抛诸脑后,可是他真的有烦恼吗?他的愁苦有那些辛苦劳作为了填饱肚子的百姓多吗?想来一定没有,如果真要是烦恼三千丝,他还会有闲情逸致独自跑来避暑?还会注意到满塘荷花满坡绿竹?最后,诗人有感于这个避暑“圣地”,直言“可以对华觞”,恨不得终日在这里举杯畅饮了,足见其对着怡然自得的避暑时光的喜爱之情。

韦应物本意是写一首夏至日避暑的诗词,不过这首诗内容丰富,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味道。我读出了家境殷实之人和普通百姓度过炎炎夏日的区别,只能感叹一句:人和人是真的不一样啊!不知道午休梦回的庄稼人,梦里是否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避暑胜地,那里可以嗅着荷花香,可以对华觞?

往期精彩推介

王维简单四句诗,用一种花比喻人生,读后想明白很多事

费玉清的《一剪梅》欧洲爆火,可是你知道一剪梅的含义吗?

李白王维苏轼纷纷摆地摊,卖酒卖画卖猪肉,你会光顾哪一家?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烦请告知,立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