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藐视权贵豪放洒脱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藐视权贵豪放洒脱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时间:2019-07-11 12:25:07

相关推荐

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藐视权贵豪放洒脱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一起并称为“李杜”,其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因其一生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性格豪放不羁,一生所好概括为四字:“侠”、“隐”、“酒”、“仙”,故其诗作中多在喝醉时所做,主要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的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其继战国时期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诗歌之后,将浪漫主义诗歌在盛唐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形成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巨峰。

李白在幼年时期,曾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隆,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游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其后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供奉翰林,晚年又漂泊于江南一带。唐元和十二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地迁至当涂青山。、

关于李白的的死因,还有多种不同的传说,一说便是他在舟中赏月,失足坠水而死。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这首诗一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先以“海客谈瀛洲”说起,引入本题。以越人之角度讲述天姥山的形势,作为入梦的诱因。

第二部分:自“我欲因之梦吴越”至“仙之人兮列如麻”,起句承前启后,度入梦境,不露痕迹。梦中所历,忽喜忽惊,景象万变。自霹雳声中石扉洞开,另现神奇天地,又如梦中说梦,幻而又幻,令人惊讶莫测。然后写惊觉流连,回映梦境,接着慨叹述志,归到留别。写梦游天姥山的经历及自己梦醒后的感慨,这一部分是全诗情节的主体。

第三部分:自“忽魂悸以魄动”至结束,是揭示全诗主题的部分。这部分以反诘冷语,点明主题,使诗人对趋附权贵之类庸俗卑琐行为不屑一顾的高傲神情、倜傥风度历历如见。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是我国古代诗人中浪漫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在叙述的时候,又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办法,而是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的,直到最后才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这样的构思,给诗人幻想的驰骋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这首诗充分地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人把神话传说中事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幻想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创造了新奇的艺术境界,寄托自己奔放热情。在这方面,诗人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他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把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杜甫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十分恰当的评论。还应该注意,作者不是为写幻想而写幻想的,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主旨服务的。他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正是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愿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不事权贵的主旨,像一盏聚光灯,把全诗照明,幻想在这灯光里才生动起来,否则,即使再铺张百倍,也是不会放出动人的光彩的。

全诗形式错落,屈伸自如,语言富有自然的节奏感。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中用三个“天”字,很能加强气势。主体是七言,夹用几句五言,就足以显示那种轻快、欢愉的心情。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在诗的情景、节奏到了紧张、急迫时,则更改用四言。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无不声情一致,情随声出。写洞天之中的幻境,形象既取材于《楚辞·九歌》,语言也就出现以“兮”字为特征的骚体句法。

诗,通常多为两句配合,双句押韵。本诗亦基本如此,但结尾时,却出现“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三句全押、以单数配合的特殊情况。这种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显示诗人内心情绪的激动不平。全诗有两句用九字句:一是“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恰 好借长句表现神仙纷至沓来的景象,但因用“之”、“兮 “而” 等虚词,节奏是舒缓的;一是“安 句中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用以表达诗人毅然不顾的情态,反而因口语式的长句而显得更加决绝。

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为了借惜别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态度,诗人构思出一幅梦游奇景,塑造出—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楚辞的风格,加重了诗的浪漫主义色彩。再把这些与当时丑恶的现实加以对比,才回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来,几乎是天衣无缝。这奇特的构思是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惊心动魄。无怪乎杜甫评论李白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歌第二段从登山起,描写天姥山的美丽壮阔,来表现自己进入朝廷后初期受到重用之时对朝廷的依赖和好感。而“忽已暝”三字表示自己深陷其中。已被迷惑看不见真正的事实。然后忽然间“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表示他已经开始得罪权贵。后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则映射自己失宠。而自己则一直在这种“得”与“失”中挣扎。到达顿悟的境界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最后一段表现自己对黑暗朝廷的不屑与性格上的洒脱。第一句表达了世事不可把握,略显消极的思想。第二句写出了诗人想隐遁,远离着黑暗污秽的现实世界的想法。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

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蔑视权贵、对现实不满、不屈于世俗的叛逆,他渴望济苍生、安社稷、辅佐明君治理天下。

天宝元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供奉翰林。因不满朝廷腐朽,又傲视权贵,放诞不羁,屡遭谗毁,于天宝三年被玄宗“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到达东鲁(今山东省南部)。次年(745),他准备南游越中(今浙江一带),将与东鲁的友人们分别,写了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他的好朋友。

全诗借梦中游历天姥山的神奇境界,表达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写出诗人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

天姥山在浙江,原本并本非什么著名的大山,但这座山在李白笔下,却写得那么的雄伟、高大、壮丽、奇特,这是诗人把他平生游历许多名山大川所获得的印象、感受,加以提炼,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

诗中的美好境界,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曲折地反映出他对上层社会中种种卑微、庸俗、污浊、丑恶现象的鄙弃和厌恶。他在幻境中纵情山水,正说明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内心苦闷。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苍狼随心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