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京剧艺术 京剧音乐的融合 派生 繁衍及形成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京剧艺术 京剧音乐的融合 派生 繁衍及形成

时间:2023-12-19 19:26:24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京剧艺术 京剧音乐的融合 派生 繁衍及形成

本文乃作者朱轩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戏曲,顾名思义就是戏和曲的结合。而曲之别又决定着戏之别。这是整个戏曲界的公论。有戏既有曲,无曲不成戏。一个剧种的创立和形成,固然有多种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它的音乐结构和曲调特色,或者说取决于声腔曲调和舞台语言两个方面。甚至可以说,一个剧种独特音乐系统的最终形成,才能够迥然有别于其他剧种音乐,并能赢得为数相当多的群众的认可和偏爱。那么,这个剧种也才算是在戏曲坛上最终确立起来,并可独领风骚,吸引观众,也才能得以广泛传播开来,并能传承延续下去。

“戏以曲兴”,“戏以曲传”,京剧整体艺术的创立和发展,最主要的也是有赖于、并得益于京剧音乐的形成,如果没有京剧音乐的形成,没有徽调和楚调在北京的同台融合,也便没有京剧整体艺术的创立。北京自公元9(辽耶律亿神策元年)至公元19(宣统三年),作为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陪都或首都,一直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置,人文荟萃,名流云集,京剧艺术诞生于此应该说是得天独厚的。早在京剧诞生之前,许多地方戏曲汇集于此频繁演出的局面就已经形成。清朝初期,北京就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南昆即南方流行的昆曲;北弋是指江西的弋阳腔因其后来成为“燕俗之剧",故称之为北弋;东柳是山东的柳子腔;西梆是指陕西及山西的梆子腔。

当时,昆曲和弋阳腔在北京十分受欢迎,雄踞在这个古都的舞台上,而陕西的秦腔、山西梆子腔、安徽的徽调、湖北的汉调等地方戏曲剧种,也在北京争奇斗艳。也就在这个时期,作为雅部首席的昆曲,由于受到封建贵族的控制和影响,从形式到内容日趋僵化,逐渐脱离了大众而走向衰落。随眷四大徽班进京,皮黄腔开始在京师奏响,从而为京剧音乐的诞生拉开了序幕。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着名徽剧演员高朗亭率“三庆班”到北京演出,带来了包括二黄腔、昆腔、四平调、吹腔、拨子等曲调在内的微剧。继“三庆班”来北京后,又先后有“四喜班”、“和春班”、 “春 台班”三个徽班剧社进京,即后来人们所说的“四大徽班”进京。

徽班以徽调二黄为其主调,使京剧音乐进入了孕育时期。这一时期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几个朝代。到了道光八年(1828年),湖北艺人带楚班人京,促成了徽汉合流。而楚班所唱的曲调是以西北甘陕一带秦腔变化而成的“西皮调”为主,也兼用二黄调。因楚调与徽调非常相近,在京的楚班和微班可经常同台演出,经过彼此互相吸收,就有了所谓的“皮黄戏”。实际上,西皮、二黄的合奏早在湖北等地已经开始,因为北京有了二黄腔,又很受京城群众的喜爱,所以在北京再次实现。另据考证,在这之前,西皮、二黄的合奏早已经在湖北和安徽交界的一些地方出现了。鄂地的戏曲艺人尚未把西皮调带进北京,就有了与徽调结姻的实践,所以进京与徽班同台共演才甚为合拍。那个时期也有过皮黄、梆子两下锅的历史,但由于两种曲调难以合拍,最终难熔一炉而各行其道。

当然,那个时候的西皮、二黄还并非今天的西皮、二黄,艺人们的声韵和曲调都还有着浓厚的原地域色彩。最为明显的是当时的老生前“三鼎甲”被称为京剧开山鼻祖的“三庆班”领军人物程长庚,因来自安徽,又以徽调为主,形成了徽派。而来自楚班的余三胜以“汉调”为主,形成了汉派。生于北京的张二奎,因多用北京字音形成了京派。从三个人的不同风格特征,可以看出当时京剧的用韵及声腔曲调上,各人都带有不少地方剧种的语音和腔调色彩,还未能形成整个京剧唱念以及表演等各方面的规范。但是他们对于皮黄唱腔的改造、统一和创造,在大方向上却是- -致的, 彼此之间也在互相借鉴和融合,因此也才能三足鼎立,熠熠生辉。同时也为京剧的创立和京剧音乐的主体构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前“三鼎甲”遗留下的若干剧目看,西皮、二黄、反二黄的主要板式均已形成。如《四郎探母》一剧,据传是余三胜最为拿手的戏,其中几乎囊括了西皮的大多数的板式。而《碰碑》一剧,谭鑫培也是向余三胜学的,反二黄的慢板、原板也已存在。《文昭关》 是程长庚最擅演的剧目,后为汪桂芬继承,再以后是王凤卿承袭了汪桂芬的衣钵。不管后来者怎么变化其二黄唱腔,但程长庚的《文昭关》二黄唱腔的框架实际上并没有大的改动。对比一下王凤卿和杨宝森的“轮明月”一段唱,即可从中领略到程长庚传世的二黄板式的风采。

这时京剧形成的显着特征是: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当时还没有“京剧” 这个定义,一般把京剧说成是皮黄戏或“乱弹”。北京的皮黄戏班随之向外流动,班称京班,调称京调,先后传人天津、上海等地。到了1876年, “京剧”之称始见于上海报刊。在这个过程中,新的腔体更多的板式派生出来。如二黄反调即反二黄,据传就是余三胜首创的。反西皮唱腔虽然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就已经产生,如《鱼肠剑》和《四郎探母》中的[反 西皮散板],但那时仅此散板一种。而且也没有“反西皮”的说法。至清光绪前后,出现了[反西皮摇板]、[反西皮二六] 等不同的板式(据说是谭鑫培的创造),这时才出现了“反西皮”的称谓。

参考资料《中国戏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