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书评|终于有人把怎么学语文这件事讲明白了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书评|终于有人把怎么学语文这件事讲明白了

时间:2021-04-28 20:23:55

相关推荐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书评|终于有人把怎么学语文这件事讲明白了

学习语文的困惑—不知道语文到底学什么

从小就学语文,从拼音a、o、e开始学起,然后识字学文章。印象里语文学习就是听写字词、背诵课文、读文章总结中心思想、写各种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用到的体裁作文。学语文好枯燥,每天除了背诵就是默写。尤其是高考前,一大本的基础知识都需要全部背诵默写。

回想起上学的那段岁月,至今心有余悸,所以看到孩子老是记不住汉字怎么写,虽然着急,却也不知道怎么教育他,毕竟他现在的痛苦,自己全都经历过。

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学语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记忆那么多的汉字,平时说话写作文又用不到;背诵那么多的古文诗词,除了写作文时能引用几句,让自己的作文看起来高大上一点,多得几分,还有其他用处吗?每新学一篇课文,首先就是分段并总结中心思想,它有几段,中心思想是啥跟我有关系吗?

直到看了这本《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我才明白,原来学习语文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它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学习语文主要目的是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

语文学的就是感受和表达

吴军把语文学习称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中国又被称为博雅教育,其特征是此项学习不能直接作为谋生的技能,但是能将这些知识用于许多地方。通识教育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是通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课,它既与生活息息相关,自身又具有极丰富的内涵。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找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学习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感受,包括听、读、观察和理解。第二方面是表达,包括说、写、唱、表述和表演。感受是输入,目标是理解他人;表达是输出,目标是表达自己。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思想,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图。

我们在学校学习文学欣赏、考核阅读理解,都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感受能力。一个人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和他在生活中理解他人的能力是一致的。正如书中所言,能理解托尔斯泰的小说时,就能理解托尔斯泰这个人,能理解当时的俄国社会,也能理解托尔斯泰心中的人性。这时我们所理解的就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了。

怎么学?有步骤具体

怎么操作,文中也有介绍。以阅读为例,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阅读呢?吴军把阅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读出作品本身的含义;

第二个层次:读出作者的本意;

第三个层次:读出作者所在的那个时代。

说到阅读,就离不开理解,书读的再多,没有理解,那也是囫囵吞枣,不知其义。

两个方法助力阅读理解在阅读的第一个层次——读出作品本身的含义中,有两个方法可以辅助我们理解。

第一个是7“wh”阅读法或六要素阅读法。简单来说,就是在中文阅读中,首先提取出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结果,以此快速获知全文的主要内容。而在英文阅读中,则是根据when(时间)、 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什么事情,即“发生”)、how(怎么回事,即“发展”、why(为什么,回答疑问,给出结论)、which(哪一个,选出观点)这七个要素,来快速获得全文主要信息。

阅读理解其实是一种信息的转换。读懂作者的意思,是阅读;完成形象的重构,是理解。通过7“wh”阅读法或六要素阅读法,是完成对字面信息的提取,是阅读,在此基础上,读出文字隐含的信息,是形象的重构,才是理解。

在读出文字隐含的信息时,可以借助“五要素”法,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和作品的深意。五要素包括:结构、描写手法、比喻、用词用语及语气,这一部分可详细看书中示例。

从读书到读人, 读懂作者才能读懂作品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是读出作者的本意,也就是读懂作者的内心。作者讲了他自己读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的例子。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向我们展现了多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英雄的瞬间、 南极探险的斗争等。有人批评茨威格在书中加入了太多虚构的心理活动,让这本书不像严肃的历史读物。吴军却认为茨威格写这本书的目的根本不是写历史,而是写自己的思想。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作者读到的是一个对人类世界充满美好理想,同时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极为丰富的茨威格。这个推论,也在《昨日的世界》中得到印证。为什么一定要读懂作者的内心呢?人们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表达自己所处的时代、表达自己见到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因此,对于他们所写的文章和作品,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和思想,才算读懂了。

读懂一个时代,了解一段历史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是读出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需求,文艺作品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色。像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那时王权刚刚确立,因此文艺作品需要强调正统性,强调标准,于是诞生了古典主义流派。古典主义的特点就是强调理性和秩序,反应在文学创作上,就是它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比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语言要准确、精炼、典雅;故事结局上,正义要得到维护和伸张,等等。

那个时代过后,社会逐步稳定,人们开始关注民生,开始注重生活细节,文艺作品也开始变得温情脉脉,这就是浪漫主义时代。

再往后,每个人会有自己看问题的视觉,就会出现各种流派。

读懂作品背后的时代,不仅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也能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发过来又会助力我们理解那个时代其他的作品,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总结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它讲语文学习,讲阅读和写作,但他的作者既非文科生,也没有语文相关的从教经历。

作者吴军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妥妥的一个理科生。除硕士刚毕业在清华任教三年,其主要工作经历是在Google任高级资深研究员和在腾讯负责搜索业务,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网络搜索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这样一个人对语文学习能有多少了解?又能讲出什么花花绕呢?

读完此书,与开头的担忧相反,恰恰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对语文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正如作者在开篇提到的:“学习语文绝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因为这会让语文变成风干的丝瓜,失去生命的活力;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为生活服务,为学习其他知识服务,也为工作和职业发展服务。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应该把语文学习仅仅定义为一个科目,而应把它看做自我修行的学习行为。”

对于家有孩子不愿学习语文的父母,尤其推荐看一看。与其跟孩子说教语文成绩对他的中考高考有多重要,不如让他自己看看语文与他的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其他学科影响成绩,语文学习影响生活质量。

多么痛的领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