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陈继春《郑锦艺术研究》专著 刘礼宾《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文章获第四届“啄

陈继春《郑锦艺术研究》专著 刘礼宾《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文章获第四届“啄

时间:2022-05-04 06:10:57

相关推荐

陈继春《郑锦艺术研究》专著 刘礼宾《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文章获第四届“啄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获奖作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12月31日,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发布典礼暨中国文艺评论峰会在京隆重举办。

本届推优活动共报送作品320份,其中著作60部,文章260篇,经过审核,共有279份作品符合要求,进入最终评选。其中推荐著作44部、自荐著作10部,共54部;推荐文章152篇、自荐文章73篇,共225篇。按照推优章程和实施细则规定,最终评选出38件优秀作品,包括著作7部、文章31篇。

郑锦研究学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毕业生陈继春《郑锦艺术研究》专著及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刘礼宾《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文章获奖。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

年度优秀作品名单

(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序)

著作类7部

王贵禄:《高地情韵与绝域之音:中国当代西部散文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月第1版)

叶立文:《史铁生评传》

(河南文艺出版社,10月第1版)

邹元江:《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

(人民出版社,8月第1版)

陈继春:《郑锦艺术研究》

(人民美术出版社,12月第1版)

高建平:《中国艺术:从古代走向现代》

(中国文联出版社,5月第1版)

黄世权:《〈资本论〉的诗性话语》

(中国电影出版社,7月第1版)

崔晓娜:《河北十番乐音乐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7月第1版)

文章类31篇

丁亚平:《从五四运动的精神传统看新中国70年电影的发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发表于《中国艺术报》5月6日)

王文静:《网络剧创作传播中对现实的虚化与聚焦》(发表于《中国文艺评论》第3期)

邓启耀:《归来不知我是谁——还乡影像的身份错位与记忆失焦》(发表于《中国摄影》第2期)

冉令江:《空间与机制:论当代书法场域中书法家身份的建构》(发表于《艺术百家》第5期)

仝 妍:《舞蹈批评与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发表于《艺术评论》第4期)

庄会茹:《娱乐功能视阈下网络文艺网感与美感的现实融合》(发表于《网络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 1月)

刘礼宾(原名刘立彬):《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发表于《美术研究》第6期)

许伟东:《从赵壹到郑振铎——关于书法取消主义的梳理与批判》(发表于《中国书法·书学》第10期)

苏 勇:《诗性现代戏的中国表达——张曼君现代戏创作探要》(发表于《戏曲研究》第10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4月)

李 彬:《现代性的两面——影片〈冈仁波齐〉与〈塔洛〉中的“西藏”意象与文化书写》(发表于《电影新作》第4期)

李松睿:《走出人文主义的执念——谈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

李啸洋:《风景与叹逝:诗电影的古典兴象与抒情现代性》(发表于《北大艺术评论(第三辑)》,商务印书馆,6月)

杨 庆:《当代跨学科书法理论研究的尝试及其尴尬与反思》(发表于《书法导报》第5期)

杨 肖:《“职贡图”的现代回响——论20世纪40年代庞薰琹的“贵州山民图”创作》(发表于《文艺研究》第1期)

汪涌豪:《及物批评亟待重返现场》(发表于《中国文艺评论》第6期)

张士闪、王加华、李海云:《礼俗传统与中国艺术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十四》(发表于《民族艺术》第6期)

张之薇:《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戏曲批评篇》(发表于《广东艺术》第6期)

张素琴:《泛化与集中:舞蹈学概念与属性的学理辨析》(发表于《舞蹈》第6期)

张新英:《乡土中国的镜像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流变》(发表于《中国电视》第1期)

陈 鹏:《创意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之道》(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林东涵:《呼唤文学批评的创造性——关于当下文学批评的一些思考》(发表于《文艺报》3月29日)

孟繁华:《周立波:“伟大的艺术家是时代的触须”》(《光明日报》11月30日)

袁 艺:《西方实验性舞蹈影像的艺术行为与审美探究》(发表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第1期)

顾春芳:《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原创话剧的反思与展望》(发表于《文学评论》第6期)

高拂晓:《〈阐释音乐的姿态、主题和比喻: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书评》(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4期)

郭 勇:《新时代中国新诗再出发》(发表于《星星诗歌理论》第5期)

郭云鹏:《当下杂技艺术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发表于《杂技与魔术》第6期)

郭克俭:《“润腔”研究四十年》(发表于《音乐研究》第1期)

盘 剑:《“美术片”“美影厂”与“中国学派”》(发表于《当代动画》第2期)

彭 锋:《艺术的终结与禅》(发表于《文艺研究》第3期)

潘 讯:《评弹创作当有“时代之思”》(发表于《曲艺》第5期)

陈继春:《郑锦艺术研究》

目录展示

内页展示

作者介绍

陈继春,1966年出生于广东中山。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现任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陈继春对郑锦的研究缘起于1998年,现如今经过大量材料收集、实地走访、家属访谈等工作,对郑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郑锦记述的误失,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新材料、新视角、新观点,是艺术家个案研究的必要条件,也是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在还原郑锦的同时,也还原了一个艺术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

刘礼宾:《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

文章摘要

回观四十年的中国雕塑发展之路,有几个现象毋庸回避:(一)雕塑领域的发展一度与当代诉求存在着滞后、错位、断层的关系,这个问题在新世纪之后有明显改观。(二)在装置艺术逐渐习以为常的艺术领域,雕塑本身的定位逐渐模糊,但有其固有价值,并有重要的生发可能性。(三)雕塑家的工作室创作和公共艺术创作存在脱节现象,近期这一现象正在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弥补。(四)雕塑专业毕业的艺术家正在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重要的创作群体,当然,其创作呈现多姿多样的相貌,但与实验艺术专业毕业生有明显不同。(五)相对于绘画作品市场来讲,雕塑作品市场一直是一个短板。这产生了诸多后续问题,并严重影响着整个雕塑界生态和艺术家创作。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在几代雕塑家、雕塑教育家的努力下,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雕塑发展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把时间段作为历史叙述的起因,对于改革开放后这段雕塑艺术发展历程来讲是成立的,但这些成绩很难用一篇论文进行详尽描述。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鉴于此,本论文的书写主要偏重雕塑艺术创作的分析与研究,兼论雕塑教育问题和公共艺术创作问题。三个领域的书写主要沿着两个脉络进行:一是雕塑语言的推进,二是雕塑界重大事件的出现以及历史意义。

注:原文发表于《美术研究》第6期

作者介绍

刘礼宾,美术史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获“中国美术奖·美术评论奖”(入围),中国雕塑史论奖,文化部优秀展览项目奖等奖励。出版著作《现代雕塑的起源: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激越、归零、直面、中庸:展望创作的几种状态》等。译著《艺术与艺术家词典》(第一译者,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原标题:《陈继春《郑锦艺术研究》专著、刘礼宾《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文章获第四届“啄木鸟杯”》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陈继春《郑锦艺术研究》专著 刘礼宾《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文章获第四届“啄木鸟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