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酒中谪仙李太白 诗揽清风文装日月 豪情恣意写大唐华章

酒中谪仙李太白 诗揽清风文装日月 豪情恣意写大唐华章

时间:2023-01-22 23:36:14

相关推荐

酒中谪仙李太白 诗揽清风文装日月 豪情恣意写大唐华章

一袭白衣腰间长剑,兴意阑珊醉卧花间,右手举杯左手执壶,邀月同饮,对影独酌这清凉人世长。于苍茫天地间写万丈豪情篇,看炙手可热金楼玉阁,笑浮华落尽飞花万盛。

他似一片青叶,随风而舞,随遇而安,不羡满园春色袅袅,不念暖风柔和意长。杜甫在《寄李太白二十韵》中写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盛唐诗篇中若无李白豪笔点缀,那满是雍容的华章总是少了些明月清风山河于胸的味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那诗香酒肆的盛世风月缔造了这位飘然不群净若青莲的千古诗仙,也或许是因为他李唐才有了仙气。

性情豪放,有酒诗自来

提起李白必是少不了酒的,一壶佳酿在手,不用柳岸晓风,旖旎之景,无需春花秋月便可酿出无边诗意,笔下生成千古绝唱。在印象中,他豪纵恣意,快意风流,虽处尘世,心于桃园。他的酒杯中可装下天地乾坤,诗中可揽入日月星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李白的人生态度,失意也好,高兴也罢,举起酒杯在山间花丛中,姣姣月色下写心中豪情。管他俗世纷纷攘攘,管那王权几人沉沦,孤傲如他,狂放如他,傲雪凌霜从不趋炎附势,这样的性子成就了他的诗文,仙气,却也是这样宁折不弯的性子使他今生注定于朝堂无缘。

出川游历,立报国之志

二十岁出川时,他一人带着诗意酒杯漫行山川大地,看过宛如眉黛的青峰,净如画卷的秋水,艳似佳人的桃花,品过烈若塞风的醇酿。也遇到过不少知心之人,饮酒赋诗,共论风月,高山流水,尽欢享乐。但在他心中不仅仅只有纵马天涯自醉花间,他也和许多普通读书人一样有着儒家理念。

他想要用自身才学辅君治世,安邦定国。而天性骄傲的他不愿参加科举入朝,他盼望着会有伯乐发现他这匹千里良驹。然事与愿违诶,他沉默了许久,仰望高台玉阁,庙堂天阶,他的诗中也隐藏了点点愁绪。满腹才华无人赏,报国之心无人明,日复一日,只有将满腔悲情化于酒杯中,藏在流光里。

得人举荐,侍奉翰林,才不得用,愤出长安

直到天宝元年,道士吴筠向唐玄宗举荐了他,他被招至长安,侍奉翰林。那时他以为自己的时代到来了,踌躇满志,等着哪一天玄宗召他共商国事,谈民生朝局,论治国安邦。可惜玄宗却并未重用他,这个豪情不拘,傲如红梅的诗人在作为翰林院士的日子里只能用他的才能为皇帝写些颂扬功德的文章,为皇妃写宫廷乐曲。

如此情景是他从未想过的。在长安的这些日子里,流转着他不少故事,力士脱鞋,贵妃奉砚,智嘲蛮夷……看似风光无限,可他心中并未有丝毫快意,他那满腔抱负被现实拍打的体无完肤。他性情直爽,狂放直言,朝上一些怕触及利益的官员怎容得下他,排挤、嘲讽,使他在朝中寸步难行。于是天宝三年他弃官而去,愤然出长安。

安史之乱,晚年凄凉

离了长安四处漂泊,悲情冷暖也只有自己知晓,不过好在李白天性豪放,将悲愁合着酒杯一饮而尽,回首依旧潇洒。走过世态炎凉,看过人心阴暗,他还是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这也许就是我们如此迷恋他的原因吧。

虽然李白一生传奇,他的诗歌烂漫飘逸,但是他的晚年却是曲折坎坷。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强盛的大唐风雨缥缈,再不见当初的盛世之景,这一年也有不少人的命运被乱世改写,如杜甫、王维、李隆基,其中也包括李白。

天宝十五年永王李嶙到达江陵后招募士兵,任意布设朝廷郎官御史等官职,打算占领江陵称帝。李白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邀请进他的幕府。在这期间李白写下《永王东巡歌》,为李嶙称帝造势。至德二年,李嶙兵败被杀,李白也不幸被判流放夜郎。

大赦天下,重获自由,孤舟长眠

在他六十岁那年,朝廷宣布大赦天下,李白终于获得了自由,而遇赦的李白之后一直靠朋友接济过日。一生写过如此多烂漫诗歌的诗仙,晚年却是这样凄凉,每每品读这段历史,不由得满怀愁绪,上天给了他如此之才,却让他一生不得重用,心中抱负只得付之东流,怎让人不感伤,不叹息。

对于李白之死,世间流传着不少说法,可唯独相信揽月说。满湖月色,一叶扁舟,李白醉卧舟中,朦胧间瞧见湖里的一轮佳月,像是从空中坠落一般,他探出身子,想要将那月揽入怀中,却是被月收了去。

或许李白本就是九天之上的谪仙,他那跨越古今的仙气至今依旧让人迷恋向往,在大唐的历史中,那个举杯问天的仙人是如此明亮高洁,不可亵渎。

参考资料:

《李白传》

《二十五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