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番禺化龙镇非遗传承人通过艺术创作宣扬“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

番禺化龙镇非遗传承人通过艺术创作宣扬“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

时间:2023-03-19 09:55:22

相关推荐

番禺化龙镇非遗传承人通过艺术创作宣扬“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广,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高,

不少人将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

开发出全新用途。

在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有一位老艺人用一双巧手将不少本该被丢进垃圾桶的东西,神奇地制作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乞巧公仔。他就是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冠其。他通过艺术创作宣扬垃圾“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近日,化龙镇爱卫办工作人员走进潭山村,跟今年91岁的其叔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你看这套乞巧作品《长征》这么精致,其实里面人物、房屋等道具都是用一些废弃的边角料制成的。”原来为节省开支,其叔会将各种各样的边角料用于日常乞巧作品制作中。例如:房屋的墙角、牌坊门楼等地方就是广告公司切割出来的废弃的KT版制作。因为KT版易于剪裁,可用于一些细微的细节上。而废弃的木夹板,回来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代替成本高的塑料胶板。至于乞巧板式的房屋就是用晒干的禾秆草制作而成。“好多乞巧人物拿着长枪利剑,我是用处理加工的鸡毛制成的。”

其叔表示,在乞巧制作过程中,他们会根据故事内容需要用到不同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大多都是废旧塑料、衣物、纸盒、木材、编织条等,所以乞巧制作也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今后还将继续探索制作环保的乞巧作品,让这些原本要进垃圾桶的物品为非遗文化传播发挥价值。

据了解,化龙镇将继续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在辖区学校、社区大力推广乞巧等非遗文化,发动学生和社区居民在学习和弘扬乞巧文化的过程中,将废旧垃圾变废为宝,在激发学生和居民创作兴趣的同时,自觉树立垃圾分类意识,推进废旧物品循环利用,在全镇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黄卓鹏 通讯员:化龙镇爱卫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