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央美院毕业季 | 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壁画系

中央美院毕业季 | 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壁画系

时间:2021-03-13 10:20:09

相关推荐

中央美院毕业季 | 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壁画系

唐晖

壁画系主任

寄语

我们正经历着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革,也就是后疫情时代的来临。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创作,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继续学习,在时代与社会的课堂里成。

随着社会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壁画艺术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我们大有可为。期待你们能够坚守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为环境增色。

展览现场

壁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推介

梁子川

《中药长城》

导师:王颖生、叶剑青

木板、药材 170*230cm

在古代,人们用长城来抵御外来入侵;在现代,人们用中药抗击新冠肺炎。将中药做成长砖的形式,这种创作灵感来自长城,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长城如龙一般匍匐于中华大地,绵延千里,壮丽巍峨。而中医药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更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刘春琳

《海蓝天蓝》

指导老师:王颖生

140*70cm、矿物色金属箔

“谁说蓝色就等于忧伤,看看天空和海洋。顺风时张开双臂飞翔,逆风时就当成在冲浪。”

伴随童年成长至今的烙印,是天蓝和海蓝的静谧。

在蓝色无尽的深邃里,能够承载所有过往的回忆、现今的焦虑和未来的期许。

它是轻薄潮湿的空气,是呢喃翻腾的浪花,是不存在的避风港。

连一

《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

组合一

导师:王颖生

173*280cm

矿物质颜料、水干颜料、敦煌土、箔

《别石塔》写:石塔来别居士,居士云:“经过草草,恨不一见石塔。”塔起立云:“遮个是砖浮图耶?”居士云:“有缝。”塔云:“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坡首肯之。世间完美的事物只是一种愿望,而不完美却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缝隙的石塔,不能让那些蝼蚁在其中生存,看似完美,实则有缺憾。人世间的事情大多如此罢。一般世俗之见,砖塔不如石塔浑然一体、坚久耐用。而在长老看来,砖塔更为可贵,因为有缝,才给蝼蚁以生存空间,否则,蝼蚁将何处安身?佛家的“普渡众生”与儒家的“兼济天下”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点。

我想,“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是一种处世哲学的方式、态度。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是一座塔,在世间百种“缝”中生存。反向来说,我们的心是否对世间的客观存在,予人予物留的空隙又有多少呢?无论身处何处何位,于己于人,虚己待世。

唐默熹

《心》

导师:吴啸海

200*200*200CM

绒条、铁丝、彩色胶带等

《心域001》

160*98CM 数码绘画彩喷、灯箱

我的研究生期间学习研究方向是材料语言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着重于计算机绘画与日常材料的创作运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租住在环京地带,着意收集着居住环境里方便攫取的材料进行创作,来表达这段时期我的日常心理状态。毕业作品分为两组,一组为立体的作品《心(三件组合)》,一组为数字绘画《心域(三件组合)》。

闫玉琦

《安西回响》

导师:王颖生

170*230cm 综合材料

记忆在潜意识中徘徊,形成一种似真似假斑驳交织的梦境,昔日繁华之后,洗尽铅华的痕迹,在此刻碰撞出回响。安西是梦中故乡的回忆在新疆这片热土绽放。

管会林

理想国①

导师:李辰

布面油画,陶瓷

280*120*100cm

很久很久以前,有几个土著人,他们住在山洞里,而且手都被锁住,固定在柱子上只能面向一面墙。而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他们不能转身,只能看到墙上的投影。当他们与火堆之间有东西经过的时候,就会在墙上留下投影,有时也发出各种声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代相传。有一天有一个人的手铐突然解开了,他转过身发现背后有一团火,刺得他的眼睛睁不开。再后来这个人又走出了山洞,看到了太阳,看到了鸟语花香,他彻底的爱上大自然,再也不愿意回去。又过了很久,他思念洞里的同伴,希望把他们一起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然后他就回到了洞里,跟他的同伴描讲述外面的世界,描述太阳,比划山川,形容河流,希望同伴能跟他一起走,离开这个漆黑山洞。可是他的同伴没有人相信他,认为他疯了,或者得了怪病,最后为了让他闭嘴,最后砍掉了他的头颅。如果是你,你会回去吗?

“理想国”-天堂

社会大法则就像一个金字塔 ,而所有人都想爬到最顶上,传说那里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可是后来才发现,天堂上面还有天堂。

周麟泰

《璞玉》

导师:王颖生

工笔重彩 150*200cm

玉文化在中华大地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大禹治水玉山历时十年,不仅是对古代先贤功德的传颂,更是中国匠人匠心的体现。玉不琢不成器,少年强则中国强。孩童们就如一块块璞玉般,在继承和创新中成长,使中华民族文化愈发繁荣昌盛,在历史长河里经久不衰。

孟鑫

《殇》

导师:李辰

金属 丙烯 综合材料 170*140cm

一直以来在绘画中都十分重视以及热爱传统的绘画以及传统元素,所以在创作中想要表达这一部分对于传统绘画的不舍与迷恋的情感。也十分喜欢赛博朋克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以及赛博朋克的精神,也想要摆脱以往经验的束缚。想在创作中将两者结合,用来表现这种内心的对抗。

左振杰

《我的根》

布面油画53*76cm

导师:王颖生

家乡的土地滋养着我的生命,是我的根,是我对童年时参与农务劳动的追思。机械化和科技化使农民们的劳作方式变得高效和便捷,但却缺少了曾经的的质朴和纯粹。我想要延续农民对土地的纯朴情感和辛勤奉献,那些与我有着共同经历的你们啊,是否也能捧起一抹家乡的黄土,细嗅它的芳香?

张依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导师:唐晖

木板坦培拉 224cm*152cm

“我给你我信中的一切洞见,

以及我生命中所有的幽默和担当,

我给你,

我拥在自己内心的深藏

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注解、

关于你自我的论章,

关于你真挚而惊艳的畅想。

我给你我的寂寞,

我的阴郁,我内心的渴望;

让我贿赂你,以迷茫、危险和败亡。”

这是一场与“你”有关的盛宴,“你”或指梦想,或天真,或欲望,亦或是同一个“我”,另一个“我”。

宋安依

《但我知道一定是你》

导师:王颖生

200*150cm 工笔重彩

利用代表屏风边缘的的线分割画面空间,将观者、月下女孩、马与仕女、山与红日分割成四层空间,形成里外呼应画面空间和现实空间,使观众与画面本体人物进行对话。

在绘画前,先用美纹纸胶带、两端坠重物的棉线勒出清晰的直线,能够保证画面基底在经过先后两种不同制底方法后在同一厚度,并便于画作完成后对屏风边缘的贴箔、烧箔、描胶、截金。

在制底时,先处理马与山的两面屏风里粗糙的地杖层,尝试用gesso(底料)混合敦煌土和沙做出不均匀的平面,在未干时再次以明胶加碳酸钙粉、敦煌土混合少量的敦煌沙(1:5:30:5)进行覆盖,反复叠压几次,加上剐蹭和打磨,做出底面薄而坚实、表面吸水透气以适宜水性颜料附着的,有着古代壁画残破的粗糙感、剥落感的基底。在画内两扇屏风外,也就是月下女孩所在的屏风空间,则是用明胶、碳酸钙、敦煌土(1:5;30)制底,使板面质地平滑细腻且吸水性强,适合精细塑造的工笔画法和多层矿物色的叠加。

付桐

礼物1

导师:王颖生、叶剑青

150cm*150cm

礼物2

150cm*150cm

既然甘美的事物总会自暴自弃,于是我不禁为你的美色担忧,你也会迟早没入时间的荒凉。

杨娘君

《破界之生命系列》

导师:宁方倩

尺寸可变 布面油画

本组作品意在体现生命一种美的形态,将花蕊和人放在平等的视角下,打破不同物种间的界限,用花蕊拟人化的方式表现生命或热闹、或安静、或孤单、或坚强、或热烈、或平淡等生命经历的百态,我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渲染出生命顺应自然的轻松气氛,治愈观者的心灵,如同花开花落一样,我们所经历的都是每个生命本身独一无二的存在。

罗月明

《泡泡(1)》

导师:唐辉

190cm*290cm

丙烯,铅笔

《泡泡(2)》

40cm*50cm

纸本素描

《泡泡(3)》

15cm*10cm

纸本素描

作品的本来意图是要在不同形象的之间进行转化,从而探讨图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延伸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可惜最终由于表现方式原因导致画面效果不甚理想,所以最终还是决定简单一些,回归到画面本身上来。

祝思远

《中原》

导师:武艺

水泥板,麻布,石灰,河沙,敦煌土,矿物色

尺寸:105*240cm

作品以壁画的形式表现中原地域时空美学和人文特色。画面中有一望无际的麦田,麦田中点缀着坟堆;肆意生长的杂树,荆棘间有高低嬉闹的鸟雀。

作品整体以屏风为框架,构图上借鉴了北方门庭的装饰形式,门口的坐狮、门神图案、对联及匾额都是北方大门的装饰风格。画面中 出现的人物形象及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概括性,比如抱小孩儿的妇女,手持铁锨的青年男子,还有三三两两的闲谈者等。同时,利用敦煌土做出的斑驳效果,串联起这些人与画面元素,共同表达出中原情结里,对“家”的理解和来自故乡的记忆。

邵一丹

《幻想之花思绪之树》

导师:白晓刚

162*145cm

中国画颜料、岩彩、金箔、虚拟现实技术

人脑内的幻想是对已知事物的再创造。庄周梦蝶,梦到的只会是自己见过的蝴蝶,而不是素未谋面的袋鼠。神经细胞多种多样,但其结构大致上分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而突起正如树一样分叉发散、蔓延生产生长。思绪之树的核心,或为璀璨水晶,或为在世观音。思绪之树的末端,或为钢筋铁骨,或为阆苑仙葩。

林佩璇

《一》系列

90*90CM*4幅

玻璃马赛克、综合材料

指导老师:孙韬

作品《一》系列运用了玻璃马赛克与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材料的排列与组合形成了关系,各关系的内、外部之间产生交融或对立。创作过程中我沉浸于以画面关系的不断打破与重组来追求一种平衡,流动与固定、坚硬与柔软、局部与整体……各元素在此间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这种寻找平衡的过程同时也着意于对“万物归一”的探索。

李谂思

《空城》

180*75cm

油画

指导老师:李洋

由于疫情导致的隔离使人与人的距离进一步被拉远了,喧闹的城市像是静止了一样,在到处都是人工建造的钢铁牢笼里,却缺少了人的足迹,密集的建筑和空旷的广场、街道只会让这种空旷感更加强烈,以“空城”作为选题来表达疫情时处处都是人工建造的城市却出现了空无一人的现状,并以局部失去焦距的方法表现城市反馈给人的困乏。

庞晓兵

《情似雨馀黏地絮》

173*95cm

纸本水墨

指导老师:宁方倩,武艺,袁野,陈亮

题目出自宋代诗人周邦彦的《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是一首表现爱情的诗词。

画面大部分采用勾线的方式,局部有点染,意图传达清淡之感。

画面中孔雀将自己的羽毛啄断,覆盖在女子身上,冗长的过程且痛苦,但女子和她的宠物却不知。草木树石们不怀好意地向她靠来。

郑虹

《深深》

120*80cm

布面丙烯

指导老师:李洋

深陷于黑暗之中,被执念的网缠绕。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挣脱。

王一帆

《白夜漫游》

综合材料,木板,丙烯,坦培拉

指导老师:武艺,宁芳倩,陈亮

模仿人的眼睛,我们无法看到世界的全部,感知局部从a点看向b点平移相望的略见过程,所见并非为实,局部并非全部。思考现实与虚构的交际,在被图像叙事影响的框架里,已知的视觉经验产生影响我们行为的意识。面对这种视而不见的反应,躲避主流行为仪式规训,强调无意识观感的重要性,从现实的多视角感受力中寻找精神逻辑。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原标题:《中央美院毕业季 | 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壁画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