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艺术见证历史|“壮丽航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有感

艺术见证历史|“壮丽航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有感

时间:2023-05-14 08:06:01

相关推荐

艺术见证历史|“壮丽航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有感

6月18日上午,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壮丽航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

展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在湖北产生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成就为切入点,使观者通过视觉图像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取的峥嵘岁月。

展览展至7月30日。

——————————

本文作者:《黄河》杂志社原社长 刘淳

摘要:

从历史的角度上说,中国的“现代性”于20世纪的新旧之交开始孕育,而中国共产党在其100年的艰难历程中,对中国的“现代性”追求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在世界文化纵横的格局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美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我们惊呼中国美术选择与建构的艰难,感受到几代艺术家的奋斗与挣扎,它所提供的价值,对以后会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荆楚大地还是整个中国,我们始终对其怀有深深的敬意。

作为视觉文化的美术作品,其价值不仅仅存在于审美的视觉享受,而且还具有见证历史的意义。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美术作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我们观赏一件美术作品的同时,一定会看到后面的背景和周边的氛围。

——题记

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叙事中,是一个被中国人反复谈论和不断回忆的100年。它的重要性、价值和意义在于,一个崭新的时代被开启。于是,伟大的象征意义深植于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我们谈论并怀念它,仿佛体验到一种共同的喜悦。尤其是1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拥抱解放的激情奔涌,传达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情感、幻想与希望、内心需求和精神向往。它是人们在苦难岁月中的希望之源,饱受苦难的中国民众,心灵的创伤因它的荡涤抚慰而休止并逐渐康复。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视觉艺术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表意形式,最为有效并准确地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形态和美好意愿。它以传统的英雄情怀和启蒙话语直接参与了动员民众,与旧的一切彻底告别的决心,以及创造未来并共同走向彼岸的意志。从这个角度上说,艺术的价值、作用和意义是不能被低估和取代的。如同中国共产党在它100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重要的关头一样,艺术东方化的角色依然没有放弃。必然会使不同时期的跟随者产生不同的精神需求,进而会要求不同的艺术作品。因此,结束或开始,对20世纪的视觉艺术来说,具有多重意味。人们对现实与艺术的关系曾争论不休,在艺术远离现实、有意“宁静致远”之时,会无情指责艺术缺乏使命与忧患,会痛斥艺术家对生活缺乏热情而麻木与冷漠。然而,当艺术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社会事物时,人们又对仪态万方的艺术叹为观止甚至不知所措。因此,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就成为一个难以言说的问题。历史处境的千变万化和千差万别,必然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精神需求,进而会对价值不同的艺术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不同的表现形态不是取决于人们一厢情愿的要求,它的产生来自于意识形态的意图和艺术家的内心需求。这两点都会成为艺术产生的支配力量,它始终浸润着作为知识分子的艺术家的心灵。同时也契合了社会与时代精神的需要。事实上,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既表达了对当下生存处境的关怀,又实现了对人类基本价值目标维护的承诺。所以,20世纪对中国艺术和艺术家来说,意义深远,意味深长。

19,对于中国艺术来说,是一个生长的季节,在新的目标设定中,使民族心理重新获得振奋并建立起社会的信任感。摆脱长久以来的精神枷锁,争取精神自由,表达对社会公共事物的参与愿望,以此体现出知识分子的英雄情怀,使大多数艺术家大有恰逢其时的喜悦。尽管历史观念的惯性作用仍有顽强的阻力,但就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说,19之后的中国艺术是以英雄的姿态跨越了时代的凯旋门,由此成为百年来中国艺术史上的壮阔景观,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艺术所表达的愿望和情感不仅仅属于艺术家,而是来自于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引导。因此,19代的中国艺术正是改变艺术形象的一次悲壮努力与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19代的艺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将解放、自由、向往、追求的期待与欢乐诉诸于艺术;现代化刚刚起步,在极度清贫的生活中习惯已久的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远未觉醒,但是,挣脱封建枷锁而追求新时代与新生活,却培养了整个民族关怀社会的风尚。物质世界的改变需要基础和时间,而艺术的改变却需要思想和观念的变革。于是,艺术以超前的姿态赢得了社会的信任。毕竟,它和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启了一个不可改写的全新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年的光辉岁月中,艺术始终与社会紧密相连,中国人可以忍受苦难的生活,但不能放弃对国家前途和未来命运的关怀。

19,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蓬勃和令人心动的特殊年代,伴随岁月的流逝和时间的改变,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一切和后来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成为充满青春气息和浪漫想象的年代。也许,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每个对民族未来抱有希望的中国人都想将偌大的民族放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共同承担它的荣辱,历史与现代的双重意义,在此揭开真正走向未来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像一个五光十色的信号,向苦难已久的人们传递了一个新时代来临的信息。可以这样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初,中国的新艺术刚刚起步,整个艺坛依旧萧瑟沉闷,人们面对满目的精神废墟感到异常艰难。它要面对强大的传统势力和顽固的封建体制,它们的跋涉需要跨越重重障碍,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和赴汤蹈火的雄心壮志。只有这样,才能扶持中华民族文化并孕育出不朽的艺术。以雄浑刚健和勃勃生机去振兴一个时代的艺术。在历史的深处,我们仿佛听到了时代潮水涌动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正在兴起的浓郁文风,以及知识分子引领潮流的豪迈举动。它一旦选择出走,就没有打算停止脚步,哪怕披荆斩棘在所不辞。事实上,艺术本是社会良知的一盏灯火,从历史的意义上说,艺术就是时代的见证,以勇敢和机智的姿态追求和创造,同时也与谦逊的姿态成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引领者和先行者,当然,也是崇高目标的实践者。

中国近代以来的危亡时势造就了中国美术,百年以来始终作为救疗社会的“良药”而被不断寻觅和探索。艺术锲入人生与社会,希望成为药饵,在改造社会和改造国民性上起到关键作用。于是,原本“无用”的艺术变得“有用”,这种观念的形成使艺术作品成为社会人生的一面镜子,传达着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欢乐与悲哀。艺术不再是可有可无之物,也不再是一种摆设甚至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一直与民众生死攸关的具体事物。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曾给予中国美术以宏阔的视野,当我们站在一个世纪的苍茫暮色中,回望华夏天空浓重的烟云和布满伤痕的大地,再看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危机与动荡,在风起云涌和无穷变换中,都给予美术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百年辉煌的震撼,以及苦难历程的悲壮。事实上,中国美术正是诞生在社会沉重的苦难深处,成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疾风暴雨之中。从“美术革命”到“革命美术”,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启蒙,广义上说,就是追求光明、摆脱黑暗、崇尚知识而鄙薄迷信,依靠理想挣脱枷锁而走向自由,倡导科学为拒绝愚昧,创造文明并复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尽管百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艺术家,遭遇了太多的不幸,但忧患情怀的传统依然促使他们以视觉的方式积极介入社会,以艺术改造社会与灵魂的作用,在自觉肩负起社会进步的重大使命。

于是,19代初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西学东渐大潮,就成为两个巨大的时代洪流,推动着“政治革命”和“美术革命”的历史车轮,成为一个历史的丰碑和时代进步的象征。在那个年代,曾经有过起步时期的浮浅和真诚的投入,但是,对社会与现实的关注,对百年梦想的执意追求,同样会给后人以激励和鼓舞,尤其是它的精英意识和启蒙设想,依然会长久地传播着它的影响和无尽的魅力。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贯通江湖,丰厚多元的史前文明在此诞生,荆楚文化由此绚丽多姿。它曾经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从古至今,荆楚大地人才辈出,数不清的历史名人都曾在湖北度过了他们生命中最精彩的时光。湖北,在它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许多重大事件,而那些事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民国初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明确提出“武汉应略如纽约、伦敦之大”。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惊叹:“武汉一呼,四方响应”。体现出武汉扼控四方的重要战略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武汉会战时期,全国各地相应“保卫大武汉”的口号,武汉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20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度时期,武汉与上海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座被冠以“大都市”的现代化城市。

荆楚大地悠久的历史,使湖北美术获得一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美术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焕发生机,得以迅猛的发展和壮大,一举成为中国的“美术大省”,艺术家们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勇气,使湖北成为新时期中国美术重镇,一些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的现当代艺术家,都曾在这里经停、补充和修整,然后以强健的臂膀再次腾飞,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史谱写了崭新篇章。

本次建党100周年的展览及其呈现的作品,是以视觉的方式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100年历史进程中重要的历史瞬间,也见证了荆楚大地上几代儿女的热血与奋斗。从“武昌首义”到“七七号角”,从大地的春雷滚动,到“武汉加油”!美术作品富于历史性地印证了这片热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变革的风云际会,在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中敏感把握了社会轨迹。我们不仅看到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也看到了湖北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当然也包括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充分体现出湖北美术在新时代的薪火相传。这个具有回顾性和纪念意义的展览,不仅具有宏观视野下的记忆与叙事,许多作品还折射出历史事件与时代精神,展现出荆楚大地上艺术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手中的画笔记录社会的沧桑巨变,表达了时代洪流中从传统向现代的巨大转型。

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湖北美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当年的“武昌艺专”,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被称之为四所艺术学校之一。抗战期间迁到大后方江津办学八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需要强调的是,武昌艺专是一所具有进步意义的专业艺术学校,校长唐义精和教授唐一禾的大妹唐义贞是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的妻子,她曾担任中央苏区卫生材料厂的厂长,后来又担任红军卫生部医药处长,因叛徒出卖被捕而遭国民党杀害。

仅从本次展览的油画作品看,明显反映出湖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过去100年的峥嵘岁月中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唐一禾的《七七号角》、《女游击队员》,倪贻德的《桥头》,谢珍珠的《新的一课》,张善平的《收回英租界》,刘依闻的《长江大桥》,崔炳良的《长江水》,尚扬的《爷爷的河》,黄力生的《人民的儿子》,卢柏森的《飞架》,王心耀的《中国风》等,这些油画作品的时间跨越度近一个世纪,充分表达了湖北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建设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需要强调的是,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武昌人唐一禾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不但为中国油画史留下了《七七号角》和《女游击队员》等优秀的油画作品,早年从法国巴黎留学归来后,领悟进步思想而投身于革命,在武昌艺专从事艺术教育,积极主张“到民间去”。“深入人民生活,反映人民生活”,力图“通过作品向大众宣传,反映民间疾苦,传达全民的希望和力量”。这种平民思想和底层关怀,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创作具有民族情怀和现实文化意义。他于1940年创作的《七七号角》《还我山河》《正义的战争》《女游击队员》《穷人》等油画作品,用画笔倾诉底层民众的苦难和心声。将目光转向流离失所的民众和英勇杀敌的抗日军民。色彩朴实厚重,用笔细腻、粗犷、凝练而豪放。在表现现实斗争的同时,还蕴藏着浪漫主义的想象。深刻表达了一位艺术家的才情、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遗憾的是,不满40岁时因落水遇难而去世。在20世纪中国美术界,犹如流星一闪而过,但他短暂的一生,因艺术而辉煌、灿烂。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4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成立,该厅是由周恩来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人士组成和参与,郭沫若任厅长,阳翰笙任秘书长,徐悲鸿任三科科长,主管绘画艺术。三厅成立后,在武汉进行大规模的抗日宣传。文献记载,武汉共有12家戏院举办“抗敌剧总动员”。武昌、汉口两地的主要广场和街头,到处都有演出。呈现出一种团结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出于强国新民的愿望,寻求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中国人为争取独立、和平、公理和正义的理想而进行的奋斗历程。从艺术改良、艺术革命到革命艺术、工农兵艺术等,直到新时期和后新时期艺术,这100年间,中国艺术为争取自由表达的权利和维护艺术自身的纯洁,以惊人的坚持和韧性的抗争,画出了20世纪的绚烂。

被长江水浇灌的荆楚大地,同样造就了我们今天面对的百年辉煌。在过去的100年,在湖北大地上,艺术从未曾与社会兴衰和万家忧乐相脱节,这是中国艺术的骄傲。在湖北的大地上,我们看到的是,艺术的天空从来都是浩瀚而丰盈的;外在的世界辽阔而生动,内在的世界隐秘而丰富。

本次展览的作品,是20世纪整个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艰难的行进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美术作品作为历史的证据,也记录了中国的百年沧桑。艺术在施加影响于社会建设和改造民心的长途中,以智慧的心灵和独创性的劳动,经历了曲折、痛苦而悲壮的抗争,维护了艺术的庄严,造就了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经典。

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标示,重新开启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当艺术全面利用历史的储备时,就成为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导向,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顺着荆楚的大江大湖飘向四面八方。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机制正在从僵化转向复苏,它一旦苏醒,便会调动起集体的情感记忆。实际上,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链接历史,在人们重新走进叙事的崇高、温馨与悲壮时,以想象的方式沉浸于浪漫的情怀,同样获得了精神治疗的效用;历史青春的血液再一次扬起人们澎湃的激情,而中国革命正是它流淌不息的源泉。中国的历史必然留下他们伟岸高大的身影。

武汉曾经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与欧洲素有联系,很早就获得西方文明的影响。因水陆交通便捷而信息流通。使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艺术发生了深刻变化,湖北艺术家显示出巨大的创造潜力,在新潮美术的浪潮中,以善变的创作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老一辈艺术家从乡土写实绘画中找到了语言的力量,中青年艺术家受到当代哲学的影响而走向对生命终极的追问,同时努力寻找具有东方意味的视觉图像的表达;通过个体精神与当代文化的链接,在大胆探索中勇于建构并创造新的价值标准。

从1990年代开始,当观念写实与波普艺术共同构成湖北当代艺术的主要线索时,体现出艺术家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凸显出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突破与守旧、观念与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的交锋,构成湖北当代艺术在创造上的大胆突破与时代特征。新世纪以来,湖北的青年艺术家再次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根据个体差异形成不同的艺术价值取向,在创作上以全新的方式将个体与社会进行有效连接,体现出视觉图像与文化意识之间的互动与渗透,艺术家通过发现、介入和创造等不同阶段,以视觉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出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生命在现实环境中的价值和意义。

从当代艺术的意义上说,艺术与生命,世界与现实的关系成为艺术家关注与思考的主题。周韶华是一位另辟蹊径的艺术家,作品具有一种鲜明的英雄气概,艺术家以象征手法,表达了眼观千里和思接千载的博大情怀。作品从构图到笔墨强调宏大气势,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和本民族的浩然之气,接天摩地,体现出鲜明的东方思想和现代笔墨。当年以“尚扬黄”成名的尚扬,一改早期的写实风格而进入新的探索领域;在尚扬的艺术世界中,视觉元素和精神元素直接引领我们通向他创造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世界。傅中望的榫卯结构雕塑,将“榫”与“卯”之间的分离、联系与穿插,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现实等多重关系,对现实世界产生一种明显的穿透作用。在方少华的笔下,无论风景、人物还是名画,都成为艺术家在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中的选择与思考,而不再是思想与观念的简单载体,特别是他精湛的技艺和才能,使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享受而且发人深省,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关注与深刻思考。作为文化波普的代表性艺术家魏光庆,在创作上擅长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视觉资源,通过挪用、拼贴图像的手法,对中国当代社会在文化转型中的问题进行多角度解读,使原有图像的意义被解构,体现出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在转型时期的种种困惑。年轻艺术家徐文涛作品,水成为他创作的主题,艺术家试图通过某种紧张的氛围对文明社会秩序构成一种冲击,而水的特质则缓解了这种紧张的冲突关系,于是,文明的秩序就成为某种假设,对人与现实的某种关系具有反思的作用。由于篇幅有限,很多优秀艺术家的创作不能逐一列举,这是一个遗憾。当年,湖北曾聚集着中国第一流的批评家、理论家和艺术史家,他们在湖北内外构成当代中国艺术批判与理论的强大阵营,皮道坚、彭德、鲁虹、孙振华、黄专、王端廷、段君等,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和壮大,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为湖北美术的过去和现在,起到极大的传播与宣传作用。

湖北的现当代艺术,无论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判,继承了五四精神,从“美术革命”的疾风暴雨中,秉承前辈独领风骚的锋芒和勇气,在思想领域行走在中国美术新潮的前列。尤其是思想经验和艺术实践,以及对现实的敏感,使他们的艺术具有鲜明的历史内涵和犀利的批判精神。通过视觉图像与创造精神,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特别是艺术家们执拗和勇于革命的精神,以及不离不弃的意志,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成为点燃当代文化的精神火焰。

100年前,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还是西学东渐大潮的涌动,中国美术开始起航,在经过100年的漫长岁月,竟然呈现出一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阔景象。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与艰难耕耘,准确传达了中国人的情感与思考,以视觉的方式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新世纪的中,在健康的人文语境中营造了一片开阔的艺术田园,可喜的是,他们为此做出的承诺却永远不会改变。

19,注定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个不可忘记和必须铭记的时间节点,西学东渐大潮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艺术开始走出传统束缚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奋斗与挣扎,不仅仅是鲜血与泪水,还有艺术家的聪明与才智,以及不可磨灭的时代精神与艺术精神。

长江哺育了中华儿女,养育了荆楚大地上的万千人民,它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但愿湖北美术像它身边那条奔腾不息的江水一样,不敢受阻,不肯回头,以顽强的毅力寻找自己的前进方向。

5月15日完稿于太原

————————

“壮丽航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部分作品欣赏

梁岩《申请入党》中国画 140cm×69cm 1973年

陈立言,《莽莽中原逐鹿时》中国画 140cm×191cm 1984年

周韶华《西陵石壁》 中国画 122cm×247cm 1998年

董继宁《南湖晨曦》中国画 183cm×146cm ,

唐小禾 《龟兹西川水》 油画88cm×155cm

张祖武《志愿军》 雕塑26cm×28cm×48cm 1957年 湖北美术馆藏

《穿过黑暗的那道光——武汉庚子年春》油画 190×180cm

贺飞白,《桑梓情》,168cm×168cm,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周祖银《扶贫助推金色梦》油画 180×180cm

徐昊《湖北感动中国》100×200cm布面油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