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夜读北外滩 |《上海年鉴(1852)》中的北外滩(二)关于虹口的五个关键词

夜读北外滩 |《上海年鉴(1852)》中的北外滩(二)关于虹口的五个关键词

时间:2020-08-11 17:35:26

相关推荐

夜读北外滩 |《上海年鉴(1852)》中的北外滩(二)关于虹口的五个关键词

《上海年鉴(1852)》中的北外滩(二)关于虹口的五个关键词

从《上海年鉴(1852)》中关于虹口的两条线索,其实可以归结为五个关键词:头坝、洪口、虹口路(hong-que road)、老船坞(the old dock)、文惠廉。

头坝

从1851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美侨居留地与英租界之间的苏州河上,尚未建桥,靠义渡过河。据清乾隆《上海县志》记载,头坝义渡形成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当时二十三保(今虹口区南部属二十三保)里民钱瑞、金章倡发起建造,志书中记载“沪城八景”之一的“吴淞烟雨”,即是指头坝义渡一带的景象。之后,自渡口向东逐渐形成北外滩地区最早的道路“头坝路”,其路南建有土地庙以及供人避雨的代笠亭等。头坝设渡后,在苏州河上又相继设立二摆渡、里摆渡等渡口,周边道路也逐渐形成。一些不同姓氏的家族迁入,并散居其间,如头坝路的费家宅等。1856年,苏州河口,头坝附近建起第一座桥——威尔斯木桥。

洪口

清同治《上海县志》卷三记载:“沙洪,在杨树浦西,通江、浦”。沙洪为黄浦江支流,其入黄浦江口处称为“洪口”。清朝前期,“洪口”“虹口”混用。同治年间,洪口统一改称“虹口”,原来的沙洪也称“虹口河”,又称“虹口港”,今“虹口”之名即源于此。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虹口逐渐形成自然镇。为方便虹口港两岸行人的往来,建造了两座木桥,即里虹桥和外虹桥,虹口港两岸也因人群聚集而进一步形成热闹的内外虹口市。

▲1908年明信片上的外虹桥

虹口路

地图中从头坝义渡到虹口港的这条小路,在当时被称为虹口路。1864年,租界当局将其命名为百老汇路。1943年,改为大名路。后又将虹口港东侧改为东大名路。

老船坞

地图中的“dav dock”即为“老船坞(the old dock)” 。该船坞由美国人杜那普(dewsnap)于1851年建造,设在虹口江岸,“这个船坞仅仅是一座泥坞,即在河岸上挖一个空槽。此坞连拉曳船只进出坞门的绳索都没有,他自己也不敢认为是一个安全便利的修船处所,最好也不过使船只比顺流簸荡安全些罢了。此坞的情况使得坞主对船只的损失可以不负责任,除非预先订立特殊的合同。”

1857年,该船坞由美商连那士(e. a. reynolds)接办,翌年“建造得完整一新”,改名为连那士煤船坞(reynolds & collyer),成为以修理煤船为主的专用船坞。1861年,霍金斯从连那士手中接办煤船坞,1862年,因霍金斯把祥安顺船厂的一处简陋船坞扩建为大型船坞,并命名“新船坞”(the new dock),连那士煤船坞被改名为“上海老船坞”(shanghai old dock)。这一年,霍金斯洋行把它所经营的这两个大型船坞合并,正式命名为上海船坞公司(shanghai dock co.)。1860年代,英、法、德等国军舰都在这里修理。1871年,上海船坞公司两船坞招租,耶松船厂抢先以年租9200两,取得老船坞的租赁权。

文惠廉

文惠廉( william jones boone 1811-1864)美国卡莱罗纳州人,曾习法律、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834年,适值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差会开辟中国布教区,文惠廉加入中国差会海外委员会,主要在香港、澳门等岭南一带传教,1844年被委任为美国圣公会首任中国区主教。1845年6月16日,文惠廉携妻子和几位传教士一行10人抵沪,为上海开埠以来首批寓沪的美国人。

▲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文惠廉,源自《上海的美国文化地图》

抵沪后,文惠廉一行先是暂寓英国领事馆。不久去虹口布道,这里与英租界一河之隔,南北呼应,交通便利却安静舒适。当时,虹口沿江一带还是一片小河纵横的江滩地,租价便宜。于是,文惠廉便在此租地筑屋,设堂传教。虹口成为美国人到上海的第一个落脚点,美籍商船也停泊在虹口沿江一带,逐渐带来酒吧、咖啡馆等美国本土生活方式。

1846年,文惠廉在虹口已经造好的房屋中,开办了一所男童学校。这个学校免收学费,供给饭食,同时规定“来校学生必须先填写‘自愿书’,保证读满十年;如果中途退学,依例将所有费用核算偿还。”第一个入学并受洗礼人就是圣公会信徒黄光彩,日后他成为文惠廉的得力助手。

1848年,文惠廉与上海道台交涉旬日,获准以吴淞江(今苏州河口)北沿江8万平方米地界辟美侨居留地(美租界前身)。此后,美国人在虹口租地建屋之举开始变得频繁,其中包括以飞剪快船运载鸦片闻名的旗昌洋行,在华廉价掠夺丝茶等农副产品的赫特洋行、威特摩洋行、奥力芬洋行等。

1851年,文惠廉又在虹口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叫做文纪学校,并安排随他来沪的女传教士琼司主持校务。该校是上海的第二所女学堂,首届文纪学生只有8人,教学内容除浅易《圣经》、“四书”外,还有教习纺织、缝纫、园艺、烹调等手艺。1881年6月,美国圣公会主教施约翰将文纪学样、裨文女塾两校合并,成立“圣玛利亚女校”,首任校长便是原“文纪”的校长助理黄素娥(黄光彩的女儿、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的妻子)。

1853年,文惠廉主持建造的“救主堂”在今东大名路、塘沽路口落成,建筑配有哥特式塔钟楼,文惠廉任主教,旁边还有轮廓漂亮的以文惠廉名字命名的“文纪女校”和同仁医局。

▲救主堂,源自《上海的美国文化地图》

1864年7月,文惠廉患痢疾去世,享年53岁。中华圣公会称其“创立教会之第一人”。美租界将救主堂前小路更名“蓬路”( boone road、又名“文监师路”,即今塘沽路),以示纪念,这也是上海第一条以人名命名的道路。

end

● -09-16 夜读北外滩 | 北外滩的日商码头(上)

● -09-20 夜读北外滩 | 北外滩的日商码头(下)

● -09-23 夜读北外滩 | 徐光启桃园别墅与虹口滨江 (一) 传世文献中的“桃园”

● -09-27 夜读北外滩 | 徐光启桃园别墅与虹口滨江(二)地图空间中的线索

● -09-30 夜读北外滩 | 徐光启桃园别墅与虹口滨江(三)桃园、军工厂与美租界设立

文章来源:《往事》杂志,由虹口区档案局提供

作 者:刘雪芹

讲述人:蒋碧玮

视 觉:安安

上观号作者:上海虹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