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尘寰·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在云南美术馆开幕

尘寰·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在云南美术馆开幕

时间:2022-12-26 13:52:32

相关推荐

尘寰·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在云南美术馆开幕

嘉宾合影

6月16日,“尘寰·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在云南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云南美术馆主办,云南画院、启唐文化承办。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为张江舟近年来的精品力作,展现出张江舟对所处时代的理性思辨,呼唤人类观照性灵、回归内心的文化态度。展览主题“尘寰·墨语”是对其“生命·墨语”创作主题的延伸,是其对历史文脉、人类命运等的持续关注,对当代社会生活、人的生存境遇、精神经历、精神状态的写照,反映了他对当代都市相关的社会题材以及人文问题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判断。展览将持续至6月27日。

开幕式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梁占岩,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前院长李孝萱,中国国家画院雕塑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王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本次展览艺术家张江舟,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常务副馆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邓建强,中国国家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楠,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大伟,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助理、艺术研究部主任于量,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中贸圣佳现当代部艺术顾问李国华,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欣,本次展览策展人姚建昭,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缪开和,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云南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罗江,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赵芳,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星,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美协秘书长李春华,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汤海涛,云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主任王新,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包朝阳,诗人雷平阳出席开幕式。罗江、邓建强、孙欣、张江舟、缪开和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云南省美术馆副馆长潘伟主持。

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云南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罗江致辞

罗江在致辞中代表主办单位云南美术馆向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给予这次展览关心支持的相关单位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梳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江舟在30余年中所沉取的传统精神与本体语言;并高度肯定了其水墨艺术在面对当代语境中生存、发展、转换的问题。以悲悯、博大的文化襟怀感悟时代课题的价值,创造出一大批独具崇高、圣洁气象的经典作品。这次展览为云南的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他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的举办,能更好地激励云南美术工作者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笔墨和才华融入到美术创作中,做到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在云南美术的繁荣发展历程中不断创造出精品力作,勇担责任、积极作为。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常务副馆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邓建强致辞

邓建强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的作品是张江舟这几年来在水墨创作上对人性、对生命的思考,非常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些水墨人物作品和现代都市文化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从传统中走来,吸收当代的审美因素,这两者的契合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这些作品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积淀,更有当代的时代精神。这次展览一定能和云南的观众和艺术家发生很好的碰撞、交流和互动。他也希望能推动这个展览在重庆美术馆与重庆的观众见面,为推动重庆的水墨艺术发展做出努力。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欣致辞

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孙欣在致辞中认为,作为中国当代水墨的代表性人物,张江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凭借作品广为人知。新世纪以来,他有感于中西方文化虽有差异,但人心相通,对于苦难与欢愉的共情没有国界,于是转入了对于人类宏大命题的思考,以荡气回肠的纪念碑式人物群像归结出“张江舟式”的悲剧美学。“尘寰墨语”是“生命墨语”的深化和发展,在延续大人类视角的基础上提供了新的叙事转向,聚焦信息时代对于社会生活的改写、重塑的现实,展现出艺术家对于时代的理性思辨,呼唤人类观照性灵、回归内心的文化态度。展览的三个篇章:衍、觅、触,以“向外审视-向内观照-写生创作”的复合结构集中展示了张江舟近年的研究方向、探索成果,从中不难感到艺术家沉取传统精髓、感悟时代课题,背负着文化使命感、责任感审视都市生活、观照内在自我,熔炼作品精神内涵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这个展览建基于人性、朝向人类共有命运,不仅为当代水墨注入了生命的张力、灵魂的深度,而且对于中国水墨的未来发展带来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张江舟个人,既是他近年精品力作的一次集中梳理展示,也预示着他的下一个华彩篇章的开启。

艺术家张江舟致答谢辞

张江舟向云南美术馆捐赠作品《清风翠影》

张江舟在致答谢辞中谈到,来云南办展是他多年的心愿,云南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深厚,他希望借这次展览的机会,和云南的艺术界产生更深的交流,并为云南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一些服务。随后,张江舟向云南美术馆捐赠作品《清风翠影》,罗江代表云南美术馆接受捐赠并为张江舟颁发收藏证书。

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缪开和宣布展览开幕

缪开和宣布展览开幕并表示,此次展览为云南美术创作,特别是中国水墨画的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榜样,也为云南地区的观众提供了文化养料。

开幕式现场

姚建昭在采访中谈到,策划这个展览是想抛弃一种传统的展览形式,如举办地点的选择,此次张江舟水墨艺术展的初衷就是破圈和破形式,逃离一些被既定意义限定了的区域,把张江舟近期突破性的作品下沉到更有大众基础、更有生活气息的场域和城市里,所以展览选择在云南举办。这次展览的作品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是张江舟秉持发展了自己特有的绘画技法以外,对当下现实世界的关注,已经跳离出传统艺术家的视域。希望这个展览呈现出一种很酷的交集和文化感,呈现出一个具有未来意义的实力艺术。

张星在采访中表示,看了张江舟的作品非常感动,第一是他的笔墨造型功力让人感动,第二是他对乡土的情怀、对社会的关注,真正践行了根植于乡土、根植于人民、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他的作品无论是对民族文化的热情,还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理解,都表现出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艺术家,因为艺术家无论在任何时候,只有以社会和人民大众同呼吸,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张力的作品。

包朝阳在采访中表示,张江舟用他的笔墨表现出中国画的一个发展方向,他具备非常扎实的造型功底和能力,他的作品既传统又当代,这是很难得的。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又有了新认识,他是践行者。这次展览呈现的作品,体现出一种现代社会的当代艺术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去交流和学习。

张江舟 相约云南 纸本水墨 248cm×774cm

对生命以及对人的尊重、对生命价值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张江舟绘画作品的创作出发点,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汇集成养分滋养着他诗性绘画语言的形成。这次展览通过呈现一种向外审视、向内关照、写生和创作相结合的复合化结构,梳理了张江舟近年来的创作方向和探索成果。展览展现了张江舟30多年以来承续传统文脉、呼应时代精神、担负文化使命去审视我们现在所处的都市生活,审视每个人内在的真实。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尘寰·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研讨会”在云南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罗江、梁占岩、李孝萱、王艺、邓建强、杨大伟、孙磊、于量、魏祥奇、李国华、汤海涛及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国画工作室负责人寇元勋,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陇艺梅,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董雪莹,云南美术馆理论研究部主任邵培德,《民族艺术研究》编辑、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尹小勇,《理想国》“看理想”专栏作家韦羲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孙欣和王新主持。

孙欣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纪要

孙欣(批评家、策展人):为这次研讨会,我设立了三个议题,供大家讨论:

一、在新媒体艺术铺天盖地成为衡量展览前卫与否的当下,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影响的不只是新媒体艺术本身,它潜在地影响到一切艺术形式,带来一种新美学。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水墨立于当下的存在意义、文化价值是什么?

二、人是复杂多变的,中国历代画家、评论家都有“惟人物画最难”的感叹。孟德斯鸠曾言:“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 艺术家倾向于借助人在面对痛苦、灾难、战争时的反应,将人性的深度极大程度地表现出来,比如珂勒惠支的“战争系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等。回溯中西方艺术史的图像资源,探讨张江舟作品中的人性朝向与生命意识。

三、语言是一种生命形式,“墨语”记录着张江舟不同阶段的思想观念、叙事转向。从“生命墨语”到“尘寰墨语”,再定义张江舟的水墨艺术。

罗江(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云南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围绕着如何通过水墨表现当代中国人物画中的不同题材产生了许多思考。在云南特殊地缘下以及多元民族美术的大语境中,能够坚持以纯粹的水墨形式来彰显个人生命意识以及图像意识的统一,显得格外的难得可贵。

我觉得张江舟在这方面给云南本土人物画家很多启示,我们之所以引进张江舟的展览,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因为我也是坚守在水墨中探索的实践者。从张江舟近30年的作品当中,能够感受到他对传统和当代水墨独特的理解与思考。其作品和思想能够给云南乃至全国有共同探索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考维度。在他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一系列新作中,企图用笔墨图解当下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不管是视觉图像呈现出的形式,还是水墨语言,都为云南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这也是我们邀请他做此次展览的原因。

梁占岩(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作为一个人物画家,如果不直面一些关于命运、人生的终极话题,就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在张江舟中国美术馆的个展上,我接受采访时说过,“生命·墨语”这两个词,尤其前面两个字眼非常沉重和神圣。如果没有接近生命边缘的沉痛体验,在和平时代就没有资格谈生命,张江舟参与过自卫反击战,触摸“生命”这个字眼是有资格的,他也确实给了生命一种尊严的态度,他使生命呈现出另外一种形式,并将其真实的情感融入其中,具有一种保护的作用。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个人还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并投入一种接近信仰的状态,是难能可贵的。此外,张江舟的作品用诗意融化了生命的悲凉和疼痛,给了生命另外一种有尊严的形式,因为经历过苦难不是一个人可以炫耀的资本,我们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多次复盘,才能看到自己的智慧在增长。

李孝萱(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前院长):我对江舟很佩服。今天看江舟的画,首先是在秩序当中去说话、去画画。和江舟来往,他总有一股正气感染我。江舟的画首先有一种孤独感、生命意识。人家说孤独就是智慧的源泉,这个我不否认,江舟确实有;自我是灵魂的汇合,江舟也有。江舟在传统绘画的表达上对传统非常尊重,我觉得江舟的画渗透着很多传统的语言方式。我们对于传统最重要的是文化承担,不是技术承担。我们在面对传统的时候,要有一个心灵的对应和改造。传统不意味着要批判它,我们要改造它,不能重复这个资源。江舟的画里有传统,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他对传统有多高的造诣,所以江舟的画是体验出来的。

王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今天看了展览以后,不管是写生小品,还是鸿篇巨制都给我带来了一种震撼。这种视觉上的刺激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它真正去还原甚至是还魂了江舟对事物本身的感受,还原了他的哲学思考,还魂了表象之后的事物本质,这样才能与观众和创造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审美模式。今天看这样一个展览,你会觉得国画可以这么玩,突破你的想象力,让我真正体会到一个水墨领军人物应该做什么事情,打个样板给大家看,什么是当代水墨的发展方向和探索空间;二是我觉得在江舟的画面中,平面里出来了更多三维的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让我为之一振,这在水墨表现中是有相当难度的,这种难度让我作为一个雕塑创作者内心有一种惶恐和不安。这也是我们要研究张江舟先生尘寰墨語的原因。

邓建强(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常务副馆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舟的性格非常豪爽,用重庆话说“很耿直”。正因为他的性格,我觉得铸造了他的作品,他这几年呈现出来的作品就是他性格的写照和反映。不管环境也罢、文化积淀也罢,反映了他的学养和学识。这次展览呈现出的作品,最打动我的是他作品的思想性,很多作品的话语一看就打动了我、震撼了我,我恨不得拿起毛笔就开始画。他的作品就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把人的激情、感情调动起来。再细读,他作品里有很深层次的一些精神思想在里面。他的作品还有很多中国传统优秀的图示语言在里面:如一些装饰性、图案性的感觉,甚至吸收了民间美术的一些因素,不拘一格,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江舟的画值得我们去深刻理解、认真品读。

杨大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大学教授):张江舟的绘画和他的生命历程极其有关,从这个角度去看,他绘画中的生命意识、平视感,还有关于人的精神性的观感,你会觉得这是绘画表现都是一种必然。因为看上去的偶然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当你明白了一定是必然。张江舟的绘画给了很多启示启:针对文化传统而言,作为绘画艺术传统应该是一棵有生命之根、生命之源的树,而不是摹写的无生命的标本。他的作品也同样给了我一些新的认识,因为他的绘画中始终有一些痛点,这个所谓的痛点恰恰就是因为张江舟先生是经历过生死的人……但曾经看到很多美好生命在他眼前消失。这无疑就是张江舟对生命意识的潜意识生成,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本我意义上的判断,期间充满着对人性、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的关怀意识。从这个层面去看张江舟的作品会不由得感动。他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尊重都隐含在自己日常的绘画创作状态之中。一个好的展览一定会给你绘画以外的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单指绘画本身的意义。他的作品中其实潜藏着很宏大的主题,但画面中并没有强调太多的中心意识,这些取决于他对每一副面孔的尊重,这才是一个人对生命、对苍生最应该的真实态度。优秀的艺术家其实不是继承传统的艺术,而是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我在张江舟身上已经觉察到了。

孙磊(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有独属于每一代人的表达方式。张江舟的展览体现出了他这一代人非常明确的痕迹,就是关于宏大叙事的结构。在他们这代人身上,他们的经历和国家的命运,和那个时代建设者的具体工作相关,他们不得不把那些责任转化成他自己的具体形式来进行表述,这是自然而然的。艺术表达或者一个人的自我完成其实就是完成你的责任,重要的是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艺术家的方式就是用作品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张江舟的展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它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脚基本都没有落在实地上,都是非常美地抬起来、上升的,具有一种飘浮的状态。这可能和他经历过生命的极端状态,比如生与死的具体体验有关。米兰·昆德拉有一篇小说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个“轻”很重要,其实在艺术表述中很多和“轻”有关,张江舟的作品就是如此。我不认为所有的沉重都必须是强烈的,重要的是把那个“轻”传递出来,他的那种精神性的感受,恰恰是这种“轻”的一个见证。对张江舟来讲,他的绘画实际上是建立在主体性自我完成的结构上,但我不认为这个结构是最终的结构,因为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画中已经遍布着琐碎的面目、琐碎的肢体和琐碎的具体人物,这意味着这个结构不是主体性结构的时代,因为我们谈论人的时候已经不再把人这个本体作为研究对象,而把关于人的话语、人的周边描述、人的事物作为主要的存在,这正是结构的本质。

于量(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艺术研究部主任):张江舟作品中的人物图像具有一种网状的社会属性。理论往往是灰色的,但艺术的图像却是温情的,且更具生命力。张江舟水墨的当代性根植于发掘人性的纯度与高度,其写意人物蕴涵着生命的美好、坚韧。在他笔下的世界里,都市一直作为人物的背景和反思的对象而存在,也就是说他总是将人性放在都市的舞台上予以考量。从这点上讲,张江舟水墨的精神诉求是曲终人散后的哀愁才是重点。他一直坚持将水墨的无限可能性充分地释放出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标准。从“生命·墨语”到“尘寰·墨语”,其实他想表达的是一切“墨语”皆“情语”,其所描绘的众多水墨人物可谓孕育最后的终极关怀。一切众生皆有情,世间万象,人生百态,尽在他随心所欲的欢畅书写中。他的绘画中蕴含着终级人文关怀。在当下,不管是什么样式的艺术,品质和创新是最核心的问题,张江舟的展览已经很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魏祥奇(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张江舟是一个图像意识非常强烈的艺术家,他已经拥有了图像的形式和图像的风格语言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就像瓦尔堡的“图像记忆女神”,这一图像谱系的源头,应该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开始的,这是我们现在所有漂浮形象的源头。从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博斯《人间乐园》,到巴洛克时期鲁本斯的《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到浪漫主义时期德拉克罗瓦《希阿岛的屠杀》、戈雅的《梦魇》、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到表现主义时期凯绥·珂勒惠支的《农民战争》组画,以及蒋兆和的《流民图》、丸木位里夫妇的《原爆图》组画、周思聪的《矿工图》组画,还有李孝萱的《股票!股票!股票!》等,都是我们梳理和研究张江舟的艺术时,必须要面对的一条图像脉络。有意思的是,图像谱系似乎有着一套独立的、自我言说的生命体系,可以脱离艺术家而存在。张江舟选择这一图像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开始或者是支撑,这其实是一种价值认同。张江舟的艺术创作是建立在一个图像学的基础上的,他肯定是通过图像来思考和创作,他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交付于这一图像谱系的生命线之上。我们一般将张江舟认为是都市水墨创作的代表性画家,难道都市人才是孤独的,才是漂浮的形态?这是一种理论预设的困境么?生活在乡村的人不孤独么?这是不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处境?我在张江舟的绘画中看到的更多是眩晕,对于张江舟而言,眩晕是一种沉浸的、情感的真实。张江舟画的都市人物形象,画面中有一些裸体的青年女孩形象,我看到不是欲望,而是虚空。就像在17世纪欧洲虚空静物画中看到的那样,裸体女孩就是那个骷髅头,就是那支燃烧的蜡烛、盛开的花朵,所以,张江舟的绘画不是写实的形态,而是象征性的意味。

李国华(中贸圣佳现当代部艺术顾问):张江舟2001年以后创作的一批有一点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线条中的漂移、偶然,或者是画面中可能出现一个模块,那种感觉是用计算机、技术没有办法去代替的,所以不管是技术的革新也好,还是所谓新媒体也好,对于绘画艺术家来讲,我觉得不是取代作用,而是一种督促作用,它让艺术家有了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性,让你不能去模仿前人,甚至不能模仿过去的自己。张江舟的作品很好,每个时段都有自己的代表系列,我相信他未来还会创作出全新的作品。此外,张江舟的作品见证了中国艺术发展的几个阶段,比如乡土水墨、都市水墨。张江舟那一代水墨艺术家,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始画自己看到的东西、真实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宣传当中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对于人文、艺术、本我的回归。他们所描绘的对象虽然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放在特殊的语境中看我们会感动,因为他在描述一些我们在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东西。张江舟的作品在2000年以后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将它称之为新水墨阶段,我觉得和全球水墨化进程有关系。我们知道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已经基本开始全面融入到全球的艺术或者文化、经济中,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张江舟抱持有一颗对人文关怀的心,这个宏大是从个人出发的宏大,呈现了一种新绘画现象。张江舟作品里还有对消费主义文化、社会给人造成的压力从而引起的不适的体现。我觉得张江舟是一个跟随时代的人,对于他来说水墨已经成为了一种材料。最后提一个期待,在保存现在创作主体的前提下,在未来他有没有可能把自己的作品用一些新的技术方法作一个延伸?我觉得这可以在他以后的展览,或者是创作中稍作考虑,不断地延伸和探索。

汤海涛(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的内涵很大,外延很小,但是如果我们把水墨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后,实际上水墨的内涵很小,外延很大。但是如果我们还把水墨放在中国画范畴内来看待,无疑会有掣肘的现象出现,体现在创作中,作者会表现出一定的犹豫。黑格尔对于事物发展提出了一种模式——同心圆模式,用在张江舟身上很合适。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一个圆点,随着一代一代的发展,可以看到是围绕中国文化的同心圆在发展,所以无论是工笔画家也好,水墨画家也好,都是在围绕这个圆点进行的。从张江舟作品来说,实际上也呈现了一种同心圆模式。中国画的材质是一种吸纳的材质,当年画画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落墨之后最好不要更改。正因为宣纸的这种吸纳性的材质,所以做水墨的这些艺术家就是把一种不可控变成可控,这需要付出巨大并且可贵的努力。希望张江舟能够做到更洒脱,可以斩断过去,在水墨的探索和创作中,形成另外一个系统的同心圆,推动中国水墨的发展。

寇元勋(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国画工作室负责人):张江舟是我比较喜欢的画家,因为我觉得他这种画风真正的代表了当下水墨人物画的进程,是当代水墨人物画画家中的领军人物。为什么在当下山水花鸟画中,关注人性朝向与关注生命意识的语言方面没有大的突破?这显然和中国的哲学思想,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有关。张江舟的水墨人物画其造型具有意向性、表现性、抽象性,用流动似的雕塑造型语言给观者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以独具一格的表现语言讲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水墨人物画要转变观念,生发不一样的审美空间,在张江舟作品里我看到了希望。

具体来说,张江舟的墨语其实就是笔墨语言、水墨的语言,这个水墨语言是全新的。首先,我看到张江舟在其作品中巧妙的运用了意象造型,我认为意向的“意”应该是有意义的、有趣的、主观的、能动的、自由的,在其作品中包含了痛苦孤独当中的潇洒和解脱,这种独特笔墨语言充分体现了画家对于生命的感悟。其二,在张江舟的画面中有两种固有符号,即墨线交织中的粉绿粉红的色块的出现,我认为这是张江舟生命中的绿洲。

陇艺梅(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回望中国画的100年,它的民族性是铭刻在心的,包括张江舟等一大批艺术家,我觉得他们是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群体。张江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创作精力特别旺盛,因为他不断超越自己的过去,这对一个艺术家非常难能可贵。从水墨语言来看,我觉得张江舟看到了水墨语言的可塑性,并不断勤勉探索,从他的用墨、用色、用水来看,他代表了中国目前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一群画家,深化了中国画的水墨语言。从张江舟作品可以看到受到了西方观念影响以后的探索,包括“要不要吸取西方艺术观念”“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等问题,通过张江舟的作品感受到这样的无限性。从20世纪到21世纪在艺术界产生这么多创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艺术家在深层创作时和观众沟通的一个融合。

董雪莹(澳门科技大学博士、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水墨是一个很复杂的文化问题。水墨在当下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对既有知识框架所蕴含的权利控制的话语进行消解。因为我们讨论的问题正是在当代场域下发生的某种思想控制的问题,这其实已经不是水墨的问题了,而是关注到艺术生产者的思考能力问题。如果把张江舟的绘画放置在这样的语境下进行思考,回归到具体的问题上。我认为张江舟的绘画是具有西方表现语言的,例如画面中飘逸的线条充满了像西方雕塑的激情和浪漫,但是其画面上传递出的氛围却是来自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内省感。正是这样的摩擦力构成了其作品中的丰富性与文化沉淀。他笔下的人物不做具体化或是个性化的描绘,目的是想折射出一个群体,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终级价值,而这种价值恰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极关怀,是道德与常识理性的紧密结合后产生的家国情怀与天人合一至高追求。

邵培德(云南美术馆理论研究部主任):张江舟不光是画家,在艺术理论方面也有很好的造诣。20多年前和他一起下乡写生的时候,我们针对很多理论问题进行过探讨,尤其在西方与中国传统差距的结合难度方面。这次展览是那些探讨的实践性解答,简单一点说,一个好的艺术家其实是在解决问题,与中方、西方和传统现代的冲突没有绝对的关系,一个好的艺术家用什么材料,在什么维度上去思考问题很重要,要有很好的绘画功底,即他能够画出好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能打破维度。一个艺术家的才华集中体现在应用工具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表达能力的强度等方面。从张江舟这个展览里面,又让我们重新打开了视角,可以说张江舟在某种维度上直接解决了中国画发展的很多重要问题。

尹小勇(《民族艺术研究》编辑、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众所周知,从全国美展的入选作品数量来看是以工笔为主,写意绘画越来越难得。古人说癖好不可雕,如果你的画里面全部都是工工整整的,那么我相信你的激情会削弱很多,所以我觉得张江舟的画特别可贵。再一个是题材,张老师的画涉及到的是生命的题材,生命的题材于我个人来说理解不一样,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遗憾”,这是现代人对生命的理解。当下最流行的两个词:一是内卷,二是躺平。联系40年前这本日本小说,我觉得对于生命认识的变化也是在不断变迁。从作品来看,张江舟创作过程中的处理,就是把线条运用到一种形式中,给我不一样的启发。

韦羲(《理想国》“看理想”专栏作家):刚才在展厅里,我有些好奇,就是为什么画这样画,画这样的画的人经历过什么。展厅里的作品,最吸引我的是关于生命与苦难以及升华的主题。当一个艺术家不断回到一个主题的时候,那是很珍贵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很真诚的时候。所以,我是带着好奇来到研讨会现场的,刚才在这里,听说了张江舟老师经历过自卫反击战,目睹大规模的死亡。回到作品,这批作品是什么?是画家的安魂曲。这批作品主要是群像模式,如果追索图式来源,在绘画之外,也许受到现代舞的影响,还有罗丹雕塑的影响,此外可能还吸收了原始艺术比如图腾柱的结构方法。在绘画方面,除了东亚现代水墨人物画和毕加索的手法,还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中世纪宗教绘画很善于表现人的受难与升华,后来维也纳分离派的克里姆特也画过主题性的大型群像作品,表现人的欲望、苦难、升华。人群之流既像是飘浮又像是升华。所以,与其说克里姆特是表现主义或者装饰画家,不如说是象征主义。与此类似,张江舟老师这批作品也融合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我在展厅墙上看到一行字,“艺术是艺术家的最大隐私,是夜静时分的内心隐痛”,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就是因为见过大规模的死亡,经历过人生的艰辛,他在画安魂曲。关于"水墨何为”,这个话题是价值追问,背后其实是绘画的焦虑。我想消解这种焦虑。其实只要认识当前绘画应在的位置,并接受这个事实,再从中安身立命,焦虑就不会这么沉重。在视觉艺术的媒介以绘画为主的时代,我们不会焦虑,这个时代到毕加索、马蒂斯为止。自从摄影发明以后,杜尚以来,新的艺术媒介和表现方式不断出现,而且不可避免的出现,绘画不再像从前那样重要,更不是唯一,如果画家仍然抱着绘画唯一时代的心态面对艺术媒体多元的时代,当然会焦虑。其实我们应该觉得幸运,因为新的媒体或者艺术方式不断出现,但也同样终将不断过时、边缘化,同样不再那么重要,而绘画还在,并据有可观而可敬的位置。如果大家关注马林·杜马斯以来西方的新绘画,或者注意到所谓的"坏画",一定会看到20世纪从50年代以来绘画的活力,看到很多画家仍然在做不一样的事情,新的绘画样貌还在发生。我只想说,绘画在,水墨在。尽管我们谈论水墨往往会涉及传统与现代之争,最后总会引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去,也总会激起文化身份的意识,其实从大处看,水墨并不在绘画之外。而且我们当代人的信息来源是全球化的,艺术家的视野及养份也是世界艺术,并不限于传统或东方,也就是说,当代画家包括水墨画家处理作品的方法来源于东西古今,那么,我们如果讨论当代水墨的文化身份,就需要开放的态度。至于绘画什么时候会消失,不知道。这要交给时间。而水墨的文化意义与存在价值,仍然交给时间来回答。这是需要一个个水墨艺术家用自己的实践来不断回答的命题。

王新(云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主任):看了展览以后,我有四点感受:首先吸引我的是,张江舟既画出了飞扬,又画出了沉着,既画出了狐媚,又画出了苦味。其次,张江舟现代水墨精神资源,有来自五四新文化中国现代主义的传统,比如他笔下极富精神能量的女性,像极了鲁迅《野草》中的女性形象,也有来自民间小传统的精神资源,如《聊斋》《子不语》中的狐仙树魅。在形式语言上,他已经远远超出了“徐蒋体系”,笔墨上除了传统精义,还有珂勒惠支的,毕加索的,黄宾虹的借鉴,尤其“浊色”使用,浑浊中出了精神,出了味道。此两方面显示出他建立个人现代水墨语言的体系性努力与自觉。其三,张江舟的画,让我想起夏敬观评价苏轼词的话: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他笔墨的豪纵飞扬,精神上他对生命、人生终级关怀的追求,使之有天风海涛的气象。张江舟作品里有很多笔墨的细节、情绪的细节、题材的细节,可以感觉到他的那种温柔的心灵小颤动或者是痛楚的灵魂摩擦,这是幽咽怨断之音。最后,张江舟的画,提出了一个命题,即知识分子绘画,或者说“士”之绘画,绘画承载对现实的关照、反思、批判与背负,画家有传统“士”的品格,我觉得这就是中国水墨的永恒魅力所在。

展览时间

6月13日—6月27日

主办单位

云南美术馆

承办单位

云南画院 启唐文化

总策划

罗江

学术主持

孙欣

策展人

姚建昭

展览地点

云南美术馆(昆明市五华区五一路118号)

张江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委、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