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诗意人生五典型:李白 一位仗剑天涯的富二代

诗意人生五典型:李白 一位仗剑天涯的富二代

时间:2023-08-13 11:33:55

相关推荐

诗意人生五典型:李白 一位仗剑天涯的富二代

武则天时代的长安元年,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出生在一座叫碎叶城的小城里。碎叶城当时是大唐的疆土属于安西都督府管辖,而现在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叫托克马克市。李白的先世在隋朝末年因罪发配到那边,所以李白出生在碎叶城。五岁的小李白跟着父亲李客悄悄地回到了四川的江油,一直生活到25岁去长安,所以现在很多人认为江油是李白的故里也是有根据的。

李白有着复杂的人生经历,这跟他从小的学习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的学习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学习儒家,对诸子百家各种思想潮流,李白都有喜欢认同的地方,这也使李白以后的人生中,将儒、仙、侠三种精神完美融合在自身。李白年少时家境富裕,他也做过挥金如土的事情,但他骨子里蔑视着权贵和金钱,视金钱如粪土。在江油生了,25岁的李白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程,自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李白有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安邦定国的人生理想。为了实现理想,参与国事,就得得到朝廷的征召。在当时的唐朝,社会风气开放,通常以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李白想,我这样的天才怎么能用这样的制度来应聘呢?于是他选择了其他两种途径,广事干谒和隐居求名。李白到处去求见身居要职的大官,比如在襄阳的荆州刺史韩朝宗,还在信里写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汉语中形容的“识荆”一词也是从里由来,李白的才华自然是得到韩朝宗的好评。不仅如此,李白还邀约当时的文士各地去隐居,倒不是真正的隐居,而是希望通过隐居来获得朝廷的关注。就像有句成语“终南捷径”中的卢藏用那样,在长安城附近的终南山隐居,密切关注皇帝的动静,最后终于当上了官。李白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宣传自己,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做法是很正常的。终于通过玉真公主的推荐,李白如愿等来朝廷的征召,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揣着理想,李白进宫面圣。

李白带着兼济天下,安邦定国的理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愿景,来到宫中,官至待诏翰林。此时的李白早已声名在外,玄宗也是喜爱至极,《唐才子传》中记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可见当时玄宗对李白的恩宠,亲自为李白调羹,甚至杨贵妃在李白写诗的时候都在旁边捧着砚台,而且敢叫当时很得权势的大太监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唐人席地而坐,所以要脱皮靴)。李白生性狂放,平交王侯,傲上不倨下,你一个宦官奴才帮我脱靴又有什么了不起。我估计当时李白应该是喝了酒的。

当上了待诏翰林的李白,在宫里享尽荣华,按世俗的眼光已然很是成功,但李白心中很是抑郁,玄宗招李白进宫并不是要他参与国事,而是让他点缀生平,歌功颂德,包括写诗称赞杨贵妃的美貌的御用诗人,此间李白写了包括清平调三首在内的七十多首诗,全是这类型的无聊诗歌,这与李白的安邦定国的理想不符,再加上李白蔑视权贵的狂放性格,受到当时权贵集团的排挤,为官三年后,李白怀着深深的失落感,开始了仗剑天涯,云游四海的漂泊之路。现在看来真是感谢李白被排挤出朝,让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没有过多浪费才华,真是天大的好事,让李白不用再写那些无聊的颂歌,转而开始写壮阔的人生,壮阔的山河。

回到民间的李白,有更多时间去感受壮阔的山河,去结识杜甫、孟浩然、王昌龄这些大文人,也结识了像酿酒的纪叟、五松山下的农妇荀媪、安徽泾县的农民汪伦这样的布衣百姓。这也看出李白是个重感情,真挚的人,平交王侯,广结良缘,平易近人,自始就认为自己也是一介布衣。李白最大的爱好就是饮酒,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三万六千天,每天都要喝三百杯以上,这当然有夸张的意味,但是足见酒对李白的影响。杜甫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能酒精使李白的想象力更加无穷,李白不到1000首的诗歌中,与酒有关大概就有三百多首,这些诗歌中包含了充沛的感染力,也充满了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和超凡脱俗的神奇境界。

天宝六年,李白写了《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当时的写作背景正是中国历史十大奸臣之一的李林甫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残害了当时充满正义感的李邕和裴敦复。“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诗中的寒夜也隐喻了现实中政治的严酷,让李白对当时朝廷的黑暗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开始寄情壮丽的山河抒发自己感慨。但无论怎样的走投无路,李白诗中永远充满着信念,充满着傲骨嶙峋。李白写了很多跟黄河、明月有关的诗句,写景的同时,也加入了很多自己主观的思想。“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在写黄河的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勇往直前,气吞如牛的气概。 李白也写了为数不多的比较沉郁的作品,但他没有杜甫那样的三史、三吏,没有直接的描写民间的疾苦。可能李白云游四海,没有安史之乱的战争所在地的经历。他写给他远在山东的一双儿女的诗中,也写出了对孩子的思念,但他并没有选择去和孩子一起生活,而是继续的漂泊,李白在现实中不停的碰壁,他只能希望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安顿那颗躁动的心。“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李白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挫折,但他从来不灰心丧气,也从来不妄自菲薄,怀着这样的信念,李白走完他游侠般一生。总的来说李白是永远在天地之间四处流浪的漂泊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