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孩子一句“妈妈 你累不?”让我瞬间破防

孩子一句“妈妈 你累不?”让我瞬间破防

时间:2020-05-23 03:39:43

相关推荐

孩子一句“妈妈 你累不?”让我瞬间破防

作为父母的你是否经常指责孩子这样的行为:

动不动就发脾气,

做事情不认真、马虎,

和朋友之间不爱分享,

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

爱玩手机、玩游戏……

为此你陷入了焦虑之中,开始指责孩子,以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谁知越来越糟糕。

你是否想过,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由“微教育”理念提出者、“爱自然生命力”体系专家导师、“立智微教育”创始人兼总校校长、青少年品格教育专家朱晓平编写的《微教育》一书,就为我们很好的阐述了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微教育”

我们大多数家长似乎都注重孩子课堂成绩方面的教育,却忽略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影响。和课堂成绩相比,生活方面的教育对孩子同样重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教育”。

所谓的“微教育”如同人体的微循环,看似渺小,却无处不在,细微之处都是教育。

陪孩子做亲子游戏,鼓励孩子勇敢一点,这就是微教育。

陪孩子读一本书,和孩子一起分享书中的内容,这就是微教育。

遇到问题,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微教育。

去公共场合,告诉孩子“不能大声喧哗”,这就是微教育。

作为家长我们孝顺父母,言传身教,这就是微教育。

外出游玩,让孩子爱护景区环境,这就是微教育。

小时候父母的一句鼓励、老师的一声表扬,都是微教育。

这些看似很渺小的事情,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如果我们能从细微之处观察孩子、教育孩子,那当我们在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是不是就能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加以解决呢?那现在让我们带着一颗解决问题的心,一同走进“微教育”的世界吧!

二:为什么要进行《微教育》

1·教育是输出和输入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初,都没有任何的能力,后来慢慢长大,有的孩子乖巧聪明,凡事都可以有商有量,但有的孩子却叛逆跋扈,经常爱发脾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你回想一下,在家里是否也有人爱发脾气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出来的就是什么。你给孩子“输入”了坏脾气,孩子就“吸取”了坏脾气,最后要“输出”的也是坏脾气。

不光是父母、家里,孩子从出生接触到的一切都在对其进行“输入”,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乐观、向上、善良、正直的人,那就要为孩子切实把好“输入”这道关。

这就是《微教育》中的“输入”和“输出”理念,而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又启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孩子放学回到家中,你一边给孩子说“快去写作业”,一边转投入到手机里的游戏混战之中。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句一字都是课本,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你都在那看手机、玩游戏呢,孩子会安心写作业吗?

父母说的再多,不如做给孩子看。

以我自己为例吧:

我最近在学习读书变现的课程,每天都抽出时间来看书写文章。

一次,当我花了两个半小时写完一篇书评后,儿子眨着眼问我:

“妈妈,你累不?”

“妈妈累啊,但累也要把老师留的作业写完啊,妈妈只有去写了才能学会啊。”

“妈妈,以后我一放学就开始写作业,如果我忘记了,你记得提醒我,好吗?”

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我难以想象这句话是从一个5岁孩子的口中说出的。

我很庆幸自己开始努力的去读书、去学习,即使最后我没有做到读书变现,但我用我的实际行动影响了我的孩子,给他带来了好的榜样,这就足够了!

所以我始终认为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远不及身教。

父母的行为带动孩子的行为,父母的思想引领孩子的思想,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最好的老师!

《微教育》中说: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的我们,不仅要以身作则,更应该从日常点滴之中对孩子进行正能量的教育。

3.教育在点滴之中

细小的教育不断积累,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如同滴水穿石一般。

书中有道数学题:1.01的365次方根=37.78,0.99的365次方根=0.02。每天只差0.02,但日积月累下来,就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教育同样,如果我们认准了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如果我们使用了一个错误的教育方法,不断地错下去,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作为父母的我们每天都会同孩子说很多话,每一句话对孩子都是一种“微教育”。

如果我们说的都是一些正能量的语句,比如“孩子,你今天这件事做得不错哦,如果继续努力我们会做得更好!”我们不断地给孩子这样的认可和鼓励,孩子的潜意识就会慢慢形成这种认同,渐渐地他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成长。反之,则会像前面那道数学题一样,越来越差。

三.总结

无论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欢喜或满意,自己的孩子都是自己的教育成果,所以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从细微之处注重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在细微之处慢慢改变,让孩子在经年累月中慢慢变好!

我是小孔叮当,一个爱读书、爱文字、爱分享的女汉纸,期待你的关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