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荐读」重磅!内蒙古启动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孩子不用去托管班了!

「荐读」重磅!内蒙古启动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孩子不用去托管班了!

时间:2018-09-19 09:33:28

相关推荐

「荐读」重磅!内蒙古启动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孩子不用去托管班了!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盟市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满足学生和家长不同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直以来,“自己还没下班,孩子已放了学,没人接也没地儿去”是绝大多数家长都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于是,各种形形色色的小饭桌、兴趣班和托管班成了多数家长的无奈之选,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如今,内蒙古启动实施的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可谓是破解“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难题,化解“接送难,监管难”矛盾的一剂良方。

《意见》明确,学校周一至周五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每天原则上不超过2课时。这意味着家长能在学校放学后晚2课时再接走孩子,成功跨越了“放学”到“下班”这段时间差之困,让家长既能正常工作,又不必担心孩子。既切实解决了 “上班族”家长的后顾之忧,又帮家长省下了小饭桌或托管班的不菲花费。最为重要的是,在老师的监管下,孩子的安全有了充分保证。

不仅如此,校内课后服务还能为学校搭建高效施教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彩舞台。按照《意见》要求,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内容包括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文体科普活动,以及拓展训练、团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听说能力训练、组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内容既能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开拓学生眼界、提高综合技能,让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校内课后服务,就像一场及时的甘霖,惠泽每一位家长、学生。

当然,一项好政策的有效落实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校内课后服务不是学生的自习课、活动课,需要更高层次的因材施教,需要老师精心备课上课,需要经费、场地、器材、管理等样样到位,这将不可避免地额外增加老师、学校以及教管、财政等部门的诸多负担,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无论如何,这项惠民政策理应得到大家的支持、包容和点赞。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将好政策落实好、执行好,需要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更需要各方配合、多方协作。唯有这样,才能将“校内课后服务”这项民生大好事切切实实转化为“民生大福利”,才能真正满足人民教育需求,让人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

一起来看《指导意见》全文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官网截图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

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

指导意见

各盟市教育(教体)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8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办发〔〕98号)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我区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满足学生和家长不同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切实提高认识

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综合施策破解中小学生校外负担过重难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能力、满足家长接送便利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要出发,充分认识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现实意义,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积极承担起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责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益普惠。校内课后服务应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有条件的地方可由财政投入为主提供服务,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由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

(二)坚持自愿选择。中小学学生是否参加校内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中小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征求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并签订自愿服务协议书,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要求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三)坚持公开服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要公开、公示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责任,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四)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三、组织安排

各盟市教育局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统筹规划,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组织实施流程。原则上,自秋季学期开始启动实施。校内课后服务的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小学校要按照学生申请、学校立项、统筹安排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各校要以学期为节点,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自愿接受校内课后服务学生需求,开展针对性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严格规范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服务内容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强健学生体魄,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安排学生阅读、体育锻炼、发展艺术特长和劳动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创新教育、娱乐游戏、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各地开展课后服务时,要重点做好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关爱工作。

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以团队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手工操作类作业辅导为主,三年级以上以课外阅读、作业辅导、兴趣小组、团队活动、综合实践为主。初中阶段:以作业辅导、答疑解惑、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综合实践、团队活动为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周一至周五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每天校内课后服务原则上不超过2课时。非寄宿制学校不得以课后服务为名增设晚自习。

四、加强管理

(一)加强工作指导。各盟市要加强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充分论证,稳妥进行。因地制宜推动旗县区启动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各旗县区要全面负责区域内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管。学校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纳入学年和学期计划,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具体实施。

(二)加强教学管理。各地要加强国家课程课程标准和计划的实施管理,确保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文件和自治区对中小学作息时间的规定,严格上下学制度。严禁缩短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杜绝名不副实的校内课后服务。

(三)加强资源配置。中小学充分运用校内师资和设施设备等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安排服务项目。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馆等资源,为学生安排各类科技、文化、体育、劳动、艺术实践类的活动。积极鼓励和动员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关工委、志愿者团体、公益组织等方面的力量,联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严禁商业活动借课后服务之名进入校园。

(四)加强师资保障。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好校内课后服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和校内课后服务行为。认真测算、合理界定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计入教师课时总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超出教师正常工作时间和核定工作量的,可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予以适当补助;对未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和核定工作量的,要严格按照现行绩效考核,不得违规发放补助。

(五)加强服务监管。学校要对校内课后服务的过程进行监管,建立监管工作台账。对每类课后服务的人数、内容、时间、形式等进行档案资料留存,做到过程清楚,有案可查。严禁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集体教学,不得上新课、补课、进行文化考试、测评,不得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对以各种形式变相集体教学或补课的,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对相关责任人员要严肃查处。严禁各类商业活动借课后服务之名进入校园。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领导机制,加强课后服务的组织和领导;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出台课后服务相关政策,落实保障措施,健全工作制度;要建立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工作机制,建立前期规划、中期检查、年度考核的监管机制,确保课后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行。

(二)落实课后服务经费。课后服务是学校主动实施、家长自愿接受的公益性、普惠性的服务行为。各盟市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探索建立课后服务多元化经费分担机制。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当适当考虑学校和单位开展课后服务因素,提倡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助。

(三)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各地要建立健全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资源、资金、人员队伍等的保障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推动,以及对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的管理。加强对课后服务的督导、检查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切实保障安全稳定。各盟市要建立完善校内课后服务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职责界定、责任落实、事故处置及纠纷处理和校园伤害风险多方承担共担机制。健全校园伤害保险等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治安等方面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学校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强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确保校内课后服务安全、有序开展。

(五)认真做好宣传引导。要发挥家委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家长进行培训和引导,鼓励家长主动承担子女的校外课后家庭服务工作,使家校共育发挥更好的作用。要运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向社会广泛宣传课后服务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和成效,使课后服务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典型,积极予以推广,推动课后服务工作不断走上新台阶。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8月14日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微信整编自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官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