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男童拉出血尿被紧急送医!他的坏习惯很多孩子都有 家长千万不能纵容

男童拉出血尿被紧急送医!他的坏习惯很多孩子都有 家长千万不能纵容

时间:2022-01-11 07:31:06

相关推荐

男童拉出血尿被紧急送医!他的坏习惯很多孩子都有 家长千万不能纵容

今天一则名为#原来憋尿的危害这么大#的话题被火速推上微博热搜,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不少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憋尿导致生病的经历。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其实,憋尿存在于全年龄段。很多儿童都有过憋尿的经历,有的是迫不得已,有的则是形成了习惯。

但对于憋尿的危害,很多孩子一无所知,甚至很多家长也是知之甚少。憋尿的坏习惯一旦养成,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此前,扬州就曾出现过男童因为憋尿致尿出血进医院的病例,男童长时间玩游戏不去上厕所,再加上打游戏期间过于专注喝水又少,导致尿路发生感染,最终出现血尿。

图片来源:截图

那么对于孩子憋尿,家长该怎么办呢?

今天,这篇文章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孩子看起来很不舒服,表情很痛苦,即使在玩耍时动作不利索,玩着玩着突然停下或者捂着自己的肚子或者屁股,脚尖踮着呈内八字,身体很僵硬。

孩子的精神突然紧张,出现坐立不安、哭闹等症状也可能是孩子憋尿不舒服了出现的异常。

此外,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裤子上或者尿不湿上出现微小的污渍,那也可能是憋尿憋不住导致的。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①尿路感染

经常憋尿会影响孩子的排尿规律,导致小便异常。正常排尿可以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同时清洁尿道口和尿道,而憋尿会减少小便次数,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路感染。

②肾结石

尿液中含有草酸钙和尿酸等,长期憋尿的孩子,无异于是将尿液中的矿物质“越攒越多”,尿液在泌尿道里停留时间过长就产生结晶,继而可能会在体内形成肾结石。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③盆底肌受损

尿道的开关由尿道括约肌等盆底肌肉控制,它们可以保持尿道关闭以防止尿液泄漏。经常憋尿的话,这些肌肉可能会遭到损害,进而导致尿失禁。

④对肾脏和膀胱造成损伤

孩子在出生后,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并没有完全搭建好,而且尿液如果长期储存在膀胱内的话,会对肾脏造成一定损伤。

因为尿液中的物质,会再次被肾脏给吸收,这就使得原本已经休息的肾脏,因为孩子憋尿,出现反复工作的情况。久而久之,这会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负担。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⑤认知障碍

憋尿的行为一旦产生,长期下来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认知障碍,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排尿,不知道去哪儿排尿,甚至会让孩子认为排尿不用去厕所,依赖纸尿裤就可以。

认知障碍一旦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逆转,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

①害羞心理

孩子3岁时萌发了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害羞心理。一些孩子会认为上厕所很“害羞”,尤其是上幼儿园时当着别的小朋友的面,因此为了避免尴尬,会选择故意憋着。

此外,不良的习惯也会使孩子出现憋尿的现象,例如孩子在玩耍时,玩得起劲不愿意去厕所等等。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②受新环境影响

孩子在家里大小便已经非常熟练,但是处于陌生环境的时候,比如去幼儿园、出门去商场等,可能会出现手足无措、尿裤子的现象。

因为新的环境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适应,比如习惯了家里的小马桶,不愿意使用公共卫生间等。

③家长给了孩子压力

在孩子还没有自主排尿的能力的时候,家长可能在把尿、训练排尿的时候,不停催促孩子,给孩子造成比较强烈的压迫感,让孩子对排尿形成抵触心理。

此外,家长对于孩子尿湿裤子、不会排尿的行为显示出不耐烦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孩子,孩子因此对排尿有心理阴影,有尿意也不敢喊家长,形成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④孩子进入肛欲期

孩子1岁-2岁期间,会进入肛欲期,这一时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喜欢憋大小便。憋尿导致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会有一种独特的生理快感,会让孩子感到很新鲜。

①进行正确引导

家长可以找一些孩子喜欢看的生理卫生绘本,让孩子通过绘本认识到憋尿的危害。另外,家长可以经常跟孩子说肚子里的小水桶满了,会弄湿裤子,还会导致肚子疼,记得提前上厕所,给孩子正确地引导。

②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意识地提醒孩子去如厕。比如外出前、睡觉前、玩游戏前等等,都可以提醒孩子先去如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避免憋尿。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③消除羞耻心

对于害羞不敢上厕所而憋尿的孩子,家长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消除孩子的羞耻心,告诉孩子如厕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这样,不要因此害羞。

④鼓励孩子主动上厕所

部分孩子出现憋尿问题是因为家长的催促和责备,导致孩子产生心理负担。

所以在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之前,家长不应该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批评,应该以讲道理为主。让孩子明白及时排尿的好处,并给予鼓励,从而让孩子放松心情,降低心里的恐惧感。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文末给我“点赞+在看+分享”哦。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