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看重写作 坚持写作 认真写作” 一本关于语文写作的范例书

“看重写作 坚持写作 认真写作” 一本关于语文写作的范例书

时间:2022-02-26 22:58:27

相关推荐

“看重写作 坚持写作 认真写作” 一本关于语文写作的范例书

“必记本”注:本文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永明为其时的高中生赵嶷如写的书序,赵嶷如时为广雅中学高三学生,先后就读于广州五羊小学、华南理工大学附小、华师附中番禺学校、广东广雅中学。获第25届中国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二等奖;获第九届“写作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二等奖;获“开信杯”广东省第九届中小学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高年组)一等奖;获第十二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曾在《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南方工报》和《深圳青少年报》上发表散文、诗词作品多篇。

友人周松芳发来邮件,要我为他好友的女儿即将出版的处女作《晨曦之花——赵嶷如中小学作文集》书稿写几句话。我浏览了部分文章和作者家长写的序言后,便欣然答应。

之所以答应,是想借此机会,谈几点个人对当前中小学生母语写作的想法。

最近在海外的媒体上看到哈佛大学女校长(Catharine Drew Gilpin Faust)对哈佛大学本科招生看法的报导,说该校录取新生,特别看重申请者的essay(文章)的水平。作为一流大学的校长如此看重申请者文章在招生中的作用,足见其受重视的程度。不仅是哈佛大学,其他美国大学也十分看重申请者作文的水平。美国大学录取考试SAT中,总分2400分的卷子,Writing(写作)就占了1/3(800分)的分值。

此外,各大学还要申请者提供展示自我写作水平的文书一篇。反观中国,似乎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大学的校长有类似的言论。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各大学新生的录取,看重的只是高考成绩的高低。而作文的存在,也仅仅是语文科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比起西方,所占的权重不知要少多少倍。

在当下中国,语文学习的氛围非常稀薄,中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极不受重视。老师、家长和学生对数理化和英文的重视远远超过语文,这可以从家长为学生请的家教或学生在外参加的补习班中可见一斑。极少有学生请语文老师当家教,或在外参加语文补习班的。而就课堂的语文教学本身来说,也是问题多多,过来的学生和家长,对此也都心知肚明。可以说,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或者说对作文的重视,远远不及古代。

正是在这样语文教学问题多多,母语写作不受重视的背景下,赵嶷如同学能如此看重写作,坚持写作,认真写作,记录下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结集出版,实在是令人十分欣喜,可庆可贺之事!这样的作品集,正如作者家长所说“是对她的中小学学习生活的一个总结,也是最好的纪念”。而对于当前令人忧虑的中小学母语写作现状来说,不啻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对于中小学生的作文,我以为最重要的,首先是句子写得通顺,然后是要有真情实感。

一直以来,中国中小学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强调思想内容的“高大上”,诸如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牺牲精神之类的东西。网上盛行诗人北岛对儿子作文《假如我是一支粉笔》的训斥,就是一个鲜明生动的例子。

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更是那种“假大空”思想教育的受害者,故对于那种强调思想内容“高大上”的东西,有着本能的抵触和反感。

正是因为自己是过来人,是受害者,故我对自己女儿的写作要求,就是从小要她将句子写通顺,真实地记录她的见闻和情感经历。

我的女儿比赵嶷如低一年级,目前已出版了《我在美国读小学》和《快乐写作》两本作文集,第三本《豆蔻年华》尚在出版中。然相比较起来,感觉我女儿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学养远不及赵嶷如,这令我这个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父亲深感惭愧。

赵嶷如的作文集里,古典文学的元素占了相当的比例。她小小年纪,已会填词,而且还写出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诗词赏析的文字,真不简单。她还读过学术名著《菊与刀》,并写了读后感,令人刮目相看!

赵嶷如的家长也是有心人,在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就叮嘱“要保管好作业本”,从小学到高中的,几次搬家和更换学校,“作业本以及每个学期的试卷均保存完好”,这也不是每一位小孩和家长能做到的。如今,又将女儿的作文结集出版,也体现了家长对母语写作的重视和对女儿深深的爱意。借此机会,在祝贺小作者处女作出版的同时,也向小作者的家长致敬!

名家推荐

看仔细,想明白,说清楚,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生动灵活,这是写文章的正途。赵嶷如的作品没有青少年文字常见的浮华词藻,她能认真思考问题,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简练,颇为难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可斌

评赵嶷如作文集《晨曦之花》:咏絮才情在赵家,春来秋去写韶华。莫轻豆蔻枝头小,已趁晨曦吐异葩。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仁生

赵嶷如这部中小学作文集才情毕现,有些文章的文笔和思想有超越同一年龄段的成熟,文集很好地体现了一个中小学生写作的成长过程。

——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光正

赵嶷如的作文集我粗看过一遍,感觉文笔不错,有许多不亚于中文系在读生,有些文章还挺有思想。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保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