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太阳何时灭亡?灭亡后太阳系还能生存 人类也许不需要流浪地球

太阳何时灭亡?灭亡后太阳系还能生存 人类也许不需要流浪地球

时间:2023-11-01 21:02:26

相关推荐

太阳何时灭亡?灭亡后太阳系还能生存 人类也许不需要流浪地球

众所周知,世间万物,乃至宇宙万物,所有的事物都有消逝的那一天,人类、地球、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其中也包括太阳。那么,太阳什么时候会走到尽头呢?

虽然属于中型质量的太阳最终死亡可能是在万亿年后,但太阳的“生命”阶段,一般是指氢的核聚变产生辐射能量并提供足够的压力以防止太阳在其自身质量下坍缩,这个阶段被称为“主序”。如果把这个阶段作为生命周期,太阳的崩溃将在50亿年后结束。

美国天体物理中心是由史密森天体物理天文台和哈佛大学天文台合作成立的,该中心天体物理学家保拉·泰斯塔的研究认为太阳目前的年龄略低于50亿岁,属于是一颗中年恒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生命周期将在100亿年左右。

在太阳燃烧完其核心的大部分氢之后,它将转变为下一个阶段,变成红巨星。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大约50亿年后,太阳将停止通过核聚变产生热量,其核心将变得不稳定并收缩。与此同时,仍然含有氢的太阳外层会膨胀,在冷却时发出红光。这种膨胀将逐渐吞噬太阳的邻近行星,水星和金星,并使太阳的太阳风上逐渐上升,最终它们会压制地球的磁场,并完全剥离地球的大气层。

回到地球,假设有任何生命在太阳的亮度增加10%后幸存了下来,那这个生命将见证到地球海洋被蒸发的过程,这个过程预计会持续10亿到15亿年。而在最初膨胀的几百万年里,太阳很可能也会吞噬地球上的岩石残骸。

然后,太阳开始将氢聚变产生的氦融合聚变成碳和氧,最终坍缩到其核心,在它的外层留下一个华丽的行星状星云,也就是一个炽热的残余等离子体的外壳一样,随着它收缩成密度极高、温度极高的,与地球一般大小的死亡恒星,即变成了白矮星。科学理论认为星云的可见时间只有大约1万年,这在宇宙时间中不过是一眨眼的工夫。从那时开始,太阳剩余的部分将会在几万亿年的时间里逐渐冷却下来,最终成为一个无辐射、不发光的物体。

为了得出太阳和与其质量相当的所有恒星的时间线,科学家们需要知道它是如何释放能量的,而这要在太阳核聚变之前是很困难的。很多科学理论是都相对较新的,因为了解恒星如何工作的一部分理论来自于了解核反应和聚变和位于太阳大气的外层,例如太阳耀斑。而在 1930 年代之前,关于恒星如何工作的主要观点认为是能量仅来自引力能。

如今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对核聚变有了更好的理解,所以他们已经能够提出比以前更完整的模型,再加上从几颗恒星观测到的发射数据,从而得出恒星的生命周期。通过将来自许多不同恒星的许多不同信息组合在一起,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可以建立一个恒星如何进化的模型,这些工作让人类对太阳的年龄有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测算。

现在已经测算出太阳的年龄大约在46亿到47亿岁之间,这一点也被已知最古老的陨石的放射性年代测定所证实,这些陨石是由同样的太阳星云形成的,太阳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旋转圆盘,它产生了太阳系中的太阳和行星体。多亏了这些理论和现实的证据,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太阳的光线最终会在什么时候耗尽和消失,并可以将此记录在人类发展历史之中去。

实际上在太阳生命的50亿年之中,变成红巨星之前还会发生其它可怕的事情,比如它的亮度每10亿年会提高10%。这个幅度恐怕足够灭亡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也会使海洋蒸发。这样看来,其实留给人类的时间也就只有10亿年了,除非人类能够离开这里。

科学界有观点认为在几十亿年的太阳死亡过程中,太阳系的宜居带仍旧会存在,并经历至少两次转换,一次是红巨星时代,太阳系外围将变得恰好适合液态水的区域,包括冥王星会失去冰壳,其表面会形成液态水海洋,变成围绕红太阳运转的迷你地球。另一个时代是白矮星时代,这个时代可能会持续数万亿年,刚开始它会非常热,还会发出X射线辐射,这会对生命造成伤害。但是在10亿年左右的时间,白矮星会安分下来,温度也会稳定,并且会围绕它承载新的宜居带,但此时的白矮星会比现在的太阳冷的多,所以这个宜居带会非常接近,比如今水星距离太阳的距离还要近很多,不过不知道这样的距离会不会被白矮星的引力撕碎。

即使如此,如果人类真的在太阳走向死亡的时候还幸存,那么结局并不一定那么悲惨,宜居带的理论依旧为人类继续生存繁衍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毕竟太阳的死亡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人类就已经展开了对太空的探索,即使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如今登上火星也已经不再是梦想,按这个速度离开太阳系的时间留给人类也许足够,更何况,人类在太阳灭亡时也许并不需要急着逃离太阳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