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蒋介石临终遗言 道出自己不放张学良的原因 宋美龄听后潸然泪下

蒋介石临终遗言 道出自己不放张学良的原因 宋美龄听后潸然泪下

时间:2023-02-10 09:55:11

相关推荐

蒋介石临终遗言 道出自己不放张学良的原因 宋美龄听后潸然泪下

蒋介石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一生中写过许多遗嘱。

年轻时,决心护卫“蒙难”的孙中山,在临走前写过,将家事全都托付给张静江。

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软禁,于孤愤之际写过一篇私人遗嘱,告诫经国、纬国,“余只承认宋美龄为余惟一之妻,务望汝等以生母待之,则吾虽死九泉之下亦瞑目矣。”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这样看来,蒋介石对宋美龄的爱是情真意切,倒不是惺惺作态。

不过这些遗嘱都是蒋介石形势所迫匆匆写下的纸面文章,真正意义上的遗嘱,还是在1975年,3月29日由秦孝仪代笔。

遗嘱述说了蒋介石的一生,并阐明了他自认为的信仰,还告诫后人要为之努力,不可轻言放弃。

说完之后,示意蒋经国俯下身子,对蒋经国说:“你要小心张学良,千万不能给他自由,就这样一直关着他最好。放虎归山的道理,我想你也明白。”

宋美龄听说以后,潸然泪下,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他还是忘不了多年前的背叛。”

宋美龄口中的“背叛”就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西安事变,张学良的这场兵谏行动是蒋介石心中的一根刺,直到临死之际也未能对此释怀。

“蒋张”恩怨

说起两人的是是非非,还得从一场暗杀开始说起。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由关内退回东北时,途经皇姑屯被日寇炸死。

作为军二代,同时又是张作霖的嫡长子,张学良就顺理成章接手了父亲遗留的权力,成了东北军的掌门人。

他自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全权负责东北地区的统治事务。

权力的另一面是义务,义务就会带来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东北地区的安全和防卫问题。

东北紧邻朝鲜半岛,明眼人都知道东北三省将会是中国同日本法西斯抗争的“前线”。

张学良也深知这一点,张学良更知道的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同日本法西斯相抗衡。要想保住东北及家乡人民,就必须寻找外援。

放眼整个世界,能做出承诺的,又具备抗衡对抗的资本,张学良只能选择相信关内的蒋介石,除蒋之外,再无第二个人选。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有毛主席领导下的红色力量吗?这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想法很美好,却没有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制约。

首先就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鸿沟就无法逾越,彼时中国境内,其主流的思想意识依旧是法国大革命传来的自由、平等。马列道路只是一个备选项,还没有形成席卷全国的红色浪潮。

再者,作为领袖的张学良本人曾到欧美留学,对欧美的宪政制度也是推崇备至,从他本人的意愿来讲,也是更青睐于国民党。

最后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中东路事件”使得张学良对苏联势力有了芥蒂,恨屋及乌的张学良也不会对毛主席领导下的力量有过多的关注。

分析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能忽略其中的历史主要人物,张学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压迫。

另一方面,张学良本人的政治主张也希望中国能够完成清末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使中国重归一统。

所以张学良才会不念父亲张作霖同蒋介石的旧怨,毅然决然拒绝了日寇的威逼利诱。

1928年,下定决心的张学良在东北放弃了北洋军阀时期的五色旗,替换成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服从南京政府的管辖。

这一历史事件,也被后世史家称之为“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是东北地区的现实条件和张学良本人的爱国理想观念共同促成的结果,可无奈这一改换门庭的俯首称臣,换来的却是一地鸡毛。

老谋深算的蒋介石利用了张学良,后来又出卖了张学良。

易帜之后,蒋介石和张学良在北京称兄道弟,结成了“兄弟联盟”,还惺惺作态的任命张学良为东北军边防军司令和东北政务会主席。

从此,蒋介石紧紧抓住了东北军这支坚实的武装力量。

1930年,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三个政治势力合为一流,另组国民政府,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分庭抗礼,中原大战随即爆发。

政治就是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的争斗,为了增添获胜的筹码,双方都派出说客出使东北,联络张学良,希望得到实力雄厚的东北军的支持。

在这个关键时期,张学良信守承诺,站在了蒋介石这一边,并出兵进入关内,参加了内战,帮助蒋介石获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

两次事件,张学良对蒋介石只有恩,没做过一点背刺的小人行径。

可张学良的一片赤诚换来的是什么呢?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是蒋介石的果断抛弃。

由于东北军进入关内,东北的防务力量遭到削弱,早就对东北垂涎欲滴的日寇看到时机成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在1931年9月18日,故意将沈阳东北部的柳条沟的铁路炸毁,污蔑这是东北军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了北大营。

事变发生,张学良就想到了蒋介石,没想到蒋介石率先发来一封密电:

沈阳日军行动,不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

没想到这“中央的处理”就是不放一枪一弹,张学良也就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客观来说,张学良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罪魁祸首却应该是蒋介石这个领袖。

不过张学良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蠢材,被骗的刻骨铭心,人才能成长。

退入关内的张学良的政治主张和蒋介石是背道而驰的,一个想“息内战,御外辱”,一个想“攘外必先安内”,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不可调和。

当张学良的东北军被红军打得大败,他逐渐意识到要想解开这个死结,必须另寻他法。

无奈之下的张学良找到了无奈之下的毛主席,弱者惺惺相惜,结成一体。

蒋介石也是政治上的老手,察觉到一丝不对劲的地方,亲自来到西安,名义上是督战,实际上也确实是督战,关键点是这个“督”字,而不是“战”字。

蒋介石的步步紧逼,使得张学良和杨虎城必须先下手为强,西安事变就这样悄无声息爆发了。

这场兵谏行动极大打击了蒋介石的政治威望,更关键的是蒋介石更认为这是自己毕生事业的转折点。

在蒋介石的个人认知里,彼时的共产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再往前一步,继续贯彻军事行动,就一定能澄清寰宇,真正实现自己的王图霸业。

所以蒋介石认为张学良是对方的救星,这也就成为蒋介石一生始终难以迈过的坎。

“张宋”交情

蒋介石身陷监牢,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为妻子的宋美龄心急如焚,不久就来到西安商量着和平解决,也见到了多年老友的张学良。

张学良和宋美龄这对男女早就认识,第一次见面是在1925年6月,相识于上海地界。

14日晚上,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举行的鸡尾酒会上。

风流倜傥、年少有为的少帅张学良刚刚击败孙传芳,携战胜之余威,张学良在台上发表演讲,说:“我此行来上海是来调停五卅惨案,作为一个军人,不太懂外交事务,只是来维持秩序。若有人胆敢违犯军纪,定当军法从事。”

言毕,台下的来宾皆热烈鼓掌,张学良环顾四周,发现了一位秀发乌黑、身着红色旗袍的青年女子。

身旁的胡汉民观察到了张学良的一举一动,就对张学良轻声说道:“汉卿将军,莫非你不认识宋小姐吗?”

张学良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就脱口而出,说:“她是谁家的太太?”

胡汉民笑道:“谁的太太也不是,她名叫宋美龄,是总理妻子的胞妹。”说道这,张学良才恍然大悟。

后来张学良在上海经常同宋美龄一起约会,跳舞、游玩。

后来张学良还对王书君说:“说实话,我第一次见到蒋夫人,就立刻被蒋夫人的出众的气质倾倒,若不是当时我有太太,我肯定会猛追蒋夫人,这些蒋介石都不知道。”

出身的相似,年龄的相仿,宋美龄和张学良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可爱情归爱情,政治归政治。如今宋美龄的丈夫被“蓝颜知己”扣留,自己为了丈夫,为了国家,也要走这一遭。

一下飞机,宋美龄就见到了亲自来接机的张学良,两人寒暄一番后,并没有过多交谈,而是迫不及待要求面见蒋介石。

经过张学良的同意后,宋美龄在金家巷的高公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蒋介石。

随即,宋美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蒋介石分析局势,蒋介石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见到了丈夫,宋美龄自然是要去见自己的“蓝颜知己”。鉴于二人私交深厚,宋美龄只是批评张学良太过鲁莽。

在各方的调停之下,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蒋介石也重获自由。

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至于这样做的理由,张学良自己说:“西安事变对蒋好像是一个电灯泡,我暂时把它关一下,给它擦一擦,然后再给它打开,让它更亮。”

没想到张学良还挺会打比方的,只是蒋介石一回到南京,就将张学良送上了军事法庭。

张学良也从此远离了政治舞台,成为了蒋介石的阶下囚,不过这阶下囚一当就是近半个世纪。

在这幽禁岁月里,张学良失去了人身自由,不能公开发表意见,不能接受媒体的任何采访,只能在阮凌养鱼解闷。

去了台湾,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宋美龄是在1950年的4月。

那年,张学良正好五十岁,宋美龄也五十三了,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对生活也看淡了不少。

在宋美龄的关照下,张学良可以同朋友写信见面。中秋时节,宋美龄还托人送来月饼、茶叶、水果、杂志等物品。、

2001年10月,张学良去世的时候,相识70多年的宋美龄悲痛不已,静默多时,托孔令仪表达了自己的哀思,还交待严悼云代表自己去参加张学良的追思葬礼,带去了一束写有“蒋宋美龄”的十字架鲜花。

参考资料:

《张学良的幽禁岁月》 文史 第17期

《张学良与宋美龄》 人物春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