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高血压者注意这“三动”很重要

高血压者注意这“三动”很重要

时间:2020-06-29 12:18:14

相关推荐

高血压者注意这“三动”很重要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不断有人患上了高血压,这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小编今天要讲解下高血压者注意这“三动”很重要!,不了解的朋友们赶紧看看吧~

1高血压者注意这“三动”很重要!

被动 心脑血管病“害你没商量”

临床资料显示,长期患高血压易形成血管病变,严重损害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有部分患者被心肌梗死、肾衰竭、脑梗塞折磨得病入膏肓时,才发觉自己的高血压病情,为时晚矣。如能对高血压的风险足够重视,科学地进行预防工作,坚持服药,就可减轻或防止高血压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最大幅度地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命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主动 依从性与好习惯“牵手”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于血压达标率的提升至关重要。从临床实践来看,就诊少、随意减药停药的患者常常不能坚持用药,血压控制得不理想;主动就诊、经常来电咨询的患者往往能够坚持按时按量服药,血压控制比较容易达标。除了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以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有些患者从来不运动,“出门就打的、进门找电梯”,腹围越来越大;有些患者嗜好烟酒,生活节奏没有规律,“白天不运动、晚上不睡觉”,这两种典型的不良生活方式相对集中在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其结果是血压越来越高,“银行取钱,医院付账”,殊途同归。

互动 血压达标“不是梦”

改善依从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创立一套互动服务的模式,通过医生或护士的提醒和督导,保证患者不随便换药或停药,同时听取患者的用药反馈。“达标140/90”项目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通过短信等现代化管理工具主动提醒和督促患者,推动患者逐步从被动接受治疗走上自我管理的道路。目前参加项目的患者在接受6个月监督服药与专业服务支持后,养成了按时服药、定期就诊的习惯,达标率为43%,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部分患者真正实现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三级跳”。

2如何早期诊断脑梗塞疾病?

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本人对我中心-院前急救出诊患者,及自行到医院就诊患者共267人在医院内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了预后分析,发现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和降低致残率的关键,从而强调脑梗死早期诊治的重要性。

1、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脑梗死患者267例,84例,男81例,女3例,平均年龄69岁(60-78),108例,男102例,女6例,平均年龄68.5岁(58-79),83例,男79例,女4例,平均年龄74岁(65-83),全部病例均符合现行的中华医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着。

方法:将所有病例按发病后来诊时间分为6小时内,6-24小时,24小时以后3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学处理。预后判定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恢复正常;(2)显效:症状有所减轻,肌力恢复Ⅱ级以上;(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肌力恢复Ⅰ级;(4)无效:病情无变化或死亡。预后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就诊时间比较:84例在6小时内入院者共55例,占65.47%,超过24小时就诊者4例,占4.8%;108例,6小时内就诊者92例,占85.2%,超过24小时就诊者3例,占2.8%;83例,6小时内就诊者72例,占86.7%,超过24小时就诊者1例,占1.2%。6小时内就诊率同、比较差异显着,与比较差异不显着。3年中大于24小时就诊率比较,有逐渐减少趋势。

预后比较:84例治愈显效率为62.7%,、分别为78.9%和80.2%,分别同、比较差异显着,与比较差异不显着。

3、讨论

脑梗死发生后1-6小时,病变区脑组织常无明显改变,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和病理变化[2]。因此,溶栓及相关治疗应在6小时内的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国外报道发病6小时后治疗将严重影响预后。这就要求患者在发病后及时送医院,争取在3-6小时内得到针对性治疗。本组统计的病人,大部分是市区和郊区农村的老年人,部分农村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自我健康意识较差,对脑梗死的认识不足,很多的老年人在发病后选择了卧床观察。仅有65.47%的病人能在6小时内就诊,但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家对疾病科普教育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遍布市区的急救系统的日趋完善,使人们不但对脑梗死这种疾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就诊也更及时便捷。因此,对比、及两年脑梗死患者6小时内就诊率有显着提高,两年的治愈率也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加强疾病的科普宣传,转变人们的固有观念,使人们在脑梗死发病后,能及早到医院诊治,是改善预后和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3天冷致脑血管疾病高发 男子玩游戏冻出脑梗塞

这几天真的太冷了!过完元旦小长假,很多人这么说。去年12月30日,杭城最高温度仅为1℃。昨天最高温度都在0℃以下,中午12时,杭州市区气温只有-2.4℃。

这么冷的天气,各大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可就忙坏了。

“1月1日我值班时,医院急诊室留观的病人,1/3是突发脑血管意外。”浙大一院神经内科梁辉副主任医师说。

浙大二院神经内科罗巍副主任医师1月2日和3日值班。“医院神经内科的病人,70%以上是刚收进来脑血管意外的病人。”两位神经内科专家都认为“天冷”是脑血管疾病高发的罪魁祸首。天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引起血管痉挛;另外,人体的血液量不变,血管变窄,血液通过所需的力气加大,血压就高了。如果脑子里面的血管比较狭窄或者有个血管瘤,可能出现两种脑血管意外:血流不过去,脑子局部缺血引起脑梗塞;血冲破血管,引发脑出血,也即脑溢血。这两种脑血管意外都属于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其中80%的脑卒中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脑中风发病时的死亡率高达20%-30%。

接下去,杭州还得冷一段时间,大家在家里、出门在外,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男子玩一天电脑游戏“冻”出脑梗塞

“不要以为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的事情,1月1日那天,我们就收到一位33岁的脑缺血病人。”浙大一院梁辉医师说。

这位病人是晚上十点多被120送到浙大一院。躺在担架上,手脚全都没有知觉,舌头歪在一边。梁医师把病人的老婆叫到一边问病人发病前在做什么?

“我们也没有做什么……放假第一天,我们俩想想外面人太多,又冷,就待在家里。老公披了件大衣,玩电脑游戏,男人家玩起游戏来哪里听得到我们的话。我叫他开空调,他不理我。我就管自己继续睡。

“我一直睡到12点,迷迷糊糊知道他是从早上9点多开始玩游戏的。中午,我起来做中饭。老公说,他的手指冻僵了。我叫他开空调,他还是不肯,反倒来抢我的热水袋。我说不动他,下午我就窝在床上看甄嬛传。晚饭,也在家里解决。吃完饭,他继续玩游戏,直到晚上八点多,老公叫我,说‘不对了,鼠标也拿不牢……’我慌了,掐他的手,不痛,连忙来医院。”

梁医师为病人做颅脑CT,发现大脑有缺血情况,发病起码在十个小时以上了,就是说病人中午手指冻僵知觉减退,就可能是脑缺血发作。

脑缺血的症状不容易察觉,发病初期,病人只是觉得手脚没力气,脑子不好使,但大多不放在心上。很多病人等到话说不出来、手脚动不了、头晕摔倒才来医院。

梁医师说,脑缺血的病人应该尽快治疗,如果脑缺血发作四五个小时之内,可以使用静脉溶栓,打通堵塞的血管;如果超过四五个小时,但在八个小时之内,可用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是医生通过静脉注射一种药物,快速溶解血管里的血栓。相比静脉溶栓,动脉溶栓相当于一个微创手术,需要在血管造影下完成。

“但是像这位33岁病人的情况,就不好说了,发病到救治已经过了10个小时,已经做了溶栓、服用药物,能不能康复就要看病人本身的体质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病人可能瘫痪。他今年才33岁啊。”梁医师也觉得很惋惜。

明后两天天气依然寒冷,还有雨雪助威。

怎么才能预防脑血管意外?对缺血性脑卒中,《欧美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解读》有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定期测量血糖和血胆固醇。除此之外,梁辉医师和罗巍医师有好几条建议,大家要留心记一记,为自己也为家中的父母。(都快市报 记者 王真 通讯员 方序 陈旭东)

4如何控血压防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冬季的来临,医院心血管病房又迎来了大批发病的患者。对此,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专科医师介绍说:“天气只是外部诱因,对于有高血压基础病的老人来说,血压陡然升高才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罪魁祸首。”大量研究已证明,清晨高血压时段与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高峰时间相吻合。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在上午9时的发生率比晚上9时高3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高峰也在上午;清晨的中风发生率约升高60%;老人在凌晨去世的占60%,心血管疾病突发者达70%~80%,这种危险到中午12时后会减小。所以如何控制清晨血压,应成为高血压老人平安过冬的“主修”课。

半数老年患者会在清晨血压飙升

专科医师介绍,每年的11月到来年3月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高峰,所以有高血压基础病的人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想抵制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首先就得从源头——血压开始抓起,把血压控制好了,自然就能预防脑中风和心梗。在冬天,应特别关注老年患者在清晨时的血压情况。”

专科医师介绍,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凌晨会迅速上升,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6~10时,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机体内生理节奏变化、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以及患者的体位有关。专家指出,有半数左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清晨高血压现象。

为何老年患者容易在清晨出现血压飙升?原来,大部分老人睡眠时间比年轻人要少得多,有的老人只睡五六个小时,所以在清醒以后,神经方面会相对产生变化。“人在睡眠时神经活动比较弱,清醒后波动会增强。例如睡眠时心跳比较慢,血压比较低,代谢比较低下,清醒后活动增多,交感神经比较兴奋。”专科医师介绍,一旦人的神经开始兴奋,就会引起血压升高。同时,由于体位改变引发缺血反应,也会启动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使血压升高。

清晨是诱发心梗的“危险时间”

“从我们急诊临床收治情况来看,清晨高血压非常值得警惕,因为此时血压陡然升高很容易诱发脑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猝死等心脑血管意外。”专科医师介绍,脑溢血和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早上6~8时最高,即大多发生在人早上醒来刚开始活动时。人在入睡时副交感神经起主要作用,但清晨交感神经变得十分活跃,亢进而过敏。同时,引发动脉硬化和心脏肥大的肾素-血管紧缩素发挥作用,造成血液形成血栓,诱发动脉硬化。人在这个时间段处于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期”。

高血压患者过冬要注意三点

“因而只要能良好控制住清晨的血压,就能显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专家表示,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以下三点:

1、定期监测血压

除了诊室偶测血压以及动态血压监测外,高血压病人应掌握家庭自测血压方法,而清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家庭血压监测尤为重要,要勤测血压,每天起床后至少要测一次,及时掌握清晨的血压状况。

2、生活方式干预

防治清晨高血压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减少盐分的摄入、平衡膳食、进行体育锻炼、维持体重、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足够睡眠等。运动方面,应注意在清晨起床后宜进行较小量的活动,切忌起床后即参加大量活动。

3、药物配合

清晨高血压患者尽量使用长效制剂;如果使用中短效降压药,应在清晨醒后即服1次降压药,再于下午2时左右服药1次,晚上忌用;由于清晨高血压与血小板的稳定性相关,因此口服阿司匹林既可增加清晨高血压的疗效,又可预防血栓形成。

5低血压脑梗塞照发!

有些人可能还为自己血压偏低,觉得离高血压引起的各种病变而盲目乐观,其实低血压金和高血压一样存在风险,平时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维持大脑正常功能需要一定的灌注压(平均75mmHg以上),而一些血压偏低的病人容易出现慢性缺血,继而引发脑梗塞。万琦主任特别提到他曾接诊的一位高血压患者,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了脑梗塞现象,且病情严重。因此他提醒高血压患者一般不要晚上服用降压药,而且要经常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维持在正常水平就可以了,不要降得太低。

低血压引发脑中风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一般都伴有血脂高、糖尿病和颈部动脉硬化。“建议老年人对自己的情况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是否有双侧颈动脉狭窄,是否有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平时是不是经常有头晕的症状。如果有的话,要在心血管专家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低血压性脑中风虽不多见,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平时血压偏低的人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型消瘦者要适当加强营养,夜间可适量分次饮水。另外平时血压偏低的人,切勿私自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