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禁忌

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禁忌

时间:2023-03-30 06:20:31

相关推荐

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禁忌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那么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慢性盆腔炎治疗有哪些禁忌呢?

1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禁忌

慢性盆腔炎是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是患上盆腔炎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的,妇科专家指出女性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最好不要不要输抗生素消炎。

慢性盆腔炎不要输抗生素

专家介绍,得了急性盆腔炎之后,由于盆腔炎症组织肿起来、粘连,形成血淤,在抵抗力降低时会出现急性发作,这样反复发作就称为慢性盆腔炎。事实上,慢性盆腔炎并没有炎症。“我们判断炎症的标准是血象增高,而慢性盆腔炎的血象并没有增高,也没有明确的病原体,所以它准确的称呼应该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综合征’,是因为粘连、淤血、盆腔组织的破坏,导致局部抵抗力降低,反复发病。”

治疗中,很多不负责任的医生或者非专业医生会要求病人输液,这其实是有害无利的。傅金英解释说:“抗生素是用来消灭致病菌的。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害,除了致病菌,人体内还有有益菌,如阴道内的乳酸杆菌,能够使阴道保持在健康的酸性环境下。

感染致病菌后会引起人体炎性反应,白细胞增高,血象增高。但如果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就会导致菌群失调,抵抗力降低,易感染一些疾病。而菌群失调在生殖道的表现就是霉菌性阴道炎,一问这些患者的用药史,基本上都是最近输了很多天液。所以这个病的治疗中,如果病人在用抗生素,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掉抗生素,然后再控制其他感染。”

最后专家希望女性朋友们学会保护自己,“千万别一有病就跑到医院输液”。

2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中医怎么治疗?吃什么中药好呢?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体质。

(1)湿热淤结:一侧或两侧小腹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月经量多,低热起伏,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

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淤散结。

方药: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红藤、败酱草各15克,三棱、莪术、川牛膝各10克。

中成药:金鸡冲剂。

(2)寒湿淤结:小腹及腰骶冷痛,得温则减,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清稀量多,无臭味,月经后期,有血块,畏寒肢冷,舌质淡或有淤点、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温经散寒,化湿祛痰。

方药:桂枝、茯苓、丹皮、意苡仁、丹参各15克,三棱、莪术、桃仁各10克,吴茱萸6克。

中成药:少腹逐淤丸。

(3)气滞血淤: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或少,色白质黏,经前乳胀,胸胁胀痛,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暗红或边有淤斑淤

点、苔薄白,脉弦或涩。

治法:疏肝理气,化淤止痛。》》》女人口臭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方药:醋柴胡、香附、枳壳、投药各10克,赤芍、丹皮、白芍、白术各15克,炙甘草6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3慢性盆腔炎的三种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状不明显,容易疲劳。因慢性炎症而致的粘连和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有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治疗慢性盆腔炎,首先要确诊,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区别。可通过抽血查子宫内膜抗体、B超检查等方法看是否有巧克力囊肿、腺肌症等,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

慢性盆腔炎的病程时间较长,较难根治,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理疗、中药治疗和手术治疗。理疗及中药治疗简而言之是“敷、灌、服”。理疗即特光治疗,一般疗程需10天,一天一次;中药治疗可细分外用及内服。外用方法之一是可尝试一下外敷方,即由20多种中草药磨粉后制成的暖包;外用之二是传统中医的中药灌肠法。内服的中药包括桂芝茯苓胶囊、散结镇痛胶囊、小金胶囊等,坚持服用是中药治疗的关键。手术治疗,主要指的是腹腔镜检查,可分离粘连,对于怀孕心切的患者更为适用。

4慢性盆腔炎西医药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大多继发于急性盆腔炎,因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而致,或患者体质较差,病原菌毒力较弱,初起即为慢性,是妇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部酸痛,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白带量多,月经失调,或不孕。伴精神不振、周身乏力、疲劳、低热、失眠等。

慢性盆腔炎西医药治疗

(1)物理治疗:如短波、超短波、红外线、药物离子透人等,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2)药物治疗:对于下腹痛较重及妇科检查盆腔炎症明显者,应用文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配合灭滴灵,于经净后静

滴,lO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3疗程。》》》女人腹痛要小心5种疾病

(3)手术治疗:严重的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经治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5慢性盆腔炎12种按摩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它主要表现为下腹部不适,有坠胀和疼痛感觉,下腰部酸痛,月经和白带量增多,可伴有疲乏、全身不适、失眠等症。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症状加重。盆腔炎患者可以采用自我按摩法,配合治疗。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

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揉按脾俞穴、胃俞穴

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3掌指关节放在脾俞穴、胃俞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祛湿止带。

3.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4.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健肾,活血通络。

5.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逆时针环形摩揉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调经止痛。

6.揉按中脘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疏肝和胃,健脾利湿。

7.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益气壮阳,调理气机。

8.搓大腿内侧

将左(右)手掌心紧贴在同侧大腿内侧,适当用力搓擦0.5~1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健脾益胃,理气散寒。

9.合按内关穴、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10.按揉足三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11.揉按三阴交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用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调经止痛。

12.搓足心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以右(左)手掌心反复搓擦足心约0.5~1分钟,以足心发热为佳。

双足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通关开窍。

以上手法每天早晚各做1遍,还应积极配合其他方法治疗。平时注意营养、休息和适当锻炼。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寒凉和潮湿刺激,节制房事。

知多D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从胸骨下端突起,即剑突处向后,再向下数2个突起)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从胸骨下端突起,即剑突处向后,再向下数3个突起)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肾俞穴:命门穴(位于第2腰椎与第3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处。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上4寸,上脘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上5寸处)下1寸处。

关元穴:位于腹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

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之间。

外关穴:位于手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筋间处。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即脚踝内侧的骨性突出之上3寸处,与绝骨穴相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