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四问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亏损谁来负责

四问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亏损谁来负责

时间:2021-06-08 09:48:48

相关推荐

四问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亏损谁来负责

香港公立医院妇产科的床位针对内地孕妇全部都采用预约床位制度,孕妇都是在发现怀孕后就提前到香港医院把床位预约好,所以每年公立医院生子床位都会早早被预约满员。而且为了保证香港本地产妇的生子床位,香港医管局

1香港生宝宝公立医院可全额退款

香港公立医院妇产科的床位针对内地孕妇全部都采用预约床位制度,孕妇都是在发现怀孕后就提前到香港医院把床位预约好,所以每年公立医院生子床位都会早早被预约满员。而且为了保证香港本地产妇的生子床位,香港医管局每年大概8月份左右都会出台相应的通告通报该年度香港公立医院暂停接受预约,一直到第二年再重新开闸。

据笔者了解,今年香港公立医院大部分医院12月份的床位都已经基本预约满,有计划到香港生宝宝的妈妈还是要早做打算。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准妈妈们选择服务机构来为其操作一切,省去了到香港后因为种种环节不熟悉和语言不通而导致的无用功和奔波劳累。

笔者前日在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碰到的郑妈妈就是一位,具本人透露,她是浙江台州人,老公和自己经营一家工厂平日都很忙碌,为了方便她选择了一家叫做恒健医疗( )的公司帮她打理一切和安排行程,自己也轻松舒服了很多。

而且她也是12月份的预产期,原计划到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生产,但是到医院后被告知本年度床位已经全部预满,她当时非常失落。但恒健医疗的服务人员费尽周折最后还是帮她预约到了12月份的床位,她显得非常开心。

另据香港大公报报道,7月7日,香港医院管理局公布,如果非香港本地孕妇在香港产子时,出现流产、终止怀孕或死胎的特殊情况,可以全额退回预缴费用。此外,医管局会在这个月稍后将有关修订安排和生效日期刊登政府宪报。

规定仅限公立医院

现行的退款安排是在10月29日实施的,规定在两类特殊情况下,预约在公立医院产子的非符合资格人士可申请退回预缴费用。第一类特殊情况是孕妇出现流产、终止怀孕或死胎,她们可获局部退款20000元港币。

第二类则是孕妇在预缴预约产科服务费用后至分娩期间,其身份由非符合资格人士转为符合资格人士,也就是拿到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她们可获全数退回预缴的39000元港币。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有关退款需扣除该名孕妇在这次怀孕期间曾使用公立医院服务的费用。

昨日,香港医管局发言人表示,现在公立医院已有行之有效的机制,确保医院产科服务量能够应付本地孕妇的需要和获得优先预约。今年5月,医管局大会讨论后,决定回应非本地孕妇的诉求,非本地孕妇出现特殊情况时,可全数退回预缴费用。

2香港考虑禁止内地孕妇到公立医院分娩

据《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报道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8日表示,自从上月采取措施之后,内地孕妇冲关和冲急症室生小孩的情况有所改善,人数由高峰期的每星期40人下降到目前的十多人。周一岳说,如有需要会考虑取消内地孕妇到公立医院分娩的配额。

行政长官曾荫权上月公布四项措施,堵截内地孕妇来港产子。周一岳表示,在过去的3个星期,内地孕妇冲急症室分娩的个案下跌了二到三成。人数从去年平均每个星期的30到40人回落至十多人。但目前仍难以判断是否与当局采取的措施有关。

周一岳说:“在过去的大半年来,我们平均每个星期有30到40人,最高的时候有50多人,最低时候有20人左右。但在过去的3个星期,我们发觉数字降低至10多人,甚至是个位数。”

周一岳预计,今年内地孕妇分娩数字将由去年的4.3万个大减至约3.5万个,显示分娩配额见成效。今年香港本地孕妇生产率,政府预计会增加,医管局正考虑进一步削减内地孕妇的分娩配额,释放出更多的空间为本地孕妇提供服务,甚至完全禁止内地孕妇来港分娩;当局也会与私家医院商讨明年提供非本地孕妇的分娩名额,并要求其预留足够的名额及优先提供服务给本地孕妇。预计会在今年4月份公布明年接受非本地孕妇来港产子的数目。

相关新闻:

双非孕妇赴港产子配额被收紧 加价14万一床难求

港府或拘捕协助内地“双非”孕妇赴港产子中介

深圳交钱18万赴港生仔竟可办 香港医生到深产检

3香港官员称或取消内地孕妇到公立医院分娩配额

据凤凰网报道,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星期三表示,自从上月采取措施之后,内地孕妇冲关和冲急症室生小孩的情况有改善,人数由高峰期的每星期40人下降到目前的十多人。周一岳说,如有需要会考虑取消内地孕妇到公立医院分娩的配额。

行政长官曾荫权上月公布四项措施,堵截内地双非孕妇来港产子。周一岳表示,在过去的个星期,内地孕妇冲急症室分娩的个案下跌了到成。人数从去年平均每个星期的到人回落至多人。但目前仍难以判断是否与当局采取的措施有关。

周一岳说:“在过去的大半年来,我们平均每个星期有30到40人,最高的时候有50多人,最低时候有20人左右。但在过去的3个星期,我们发觉数字降低至10多人,甚至是个位数。”

今年香港本地孕妇生产率,政府预计会增加,可能取消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配额,以释出更多的空间为本地孕妇提供服务。

4公立医院试享财政补偿 政府或全额买单亏损项目

公立医院试享财政补偿专家褒贬不一

作为新医改进程中的关键步骤,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终于将有突破。

上周末传出消息,北京市今年将率先启动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制订针对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偿方案,并将在朝阳医院开始试点。补偿新政或将对医院亏损项目全额买单。

对此,医院方面表示,即将实施的财政补偿方案突出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还对医院成本控制进行激励,有利于公共产品效益最大化。不过,也有专家对补偿新政的可操作性表示担忧,并指出这种财政补偿机制依然延续着传统的补“供方”方式。

同医院一样,民众也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政策倾注了很多期待,只不过比起方案细节,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政府如此大手笔的投入究竟能否改善困扰人们已久的“看病贵”问题。

聚焦1“负债累累”的医院望眼欲穿

原定于去年年底就应出台的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方案被许多人看成是新医改最困难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模棱两可的实施时间则让公众开始猜测在幕后可能存在的种种困难。

1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公开否认了舆论上关于该方案“搁浅”和“推迟”的说法,但他也坦承这是医改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邓海华透露,方案已经由相关部门修改完毕报送国务院审定。

就在这样一个“箭在弦上”之际,北京市卫生局终于率先公布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从朝阳医院总会计师张仁华提供的一份资料中可以看出,早在北京市卫生局直属的21家医院的经营损失比例就已超过了80%.而从卫生总费用增长趋势来看,财政卫生费用增长速度远低于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

“负债累累”的医院对财政补偿政策望眼欲穿。为财政补偿政策的推出,早在几年前部分地方就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试点等相关工作。

据了解,北京市卫生局早在4月至1月,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对直属21家医院及36家区县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的推广工作。自启动医疗机构的全成本核算至今,北京市已在11家医院累计完成了2万余个医疗项目的成本核算。

近日,据北京市卫生局介绍,包括宣武医院、积水潭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友谊医院、世纪坛医院、天坛医院和安贞医院在内的8家医疗机构已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在8家医院共核算的院级医疗项目18257项中,盈利项目占总项目的43%左右,亏损项目占57%,总收益均呈现较严重的亏损状态。亏损主要出现在门诊费、挂号费、住院诊疗费等方面,而化验费和检查费则为盈利。

8家试点医院成本核算情况显示,在其亏损项目中有4919项(占总医疗项目的27%)是政策性亏损项目,医院无法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而扭亏为盈,需要得到政府的补偿。而此次北京市出台的财政补偿政策,正是针对医疗机构给予亏损项目、设备更新、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补偿。这也标志着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中央医改方案中提出的要对医院政策性亏损给予补偿的要求。

聚焦2补偿政策有望促降患者诊费

新型财政补偿机制对医院的补偿分为经常性补偿、鼓励性补偿和专项补偿。经常性补偿,包括维持医院正常运营的项目,如离退休人员的补偿以及亏损及无保本点的医疗项目补贴;专项补偿,包括设备更新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等;鼓励性补偿,包括对成本效率优化显著的医院进行补偿。

朝阳医院总会计师张仁华认为,新的补偿政策将离退休经费定额补助调整为按实际补助,过去是71%左右,现在是全额补助,这将有助于维持医院资金的正常运转。而针对那些医疗收费项目低于变动成本的项目而进行的补偿,张仁华则认为,“从北京市8家试点医院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医院这部分项目都有较多亏损,主要是材料费用。”

此外有报道称,现有的财政补偿办法中没有“鼓励性补偿”,难以激励医院通过合理控制成本减少亏损,新的财政补偿方案中,政府每年确定一定金额的鼓励性补偿额度并逐年加大补偿力度。对此张仁华解释说,随着价格水平的上涨,北京市已经有了基础的成本核算数据,假设成本同比允许增长幅度为10%的话,而北京市某医院成本管理水平较高,成本增幅仅为7%,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奖励。

专项补偿是对设备更新和重点学科予以支持,将沿用现有办法,公立医院根据运行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专项申请,政府审批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据悉,补偿新政还将对医院亏损项目全额买单。“补偿新政在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还对医院成本控制进行激励,有利于公共产品效益最大化,使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离退休人员的经费负担补偿了、亏损项目补偿了,成本下来了,自然不会加重老百姓的看病负担。”张仁华说。${FDPageBreak}

聚焦3推广补偿政策或多阻碍,细节问题有待明确

尽管此次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政策将大大减轻亏损医院的压力,但也有专家认为该政策的实施之路却未必一路畅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刘军民就认为,此次政策的出台总体上符合医改方案的要求,但“挑战不小。”

有观点认为,经常性补助就应该是药品零差率改革之后,直接对15%的药品加成进行的补助。但刘军民表示,这种做法显然过于简单,而且也不是改革的目的,仍然没有显示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不过经常性补偿的具体内容的确很值得关注,当然这也可能是推行中最困难的环节之一。

“我认为经常性补助应该是保持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其中业务经费应该占较大比例,但由于涉及众多卫生服务项目,核定起来也是很困难,人员经费的核定也同样困难。”刘军民说。他表示,除了合理的成本开支核定,改革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还要以服务量和工作绩效的考核情况来进行补偿,以提高效率。要考核医疗卫生机构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在相关考核指标基础上核定政府应给予的补助。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杜乐勋也认为,其中还是有很多环节需要细化。比如,“加大补偿力度”就需要有具体的量化规定。还有要对亏损项目进行补助,那么亏损项目都有哪些?是属于经常性补助还是专项补助等问题都需要明确。在亏损数额上,各医院的情况不一样,而财政部门最终认定的亏损与医院报送的数据也可能不同。一般来说,亏损要有财政部门的最终认定。有关部门或可加总各医院报送上来的亏损项目业务收入金额,然后取平均值进行补助。另外的解决办法就是量财力而行。

杜乐勋表示,北京试行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政策虽在一些方面的确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最终还是要视各地财力而定,而在全国推行统一的财政补偿机制则比较困难。

聚焦4财补之举引质疑,供需双方如何均衡?

就在一些人还在猜测此次北京市的试水究竟能否为全国范围内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方案起到表率作用时,有专家对北京市正在试行的公立医院财补政策提出了质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且不论北京即将出台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方案是否具有全国推广的意义,单就其方案本身能否推行下去就让人心存疑虑。

比如,亏损的项目如何确定的问题。“什么项目亏损,亏损到什么程度,都要一一审核。如此一来,审核就将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顾昕说。他表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具体到补偿如何执行还存在很多难以操作的环节。其实,人们经常说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难点在于政府如何制定对公立医疗结构的补偿政策。我倒觉得应该确立一种补偿新思路。社会希望公立医疗机构合理地提供诊疗和用药服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收入最大化。

顾昕认为,此次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方式养“供方”,即政府不仅要出资兴办公立医疗机构,而且还要支付公立医疗机构所有职工的工资。除此之外,政府投入还至少包括离退休者的养老金、公共卫生服务补偿、基本设施建设和医疗器械购买、科研资金等。

事实上,除了政府投入之外,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还能从医疗服务和药品出售中获取收入,即“业务收入”。这种“创收”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正常的。而为人诟病的“看病贵”要缘于民众没有医保,以及现有的医保机构未能通过医药服务集团购买的方式对医疗机构的诊疗和用药行为加以约束,以致很多创收是以“非正常的方式”来进行。

而随着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药服务的收入将主要来自公立医保机构,少量来自患者的自费;非基本医疗服务的收入主要来自患者自费和商业性医疗保险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沿袭这一传统的思路来制定公立医疗机构的政府补偿政策,那根本谈不上是“新”医改了。

顾昕认为,新医改方案之中的一个亮点就在于它明确了政府要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而且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的供方和需方。同时它还提出政府购买服务需根据服务契约向服务承担者支付合同款。政府购买服务,正是市场机制的具体体现之一。新医改方案已经明确了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出资为公共卫生全额埋单、为基本医疗服务部分埋单,是“政府主导”的体现,而这同时需要政府具体的补偿方式应该引入市场机制。

5香港高官公立医院看病不享特权 体检需自费

香港公立医院长期人满为患。据中新网

一般而言,不论任何职级和职系的公务员,均享有同等水平的医疗福利。

———香港《公务员事务规例》

香港公营医疗几乎全额由政府财政埋单,公务员享受的医疗福利是否也比市民优厚呢?事实上,()与普通市民相比,公务员不享有任何医疗优待,他们需要与普通市民一同排队轮候看病,有公务员轮候牙科服务可长达一年半之久。昨天,立法会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就公务员医疗福利现状展开讨论。公务员工会建议成立医疗保险制度,让公务员可在保险资助下可前往私家医院看病。但港府目前仍在考虑中,并未同意。

公务员不论级别享同等医疗

“我在政府任职35年,几乎没有去过一次公立医院看病,看个发烧都要排队,根本等不来。”香港公务员总工会主席钟国星有点无奈地说。作为一名高级公务员,钟国星的薪酬足以支付在私家医院看病的高昂费用,但对普通公务员而言,到人满为患的公营医院排队看病,仍是最“划算”的办法。

香港《公务员事务规例》规定,政府作为雇主,会尽力向公务员及合资格人士提供“最佳的护理及治疗”。为此,香港公务员及其配偶和子女,除须支付住院费及假牙和口腔装置费用外,可免费享用卫生署或医院管理局(医管局)提供的诊治和医疗服务、X光检验、药物及牙科诊治服务。一般而言,不论任何职级和职系的公务员,均享有同等水平的医疗福利。

香港公务员看病实际节省的费用并不多。一般的诊疗虽然免费,一旦需要住院治疗,公务员同样需要支付住院费用。《公务员事务规例》规定,公务员入住头等病床收费304元/日、二等病床226元/日、特别病床197元/日、公众病床按餐食不同,从49元至147元/日不等。而相比普通香港市民,在公营医院普通病房就医,入院费为50元,急症病床每日费用为100元(非急症病床每日费用则为68元),当中已包括膳食、X光检验、化验、按规定分量发给的药物及各种特别治疗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物理治疗等费用。

公务员没必要有特别安排

“在公立医院看病,公务员与普通市民一样,同样需要排队看病。”钟国星表示,由于公营医院资源有限,患者众多,并非紧急的门诊病症,排队轮候一次也要数天乃至数周时间。

“既然政府与公务员签订的雇佣合约写明,提供最佳的护理及治疗,按照公务员队伍的理解,就是高于普通公营医疗服务的待遇,但实际上政府并没有做到。”昨日立法会上,有议员提出,有公务员投诉一直未获得及时和恰当的专科治疗、公务员诊所提供的服务不足,以致难以预约诊症时段,而牙科服务的轮候时间可长达一年半之久。

在港府看来,政府每年给医管局的拨款,既包括普通市民的医疗开支,也提供了公务员医疗福利所需的资源。“政府认为,公务员同样是香港市民,没必要特别安排医疗资源。”钟国星指出。

公务员体检需自费

在昨日的立法会上,针对目前公务员医疗福利的现状,有议员代表公务员工会,要求港府改善公务员医疗福利的安排。议员建议政府应研究推行一些措施,例如购买医疗保险供公务员及合资格人士使用,使他们不受任何配额或《药物名册》的规限,同时把中医药纳入公务员医疗福利的范围。

“政府推广一年一小检,五年一大检,但公务员医疗福利内却没有任何体检服务,体检一律需要自费。”钟国星表示,如果不想在公营医院排队看病,只能前往私家医院或私家诊所。香港执业的私家医生收费各不相同,每次约为150元至400元不等,而专科医生的诊金则更高。而药费有时候包括在诊金内,但通常另行收取。患者须另付化验、X光检验等费用。

“就以感冒为例,私家诊所看一次病起码收费200元,如果一家四口传染,四人看病就是800元。对于月入1万元左右的基层公务员,也是一笔不小费用。”有议员建议,政府应该为公务员设立医疗保险计划,在公务员前往私家医院看病时提供保险资助,既可分流公营医疗就诊人数,也可让公务员获得更多医疗服务选择。

但港府并未有对公务员建立医疗保险进行回应。

南都记者 康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