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结肠癌肝转移有哪些食疗方法

结肠癌肝转移有哪些食疗方法

时间:2024-03-30 16:23:39

相关推荐

结肠癌肝转移有哪些食疗方法

来自结直肠的肝脏转移癌患者能够安全地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其全部存活时间得到延长。因此,转移癌限制于肝脏的所有患者均应行手术治疗。

1结直肠癌肝转移宜手术治疗

发表在最近一期肝-胆-胰腺外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来自结直肠的肝转移癌患者能够安全地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其全部存活时间得到延长。

意大利那不勒斯S. Maria di Loreto nuovo医院的Giulio Belli博士指出,CT、核磁、超声等影象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诊断肝转移癌的敏感性。而且,肝脏手术在近中发生了重大变化。沿非解剖学线路的术式使曾认为无法切除的多发病变得以切除。

为此,研究人员评价了1986至2000年间,因来自结直肠的肝转移癌而行肝切除术的181例患者。其中,56例行系统解剖大部肝切除,125例行非解剖限制性切除。

结果发现,行解剖学切除患者的手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81例患者的全部5年存活率为40%。

Giulio Belli博士认为,来自结直肠的肝脏转移癌患者能够安全地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其全部存活时间得到延长。因此,转移癌限制于肝脏的所有患者均应行手术治疗。

2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结肠癌早期手术彻底切除治疗效果较好,术后辅以化疗可以防止复发,但是结肠癌发生肝转移后手术治疗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了,有时候反而起到反作用。结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中药治疗,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以及对癌症的认识,中医药治疗癌症方面得到了很多大夫的重视。

传统的观点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临床IV期,已失去治疗的意义,从而使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早期、孤立、较小的转移灶可以被发现;手术、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可使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后者包括:全身化疗、经门静脉化疗、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等。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首选的手段。对于同时性肝转移的治疗:

(1)原发灶可切除、肝转移灶亦可切除,应争取Ⅰ期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

(2)原发灶可切除、转移灶无法切除,切除原发灶、行门静脉置管,术后经门静脉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 +全身化疗。

3)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无法切除,酌情行姑息性手术。包括短路手术和造口术等,术后辅助化疗。对于异时性肝转移的治疗,即原发灶切除了以后出现的肝脏转移,

(1)如果肝脏转移灶可切除,可手术切除肿瘤;

(2)肝脏转移灶无法切除,可行TACE、射频、冷冻等局部治疗加全身化疗等综合措施。一般认为在第一次原发灶切除后肝脏转移发生的时间越晚,预后越好。行肝切除手术前应行全面、细致的全身检查,排除其它部位的转移。肝切除宜采用不规则性肝切除。术后加辅助性综合治疗。对结肠癌术后短期内(术后1年内)出现的肝转移,即使转移灶可切除,亦应先行1~2个周期的全身化疗后,再行肝脏的不规则切除。决定肝转移可切除性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肝转移的数目,即“转移负担”。在一小部分肝转移患者中,肝转移局限一叶或一段,手术切除不但简单,而且5年生存率可达40%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外科医生的经验是决定手术的关键因素。影响肝转移手术切除的因素有肿瘤分化程度差、腹腔淋巴结转移、肝外器官的转移、手术切缘不净以及肝两叶转移等。临床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可使部分不能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结直肠癌肝转移,经FOLFOX (草酸铂、亚叶酸钙、5-FU)三周方案化疗后95例获手术切除, 5年生存率达40%。对不能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目前主要的化疗方案是5-FU 持续静脉点滴、亚叶酸钙生化调节剂、联合或交替应用草酸铂与依立替康。化疗可以联合靶向治疗,如贝伐单抗(Avastin,抗肿瘤血管形成) 、西妥昔单抗(C-225,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由于结肠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特点,有时肝脏可能是大肠癌唯一的转移部位,肝切除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机会。因此,其手术切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不能切除的转移病变,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身化疗:目前仍是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有效率在18%一31%,中位生存期为8-14.2月,有报告应用尿素口服治疗,个别病例可存活以上;

(2)肝动脉灌注化疗:大多数病例适合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最常见的药物为5-Fu、MMC及DDP,有效率可达48%-62%,2年生存率可达47%。

(3)肝动脉栓塞化疗:其原理在于既能使化疔药物高度集中于肝转移灶,又能堵塞肝癌病灶的血液供应,栓塞剂包括碘油、明胶海绵等,化疗药物仍为5-FU、MMC及DDP等,有效率约为50%,中位生存期为11-18月。

(4)经肝动脉或全身化疗毒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常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

①在化疗后第一周,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倦,头晕等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泄泻,化疗后第二周起可出现白细胞数下降,此期间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之证,治法以健脾和胃、补养气血为主,子陈夏六君汤加黄芪、薏苡仁为基本方。②化疗后第3-4周,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等不适已基本消失,饮食及体力已逐渐恢复,多见舌淡暗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涩,此多为正虚邪实,正虚多为脾虚气虚,邪实多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以攻补兼施,健脾益气合清热利湿、理气散结,活血化瘀。方用四君子汤加味: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郁金、赤芍、莪术。

③我们认为在肝转移癌的辨证过程中应抓住本虚标实这一特点,根据“木克土”、“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脾胃气虚常贯穿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注重健脾益气,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生化无源则正气亏虚,痰湿瘀毒留滞,诸药亦难以奏效。通过健脾培土,增进食欲,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则可以达到扶正亦能祛邪的目的。

(5)病灶内化疗:将酒精或化疗药物在B超引导下直接注入病灶内,使病灶有较高的药物浓度,而对周围组织影响较小,注射时常将药物混在碘油等物质中,以防药物过早扩散到正常组织中去。

(6)放疗:对缓解疼痛效果十分明显(55%-95%),但对延长生存期效果欠佳。

(7)中医药治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病例,中医药治疗在改善全身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延长生存期方面有相当的价值。方药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疏肝利胆为主。

3原发性肝癌晚期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治疗策略

原发性肝癌晚期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治疗策略

(一)手术治疗

关于胃癌肝转移的手术在教科书及诊疗指南中较少提及,原因在于发生肝脏转移时往往伴随肝脏以外的病变,如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脏器的远处转移。因此,仅有1/5的患者行肝脏手术。手术后约2/3的患者会发生肝内复发,提示可能在进行肝脏手术时已存在隐秘的肝内微转移灶。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的研究提示肝脏转移灶切除术可以带来满意的临床获益。胃癌肝转移患者行肝脏病灶切除时,应考虑选择那些没有腹膜转移及胃癌病灶无血管及淋巴管的患者。对于位于肝脏一叶的转移灶或直径小于4cm的转移灶及肝脏孤立病灶,可手术切除,手术后需进行辅助化疗。

(二)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RFA)因其安全性及操作性,广泛地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一项前瞻性研究评价了经体内植入泵肝脏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RFA的疗效。7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均无肝外转移,肝脏病灶在3.2~6cm,先予HAIC,肿块至3cm以下,后对肝脏病灶予RFA,结果显示肿瘤完全消退,中位时间为16.5个月。RFA作为手术的替换手段,对于手术存在难度的晚期胃癌而言可以推荐为姑息治疗的手段。肝脏转移病灶的大小RFA治疗能否达到完全控制的主要因素,通常认为,肿块直径小于2.5cm者有90%的机会被射频完全摧毁,而肿块直径大于5cm的约50%以上不能完全为RFA控制,因此,肝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射频或微波消融是肿块大于5cm患者的较佳选择。

原发性肝癌晚期治疗

(三)肝动脉化疗灌注/肝动脉化疗栓塞

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肝脏肿瘤供血靶动脉,进行肝动脉化疗灌注,从而在肝脏形成局部药物高浓度;或者注入适量的抗癌药物和栓塞剂使靶动脉闭塞,起到化疗性栓塞的作用,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肝脏转移病灶,且毒副反应较小。目前有几项关于肝动脉灌注化疗在胃癌肝转移的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对转移病灶有一定的控制生长作用,但没有带来明显的延长。随着HAI技术及材料的发展,可降解淀粉微球(DSM)开始广泛使用,有学者应用DSM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方疗8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其有效率达62.5%,期高达36.1个月,这只是一个小样本报道,还需扩大样本加以。但是无论何种肝动脉灌注方法,只是对于肝脏局部进行治疗,目前广大学者认为该方法只是在化疗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手段。

(四)化疗

虽然上述几种局部治疗模式对胃癌肝转移患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胃癌发生肝转移表明该患者已属于疾病晚期,因此,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是这部分患者的基础治疗。

对于胃癌伴有肝转移的优化治疗现在尚无统一标准,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多学科参与方可达到临床获益;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了解胃癌肝转移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找出针对性的靶点进行治疗;并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为制定正确的治疗指南提供依据。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4结肠癌肝转移的现状和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现状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发生率高50%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微转移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引流结直肠的静脉血流均汇入门静脉进入肝脏,肝窦是胃肠道血液回流的部位,对血流的廓清率高,是肿瘤细胞最容易着床的脏器;结直肠癌最易侵入静脉,发生率可高达20%~30%;癌细胞一旦脱落进入血循环,很容易在肝脏形成转移灶。肝脏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据国外尸解资料报道:恶性肿瘤患者40%有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率高达60%~71%。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前者是指发现结直肠癌的同时发现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灶发现的间隔《 6个月;结肠癌术后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发现间隔》 6个月者为异时性肝转移,异时性肝转移约30% ~40%发生在所谓的根治性切除术后, 80%发生在术后2 年内。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重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问题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医生应考虑到肝转移的可能,进行相关的检查。术中应常规探查肝脏,必要时可考虑术中B超检查。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诊,术后1~2年内每3~6个月随诊1次;术后3~5年内每6~12个月随诊1次; 5年后每1~2年随诊1次。随诊项目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测、B超、CT和胸片等。手术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以发现吻合口及结肠其他部位有无复发。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措施:术中应注意无瘤原则、操做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挤压肿瘤,可在肿瘤切缘两侧用布带扎紧;按根治的原则切除肠管和清扫淋巴结,既要达到根治范围、又要达到彻底的程度;可采用术中门静脉置管,术后5-FU持续静滴化疗;依据病理结果制定合理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并严密随诊。

积极应对结直肠癌肝转移

传统的观点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临床IV期,已失去治疗的意义,从而使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早期、孤立、较小的转移灶可以被发现;手术、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可使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后者包括:全身化疗、经门静脉化疗、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等。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首选的手段。对于同时性肝转移的治疗: (1)原发灶可切除、肝转移灶亦可切除,应争取Ⅰ期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 。(2)原发灶可切除、转移灶无法切除,切除原发灶、行门静脉置管,术后经门静脉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 +全身化疗。3)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无法切除,酌情行姑息性手术。包括短路手术和造口术等,术后辅助化疗。对于异时性肝转移的治疗,即原发灶切除了以后出现的 肝脏转移, (1)如果肝脏转移灶可切除,可手术切除肿瘤;(2)肝脏转移灶无法切除,可行TACE、射频、冷冻等局部治疗加全身化疗等综合措施。一般认为在第一次原发灶切除后肝脏转移发生的时间越晚,预后越好。行肝切除手术前应行全面、细致的全身检查,排除其它部位的转移。肝切除宜采用不规则性肝切除。术后加辅助性综合治疗。对结肠癌术后短期内(术后1年内)出现的肝转移,即使转移灶可切除,亦应先行1~2个周期的全身化疗后,再行肝脏的不规则切除。决定肝转移可切除性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肝转移的数目,即“转移负担”。在一小部分肝转移患者中,肝转移局限一叶或一段,手术切除不但简单,而且5年生存率可达40%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外科医生的经验是决定手术的关键因素。影响肝转移手术切除的因素有肿瘤分化程度差、腹腔淋巴结转移、肝外器官的转移、手术切缘不净以及肝两叶转移等。临床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可使部分不能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结直肠癌肝转移,经FOLFOX (草酸铂、亚叶酸钙、5-FU)三周方案化疗后95例获手术切除, 5年生存率达40%。对不能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目前主要的化疗方案是5-FU 持续静脉点滴、亚叶酸钙生化调节剂、联合或交替应用草酸铂与依立替康。化疗可以联合靶向治疗,如贝伐单抗(Avastin,抗肿瘤血管形成) 、西妥昔单抗(C-225,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价值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后5年、生存率和手术死亡率分别可达50%、30%。随着肝脏切除手术技术的提高(例如肝中区肿瘤、近肝门肿瘤切除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先进的切肝设备和有效药物治疗),既往认为不适宜的手术变得安全,手术适应症扩大,5 年生存率达50%。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诊治过程中的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改善预后。

5结肠癌肝转移有哪些食疗方法

结肠癌的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同时会无选择的杀死正常细胞,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并且出现一系列副作用。此时患者往往需要一定的辅助治疗,那么食疗就是很好的选择,结肠癌肝转移食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是简单的介绍:

1.桑椹猪肉汤:桑椹50克,大枣10枚,猪瘦肉适量。桑椹加大枣,猪肉和盐适量一起熬汤至熟。经常服食,具有补中益气,下腹坠胀者可用此方。

2.藕汁郁李仁蛋:郁李仁8克,鸡蛋1只,藕汁适量。将郁李仁与藕汁调匀,装入鸡蛋内,湿纸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剂,具有活血止血,凉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选用。

3.荷蒂汤:鲜荷蒂5个,如无鲜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许。先将荷蒂洗净,剪碎、加适量水,煎者1小时后取汤,加冰糖后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结肠癌肝转移食疗方法。

4.肉桂芝麻煲猪大肠: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猪大肠约30厘米。猪大肠洗净后将肉桂和芝麻装入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调味后即成。饮汤吃肠,此结肠癌肝转移食疗方法外提中气,下腹坠胀,大便频者可选用。

5.茯苓蛋壳散:茯苓30克,鸡蛋壳9克。将茯苓和鸡蛋壳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剂,用开水送下,此药膳具有蔬肝理气,腹痛、腹胀明显者可选用,另外还可选用莱服粥。

6.木瓜炖大肠:木瓜10克,肥猪大肠30cm。将木瓜装入洗净的大肠内,两头扎紧,炖至熟烂,即成。饮汤食肠,此膳具有清热和胃、行气止痛。这是结肠癌肝转移食疗方法之一。

7.马齿苋槐花粥:鲜马齿苋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先将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捞出,码齐,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研成极细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兑入槐花细末,并加入马齿苋碎末及红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早晚2次分服。槐花性凉味苦,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止血的作用。这种结肠癌肝转移食疗方法效果显著。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症。

以上结肠癌肝转移食疗方法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患者在饮食治疗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地进行医治,这样才能尽快的恢复健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