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总结 山西红色文化感想(2篇)

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总结 山西红色文化感想(2篇)

时间:2023-08-04 15:15:51

相关推荐

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总结 山西红色文化感想(2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总结一

欢迎光临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太原。我是太原四季风旅行社的导游__x。为我们驾驶旅游车的是太原__车队的x师傅。在此,我代表太原340万人民热情欢迎大家的到来,祝福大家在山西度过一个美满快乐的旅程。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山西旅游的主题口号。据第六次全国文物普查,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71处,占全国总量的11.5%,位居全国第一,正所谓30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五百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沿途介绍:大家刚刚走出的机场是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位于太原市所辖六区之一的小店区,机场始建于1939年,原为大军阀阎锡山的军用机场,后改为民用,曾于1968年,1992年,20__年进行改扩建。机场拥有3600米的长的4e级跑道,两座航站楼,年设计旅客吞吐量600万人次,可备降世界上最大客机a-380飞机。武宿机场是国内的干线机场,北京首都机场的备降机场。2号航站楼造型别致,犹如一架展翅欲飞的三角翼飞行器,以“起飞?三晋”为建筑主题。很有特色。当前,(20__年1月)原1号航站楼正在紧张施工中,造型与2号基本一致,又是太原的一处双子座建筑。

我们面前的立交桥,于95年10月1日建成通车,96年获得了国家建设部“鲁班奖”,是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座立交桥,是山西省第一条高速太旧高速的龙头,是太榆路,东山过境,南环高速,机场一级公路,5条公路交汇处的定向互通三层大型立交枢纽工程,是当时国内建成的建筑面积最大的(4万多平米)的城市立交枢纽工程。

龙城大街:现在我们走上的是太原的龙城大街,也叫机场大道,这条大道20__年建成通车,龙城大街的沿线将集中发展商业、金融、商务、新闻出版等行业,还将新建龙城公园,并以此为核心大力开发建设龙城新区。现在加紧建设的有山西大医院,太原最大完全中学等省市重点工程。山西大医院净用地355亩,设计床位20__张,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山西大医院在建筑风格上融入山西地域文化特色,呈现九宫格布局,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将会成为山西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座综合性医院。新建的太原完全中学,将成为太原市城区内规模最大的中学,这所中学将完全由政府投资兴建,投资总额约2.6亿元,是我市“百校兴学”工程中新选址建设的一所中学。学校位于龙城大街中段路南,东临唐槐路、西临针织路,校园净占地面积175亩(1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建成后学校将成为太原市城区内有史以来占地面积最大、设计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中学。有朋友问了,这条路怎么叫龙城大街呢,在此,我需要把太原的几个别称和历史沿革给大家介绍一下。

历史沿革:太原辖1市3县6区,面积6988平方公里,人口345万。“广平曰原”,太原就是大平原的意思。太原古城“晋阳”,公元前497年,晋国重臣赵简子赵鞅令家臣董安于,尹铎负责设计兴建了晋阳城。当时的晋阳城在今天的晋源区古城营村,因位于晋水之北,古人称水北的地方为阳,所以叫晋阳城。,以此为始,太原建城已有2500多年了。秦朝时,始皇帝在全国设置36郡,晋阳属于太原郡。汉武帝刘彻当政期间,全国设置13个刺史部,晋阳为并州刺史部治所,晋阳因此又称“并州”,太原简称“并”即由此而来。说来说去,还没提到龙城,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北齐,虽然没把太原作为首都,但却是别都,大力营建太原,留下了众多古迹,如蒙山大佛,天龙山石窟等。隋唐时期,太原迎来了他的辉煌鼎盛时期,隋文帝杨坚把太原作为“北门锁钥”的军事重镇,先后让自己的三个儿子晋王杨广、秦王杨浚、汉王杨谅驻守晋阳。

当担任太原留守、河东抚慰大使的李渊镇守晋阳时,他的儿子李世民从小在晋阳长大,人称“太原公子,6即隋义宁元年,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晋阳起兵,第二年就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李唐父子对太原很有感情,认为太原市“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所以唐朝把太原定为北都、北京,与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并称为“三京”。有李白诗为证:“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五代十国时期,晋阳先后涌现出后唐李克用、后晋石晋瑭、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等4位皇帝。因为他们都是在太原开基立业的,出真龙天子,所以叫太原为“龙城”。龙城大街的得名也源于此一典故。

到了宋代,晋阳古城迎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宋朝皇帝赵匡胤、赵光义哥儿俩攻打晋阳,直到第三次才攻打下来,当时宋朝已经建立。赵光义打下晋阳后,生怕这座龙城再出所谓的真龙天子闹自己独立,与他争夺天下,于是就下令水淹、火烧了这座历经春秋至隋、唐、五代等十多个王朝的城市,同时命令大臣潘美在当时的唐明镇修建了现在的太原城。刚刚我们路过的大南门,就是宋朝太原城的一个城门所在。同时,潘美还在太原修建了丁字街,取其钉死龙脉之意。现在的建设路还有很多丁字街,就是当初建城留下的遗迹。聪明一时的赵光义毁掉晋阳古城,只想到赵宋王朝家天下的安危。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晋阳古城被毁,就使得中原大地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护卫屏障。140多年后,金兵便南下太原,长驱直入汴梁,即今开封,掳走了他的子孙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使中原大好河山再度陷入破碎混乱的局面。历经金元两朝300年,明朝朱元璋的第三子朱h受封晋王后,宋建太原城迎来第一次扩建。当时的夯土城墙外包城砖,周长12公里,高12米,开有8门,均设城楼,气势磅礴,巍峨壮观。“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的谚语即由此而来。

特色文化名城--太原:华夏文明看山西。三晋文明聚并州。太原位于山西中心区域,自古就是边塞屏障,国之藩篱,京畿近地,北方重镇,曾经发生在晋阳城的“三家分晋”、“刘恒治代”、“北朝称雄”、“李渊起兵”、“五代更迭”、“北宋毁城”等众大事件,直接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太原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之处,历史上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女真、契丹等少数民族在太原一代生存发展。数千年来,太原始终是三晋大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才杰辈出,文俊迭起,帝王巡游,将相登临,晋阳山水孕育了众多文采飞扬、书画并长、思想深邃、开拓创新的才子学者,也吸引着封建帝王们的目光,他们的活动对三晋文化的形成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故有学者称:“太原是当之无愧的晋文化荟萃之地”“是三晋文化的核心”。

太原是九朝古都,龙兴之地。自公元前497年太原建城以来,太原先后是赵国、前秦、李晋,北汉四个政权的都城,是北齐、唐朝、后唐、后晋、后汉五个政权的陪都:古代太原虽然多为少数民族和割据政权都城,或者只是中央王朝的陪都,但建都的时间跨度之长,王朝政权之多,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之重要,在中国古都城市中异常显赫,是除七大古都外,其他古都所不能比拟的。

太原遗存丰富、文物众多。太原市现有馆藏文物20余万件,古遗址、寺观、宫殿、石窟、古塔及石刻、雕塑、壁画等各类文物近千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8处。其中,国保单位13处,省保单位32处,市保单位46处。从全国来讲,有如此众多文物资源的城市是少见的。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之一,聚合了整个中国古建园林要素,浓缩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符号及佛、道、儒三教精华,展示了太原几千年的发展。晋阳古城是太原2500年文明的有力见证,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历经20余年建成的蒙山大佛,是太原文化的精神支柱之一,距今已1459年(截止20__-1-28),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早。所有这些,都激励着太原人要把自己的城市建成一个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将来,在太原西南,将会形成一个以晋阳古城遗址展示为主题,以古墓葬,园林寺观,石窟艺术为烘托的特色景观,彰显太原城市的魅力。

滨河东路:现在大家走上了滨河东路,该路由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太原量身打造。道路全长16.5公里,南至小店,北至柴村桥,全程无红绿灯,设计时速60公里/时,是贯通太原市南北的快速通道,城市景观大道,太原旅游通道。如果有人问你,从南至北怎样快速通过太原市区,回答无疑是滨河路。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火炬桥,火炬桥总长1490米,西起汾河西岸的新晋祠路,东接汾河东岸的太茅公路,道路设计标准为城市一级主干道,主桥道路的路面按双向八车道设计。火炬桥在设计上采用了国际上的最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三根弯塔柱组成斜拉桥主索塔结构,将桥面的荷载通过拉索分布到三根塔柱上。最重要的是,这三根弯塔柱也是对“三晋大地”的一种表象性总结,三根弯塔柱形成了三维变化的结构组合,它如同一朵迸发灵感与创新精神的火焰。此外,桥体的夜景灯光又采用了最具有吉祥意义的红色泛光灯照射塔柱,斜拉索采用白色灯光。夜幕降临,红色的灯光,象征着熊熊燃烧的火炬,用白色灯光连接起来的斜拉索,仿佛是千万只握着火炬的手,预示着太原人民团结一致,欣欣向荣。

说到滨河,自然是紧挨着河的意思了,哪条河呢?山西的母亲河--汾河。在汾河两岸,修建了两条城市快速通道,滨河东路和滨河西路,姊妹路。道路的通畅,为两岸区域疏通了血脉,打上了强心针,使两边区域迅速升值,宜人的环境令人向往,商住两相宜,成为了太原的热点楼盘,太原市的目标,是要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为太原的“外滩”。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中环桥,南中环桥是连接太原南部汾河两岸的一条重要通道,该桥主线全长2608米,分为东引桥、主桥、西引桥三部分。其中,主桥全长300米,主跨180米,桥梁标准宽度为52.5米,最宽处71米;西引桥为高架结构,东接主桥,西跨新晋祠路后落地,全长1114.74米。南中环桥工程还包括东西立交桥!

主题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总结二

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f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带游客进“下东门”)

这里就是乎迢方城的“下东门”。大家看这高达12米的城墙多雄伟、多壮观。在城外,本来还有护城河.城门处架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进来朗这个地方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城门是城墙上的薄弱环节,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强了城池的防卫手段。这里地方根小,四周为高墙围护,即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有的瓮城门并不是开在城门对面,而是拐个弯开在旁边.更可防止冲入的敌兵一较作气冲到城门下.通过拐弯来消解敌兵锐气。这些设计思想都是古人在长期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大家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造讲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一座小关帝庙。关帝是武圣人.把关庙修进瓮城里,却是平迢人的独特创造。请大家随我进城,上城墙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在城上了,这里本来还有城楼.在战争中毁掉了。这座建在城墙上的台,传说就是尹吉甫的点将台。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将,在历史上游藩有名,《律经冲的《较高》、《冠r2等几首诗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对北方游牧民族0l犹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挥的。为了巩固北伐的成果,他还在这里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遗迹这里还有多处。在京陵村附近还有一处村茁叫尹村,传说是尹吉甫当年驻兵酌地方。在上东门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书“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东门里还有一座纪念尹吉甫的小庙。

请大家随我观赏一下古城的建构。

(带游客向南浸步.边走边说,约走2—3个墩台即可停下)

我们看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宋代官府编写的《营造法式》上有个书面解释:“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与丈夫也。”意思是说城墙高大厚实,保伟丈夫;女墙单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间有的地方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竞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我们看:两边的女儿场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上还修筑了垛口,垛口还留着供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这当然是为了实战的需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