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 学完论语十二章的收获和感想(九篇)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 学完论语十二章的收获和感想(九篇)

时间:2019-01-17 16:55:22

相关推荐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 学完论语十二章的收获和感想(九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一

儒家之前就有很多君子之学说了,但是孔子是君子之学说集大成者,儒家的创立人,《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论语》一书中提及君子之道之处有八十余处,可见君子之道是儒家中的重点。学好《论语》就能学好国学,明白中华文明渊博。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此句出自于论语,说的是一个仪地小官请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从此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是出君子的年代,孔子在世的时候就被人称为君子,并且像孔子这样君子还不少呢。

论语又有云:“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当时虽然孔子已被人称赞为君子了,但他还严格要求自己,认为自己在这三方面还没做好,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君子,他时刻反省,学不止息,被后人敬仰为圣人,天之木铎。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所著,把孔子的言语,行为记录下来的一本书。儒家以孔子为首,孟子,荀子次之。《孟子》一书中记载“仲尼不为己甚者也。”《荀子》一书中也多次提及孔子言行,有云:“子曰:君子未得也,则乐其意;即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众多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都有引用孔子的言行在他们的书中,这就不一一例举了。只是可以想到君子的形象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前秦春秋时期人,百家争鸣的年代,出大师和君子的时代,那是一个思想家的高产期,之后两千多年来中国还没有一个文化学术时代比得上百家争鸣的时代。

之所以儒家学说能留传至今,并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君子之道是很重要的,功不可没。在今天看来要想君子是一种高贵,是一种修养,甚至是骨子里带来的血统,其实不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论语》中说,哪怕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也可以成为君子,只要他的言行能符合君子的要求,那么他就可以是君子,很接地气,没有门坎。世俗的人很多,但不代表他们否认君子之道,不向往君子之道。

有人会说,君子不懂变通,严肃太过,实则不然。《论语》中有云:君子不器。又有云“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意译来说,是有人问井里面如果有人被困,君子会不会跳下去救?孔子说,难道我不会在井边放绳子下去救吗,非要跳下去吗?跳下去我不是也上不来了吗?君子不可能被忽悠的。可见孔子一点都不呆板,不单把道理说清楚了而且很有幽默感。

又有人会说,不犯错的人没有,做君子太难,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君子也有犯错的时候,《论语》有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不二过,不迁怒。没有人会愿意在同一件事情上犯两次错误,所以说君子之道也是人之常情。

百家学说,或多或少都会有和儒家思想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直到现在为止,文人写文章或多或少都会引用儒家学说,只要涉及到人和社会,国家都会提到儒家,儒家学说就是关于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学说,简而言之,教育如何做好人以及处理好人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学说。

这在西方人称为伦理学,包括伏尔泰在内的许多哲学家、文学作家都是认同褒奖过儒家思想。这种学说是一种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修行,是君子的修行。国学是中国文化传统之信仰,而学好国学必须先学好儒家,学好儒家必须要从《论语》开始,学好《论语》则要从二个字开始切入,“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章太炎先生说,“忠恕乃絜矩之道,言推己及人者。”

忠,要诚心实意,坚定信念,行礼学道,爱国爱民。恕,要宽人严己,不强加于人,爱人如爱己。忠恕缺一不可,忠恕领悟了,那么可以说你己经走上了君子之路,虽然任重道远,何不试学而为之呢?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做不成君子,做个文质彬彬的人也是值得别人称赞的。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能流利朗读及背诵课文。

2.理解每则语录的内容,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

3.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2.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在小学时又强调快乐学习,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论语十二章》是学生本学期接触的第二篇古文,由于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基础较差,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掌握较差,实词积累少,因此在阅读中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文要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拔钉子”的方法,掌握重点词语。并且注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读儒家经典

1.介绍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被后世尊称为“圣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72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轻松听一听:学生听教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

3.大胆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合作译一译: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三省、愠、说、罔、殆、信、传、矩、十有五、堪

饭疏食,饮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论儒家经典

1.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讲讲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参考:第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做人。“学”是认知过程,“习”则是巩固提高的过程,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学有所成。“人不知而不愠”,这是谈个人修养的崇高境界。

第二则讲治学的人的品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后面用了一个冒号,表示它是总领后面的内容。“三省吾身”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第三则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在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2.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

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第十二则。

谈学习态度的有:第七则、第九则。

谈品德修养的有:第一则、第二则、第六则、第八则、第九则、第十一则、第十二则。

3.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问题。

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二则,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结束语: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习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三

《论语》历年来被誉为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读了《论语》后,我有所感悟。同时也油然而生出对儒家文化,对孔夫子的敬佩。

我在书中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求看看自我是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齐来,仅有用知识丰富自我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短短的一则语录让我联想到了我身边的人,他们凭借着自我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学习,温习,最终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我们不也这样吗?如果我们被忧心烦恼甚至怨恨蒙蔽了双眼,那么势必会影响自我的工作和学习。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我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没有像孔子与他的弟子做到,比如,不守信用,性格软弱,说脏话,不懂礼貌等。可是,读了论语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领悟到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会那么不懂事了。

《论语》讲的肯定能使我们有所收获,《论语》让我感到了几千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朋友,多读一些好书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是的,心动不如行动,大家快点看看吧!

论语,创编它的意义就是在于教人们如何做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对照这些,尊重长辈这一点我做的就不是很好:我经常是长辈给我提议后仍我行我素。比如家长让我别玩了,可是我还偏玩。我应当听从长辈的要求,按长辈的要求去做。

论语里还提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我,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教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每时每刻反省自我,反省的资料不光有这些,也能够有其他资料。比如反省自我虚度光阴了吗做坏事了吗长辈要让自我办的事做到了吗

我就有一个亲身经历:有一次,妈妈出去办事,让我完成作业。我在做作业时写一会儿就干干别的,浪费了自我许多时间,就没有做到珍惜时间这一点。我应当认识到我浪费的是自我的时间,在人生中我就虚度了这些时间。

读完《论语》,我发现我有许多地方都没有做到论语里讲的,我必须要化为行动,以论语的资料为目标,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四

自从200x年1月在新浪的博客上帖完了《道纪》全文以来,得到众多朋友的支持。许多朋友更是参与讨论,其中的许多问题也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原本没有计划再续写一些内容,但是这段时间与众多朋友的交流所引发的思考似乎很有必要加以整理。于是,就以附录的形式呈现出来,主要是因为这之中所牵扯的题目可能与“道纪”的论述没有必然的关联,而这之中的内容又是“道纪”的延伸。

关于“道纪”如何来指导生活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只要多读一读《老子》、《论语》就可以了。就像我在第五章和第八章中所说的那样:“孔子思想与绝对光速宇宙观的符合使我们有了一个完整而丰满的思想用来替代与绝对时间宇宙观一起退到历史背景中的哲学”;“将‘孔老’思想组合在一起,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维之路。在宇宙观转换的时候,在我们挥手告别哲学的时候,‘孔老’思想使我们有信心走向前方。”但是,通过前面对孔老思想的分析,我们发现两千多年的传承已经将其中的很多思想改变得面目全非了,因此与其回答如何用道纪来指导生活这个问题,不如将《论语》之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解用道纪的方法整理清楚,如此一来,《论语》就可以方便地指导我们的生活了。

学而时习之

虽然在第八章中给出了我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但我还是认为有必要在此处重提。作为《论语》的第一句话,它实在是太重要了。对这句话理解的误差,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论语》的整体看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第一章。

这几句话太过熟悉,特别是前两句,熟的让人从来不想其中的含义,习以为常自然地认为完全理解。还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与思想无关,他们认为一个如此平常的现象,孔子有必要这样大呼小叫“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吗。但是我们真的理解了吗?

让我们试着解释一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进而采用道纪的方法,也就是用自身的体验加以印证。上小学时,老师将其解释成:学习而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不知道你快乐不快乐,反正我不快乐,每次为复习而复习,总会使我打瞌睡。后来我又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学习而后经常实践不是很快乐吗?试想,如果你学得一门技艺,而后就不停的实践,最后你不烦我都烦了,这快乐从何而来呢。起初我以为孔子所说的快乐也许不是我们能够简单体会到的,但是读了几遍《论语》之后,你会发现孔子在用最为简单的语言阐述生活、社会中的种种道理,如此一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孔子对生活的体验同我们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呢?如果这是因为我们同圣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别,那为什么在读到后面类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观点的时候又觉得孔子同我们的体验是那么的相同呢?也许我们将这个“学而时习之”给误读了!这句话位于《论语》的开篇,如此之简单,简单到了成为我们学习《论语》的障碍。

于是有必要翻看一下不同版本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看来主要的问题出在“时”字上面。中关村图书大厦里有一面书架摆着众多版本的《论语》注释,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如今国学的火热程度,可这眼花缭乱出版物对于一个想挑一本来学习的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

一种挑战。不过这样的状况对于我来说到是方便得很,因为可以很快地翻阅不同版本对同一句话的解释,从而对关于这句话的认识情况有一个总体了解,而更好的是还不必买任何一本书。于是,我看到了对“学而时习之”总体认识情况。这些解释通通 将“时”解释为时时、时常、经常,只有一个版本将“时”解释成时代。如果我们追根循源,最后会追踪到宋朝的朱熹,朱熹所作的《论语集注》中是这样写的:“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心中喜悦。”后来的人们不加思索的接受了朱熹的这个注解。但如果查《辞源》,“时”具有“时时”这个意思最早源于唐代。如果孔子要说明“学习而后经常实践”的意思,他应该用“常”字,而不是“时”字。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论语》来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找一找“时”字出现在《论语》中其他地方所具备的含义。就在同一章,三个段落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时”字:“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而那个时的解释是时节,时机!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了了,这个“学而时习之”的“时”也应该也解释成时机!由此,它的解释就变成了:“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如果使用道纪的方法,回顾自己人生中的快乐之事时,都是学习,时机,实践三者遇到一起时产生的,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们接得如此之近。不仅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下就变得不那么平常了。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孔子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快乐人生”这一个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实际上是人生观。如此一来,它出现在《论语》的最开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来,《论语》给我们的感觉就完全改变了。

孔子告诉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孔子不仅要阐述快乐人生的主题,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人生为何而乐,原来乐在学、时、习的交汇,这三者中的任何一项来得过于容易,都会使快乐大打折扣。学、时、习与快乐之间似乎有某种乘积关系。在这三者之中,学和习是人主观可以把握的,而时机不仅要靠天时,还要靠我们发现的眼睛,即洞察力。但这三者之中“学”是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时机,付诸实践。孔子承认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学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强调“好学”的重要性。于是才有了贯穿《论语》全篇关于学习的论述。

我们不仅面临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还面临一个色彩斑斓的快乐社会,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前在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脑子里反映的实际上是“友朋自远方来”。难怪每当我们接待远方宾客的时候,喜欢脱口而出的总是这句话,但这恰恰是对这句话的误读。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自远方来”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素:“有朋”、“远方”、“来”,三者和一,不亦乐乎。“有朋”表示人生中有志同道合的人,这个“有”字格外重要,也许我们会有很多朋友,但不一定志同道合,不一定可以交流思想,因此“有朋”中的“有”就显得格外珍贵。同时它又是“德不孤,必有邻”中的“有”,孔子告诉我们这样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定存在的。而“远方”的意思是只有相距的远,才能有个人的空间,才能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各有所悟,古代的“远”可以等同于地理上的远,在信息,通讯发达的今天,长久不联系即是“远”。即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天天在一起,没有了创造不同领悟的各自不同的环境,那交流的乐趣也会打折扣。最后的“来”也很重要,来是大家相聚一起,相聚的方式、场合、时机都会给相聚的快乐带来影响。因此,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远方”、“来”与快乐之间也存在着某种乘积关系。而“有朋自远方来”所带来的快乐是交流的快乐,是人与人互动的快乐,是快乐社会。因此,出现在《论语》中的这个第二句话是社会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非常容易理解,它讲的是做人。什么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是贯穿《论语》的一个主题,而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方法去观察君

子,让我们马上有一个对君子感官上的认识。

以人生观、社会观、做人为开始的《论语》,就是用这样简单的语言展开了我们通常为之困惑一生的问题。因此,“学而时习之”这一段作为《论语》的开篇当之无愧,“学而时习之”这一段有着与“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中相同的地位。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在《道纪》的第五章,我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那就是“《论语》不仅仅是一部言论集”,我认为《论语》是孔子用对话体来写的议论文。于是,许多朋友质疑我的这种判断。当然,如果从历史的角度、从考古的角度都可以得出“《论语》是孔子去世后,由其弟子编纂而成”这样的结论。但是,我想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虽然《论语》最终定稿于诸弟子之手,但是谁又能够保证,这本书的结构不是孔子在世时就已经存在了呢?要搞清这样的问题实在很伤脑筋,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在历史问题上兜圈子,如果我们就把《论语》当作一篇逻辑清晰,有明确的前后关系的议论文来学习,是不是会产生效果呢?这个出现在《论语》第十章最后的“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论语》第十章中的言论以讨论各式各样的礼仪为主,除去这最后一句,其余的段落基本上是一种模式。我们可以先试举几例,好对这第十章有个初步了解: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在这一章中,孔子的言论不多,主要是孔子的各种行为规范。然而,奇怪的是在这一章的最后出现了与上述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一段话: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段话并不难解,奇怪的是它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先看看这段话说了些什么:飞鸟展开翅膀飞了起来,盘旋了一阵就落下集中。孔子说:“山梁上的雌雉鸟,时哉时哉!”随后与子路一起,作了个仪式。这个仪式是“三嗅”,好象是嗅了三次鼻子。我们且不管孔子和子路作了什么仪式,只看这段话的整体内容就很奇怪,不知道它要说什么。首先它和第十章中其他的段落很不一样,即使历来将《论语》看成是言论集,但这言论集中还是将相近的言论放到了一起。其次,这段话所描述的内容似乎与思想毫无关联,这也与《论语》的决大部分内容的风格不相符。倒是有些像日记,记载了莫种奇遇。而且,孔子和子路和行为也很怪异,他们走到山中看到一群鸟,孔子大喊:“山梁雌雉,时哉时哉!”然后和子路一起嗅了三次鼻子。要是我遇到了这样的情景,肯定以为是丁春秋的星宿派在搞什么活动。 果然,关于这段话的解释就变的五花八门了。大部分的解释认为这是笔误,将别的地方的言论错抄在这里,或是根本不应该记录到《论语》里的奇闻逸事误记在这里。在我们搞不清含义的时候,就开始怀疑古人的能力和智慧。况且,孔子不会喜欢记载什么奇闻逸事的,因为《论语》第七章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

再看看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是怎么说的:

野鸡站在山岗上面,显得很神气,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场的鸡笼旁边,你说它的后

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岗上,就大有凤凰之象。正如晋代左思的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一幅大自然的画面,上是千仞岗,下是长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这就是得时、得位。孔子指着那山岗上美丽的雌雉对子路说:“时哉!时哉!”意思就是说,你看,那只雌雉正在这个时候飞起来,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个好地方,这一幕活动的画面,影射了人生处世之理。孔子周游列国,要想救这个时代,救这个世界,救这个历史文化,但却深感回天乏术。他藉着这一幕景致对子路表达这个意思,而不从正面讲,好像释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不用语言,就用目前这个事实指示给子路,你要懂得这个,要立足,要站稳,要站得好,早一点站到你的好位置。“时哉!时哉!”要把握时机。子路这时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

南怀瑾先生在试图赋予这段话一些思想意义,但还是没有解决这段话与第十章其他言论毫不相干的问题,况且将“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解释成“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也有些牵强。而子路的反应想象上去还是有些怪异。

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这段话,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呢?现在,我们假设《论语》不是一部言论集,而是一部议论文。那么在第十章的全部论述结束的时候,应该出现的是这一章的结论,结论与论述过程在形式上的不统一是很常见的。于是,我们有必要仔细审视一下第十章的内容。正象前面讲的,这一章中孔子的言论不多,几乎看不到“子曰”。这一章中的内容主要是孔子的各种行为规范,从穿衣到吃饭,从走路到睡觉,从上班到休闲,如何站立、如何行走、如何坐、如何卧,别人送礼应如何回应,遇到了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等,事件具体而且琐碎。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寝不尸,居不容”这样的语句就出现在第十章。这与《论语》其他章节中那些谈天论地,谈古论今的言论完全不同,就像是孔子在谆谆教导着一群学子,就像是孔子在上一堂行为规范的课程。于是,我们就找到答案了:这完全是一组关于人在社会中交流时所需的素质教育的课程。如果我们用这第十章的内容和现今国际流行的素质教育(liber-arch)作比较的话,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如果第十章的内容是素质教育的课程,那么在第十章结尾出现的这段话就应该是毕业典礼了。飞鸟寓意的是即将毕业的年轻人,盘旋了一阵就落下集中,老师孔子发表讲话:“准备好了的年轻人,学业已经完成,以后就要看你们如何把握时机了!”这里的“时”当然是“学而时习之”的“时”。然后老师孔子和助教子路一齐行礼,以表祝福、勉励之意。关键的是这个“三嗅”作何解释,我查了《辞源》,没有找到“三嗅”,却找到了“三揖”,《辞源》上说“三揖”是古时候的一种拱手礼,据此,我推测,“三嗅”也是这样的拱手礼。于是,我对着镜子试了一下,发现作拱手礼时,双手抱拳恰恰位于鼻子之下。当然,你也可以双手抱拳举得高一些,甚至高过头顶,然而,你马上可以感觉到,不同的高度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而举到鼻子之下的拱手礼恰恰反映的是送别的祝福和勉励。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孔子为什么一定要用飞鸟来寓意即将毕业的年轻人,搞得后来的人胡乱猜测。前不久,同《与霍金对话——中国自然哲学之于新宇宙学》的作者天河水先生交流对“学而时习之”看法,天河水先生完全同意我对其中“时”字的解释,并提出了一个佐证:“‘时习’符合《周易》乾卦精神,也就是待时而飞”。而这个待时而飞用在这里,用于解释“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也非常合适。原来孔子和子路所行的这个“三嗅”之礼,不仅包含了对踌躇满志的学子的祝福和勉励,还包含了对待时而飞的青春的礼赞!

通过这样基于《论语》不是一部言论集假设的分析,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第十章最后一段话与全篇的关系。不仅如此,我们还得到了一个副产品。社会上似乎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孔子思想中有很多繁文缛节,限制了人的激情与创造,而大家所认为的那些繁文缛节基本都出于第十章。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第十章,原来是一组素质教育的课程。而如何使用这里学到的行为规范,就要看每个人在生活中如何灵活运用了。就像是武功,师傅教的是死招,临战操练的是活用。

《论语》的第四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这段话看上去并不难解,原本以为可以一带而过的,没料到稍稍停留片刻,深入地想了一下,却引发了一连串复杂的思考活动。先看一看对这句话目前流行的解释:“能以礼让治国吗,这有何难;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要礼有何用。”乍一看,这解释得很合理,没有什么可以深纠的地方。但我总觉得哪里有些别扭,将译文和原文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别扭的地方是将“何有”解释成“有何难”了,如果是“有何难”的意思难道孔子不会使用“难”字吗?显然不是,《论语》中曾多次出现“难”字。翻一翻众多的版本,几乎众口一词都是这样解释的,再翻看《论语集注》,发现这样的解释也是源于朱熹:“何有,言不难也”。

虽然大家都选择了朱熹的解释,但我还是感觉不太对。首先,将“何有”解释成“有何难”或“不难”,用口语的话讲,就是有点儿愣。其次,“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要礼有何用”这样的语气不太像孔子的风格。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怨天,不尤人”。而按照上面的解释,“能以礼让治国吗,这有何难”好象没说清楚,没有说明礼让治国如何不难。而“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要礼有何用”又有些怨天尤人的意思。如果我们认可这样的解释,那么这段话所能带给我们的信息非常少,只有“应该以礼让治国”这样一个信息,如此一来,在惜字如金的《论语》里就应该写成:子曰:“以礼让为国。”不仅如此,“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从逻辑上讲也有缺陷,它为什么不说:“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如让何?”怎样才能解开这一系列的疑问呢?看来“何有”是个突破口。如果我们先不管前后文,就说这个“何有”,恐怕有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是“哪有?”的意思。采取用《论语》学习《论语》的方法,我们在《论语》里找找其他地方的“何有”: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第七章。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第九章。

从第七章和第九章出现的“何有”来看,它就是“哪有”的意思,连朱熹也在这两处将“何有”解释成“哪有” 的意思。现在将这样的解释带回到我们正在研究的句子里:“能以礼让治国吗,哪有?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先不管这段话的意思,上面的解释从逻辑上讲除了“如礼何”翻译不出来,其他三段是说得通的。于是,我们需要按照这个思路,考虑一下“如礼何”怎么解释。当然,将“如礼何”解释成“要礼有何用”是不能带入我们刚刚做的那个句子里的,况且这样的解释似乎也不太准确。如果我们将“如礼何”之中的礼字去掉,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词:“如何”。看上去孔子的这段话是一个商量的口气,是提了一个建议。好象问题出在对“如”字的解释上,但这并不难,只要查一查《新华词典》,“如”字的第一种解释是:依照、顺从。好了,我们将这样的解释带入:“能以礼让治国吗,哪有?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依照礼怎么样?”这实在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难道孔子认为不能以礼让治国吗?但不必心急,且看一看它与我们的体验是否相符。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五

高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不嫌弃一粒粒比自己小的石子。密林之所以密,是因为它不嫌弃一棵棵比自己小的树苗。——题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富含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读了这篇著作,我受益匪浅,不仅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还知道了许多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这本书,记载着孔子说的每一句有道理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现了孔子好问好学的学习精神,他自己成了老师,但仍然不断求学,而我们,遇到一点点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小小的困难就不理不睬。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有长处的人。这些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只有谦虚,才能有进步。所以,我们应该放下骄傲,虚心向别人请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对这句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它说的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我觉得很有道理,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学习重要,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如果只是死读书,肯定没有多少收获,所以就应该将读书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所收益。

论语中还有一话我也很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我不喜欢的,你肯定也不喜欢,所以我不会给你,他不愿意做我肯定也不愿意做,所以你不会勉强我去做这件事情。让我深刻领悟到,做人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绝不要强人所难。

《论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认真地去读。它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论语》,我喜欢!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六

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论语》,使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体会。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了解到孔子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实行“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教育学生从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拿十条干肉作学费,他没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他开创了私人教育的先河。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愧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学习和思考的论述非常精辟,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便会疑惑不解。说明“学”与“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为了这个目标,终生去践行它。他的.思想对现在的社会仍有启迪。他为了这个目标,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到了老年,他开始修订《春秋》、《诗经》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践行它。

在寒假里,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其中的句子令我回味无穷。

子贡说过:“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知道了每个国家治理国家的方法。老师求得的方式,恐怕和其他人大不相同吧!”从这句话中,我知道,孔子的求得方式是多么的高明。

我发现,在《学而篇第一》中,孔子大都讲的是“孝”和“礼”。比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就是说对父母一定要“孝”。如果一个人干了坏事,但是他却孝顺父母,说明他还有悔改的机会;一个人没有干坏事,但是他却不孝敬父母,那么这个人就无可救药了。

在《为政篇第二》中,孔子讲了治理国家的方法,以及他是如何从政的。孔子是强力推荐不要以“势”来治理百姓,而是要用“理”来治理百姓的,这样百姓就会心服口服。而且,《弟子规》中也提到:“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七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大多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了重大影响。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既然谈论语,就不得不谈谈孔子和孔子的为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多才多艺、诲人不倦、食不厌精、懂得享受生活。博学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孔子虽然贫贱,由于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受过很好的教育;又由于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曾向老聃学过礼、苌弘学过乐、师襄学过琴;还因为他居住鲁国,正是周公旦后代的国家,周公制作的礼乐典章制度都在鲁国得以流传和保留,可谓当时的文化中心;加上他“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政治理想和远大志向,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等诸多原因,遂为他成为彪炳千古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奠定了基础。

读了《论语》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人处事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要与很多人接触,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可以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着看着竟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

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从《论语》中可以学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其中的韵味还要大家自己去体会,总之,《论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如果大家仔细去阅读的话,一定也能从中得到很多!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八

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从古至今,人生一向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以往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白居易,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对联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心头。”

从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当去合理的区规划他。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我的梦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必须的程度便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致的人生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头。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孔子所说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我的一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以往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说,自我并不是生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可是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十分感兴趣,而一向不断的学习。对于今日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十分多。此刻许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我觉得这样并不必须管用,并不必须对孩子的未来有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我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我,慢慢地有所感悟,一向到孔子所说的30岁。

“三十而立”,我想对于身处此刻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来说,在我们此刻所出的这个年龄段就要”有所立的趋势”了。在我看来,三十而立的”立”字是十分有含义的。立要是内在的立,仅有内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义自我的位置。就拿很简单的登山来说,泰山上有副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讲得并不是说登山,就是把山给征服,而是自我站在山巅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觉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内心的立,是忠于自我的心灵,并不是外在。就像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一样,带了朋友的家的门前不敲门转身就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想念这个朋友远道而来,而到了朋友家门前,兴尽而返。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便从”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显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阴之中,人一向在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获取着东西,金钱,名誉等等。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便会变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来”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经获得了许多许多的东西,有有用的,当然也有不需要的东西,此刻的人就应当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弃。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慢慢的,人一点一点的布置家具,进行装潢,不知不觉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发现连自我的地方都没有了。最终导致的就是被金钱和荣誉所迷惑,迷失了自我的内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阐述这个道理。不惑便是舍弃那些会迷惑自我,自我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五十知天命”。孔子所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人生与天命都是不定的,没有什么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当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够了解自我的天命,能观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间好坏,能了解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么就能平心静气的去应对了。我们经常说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职责推卸给别人。这么难的事情孔子怎样能做到呢是因为。孔子要求自我,比要求这个社会,要求别人应当怎样样,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内心已经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不会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实也就是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在筛选之后,融汇到一齐,并进行提升。当知天命之后,就要来到孔子所说的”耳顺之年”了。

“耳顺”便是无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在知天命之后,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顺”在知晓天命后,区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个人要是想做到耳顺,我想就要让自我的心胸变得宽广。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终一个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岁。肯定经历过了无数坎坷,就像俗话说的”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经历过所有的规矩已经成为生命习惯时。那么就能随心所欲了。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佛寺里面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十分精致的佛像,每一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来膜拜。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他采用同一座山的花岗岩砌成的。最终有一天,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座山,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门去膜拜你佛像谈谈的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几刀才走上了今日这个岗位,为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修成佛。孔子所描绘的几个人生境界,都是十分注重内心,要到最终,必须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行的。

孔子所说的境界,是我们在不一样人生阶段所参照的镜子。在此刻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面,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个有条理,有序的生活。英国科学家之前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极限。这样,不一样的南瓜压不一样的砝码,仅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头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最终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齐,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一样。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终,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锯开的。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压力,也许可能更好的激励我们。在当今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也许能够在20岁就领悟到孔子所说30岁要领悟的东西,在30岁就能领悟到40岁的境界,那对于此刻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太有用处了。

主题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九

一提到《论语》就会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自从秦始皇的那个时候有“炆书坑儒”,打打打急了《论语》的传播,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__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__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遥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当我们拿着一本《论语》看时,可能刚开始觉得只是几句简单的话罢了,可是细细品读,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这些只是概括性的结论而已,事实上,孔子对待不同的人,对于它们就有不同的解释,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很是用的。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在这里发出自己的不满,发出自己的呻吟,“还老百姓们一个和平安全的生活”。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作为学生,我们应懂得“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对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装懂。”我们应该熟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话,我们差不多都会说,可是我们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个,那就“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吧。

我觉得孔子是个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如,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何者为尊,有权者为尊,何者为贵,有钱者为贵。既无权又无权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贱了。所以饭店的服务生见了经理难免唯唯诺诺,门卫见了大款总要点头哈腰。像子路这样,穿着破布袍子和有钱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实在难得。

要我看,尊卑贵贱虽然是一种事实,但却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每个的生的时候,没有唅着金子出生的,死的时候,上帝也不会为大款高官派专车。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没有贵贱之分 。我们人类号称是万物之灵,其实从亿万年的眼光看,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宇宙中可怜的过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这样石火电光中论尊卑贵贱,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尊卑贵贱都是以势力的眼光看的结果,其实一个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认有很大的命运因素。所谓富贵莫强求是也。但是从人性上来看,就是众生平等,没有贵贱区别。可是现实世界,毕竟是一个尊卑的世界。这也是个事实。陶渊明当县令要接见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终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隐居了,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学。多少有点消极逃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来隐居,又不卑不亢的与权贵交往,这样的境界要更高。

所以,见了大人物,见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严。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为什么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运,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我们没有钱没有权,这的确不是件另人高兴的事,但如果既没权又没钱,再没有了尊严,那岂不是更输得一干二净了。我们要保持平常心,凡事通过正当的努力,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独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我不想说《论语》你必须去读,但我们确实需要去读,它就是我们的精神营养品,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缺少营养就会影响到健康,而《论语》正是会影响我们一生的难得之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