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 传统文化创新的经验(8篇)

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 传统文化创新的经验(8篇)

时间:2024-03-24 05:44:17

相关推荐

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 传统文化创新的经验(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各位老师、义工从自身实践和落实传统文化,示范作用好。使每位学员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有了学习的榜样,如鞠躬、吃素、讲话随和等。大福地确实是传统文化的示范基地。

二、自己的受益和体会

1.学到了做人的基本道理。

50多岁了,在部队25年的时间,接受过党和军队不少教育,也有传统教育,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等系列著作,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也经过了党章学习。学习了许多法律法规。回想起来,这些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影响较大。但社会上和军队内部有的现象,也是自己的疑惑,就是官当的越大,这些理论学习的越多,学习的层次也越高,可贪腐的就越严重,可以说理论学习和实践完全背离。

自己也变得麻木,说麻木是对这些不正常现象思空见惯,从当初的气愤,到后来的无视,甚至随波逐流。反思一下,完全是自己的自私造成的,一是对坏的社会风气默认了、明哲保身了,二是也伸手占点国家的便宜了,比如说:在部队医院,酒精、棉球、胶布开始需要什么拿什么,没有感觉到。

但通过短短九天的学习,对自己有了很大的触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的受益:一是人不管学多少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如果潜意识里(思想深处)不扎根,是无济无事的。这次学习深入了灵魂,对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深信无疑,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今后必将深入学习和理解、传播,不断去落实。二是太上感应篇对我的警示力,“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通过几天来几位大师的案例分享,以及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和果报,(好的果报感恩党和政府好的政策对家人和自己的护佑、听家长老师的话得好报;听党的话得好报,不听放任自己则有坏的果报)深有感触,对父母、生灵、圣贤必需有敬畏之心,对自己有缘的人和事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是律己的根源或者是保证。

三、做践行传统文化的使者。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再做,不在说。

一是自己要按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语善、视善、行善。播种福田。

二是传播好传统文化,

三是除正恶,不断反省自己,忏悔自己,除不作恶。

推荐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少年》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难看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 ,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发芽、生长。

君不见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丽,用无私大爱谱写着人生的赞歌。

君不见在死亡旅途的汽车上,肝胆破裂的吴斌,危急关头,强忍剧痛。你用生命中的最后1分16秒完美的诠释了作为一名普通司机的责任与担当,用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光辉榜样。

君不见航空报国英模”罗阳,铁肩担起报国志,用生命诠释航空情怀!

……

然而,在传承美德的路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难堪与困惑。

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

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推荐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郑艳玲,是佳木斯市第一小学一名教师。在这春暖花开,万木争春之季,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学校参加这次评比活动,也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点粗浅认识向各位领导汇报。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很多内容,概括地讲,可以用“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棵大树”来表述。其中,“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括了天道自然、人天合一、五行相克、阴阳和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就像一片阳光,照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前进的步伐。“一块沃土”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地,包括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三个要素。上有阳光的照耀,下有肥沃的土地,就长成了“三棵大树”,这三棵大树就是儒、道、释,好比这片“沃土”里的氮、磷、钾,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先师用这种文化治理鲁国三个月就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四方之客归之”的社会状况;周朝的成康之治,更是达到“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可见其和谐程度;山西晋商,运用儒家思想,以义制利纵横欧亚九千里,诚信为本称雄商场五百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啊,四大文明古国中,也只有中国的文化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一直随时代发展至今仍闪耀光芒。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gdp总值,一直占全球第一,占53%,最多时达到80%;到鸦片战争前依然是占32。9%,仍是世界第一;而20xx年,中国的gdp只占全球gdp的6%,美国占18%。中国当了几千年的世界第一强国,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我们的民族文化!而且,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唯有5020xx年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们国家本身有这么好的文化,为什么不去学习呢?我们国家有这么好的文明?为什么不去传承呢?

具体到我们的教育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被轻视忽略。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劳动习惯;自私自利,不太合群,集体观念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的意识。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这样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时代的学生是一批没有自己正确价值取向的人。对于学校来说,就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着眼于继承发展它的心髓,适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让他们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负。

现在我要说,要想得到智慧、尊严、快乐,那么你一定要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学习,而且要用自己毕生的力量去传播,因为现在全世界都需要这种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更喜欢另一种说法:天下之事教育为先!我们从事的是教育子孙后代的职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有责任向学生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净化灵魂,升华思想,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

谢谢大家!

推荐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道德,只要我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传承其美德,抛弃其局限,并力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其新的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有助于“以德治国”的实施。

为了使道德建设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形式,还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对人民群众进行诱导、启迪和教育。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运用“格言”“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特点,使他们在青少年这个便于记忆的时期,熟记和背诵这些“格言”,就能够更好理解、感受和身体力行这些格言的内容,这不仅对当前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有教育的意义,而且,在长大成人后,对他们更好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腐蚀,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强调,对青少年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格言,对青少年“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长大成人以后,对社会的正确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够顺其自然、严格要求,也就不再会有格格不入“捍格不胜”的忧虑了。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时代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传统道德基本内容,把传统美德分为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等18个部分,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传统美德的各个方面,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们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加强以德治国,培养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传统精神文化。

传统精神文化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xx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的传统文化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推荐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老师们、小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了解传统节日,热爱祖国文化》。

同学们,你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吗?很多同学都说对了,是清明节。唐朝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中就提到了我们祖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既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从周代开始,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起初是一个很重要的农历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老师为大家讲个流传较广的故事吧: 在春秋时代,有人要杀害晋国国君的大儿子重耳。重耳在大臣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出去。可是他们在荒山野林中迷了路,几天几夜找不到吃的东西。重耳坐在地上叹着气说: “唉,我死了是小事,晋国的百姓又有谁会关心他们呢?”介子推一听这话,十分感动,就咬咬牙偷偷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重耳流着眼泪说:“你这样对待我,将来我怎么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只求你把老百姓放在心上。”重耳在外流亡了_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在封赏的时候忘掉了介子推,有人就提醒他。重耳非常惭愧,就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就带人搜遍山林,但仍没找到他们。有人就出主意说:“从三面放火烧山,逼他们母子从没有火的一面逃出来。”重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下令放火烧山,可始终没见他们 母子下山。大火熄灭以后,重耳才发现介子推和他母亲已经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重耳非常后悔,他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柳树下。为了避免烟火,他命令全国的老百姓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不能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带领大臣们去绵山祭奠,他发现那棵柳树复活了,于是就恭敬地摘下一根柳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并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晋国的百姓们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也在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又因为清明节正好在每年的四月四日到六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时节,因此人们也在清明节左右去野外踏青。有些地方还有开展系列体育活动的风俗习惯,比如荡秋千、放风筝、抖空竹、郊游、拔河、打马球、踢毽子等等。

中国最早的老师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意思是祭奠祖先、悼念亡人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有人生意义,使活着的人道德醇厚。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清明节,都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民族精神,都延续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都表达着对先人赐予后人生命的不尽感恩和对先贤道德风范的深切缅怀。从某个方面来说,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高度的认同,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亲切的温习。

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热爱、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过得有意义。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应该做的事!

谢谢,我的讲话结束。

推荐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导 论

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日益更新换代。近年来,尤其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的历史在发展上出现了飞跃,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文明越来越进步,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远远超过了所有这之前人类史上所创造的物质价值。过去人的梦想甚至是幻想,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被一个个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甚至传说中的“常娥奔月”在现在看来都早已不足为奇。宇宙之迷被一个一个地破解掉了,理性与科学似乎成了万能。

科技使人类获得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人类俨然就成了世上的神,然而,人类事实上还并非是神,而万能也不等于是全能,当人面对自身的问题——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时,科学却丧失了自身强大的威力,一向以“理性动物”自命的人类,终究摆脱不了“动物性”的局限,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的矛盾的困扰之中。

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死之迷的破解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其实,早在人类文明发韧的初始,人类就受到了生与死的问题的侵扰,按《圣经》上的记载,人类史上第一个死去的人——亚伯尔,成了第一代人类的困惑,人类自古就在不断追问人的生来死去:人的生命究竟渊源于何处?人是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任何人,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不论帝王将相抑或平民百姓,也不论英雄领袖还是江洋大盗,只要他理智健全,无不有各自对生死问题的答案,即使有人并不承认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生与死的问题必定在他的潜意识中萦绕盘桓过。人类的老祖先们打起初就开始了对生死之迷的破解,也提出了广为当时社会所接受的答案。然而,问题并没有因此而解决,毕竟没有人带着记忆从生前来到这个世界,也没有在死亡后又重返世界。总之,人类拿不出直接自明的证据证明人生前死后的状况。因此,生死之迷便成了人类文明征途中一道无法逾越的洪沟,而现代人所崇尚的、冠以“万能”的科学,在研究科学的研究者时,显得是如此的软弱无力。

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数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主导。虽然从先秦至今,历朝统治者对待儒家所采取的态度各不相同,但儒家文化却无疑深深地渗透于每一个朝代,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文化史,指导着甚至制约着历代统治阶级与被统治的思、言、行、为。

众所周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历史上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一事件为儒家来说无疑于一次毁灭性的灾难,表面看来,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在秦朝似乎没有了活动的市场。然而,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焚书坑儒”只是秦始皇执行法家中央集权政治的一种必然结果,秦朝的“焚书”与“坑儒”,其直接目的是在限制儒生,使其就范,而并非要消灭儒家,相反,作为新的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的统治者,秦始皇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他必须利用各学派中他视为合理的因素为其统治思想服务,而孔子的忠、孝、节、义思想为当时的统治是再适宜不过的了。因此,儒家思想在秦代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②]。到了汉代,一向自认“以马上得天下”而鄙视一切儒生的汉高祖刘邦,到后来也不得不改用儒家的礼仪建立汉朝的统治秩序,而至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进一步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史上的统治地位。

与其它各家各宗派相比,儒家的得势显然得益于其思想中鲜明的入世思想。儒家即孔子创始之时,就主要关注于社会和人伦问题,强调政治与伦理的教化。同时,由于对原儒思想的继承,儒家思想也包含着浓厚的宗教性氛围,礼教性与宗教性在孔子的思想中互相交连在一起[③]。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的统一。这里的“仁”指的是合同,亦即使各种身份地位不同的人相亲相爱;而孔子所谓的“礼”则指的是别异,亦即依血缘关系亲疏厚薄以区分上下等级的观念[④]。“忠恕之道”与“克己复礼”是儒家提倡的人的一生的人格追求。忠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的内涵中积极的一面,恕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内涵中消极的一面。“仁”与“礼”是人一生的最高道德理想,是人一生的追求。延伸之,对待人的死也同样要施之以“仁”和“礼”。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死与生没有区别。在儒家的生死观念中,尤其在对待人的“身后”的葬礼和祭礼中,“仁”与“礼”的观念体现的淋漓尽致[⑤]。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生死的问题上明显表达了重生、乐生而讳死的倾向,当孔子的弟子季路向孔子请教有关“事鬼神”的问题的见解时,孔子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又进一步请教有关“死”的道理,孔子答说:“未知生,焉知死?”[⑥]表面看来,孔子对于“事鬼”和“生死”问题采取了一种避而不谈的回避态度,但事实上,孔子的话语中明显透露着一种重视人生的生死观念。《说文解字》上说:“人所归为鬼”,也就是说,所谓鬼,也就是人死后,灵魂的一种存在状态。那么,孔子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事实上讨论的只是一个问题,即人的生与死的问题。从孔子的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始终把“人”的“生”放在首位,孔子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生与死同为生命的一个整体,死不过是生命的一部份——生命的终结部份。因此,了解了生必定就可以了解死,同样,要透彻死,则必须先知道生。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也。”[⑦]由此来看,在儒家史上,不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还是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抑或是荀子的“内圣外王”观点,都无不透着对生的重视。

但生命终究是短暂的,孔子就曾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边感叹生命,光阴似箭,时不再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的生命也就如同滔滔江流一般,一去不再复返。如何看待这转瞬即逝的“一生”和转眼即至的“死亡”呢?宋朝张横渠在他的《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也;没吾宁也。”人在活着的时候能努力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既然生不由己,死亦是命,那么,人只能善

用自己所能把握的生,活出自己的价值,因此,乐天知命便成了儒家的信条。在这一点上,儒家是明智的。

然而,毕竟“死生亦大矣”。死亡,对于禽兽来说都是一种痛苦,天地之际,那哀鸣的孤雁、独立的野鹤,不能说它们体会不到死亡所带来的痛苦,何况是人呢?面对生命的短促与人追求永恒价值的矛盾,儒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抗拒。

儒家对于死亡的抗拒的方式,首先是在现实人生的积极进取中去创造“不朽”。《左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所谓立德,指由“内圣外王”之道修养实现道德圆成,以一种高尚的精神超越死亡,留给后世一个永恒的人格楷模[⑧]。儒家崇尚生命,热爱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便对死惟恐避之而不及,相反,当面临生死与仁义、生死与名节之间的重大抉择时,儒家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赴死。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⑨]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后的荀子则更进一步发挥说:“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者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⑩]为什么“不可以生而可以死”呢?这正是儒家思想核心所不遗余力地坚持的思想及其政治原则——“仁义”的要求。立德被儒家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其重要性远在生命之上,当道德的圆成与生命发生矛盾时,就应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的这种“成仁”、“取义”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造就了历代一批批为了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而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赴汤蹈火所在不惜的仁人志士,为铸就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与爱国主义的灵魂起了积极作用[11]。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儒家这种“立德”精神的典型写照。次之,所谓“立功”指做出辉煌业绩,功垂天地,惠及后世。《孟子·离娄上》说:“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所谓“立言”指著书立说,即留下自己的思想给后人作为精神财富,这样也是有功,堪称不朽了[12]。

其次,子孙家族的嗣续也是儒家创造不朽的另一重要方法,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宗法社会伦理规范的基石——“孝”中表现得最为贴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没有能力或自己不尽结婚生子职务的,便是对父母祖上最大的不孝。因而,若一个妇女不能生育或没有生出男孩来,便会受到家族和社会的卑视。中国封建社会的“妻妾”制,正是出于对家族传续的需要,“母以子贵”也基于此。而相反地,“断子绝孙”便成了中国人最恶毒的咒语[13]。

儒家抵抗死亡的第三种方式是“重生”而“安死”。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14]人的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端点,都是生命的部分,二者合为完整的生命。“善始”,要人看重现实的生活,珍重生命,善待生命,谨慎处世,不轻易论死。但死毕竟是不可避免的,生与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违抗的天命,因而,对待死亡又要“善终”。荀子在《礼记上》上说:“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背叛之心也。”因此,儒家要求要“慎终追远”。所谓慎终,指举丧要尽其礼,而所谓追远;则指祭祀父母要尽其诚。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5]这是作为子女应有的基本孝道[16]。面对死亡,中国人有着一整套复杂的丧葬和祭祀礼仪,而这些繁琐的礼节仪式所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悲恸情怀,更重要的是要为人的“身后”作好妥当安排,也要为人的灵魂的归宿和以后的生活作好充分准备。

丧葬礼即儒家所谓的“慎终”,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活动。人们采取丧葬礼仪的最终目的是即要使死者满意,也要让活人安宁[17]。整个丧葬礼仪,从人刚死之时的初丧礼仪到礼仪的高峰——墓葬礼仪,从证实人确已离去的“属纩礼”到使人“入土为安”的“下葬礼”,事实上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亡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尤其在丧葬礼仪中,从上古的陪葬到后的人殉,再到后

来的饭含、覆面、摔盆等礼节直至延续至今的扎纸马、纸人,甚至纸汽车、纸电脑等和撒纸钱等一系列活动,无不饱含着希望人死后灵魂依然平安富贵的深切含义,同时也证明了生者对已亡者的一片孝心。

对于亡者、祖上的祭祀礼,即儒家所谓的“追远”。丧葬活动并不随着死者的埋葬而结束,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虔诚地祭祀死者亡灵的活动,它是人世社会在鬼域社会的一种折射。《太平广记》上说,鬼魂是不会忘记人间的,他们与活着的亲眷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死者的魂灵需要后辈的香火与供品的奉养;同时,生者又受到死者的监视与保护,一切的葬后祭祀礼仪正是肇因于此。

敬始、慎终、追远。儒家对于生死的观念有着一整套符合“仁”与“礼”的完整体系,重生而不贪生,讳死而不惧死。

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主流之一,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派,道家和道教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人心理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道家”和“道教”的区分是有必要的:道家是一个哲学性的学派;而从道家衍生出来的道教则是一个宗教性的教派。多数学者认为,老庄的道家是哲学性的,它与道教追求肉体长生不老这一核心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18]。不过,二者毕竟同出一源,在观念和目标上又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因此,为了便宜起见,我们不防将二者的思想合称为“道学”。

传统上来说,老子理所当然地是道学的始祖。他是道家的始祖,道教的教主。据传,当老子做周朝宫廷守藏室的史官时,深为王室的衰微而沮丧,于是辞官西行,路经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恳请他将自己的学说写下来,于是老子留下了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道家即因此而得名。

与儒家注重政治教化与个人品格修养的“入世之学”相比,道家是“出世之学”,主要内容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道”是老子思想中的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是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的宇宙本原,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为而无不为[19]。在老子看来,“道”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它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实体,并且永恒不变。

道学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庄周,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也同样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但庄子又进一步认为,“道”是无名无形、非无质的东西,它超越了认识的范围,是不可知的。

老庄的道学思想主要表现为清静无为、全性保身、达生知命、物我同一,乃至消极避世。在生死问题上,相对来说,儒家的重视生命并不是首要的,因为在其上还有一个仁义、道德的价值取向及符合理想道德的名节,而道家则不同,道家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且视功名礼仪是非如粪土。老子就认为,所谓仁、义、礼,都是道被破坏之后的产物,他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20]老子重道轻礼,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认为其有损道的完整性。道家把求得生存与保存生命视为第一要义,因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身处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先秦时期,天灾、人祸使人们大量夭亡或被杀戮。因此,如何全身保命便成了他们最关切的话题[21]。

老子认为,人生在世,处处都充满着危险,生命的存在随时都受到威胁,稍不注意便会堕入

死地。他说:“出生入死,生之途十有三,死之途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22]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人有可能达到长寿,而大多数人,无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都会由于种种原因提前夭亡。因而,相对于其它一切来说,生命便显得尤为贵重。老子说:“名与亲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一连串的提问,老子肯定了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存在的重要,与之相比,无用的虚名与虚假的物质财富便算不得什么了。名誉地位,物质享受更显得微不足道。庄子更进一步发挥说:“至乐活身”,“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事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23]因此,庄子认为,为了追求外在的事物,无论是名还是利,都是不值得的。当楚王派使者带着重礼来找正在钓于濮水边的庄子,欲聘他为相时,庄子毅然回绝说:“吾将曳尾于涂中。”是啊,相对于生命来说,眼前的利与身后的名又有什么意义呢?

道家的“重生”观念首先表现为老庄的“全身保真”思想。在《老子》中有多处讲到“贵生轻利”,如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2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25]都有轻物重生的意思。庄子进一步说:“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26]庄子认为,木材之所以被砍伐,正是由于它的有用,“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而那些自身“无所可用”的木材,倒可以免去被伐。由此来看,对别人的无用倒正是对自己的大用。因此庄子总结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枝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一个人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自己啊[27]!庄子最后将各种保全自己的方法归结为一个总的原则: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28]。

但这样还远远不够,这一切只是外在的因素,而若要做到延年益寿,自身的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老子又提出了一套以养神为主的养生原则,老子十分强调:法天则地,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人必须以天地及自然法则为准绳,而天地的根本法则是清静,所以养生的关键是“清静为天下正”,即养神。老子认为,养神的原则有三个,第一个是“致虚极,守静笃”,即以清静为本;其次要“少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第三要力争做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在尘世中保持内心平静超脱。庄子则进一步要人把一切的烦恼都加以模糊、淡化,甚至忘却,对于得失、毁誉,都“两相忘而化其道”[29],并要努力使自己的精神舒畅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30],“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31]。这样,人的心态必会获得安宁、充实与永恒地愉悦。庄子又把养形与养神结合起来,提出“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32]庄子相信,通过形神、内外的修养,必定可以使人长寿。

到了后来,老庄道家的全身养生思想被后期道家,尤其是东汉发展起来的道教推向了极端。虽然道教在形成之初派别众多,但追求长生几乎是道教诸派的共同理想,并逐渐从开始对老庄道家养生、长生思想的继承一直发展到了后来的成仙、升天说。

长生,首先必须以身体的健康为基础,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足够的资本去修养和修炼,否则便一切免谈。因此,祛病除灾,一开始就成了道教修炼的主要内容。而要祛病除灾,最主要、最直接的办法便是行医,所以有不少道士本身就是著名的医生或医药学家,对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葛洪的《抱朴子》一书,收录了很多对药物性质功能的记载,《时后备急方》便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部极有价值的医药学著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葛洪是中国第一个记录天花病和提出可用免疫方法治疗狂犬病的人;陶景弘是南北朝时一位著名的炼丹家和医学家,他所著的《本草经集注》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孙思邈更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炼丹家,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史上的经典著作,后人称他为“药王”[33]。

此外,为了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运动锻炼也是必要的方法之一。《庄子·刻意》上就曾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熊经鸟伸”就是学着熊、鸟的样子来锻炼身体,这似乎类似于后来华佗的“五禽戏”,想来应该是当时的一种“健身操”吧!《吕氏春秋》上认为,有病之后才吃药,这只是扬汤止沸,而只有加强锻炼,使精气流通,才是釜底抽薪、治本的办法,养生必须治本,这样病才不会发生。

然而,以上这些正如庄子所说的,“为寿而已矣”,不过使人达到正常的寿限而已,而这为道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自古王侯悲短寿”,生命是太短暂了,几十年的时间转眼即逝。因而,道家所要追求的是尽可能地长寿,甚至不死,于是人便开始寻求神仙的帮助,秦皇、汉武都做过类似的事,时至今日,在日本某地,还树立着秦始皇所派寻找神仙的徐福的纪念碑。可是神仙终究没有找到,反而留下历史上著名的“梵书坑儒”事件。秦皇汉武寻找海外神仙失败后,便没有人再去做这个梦了,但人们又不甘心,于是又开始了另一条长生之路:既然找不到神仙,那就只能靠自己了。怎样做呢?寻找不死药。起初的不死药是从普通药物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植物药,如灵芝等。古代服药的理论认为,人们服食某种药物,就是把药物的某种性质转到自己身上,那么问题又来了:所有植物药都是要死的,既然植物药自己没有不死的本性,又如何能使人不死呢?显然,要长生不死,必须服食那些自身能长生不死的药。于是人们想到了金和玉,金和玉都是长生的。可是,自然界的金是有毒的,不能直接服用,必须经过烧炼之后才能服用。由此便产生了炼金,即后来的炼丹运动。服丹的结果又如何呢?由于“食物中毒”,从唐太宗到唐宣宗,服丹而死者不计其数。事实证明,“金丹”不能带给人长生,相反,不少人却因此而夭亡。人们不得不去考虑:哪儿错了呢?于是又有人提出,炼丹并没有错,错的是炼丹的原料和方式。其实,“金丹”不必外求,一切都在自身,“铅汞原来在自身,自误何须怪他人。”因为人都是从元气成身,而一切万物也由元气所生,因此,一切外物,人身中皆已自备,只要修炼自身的元气就足够了。于是各种形式的气功便出现了。

纵观道教的整个长生史,也许会觉得荒谬可笑,不过,这也正是人性的真实表露。肉体长生的成仙信仰,出于对人生、人间的挚爱,植根于华夏民族挚爱人生的现实主义人生态度,希求长期地、无限期地活于人间,饱享人世间的各种幸福当然是出于对人生、人间的肯定和眷恋。不过,道家对生命的极端重视,对保全生命、养生长生的种种理论与方法并不妨碍他们对死的问题的思索。

老子崇尚一种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样也主张以一种自然的平常心来对待生死,认为人不应该为了出生而欢天喜地,同样也不要因为死而呼天抢地。无拘无束地来,无牵无挂地去,不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追求自己的归宿,一切顺应自然。“死而不亡者寿”[34],在老子看来,如果人生顺应自然,那么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庄子更认为,人的生与死不过是气的聚与散的形式转化而已,气聚而生,气散而死,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的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转化的回归,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庄子·大宗师》中说:“死也,命也,其有夜昼之常,天也。”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一样,“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35]既然生与死的大限是人所不可避免的,那么便只能顺应自然,因此才有庄子妻死,鼓盆而歌这样一种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

相对于儒家的乐天知命和道家的顺应自然的生死观,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的生死观与二者大相径庭。在生死问题上,佛教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尤其在对于死亡的研究上,儒道两家思想虽然在本质上有根本的不同,但大体上都认为生是可贵的,而死却也并不可畏。佛教却认为,生

与死是人生循环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二者都是苦,人所要追求的,是要摆脱生死的束缚,不再执著于生与死,超脱轮回,从而达到涅槃的极乐境界。

佛教是古印度的宗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儿子。他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比中国的老子、孔子要早一些。悉达多以当时自己对人生生老病死的所见所感为出发点,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提出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因此,佛教徒尊称他为“佛陀”,即觉悟者。

佛教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内地,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通过依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矛盾冲突,最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渐中国本土化,终于在隋唐以后,为中国文化所吸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净土宗”中的净土法门和在中国兴起的“禅宗”,由于其教义的简便易行,在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

佛教的基本信仰,即在于说明人生是苦,这集中表现在佛陀提出并由后代佛教加以发挥的“四谛”说上。“谛”是真理的意思,所谓“四谛”即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是痛苦,“集”是原因,“灭”是寂灭,“道”是途径方法。“四谛”说阐述了四种真理:人生的痛苦现象;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指明解脱人生痛苦的境界;以及解脱痛苦实现境界的途径。“四谛”说集中反映了佛教的人生观[36]。

佛教断定,人世间是一大苦难,人的一生即是苦。“苦谛”说明人生有着不可逃避的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和五受蕴等八种苦难,因此,可以说,人生皆苦,苦海无边。既然如此,那么死亡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然而,佛家却又认为,人的死亡并不必然使之摆脱苦难,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达到真正的觉悟,死亡依然是不可摆脱的痛苦。在“集谛”中,佛教说明了造成人生苦难的根源,那就是人的欲爱,包括对淫乐、长生、权力、金钱的欲爱等等。欲爱有常,可世界的本质却是无常,因此,欲爱永远得不到满足,也不可能持久,由此便产生了一切痛苦,又因为有欲爱便会有行动(包括思想动机和实际行为),有行动便会造成一定的后果,即佛教所称的“业”,今生造业便结来世轮回之果,于是因果不断,生死轮回不已。由此,要想消灭苦,超脱生死轮回,关键便在于消灭欲爱,欲爱消灭了就不会造业,不造业就没有轮回果报,这样就会达到不生不灭绝对宁静的涅槃境界,即通常所说的“极乐世界”,这就是佛教所称的“灭谛”。然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太难了,为了达到涅槃,人必须放弃一切的欲爱,但追求涅槃本身就是一种欲爱。“道谛”是佛教提出的达到涅槃的修炼方法,主要有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和正定。八正道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人控制调节自己的心念,不为外界一切所动。因为在佛教看来:境由心造、物由心造,外界的一切是否会在你心中掀起波澜、诱惑你神魂颠倒,归根到底是由你自己的心造就的,只要你能控制自己的心念,那么苦难自然也就销声匿迹了。

总的来说,佛教认为,在人达到真正的觉悟之前,人的生与死一直是一个循环、轮回的过程:死后再生,生后再死,但还不仅仅是人的生与死的重复,在轮回的过程中,根据个人生前所造的“业”,来生也会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种不同的情况,佛教又称之为“六道轮回”,这便是佛家常说的“因果报应”,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指一种超越生死轮回,进入永恒寂灭的精神状态。不过“涅槃”并没有任何确定的意义,因此,如何恰当地加以诠解:它究竟是一种彻底的断灭,还是一种不可言喻的喜乐的存在,佛教思想和佛教研究者们迄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37]。

从教义上来说,佛教并不强调生与死孰轻孰重,不过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佛教对于生还是更为重视的,因为很显然,无论是为了来世的幸福而强调今世的“善业”,还是为了达到涅槃境界所行的苦修,都无非是要求得生活的宁静与幸福,特别是融入中国儒道思想的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强调生活的体验与生命的活泼自在情趣,明显表现了热爱现实生活、珍惜生命的观念。比如,禅宗大师马祖道一对佛法的解释就是“平常心”,他说:“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后来成为禅宗大师的慧海在回答他人如何修道时也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眼”。后期禅宗临济宗总结道: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这种顺乎自然、随遇而安、自由自在而又充实地处置每一件事,并能通过直接的感觉去体悟日常生活中如此这般的情趣的态度,在禅宗看来就是把握了佛性,进入了涅槃真如的境地。同样,对于大自然,禅宗也抱有特殊的亲切感,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以禅宗要求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进一步体悟佛法,去感受生命的内涵,在自然、坦然、多变而生动的生活中获得永恒[38]。

总的来看,中国佛教的思想内涵,虽然也讲“四谛八道”、“六道轮回”、“涅槃”,但这一切显然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因为无论人世间的苦也好,觉悟后的“涅槃”也好,或者处于“三世”中的“六道轮回”也罢,都是在追求一种生活上的宁静与幸福,这生活即包括现世的,也包括来世的。因而,中国佛教便不只注重讲“生死”,“生活”也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即有不断的争斗,也有相互的融合,在中国的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如《西游记》、《白蛇传》中,都很明显地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这种杂融。在此斗争与融合的过程中,三家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就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发展的历史。三家的生死观念更是深深地引导着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也固定了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思想模式。当今社会上广大普通百姓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繁琐的婚、丧、嫁、娶等诸多礼节和种种风俗习惯,便是这种影响的真切体现。比如,由于受到身体头发受之于父母不得毁伤和“完尸”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历来认为解剖尸体是极大的罪孼,因此,尸检率即使在大城市仍然很低,更不用说广大农村了,也因此,死后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也是很难得的。再比如,由于受到“入土为安”思想的影响,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即使有政府的高压政策,火葬仍然很难推行,中国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将亲人付之一炬这一不肖行为。或者即便迫不得已,将亡人火化,骨灰仍要举行隆重的土葬礼仪,场面花销比单单进行土葬远远要多,真是得不偿失;并且,从古至今,坟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如果一家的祖坟遭到侵占,就算再没有势力,他也会情急拼命的。因此,在中国的土地规划中,坟地便成了一项重要难题[39]。我们很难去评说中国的这种杂融思想的好与坏,毕竟它适应了中国人的心理需求,也同时引导了中国人思想的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成就是物质的发展,而物质发展所引起的直接后果则是人类的堕落。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精神文明却恰恰与此相反地每况愈下地变得越来越贫乏,尤其生活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于现实的生命不知有其价值,对于眼下的生活不知有其目的,因而常常感觉内心空虚,人生渺茫,恐惧而无所归处。“吃好、喝好,死了拉倒”成了人们生活的座右铭,很多人以追求刺激和满足情欲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空虚,从而维持自己的生活,最终只有懵懵懂懂地虚度一生,甚至过早地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社会风俗的低下、道德的败坏,显示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复存在。

西方基督教思想认为,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他的尊贵是因为他是上帝赋予的;中国古人也承

认人生命的价值,《孝经·圣治》上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老子也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40]宗密《原人论》说:“三才中惟人灵者,由于心神合也。”这些都是对人生命价值的肯定。不过在这里,人的尊贵地位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的价值是内在于人类本身的。简单说就是:正因为人是人,人类的生命才具有神圣性和不可侵犯的尊严。因此,中国的儒、道、佛思想更注重的是现实的利益[41]。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享乐主义越来越突显出来,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也在不断升级。而相反地,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却在不断地向下滑坡,以传统儒释道思想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礼仪之邦”随着西方科技的输入与发展,越来越变得“礼崩乐坏”,中国这个“央央大国”已走到了道德危机的边缘,而那些被称为蛮夷的“野蛮民族”相对于我们的“天朝上国”却要文明得多。于是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怎么了?神州怎么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究竟留给了我们什么?

贪生怕死,几乎是所有动物普遍共具的天性,从猪犬等被宰时的嚎叫挣扎,人们大概不难体味出它们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眷恋,即使低等到小爬虫,也有逃避死亡、保护自家身命的本能,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生死之迷的破解是基于人内心的需要和感情的信仰。儒、释、道三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它们对于生与死的界定从根本上诠释了他们对于大千世界的不同认识,也显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深层认识,为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与参悟提供了可贵的帮助。在中国传统的生死观中,无论是儒家的“敬始、慎终、追远”的理性平安,还是道家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自然之道,都表达了对待生与死的一种自然心态:“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生与死皆是人生问题的极限,所以最好还是看开一点,有情便是苦,无情方能悬解和自由。不过,究其深处,我们也不难看到在这种乐观思想背后所隐含着的对人生的悲观与无奈:人永远无法与造化之功抗衡。道教对长生追求的失败便是最好的证明。佛家的涅槃境界虽然可以作为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要摆脱世间生命这无期的生死流浪,简直是不可能的。“轮回”是一个美丽的令人眩晕的词,不死的灵魂可以因此而不断再生,但它却同时又意味着无法摆脱的无尽痛苦。

推荐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展视野、开阔思维,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它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反映着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交流和交融。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受磨难而更强,豪迈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规定,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热爱祖国,具有民族团结意识。而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展视野、开阔思维,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它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反映着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交流和交融。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受磨难而更强,豪迈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一、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感受成语的寓意之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深远、言简意赅,读上去朗朗上口;而成语故事则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伦理性,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是少年儿童必读的神话故事;又如,完璧归赵、晏子使楚、负荆请罪、惊弓之鸟、三顾茅庐等又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再例如,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等又是刻苦读书的典范,无一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 感受歇后语的诙谐之美。现行汉语教材在每个单元最后都要安排一次汉语园地,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如歇后语、对联等。歇后语一般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句是比喻或隐语,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解释或说明,而且许多歇后语不但诙谐幽默,还富含一定的寓意,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猜谜语、搜集资料,课后利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和全班同学共享资源。例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类似这样的歇后语是以汉字的谐音为表现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使学生明白友情的珍贵,不亚于雪中送炭;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使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猫哭耗子假慈悲,使学生明白善恶、美丑的标准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

3. 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在每次汉语园地中,都无一例外的安排了一首古诗,学习古诗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承传,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是写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旧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不但把送别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了出来,更将自己坚持高贵文知识,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无不体现了古人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立下的壮志豪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和领悟诗人的意境,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自己的情感。此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优秀德育故事,学习孔融谦让礼貌的处事原则、学习闵损和孟宗的真诚孝心、学习尹憞遵守礼仪、立志育人的精神、学习滂母的浩然正气,最后再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学习他们孝养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礼貌待人、廉洁奉公的精神,立志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总之,在汉语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扩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明了古代卓越的艺术、灿烂的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使中华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推荐传统文化创新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少年》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难看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 ,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发芽、生长。

君不见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丽,用无私大爱谱写着人生的赞歌。

君不见在死亡旅途的汽车上,肝胆破裂的吴斌,危急关头,强忍剧痛。你用生命中的最后1分16秒完美的诠释了作为一名普通司机的责任与担当,用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光辉榜样。

君不见航空报国英模”罗阳,铁肩担起报国志,用生命诠释航空情怀!

……

然而,在传承美德的路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难堪与困惑。

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

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