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教育论文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5篇)

教育论文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5篇)

时间:2018-10-26 11:28:30

相关推荐

教育论文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推荐教育论文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精)一

关键词:产业;美学;现代艺术;艺术教育

产业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标志之一,它的文化蕴含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产业文化的梳理与保护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的日心说重塑了人们对自然规律与人本质的定位,注重客观与科学的自然本质追寻,开始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第一次产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英格兰中部地区首先完成资本主义产业化的最初萌芽,以从工场手产业向机器大产业转换为标志。科技的进步使得大机械生产规模化,从而取代传统手产业作坊的小规模生产活动,机械生产代表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后,在大产业的时代背景下,产业文化衍生成为文明进步的组成因素,其中艺术也通过产业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全新的艺术载体形式。产业革命的标志为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全新的改进,此后众多的科技进步推动着机械生产的步伐,这场重大的生产方式革命性转变迅速席卷欧洲大陆,并在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第二次产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电气时代,以美国的大量生产的技术革新与德国的科技领先为主导。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在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产业革命的爆发至使产业体制与产业社会的产生,产业文明也随之应运而生。产业社会的形成是在文明发展多元后并集体综合地展现出的一场人类社会的革新,对待科学发展的理性逻辑思维成为这场革命的源泉。产业革命由资本主义经济客观发展所带来,它的发展代表着产业体制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1870年左右,新的艺术价值取向开始在欧洲蔓延,艺术家的创作开始与哲学、科学、民族、社会等因素相结合,拓展出艺术的形式语言性、表现性、装饰性等语言探索。艺术家个体的精英化精神,取代了美术创作的群体化标准,个性语言成为艺术表达的宗旨。产业革命之后,机器生产带来大产业的全新生产模式,它取代了手产业时代以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模式。生产模式的全新确立,产生了在产业流程中出现的具体分工,产品的生产与设计出现了与传统手产业制造工匠完成制造与设计模式的区分。在社会分工上,设计成为单独领域从生产过程中脱离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大产业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艺术观念出现矛盾,此时艺术设计出现依赖产业的机械生产,而并不关心产品的艺术性与普通人的关系的问题,产业生产流程化带来产品质量的粗陋,产业技术开发人员与工厂雇主只关心产业产品的营销与技术和材料的更新,对产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持不屑态度。

一、亨利伯格森的哲学理论与现代艺术

产业发展与科学进步带来人们生活和思想的转变,思想观念开始追求全新的艺术形态,努力寻找着全新的思维拓展领域,发掘着主题的深刻性,生活的瞬息万变成为创作观察的切入点,其观念的产生依附于产业发展后社会出现的现象。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的哲学观点对现代派艺术影响巨大,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思想。伯格森对人的思维中理性成分持批判态度,他主张艺术创作要避免理性将事物的真实性所带来的静止。他提倡运用人的直觉,因为直觉会持续推动事物变化的量,并延续事物的运动。事物的存在是发展的,在发展中保持运动的方式,也是事物相互作用中延续的过程。伯格森认为人类思维与生存意识的解放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它可以触发人类在既定社会标准中释放和投入对生命本质的需求。在艺术形式中,无论是一幅绘画、一件雕塑、或是一首乐曲,其作品功能会让人产生联想与思维的跳跃,艺术成为精神载体的途径来自作品在欣赏者中产生的共鸣,作品的来源出自作者的思想浓缩与对物质事物的提炼,在这里,伯格森的艺术主张为“精神物质主义”。时间作为理论使得帕格森理论为对19世纪末期出现的新型艺术的解释带来启发性的含义,在艺术创作中,时间作为无休止的运动规律影响着艺术作品产生的即兴感,其意在突出和重视作品产生过程的灵感。这一点从印象派开始,艺术创作与作者主观感受便密不可分,作品以分离似的色彩附着于绘画形式之中,使作品明晰作者的瞬间感受。艺术家的内心活动更加清晰地在艺术创造中显露,在观者的思维推动下,联想、记忆、情感触碰在与艺术作品的互动中出现新的感知触碰。在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发展的推动下,19世纪以后的现代艺术开始与人的思维产生共识,并逐渐成为新型社会意识形态中艺术发展的主流。

二、包豪斯学院与现代艺术教育

产业进步带来物质的丰富,在18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重视科学与发展的客观思维,这种对自然物质发现与创造的过程的重视,至使欧洲社会的思想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物质的迅速发展与进步的同时,道德、精神、审美取向等并未和物质的发展同步。在产业链条中,人的主导意识开始服从机械生产的束缚。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伊始阶段,欧洲的复古风潮为产业设计的实用性带来不切实际的繁琐矫饰。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在19世纪后期发起了艺术与手产业运动,但是莫里斯在这场运动中过分强调艺术家的独立性,而脱离了大产业产业化模式,这使他未能解决新兴产品技术与艺术观念的矛盾。20世纪初出现的新艺术运动,也未对大产业革命性生产作出明确的判断。德国现代艺术史的代表人物海尔曼穆特修斯针对英国的艺术设计的问题,确立了以艺术设计的形式解决大产业生产与手工制造之间的矛盾。德国产业同盟组织的出现,为美术融合于产业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在青年时代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作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诞生地,德国包豪斯学校的教育理念将产业社会的发展与艺术关于美的功能进行了现代含义的协调,将艺术的审美与技术发展融合于一体。格罗皮乌斯致力于在设计中向无生命的产业产品注入生命力,探究历史上美术家将造型观念融入各个领域的现象进行研究,推崇在欧洲古代的众多画家涉猎很多设计领域。格洛佩斯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大师,包豪斯的校舍由他亲自设计,并遵照建筑的功能规律与实用性,突出现代产业技术材料与建筑结构功能的特性,发挥建筑自身构成所表现的美学特征。这些校舍成为包豪斯建筑设计的开端,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先河。在包豪斯的教师队伍中包括了众多的现代艺术的大师,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瓦西里康定斯基在包豪斯承担现代构图理论知识的课程,《点、线到面》的出版将美术中的组成因素,分化成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俄国的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理念被康定斯基带入包豪斯的教学之中,他强调将线条的变化引入画面的节奏的关系,在空间中创造出线条的三维变化,将艺术思维方式建立于想象、分析具象与抽象元素之间的内部联系。他将绘画的抽象元素作为展开思想与精神的方式,在教学中,通过作品的实例来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启发。另一位在包豪斯执教的现代派艺术的代表人物瑞典艺术家克利,他被赞誉为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在克利的艺术中,他将图像分解成几何的形式与色域之间的体块。他的艺术图像风格多变,在物象的选择上运用色彩来穿梭于具象符号与线面节奏之间的变换。由于他的绘画主题充满了幻想与奇妙,使他的艺术被视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范畴。他将个人情感与绘画中创造性的要素联系起来,将客观存在的事物转换成思想的意识形态。在设计中,包豪斯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熟悉现代产业生产技术方式的同时,并寻找现代设计中的规律性发展。将美学理念融入产业机器的生产复制方式中,形成一种简便明快的产业生产形式,将产业设计中的现代性推向了一定的高度。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与其教育过程,形成了现代设计理念诞生的过程。同时,包豪斯在其美学中也出现对构成主义的过度关注,为突出产业产品设计上的材料学与设计形式的简约而忽略人在使用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中,包豪斯学校把现代产业生产与传统手工制造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学与生产制作工艺相结合,并形成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将艺术的形式带给社会中的大众,艺术的形式不在受控于阶层的分化中,同时,它将现代技术革新融入生产设计之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现代材料的功能化应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艺术开始走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剑虹。具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蒋跃。绘画形式语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

[3]布伦丹普伦维勒著。20世纪现实主义绘画[m]。应沂,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推荐教育论文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精)二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也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即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影响学生的是教师,没有课堂上的指导和影响就没有了教学过程。总之,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师要教正确和讲明白。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怎样教正确、讲明白呢?就一节课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要正确、规范,讲解的内容既要简明扼要,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之听得懂、易理解。教育界有“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教正确、讲明白的教学目标,并非轻而易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技术素质。具体地说就是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技术动作的结构机理,能完成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

1熟悉教材

教师不但要对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内容了如指掌,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邻年级同类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个学段同类教材的演化和要求,也就是说要把握教材的纵横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教者安排教学进度,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准确地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实行宏观控制。在这个基础上安排一切课的教学内容,就容易做到重点突出难度度适当,讲授内容也容易贴切得体。例如,二年级一节跳远新授课的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①复习跳单、双圈练习;②教学跳远的落地方法;③教学全程技术(三至五步助跑);④在一区域内踏跳。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说明教师熟悉二年级跳远教材内容和要求,同时明确二年级的跳远教材是由一年级立定跳远(落地技术)和跳单、双圈(单跳双落技术)演而成的。教师的教学意图也很明确,通过二年级跳远教学,形成急行跳远技术的基本雏型,为顺利地过渡到七至九步助跑区内踏跳(三年级教学内容),铺平了道路,同时为小学阶段学习和提高跳远技术奠定了基础。

2了解学生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素质不仅和运动能力有关,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变化,随着性别和发育水平的不同也各不相同,所以身体素质的发展也有早晚,快慢之分,有忆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下降阶段。而快速增长阶段又叫做敏感期,敏感期只说明在一定年龄或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增长较快或者成绩提高较快,上升幅度较大。通过调查,在13岁以前可以多做一些动作频率快和反应速度较快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技巧、游戏等等,以发展儿童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与其相关的运动能力。了解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共同的特征,还要掌握这班学生的某些特殊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性和实际水平,采取最佳教学方案,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

3灵活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说明动作名称、方法、过程、要领、要求,以及总结、评价等诸多内容,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确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钻研教材教法便是上好课的关键一环。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教材,课型、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科学地灵活安排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生理反应、情绪变化,及时捕捉反馈信息,采取措施随时调节课堂教学,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4技术规范、讲解正确

技术动作的示范,并不在于跑得快、跳得远,能完成惊险动作,而是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完成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视觉表象的规范动作。同样,讲解不是照本宣科,也不需要过细的剖析技术机理,更不能夸夸其谈,而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知识经验,将讲解内容预先加工成学生听得懂好理解的制成品。小学阶段是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时期,因此,讲解示范要成为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一般地说低年级要多示范,多模仿,讲解内容要简洁要直观。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抽象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讲解的内容要逐渐递增,知识面也要相应地拓宽。讲解示范都力求准确地把握最佳时机和最佳位置,这样才能产生最佳效应。

5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中以轻松愉快的游戏、舞蹈、徒手操等,形成群体活动的环境。在活动中让他们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让他们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游戏作为小学低年级教材是非常受儿童喜爱一种活动形式,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把游戏贯穿于体育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基本技能,完成教学任务。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让孩子们从兴趣出发,培养特长生。集体荣誉是一种团体精神,团体精神对团体中的每一份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予一定难度的活动,如“冲过火力网”,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以后又多次分组,打乱学生的组合,使多数学生都有取胜的机会。在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集体团结气氛感染。在同伴的鼓励和影响下,当发现自己的小集体处于不利地位时,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及做出努力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就会对活动产生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推荐教育论文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精)三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与空缺。由于教育思维范式的僵化与滞后,一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想象力,难以突破思维定式,维持着现有的浅显化、盲目式、非实践性的教育状态而无法前进。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梳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讨;其次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从核心内涵、目标、体系、策略和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最后针对创业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发展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教育模式

在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要对当前国内的创业教育进行反思,面对全球化下新的科技以及经济模式的冲击,必须及时对现有教育思维进行反思,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大学生创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新锐力量,做好大学生创新教育,为其就业提供有效建议和方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和能力,激发其社会潜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进而实现自身价值。

一、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来开展相关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noll认为创业课程应该包括商业计划书,以及企业家职能教育、客观评价、创新想法、创业实践、政策环境;库里斯基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从利用资源、机会发现、组织运营方面设置;英国德比大学david教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团队合作为出发点,创业机会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模式方面:日本高校率先采用“工业试验室”和“官产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开创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评价方面:麦克马伦直接采用课程结果对比来验证效果;mcmullanlong提出基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尽管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得天独厚的成功,但是仍有学者看到问题:辛格和麻吉担心越来越多创新人才得到社会认可,这必然导致对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多优质教师队伍来胜任该职位。除此之外,创业教育相关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面临版权、质量等诸多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势头一片大好,伴随着新兴产业,创业浪潮的兴起,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焦点。我国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等研究。在教育方法方面:刘洋提出构建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资源并同步改革教学评估等观点。同时,在普通教学中可以灌输创业思想,内容上对创新教育进行拓展。在培养模式方面:李秀娟提出基于课内教学结合课外实践,组织更多创新活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王亚伟从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出发,构建基于工科学生的创业培养方案。在教育体系方面:李世佼提出了多平台多模块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多个方向开展了研究,但是大都是从理论研究角度着手,没有切实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同时没有考虑到新全球化下经济文化变革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挑战,并且已有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反思不够深刻,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不能进行全面指导。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

1、创业教育内涵研究

创业教育的内涵就是从全方位打造培养创业者,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实干精神、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乐观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本领,使大学生能适应创业的艰苦环境。创业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范文事业,狭义创业是创建公司。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者的创业精神、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毕业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并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创业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其中更多掌握创业基本技能,能够激发创业潜能,其核心本质是创新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创业教育目标研究

目标作为创业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可以基于目标制定系列创业教育内容和相关评价指标。学者从诸多方面对创业教育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应付复杂环境从容的乐观态度,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目标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创业的复杂的社会环境,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和积累社会经验的能力,独特的意识,敢于为天下先的敢闯敢干的精神;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立业思维、创业品质,使学生掌握创业途径和方法,在未来职位上更能够积极主动。可见,目前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尽相同,未来创业教育的目标仍需要深度探讨和优化。

3、创业教育的体系研究

创新教育体系是整个创业规划过程中各种教学元素的有机组合。有学者提出:以课程体系为中心,协同创业实践、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共同构建整个创业教育体系,还应包括实践体系、组织体系、资金等体系。有学者提出以政府提供保障,以创业教育为主体,共同构建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体系;有学者提出构建省级扶持的校企的创业教育平台,在平台中增加课程、体验、实践等教育板块,在教学内容上扩展创业业务领域知识,从全方位打造创业教育模式升级;有学者提出构建多资源合作的创业教育体系,政府牵头,社会导向,学校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由此可见,研究者们教育体系各有己见,不尽相同,仍需要同化统一的教育体系。

4、创业教育内容研究

创业教育内容作为大学生最早接触的创业知识,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及创业生涯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内容设置方面,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信念、劳动、创新、挫折等方面合理设置内容;有学者以创业意识为培养重点,主要包括合作意识、自主创业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和创新的创业意识;有学者认为从创业知识结构、心理品质与能力、意识方面进行教学内容设置,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最有效的创业知识传递载体,创业意识是通过各类学科的综合作用的结果,领导、组织、管理、协作等能力共同组成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体验、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方面设计创业教育内容。

5、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大体上可以分为:课堂——实践——管理的“三位一体”模式,即课堂保证理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管理服务为保障,强化创业技能,全面服务大学生创业之路;孵化模式,该模式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和能力,设置配套的培养方案,通过阶段性调整,最终走向创业;多层次——多平台模式,普及和提升等多层创业教育相结合,同时借助多课堂联动教学平台和多元实践平台培养大学创业能力。

6、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大学创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趋,创业教育也是促成大学生创业落地的重要途径,如何落实创业教育是关键所在。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要符合国家政策,同时要与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不能偏离现实好高骛远;有学者认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实践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共建创业的良好氛围;有学者认为加强校企的有机结合,深化教育内容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开展创业指导,加强师资力量,加速创新成果落地;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与社会发展高度同步,了解当前国际大环境及国家政策,完善相应创业课程,提供更多有利于创业的便利条件和政策,提供更多的实训和孵化器。

三、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反思

本文阐述的对“新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维的反思性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创业孵化的地位及其影响作用的新探索。通过实际开展调查调研,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的地位,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对社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仍需要对大学教育进行新探索。2.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与专业化关系处理重新探究与定位。专业教育是学生毕业的基本考核要求,学生能够探索创业和专业教育之间的承辅关系,利用创业思维,最大化专业价值。因此,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教师队伍与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性。3.创新创业教育者水平与结构问题反思与解决路径分析。剖析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师资队伍结构,反思教育者水平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途径。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现状及未来出路。通过调研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现状,阐述目前存在严重的问题,并就调查分析结果,结合现有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和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长熙,张伟伟,李健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

[2]王丽娟,吕际云。学习借鉴熊彼特创新创业思想的中国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xx

[3]李洪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xx

[4]王雪双。构建政府引导的全社会层面的国家创新体系——英国《创新国家白皮书》解析[j]。中国高校科技,20xx

[5]周小丁。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德国研究,20xx

[6]丰子义。全球性与现代性[j]。哲学研究,20xx

[7]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挑战和应答[j]。江苏社会科学,20xx

[8]李德顺。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与我们的战略[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xx

推荐教育论文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精)四

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在大学生中广泛地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然而,不少高校片面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人才。文章认为,从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关系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创新教育,从而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关系研究

创新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教育界对创新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如通过课堂教学开展创新教育,通过实验实习教学开展创新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创新教育,等等。当前,在高校教育中广泛开展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教育。通过创业教育过程,大学生将体验创新的感受,激发创新的热情,培养创新的。能力。

面对时代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一样,都有着独特的内涵。(1)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新时期的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创新教育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描述:一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二是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新能力的新人。这两个基本取向缺一不可,也是创新型人才内在要求的统一。三是创新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的过程。(2)创业教育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对于人才而言,创业教育可以被称为“第三本护照”。这样,创业教育就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描述:一是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提供给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观念和技能,使他们辨认出别人可能忽视的机会,并且使他们拥有洞察力和勇气采取别人可能迟疑的行动。二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育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一个不能培养出杰出企业家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企业家匮乏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是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竞争力的。三是创业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业理论教学活动、创业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学生企业家精神。

创业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创新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对创新教育的价值是永恒的。创业教育是通过创业的教学与实践过程,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完整的范畴。从实际的创业出发,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首先,对大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或“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是一个创新过程。其中,可以包含创新一个企业、创新一种产品、创新一个管理模式等,创业活动中充满了创新因素。其次,创业教育激发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围绕创业活动,学生进行一系列设计与创造,从而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再次,创业活动是一个品质砥砺过程。通过创办企业的实践,锻炼了大学生的勤奋、诚信的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毅力,提升了大学生自主、自信的信念,增强了实践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正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全过程。与通常的学习活动相比,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来说,从理念的建立、计划的设计,到开展创业活动都是全新的。大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全新的创业观念建立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从未接触或思考的概念。许多学生在认知上对创业是一个文盲,在实践上是一张白纸。所以说,通过创业教育的过程培养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大学开设创业教育,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创办企业活动,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兴趣,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的直接成果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入自主创业行列,直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如果是高科技的创新则直接推动国家的技术创新。然而,参与创业活动需要有独立性、开拓性的素质。综上所述,创新和创业的核心都是创造,创业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很好方法,在本质上是激发人的创造性。目前,许多人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简单等同于创办一个企业、开展一些商务经营活动或作为未来就业的一种形式,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新教育价值的科学理性认识。这将阻碍创业教育影响的实际推动,必须改变这一认识状况。首先,充分认识创业教育意义。由于部分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偏差,使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效果不够理想。一是目前选择创业之路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多。虽然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不高。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大学毕业创业的比例占3%左右。二是将创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大学生创办企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将创业教育的b的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创办企业的人。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我们不可能要求或期盼所有大学生毕业后都去自主创业,但是,对每个大学生来说,一旦有了“创新创业素质”,就拥有了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全方位育人体系之中,不能让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其次,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创业教育中相关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培养创业素质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素质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将创业与敢于冒险联系在一起。他提出创业者的行为表现为“愿意承担风险”“愿意为创意冒险”。他对创业的定义强调的是一种过程。在这过程中,展现的是创意和创新。最后,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这一点,主要是要不断改进创业教育体系及教学模式。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环境体系和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创造性和创造力”。创造性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性人格,创造力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知识和创造性能力。而创业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业教育之本是“成物成己”。“成物”是创造新事物,创建新企业;“成己”则是成为创新创业之才。首先,创业教育可以培育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机械地按照过去的经验或规范准则思考问题,而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面临的新问题,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去寻找与众不同的、富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办法。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通过创业的意义、创业的成果、创业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换言之,创业教育小是要求学生直接从事创业活动,而是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接受创业教育,了解创业的基本规律和路径,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或创业活动准备必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其次,创业教育可以学习创业理论,优化创新教育方法。一是创业教育是以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的: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涵养创业品质,接受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其中,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创业课程体系的构成主要有创业基础理论、创业实务、创业实践等环节。一般的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创业或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创业营销》等。在各环节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创业理论、实践创业活动,以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二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创业是智慧与能力的较量。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并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如swot分析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头脑风暴法、关键路径、最优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理论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技能、领导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等。第三,创业教育可以模拟设计创业计划,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实践课程体系,21月第2期(总第486期)即模拟设计创业计划。围绕一个创办的企业进行设计,设计中不能简单地模仿他人的创业计划,而是要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市场、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捕捉创业机遇,分析创业风险(包括政策、资金、技术、竞争、市场、环境、管理、决策、团队、成熟等风险),确定自己的创业目标与定位、创业项目、创业步骤、风险规避与防范。学会创业机会评价(机会窗口模型、机会漏斗模型),通过创业规划的设计,完成对创业组织的概述、市场分析、产品与服务的确定、经营策略的计划、管理队伍的构建,并进行中线研究、财务分析、机会和风险预测等设计规划。创业计划设计是一个思维的聚焦仪,它开拓大学生系统创新思维领域。同时,创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创业实践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增加了实践创新环节。例如,创办创业园。据此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这些最典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知识准备,使未来创业者具备战略眼光、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教育的过程。因为创业教育过程中包括了一系列的创业实践、创业实训等创业教育活动。这些创业教育活动,既可以大幅度提升大学生直接创业能力,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i只和创新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创业教育活动,可以塑造大学生的自信、勤奋、坚毅、诚信的品格,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冒险精神,激励他们像企业家一样去面对社会、思考问题,努力成为这个时代的创新创业的先行者。

[1]杨金焱,费世淼。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xx(12)。

[2]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

[3]周志成。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7)。

[4]商光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3)。

[5]唐国庆。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推荐教育论文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精)五

对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成因进行研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其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表 2—1 可以看出,有 58%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29%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持一般的态度,仅仅只有 13%的家长不是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见,家长最重视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是依据学习成绩。

从表 2—2 可以看出,家长送孩子来幼儿园的目的,有 55%的家长是让孩子学习学科知识,为以后进入小学尊准备。另外,39%的家长送孩子来幼儿园的目的是让其与其他孩子接触,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而以照顾孩子为目的的送孩子来幼儿园的家长只占 14%。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标准就是看哪家教的拼音多、会写的字多,他们入园前考察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们幼儿园教给孩子认字吗,写拼音吗。”若教师回答不教,那谈话就不会深入,直接走人。

xx 幼儿园招生时,家长们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你们教小学知识吗?你看人谁谁家幼儿园都教拼音、教识字、教算数,你们为什么不教,你们不教这些干什么,成天让孩子疯玩啊?而且人家学了,我们没学,到了小学我们会吃亏跟不上的”。 幼儿园也会为了生源不断的对家长的要求一再妥协,明知是不对的,还是一直在行动,觉得好像大家私下都是如此,双方都满意,何乐而不为呢?访谈中一位老师说:“农村的家长,大部分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不懂幼儿教育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幼儿的园中生活,家长更倾向于孩子能学到知识,而对于技能,不太重视”。观察中我发现,每天下午孩子放学,很多家长来接孩子,关心最多的是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识了几个字等。如果孩子回答,今天没有识字,老师带我们玩来,家长便会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还会说,幼儿园就是管吃管玩的地方。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幼儿家长不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家长们希望幼儿园能够多教授幼儿基础知识,更希望幼儿园能把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纳入幼儿园。尽可能的让孩子学习汉字、拼音、数学等知识,不顾孩子的兴趣,强制性的让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东西。有些家长觉得交了钱上幼儿园就得有效果,每天要看见点实在的东西,要不就认为老师就会领着耍,还不如在家玩又不浪费钱。教拼音的幼儿园就是好幼儿园,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身体和心理的关心太少。

总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进行比较,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也是拼尽全力,报辅导班,请家教,盲目要求给孩子灌输各种拼音、心算、写字、数学等知识,甚至主动要求老师每天晚上布置作业。农村年轻家长外出打工的相对较多,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隔辈亲可不会亲,他们根本不懂什么五大领域,不管什么素质教育,在她们的意识中,幼儿园就应该学拼音学算题,每天送孩子就一句老话:“好好听话,好好写字”。家长盲目攀比,还把幼儿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幼儿的手段,作为衡量办园好坏的标准。家长的“力”用反了,“亲”错位了,爱的不智慧,不能通过自己的心看懂孩子的心,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伤害了孩子。而幼儿园只能按照家长的意愿,服从家长的要求,不顾幼儿教育的本质幼。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许多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严重影响了将来孩子的学习。

目前,一些幼儿园受利益的驱动,不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按幼儿年龄特点,只让让孩子写字、算术,孩子没有游戏时间和机会,失去了幼儿的天真和快乐,扼杀了幼儿的天才和创造力。访谈中一位老师说道:“我们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并不是按照国家标准的办园理念进行,在办园过程中,并不是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而是会根据家长的需求进行调整,争取迎合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以实现最大化的招收。” 因此,幼儿园在办园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办园宗旨,遵循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导,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坏孩子,只有坏老师”说的也就是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观念直接决定幼儿园的活动内容。本次研究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表 2—3。

从表 2—3 可以看出,有 39%的幼儿老师为大专学历;12%的老师学历是本科。虽然幼儿老师的学历和专业素质与老师的知识能力不成正比,但在很大程度上,任课教师专业合格率偏低会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许多教师抱着老本不放,不爱学习,一直在用自己的错误惩罚一批一批的孩子。幼儿园活动内容广泛,需要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幼儿园组织形式多样有趣,备课要下深功夫,这和教几个拼音认识几个字比起来太累,而且又没有明显的外在成绩,所以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就乐此不疲的助长小学化的歪风。农村师资力量不足,老龄化严重,大部分老师因其原先为代课老师,所以惯用小学老师的那一套教学方式去教孩子,没有或者少数受过此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专业知识不足,又缺少外出学习和接触新知识新视野新发展的机会,思想呆滞不前,无法创新和改变。同时年轻的幼师力量因各种原因不愿走进农村园。许多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的临时转岗老师。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缺乏理性的思考,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传授给幼儿的知识是正确的,那就越多越好,完全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尊重幼儿的教育规律。前几年幼儿教育管理滞后,各种私立园泛滥,教师门槛太低,各家幼儿园为了抢夺生源,绞尽脑汁,违背规律,牺牲孩子的幸福童年博取家长的欢心,也是导致小学化倾向遗留的一个重要病根。

办园经费不足,尤其是用于教育研究、师资培训、教育活动的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师素质的再提高进程。专用教室、大型玩具、图书资料、现代化电教设施及幼儿活动空间不足,制约了幼儿的活动。农村幼儿园教师成分复杂,正式公办教师少,大多是非公办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1)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多学习知识,错把识字、拼音、算术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活动,而忽视了游戏等其他活动。

(2)农村的幼儿园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小学化倾向。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并非灵活的采取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采取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其教学组织形式的小学化明显。

(3)农村的幼儿园教育的教学管理存在小学化倾向。农村的幼儿园,在生活上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在学习上以班级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 其小学化倾向都十分明显。

(4)农村的幼儿园教育的教学评价存在小学化倾向。以幼儿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实质是重视知识的学习。幼儿教师过分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

(5)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这种超前教育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