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法]专家问答:推拿专家刘长信答细说小儿推拿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法]专家问答:推拿专家刘长信答细说小儿推拿

时间:2021-12-08 09:55:31

相关推荐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法]专家问答:推拿专家刘长信答细说小儿推拿

篇一:小儿感冒推“四大”

孩子感冒发热,家长往往急得团团转,又苦无办法。其实,小儿感冒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缓解,中医常将四法合用,称为头面“四大”手法。

开天门。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如图①),推24次或3~5分钟。“开天门”是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开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此手法可以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推坎宫。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如图②)。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揉太阳。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如图③)。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揉耳后高骨。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30~50下。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高热惊厥等症状。

小儿感冒发病比较急,可用上述方法辅助缓解症状,此法适合在家中操作,操作前可抹少许爽身粉,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温暖,操作后立即穿好衣服。

需要提醒的是,该法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不可出现感冒症状就自行盲目操作,延误病情。小儿发病迅速,变化多端,应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全身状况,需要时及时就医。

篇二:专家问答:推拿专家刘长信答细说小儿推拿

随着现代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很多家长都开始信任和采用纯绿色疗法――小儿推拿,在增强小儿体质和抗病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那么,作为纯绿色的小儿推拿疗法,主要擅长治疗哪些类疾患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专家刘长信就“细说小儿推拿”的相关话题做了互动回答。

1.@用户:请教我儿子这段时间晚上睡觉就鼻塞,白天就好,他晚上用手抠鼻子,就容易出血,鼻塞是否有好的办法?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专家刘长信:建议带着孩子来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一些病症;通过对症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专家刘长信: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外在环境,天气干燥;以及日常饮食等。

2.@用户:医生您好,宝宝六个月风寒感冒咳嗽,现在]咳了,但一直还有点痰消不掉,推拿可以解决么?网上说璇玑去痰,是这样吗?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专家刘长信:通过推拿可以改善症状。璇玑穴位有诸此功效,建议配合上如肺腧、膻中等穴,效果会更好,平常给孩子捏捏脊,增强孩子抵抗力。

3.@用户:医生您好请问九个月的宝宝脾胃不好爱拉肚子 并且睡眠不好 应该如何调理呢 多谢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专家刘长信:可以选用小儿推拿进行调理:如补脾经:家长用拇指面在小儿拇指外侧缘由指尖向指根直推200次;揉足三里:用双手拇指端在小儿双腿外膝眼下足三里穴揉动150次;捏脊:用两手拇指和食、中二指在小儿背部脊柱上从尾椎开始由下向上捏拿6次。

4.@用户:宝宝三个月,感冒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可以推拿吗?按摩手掌的小横纹,食,中,无名小的第二个关节,外劳宫,捏脊,从上向下按肺俞。这样做对吗?谢谢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专家刘长信:可以进行小儿推拿,按揉孩子四横纹可以适用于小儿发热,配合外劳宫、捏脊、肺腧可以治疗咳嗽感冒。

5.@用户:请问给小儿消食应该推哪些穴位?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专家刘长信:可以选用以下穴位: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推板门200次,清胃经200次,顺时针按摩腹部100次,按中脘和天枢穴50次等。

6.@用户:刘医生你好:三个月宝宝可以推拿吗?宝宝最近感冒咳嗽,按摩手指的d第二关节,小横纹,捏脊,按肺俞,可以吗?谢谢!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专家刘长信:捏脊、揉肺腧等可以增强孩子体质,对减轻和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专家刘长信:可以进行推拿,选择清肺经:就是家长用右手拇指面在小儿无名指末节指根向指尖方向直线推动100次。频率每分钟300次。

篇三:“复感儿”试试推拿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称为“复感儿”。“复感”以婴幼儿最为多见,对小儿的正常发育有很大影响。其病因主要为先天不足、营养不良、药物使用不当等损伤正气,从而导致自身正气不足,引发感冒。其次也与小儿生活起居调护有关,家长过分强调保暖,导致小儿阳热不能外泄,诸病丛生。中医临床推拿治疗,强调益气固表。

揉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之凹陷中。操作时,揉捏此处3~5次。有清热疏风、利尿、通经络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凑理闭塞之无汗或汗出不畅,高热惊风,神昏夜啼。

揉风池、风府:风池穴位于后发际大筋外侧凹陷处,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项后正中凹陷中。操作时,对两穴各揉10次,可发汗解表、醒脑安神、镇惊祛痰,适用于外感后恶寒高热、头身强痛。

运太阳:太阳位于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操作时,揉运太阳3~5分钟,能祛风散邪,调节阴阳。此法适用于各种外感表证,多与揉风池、风府同用。

按大椎: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属督脉。可按、揉、推约30~50次,以皮肤发红为度,有疏风解表、通经止痛、止咳平喘之功效。此法适用于治疗风寒风热外感之无汗、发热、身痛、鼻塞等,也可用于百日咳、咳喘、痰鸣之症。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背桡侧,腕横纹与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拇指或食中二指并排,自下向上推100~300次,能温里散寒、温补气血。此法适用于一切实证、虚证,并且有发汗之功。

小儿生理病理与成人不同,故小儿感冒有以下特点:

热证多: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之后,易从热化。治疗时,可重用清法,如清天河水、下推天柱骨以清热。

易挟痰:小儿肺脏娇嫩,外邪犯肺,肺易失宣,水液留滞于肺,聚而成痰,导致咳喘、喉间痰鸣。可加用揉丰隆、运八卦以化痰止咳。

易挟滞:小儿脾常不足,胃小而弱,感受外邪,导致脾胃纳运失调,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甚至呕吐、泄泻。可加用推四横纹、揉板门以健脾和胃。

易挟惊:小儿感受外邪,易化热化火,动风扰心,引起烦躁哭闹,甚至惊风等症状。可加用平肝、清心手法以镇定安神。

注意:

1.发病时,避免食用过燥、过冷及肥甘厚味之品,多饮水,宜食清淡、易于消化食品。

2.多参加户外运动,提高免疫能力。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但应避免衣帽过厚。

4.感冒流行时节,少去公共场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