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韩愈 原道】韩愈《原道》赏析

【韩愈 原道】韩愈《原道》赏析

时间:2019-05-12 02:41:16

相关推荐

【韩愈 原道】韩愈《原道》赏析

韩愈《原道》赏析

《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隋唐时佛教盛行,儒学在思想学术界影响日渐衰微。韩愈在政治上排斥佛教的同时,又作此文,以维护儒学的基本观念,扫除佛教的思想影响。

韩愈塑像

在《原道》中,韩愈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他对儒道的理解:“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为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以此为据,他批评了道家舍仁义而空谈道德的“道德”观。他回顾了先秦以来杨墨、佛老等异端思想侵害儒道,使仁义道德之说趋于混乱的历史,对儒道衰坏、佛老横行的现实深表忧虑。文章以上古以来社会历史的发展为证,表彰了圣人及其开创的儒道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功绩,论证了儒家社会伦理学说的历史合理性,并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对比,批评了佛老二家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心性修养论的自私和悖理,揭示了它们对社会生产生活和纲常伦理的破坏作用,提出了“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的具体措施。

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作。

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其作品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因而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画像

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朝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极重气势,富有独创能力,以文为诗也成为了韩诗又一亮点,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能力,扩大了诗的情感领域,纠正了大历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韩愈的众多诗作中,以长篇古诗为主,其表达的主要内容大都为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这类文章行文平实顺畅,以写实为主。还有一部分的诗作文风大为不同,以清新、富于神韵的特点为主,近似盛唐时期的诗风,如《晚雨》、《盆池五首》,最为著名的就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虽然韩愈在揭露现实矛盾与追求神韵的诗作风格上极有建树,但真正能代表其诗文成就的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的诗作,这可能与韩愈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关,韩愈天生就有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物、景物、情感的追求,并且他一再提倡的“养气”之说,更使他在提高自我的修养的同时增添了一股敢作敢为、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便是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韩愈的作品有哪些

韩愈的诗歌成就和影响远不及他的散文,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他的诗,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和他的散文相比。但是,他却是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因为他确立了中唐诗歌的一种风格流派。

韩愈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韩愈对文章的要求是“辞必己出”“陈言务去”,反对模拟抄袭,这本来是很好的,但是走到极端,就不免会有“诘屈聱牙”“怪怪奇奇”的毛病。他的散文气势磅礴、汪洋恣肆,想象空间十分丰富。这些特色,对韩愈的诗歌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韩愈的诗歌,当然有如他的散文所要求的“文从字顺”一类的作品,如传诵很广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风格。他的主要风格,一是主张不平则鸣,即诗歌要有指斥兴寄,要能抒情达意。二是主张意境和语言的尚新求奇,形成一种奇崛怪诞、横空盘硬语的风格。这种风格与元、白所主张的平实浅易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但是都是在盛唐诗风中求变的一种比较成功的尝试。韩愈的《南山》《山石》《谒衡岳庙》等诗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