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关系】揭秘王羲之王献之的关系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关系】揭秘王羲之王献之的关系

时间:2024-01-15 22:29:02

相关推荐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关系】揭秘王羲之王献之的关系

揭秘王羲之王献之的关系

王羲之,字逸少,原来是琅琊人,后来把家迁到会稽山阴。东晋时期有名的书法家,有“书圣”的称号。曾经为官做过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来成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在书法史上,他和他儿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魏晋时期名门琅琊王氏,他天赋异禀,七岁的时候就擅长书法了。有传说晋帝当时去北郊祭祀,王羲之将祝词写在木板上,派工人雕刻,刻字的人法系西安王羲之字的墨迹已经渗透进木头三分的深度,木工很是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居然如此的炉火纯青,能入木三分。

在永和九年,王羲之和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活动,在此期间大家一起喝酒作诗,把诗汇集成了诗集。王羲之当时很是高兴,在这种情况下即兴为这本诗集做了序,这就是后世流传的有名的《兰亭序》。这序可能及天时地利人和的效果,王羲之超常发挥了,据说后来王羲之再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了。宋代的书画博士米芾称《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的女婿。同他的父亲王羲之和张芝、钟繇四人并称为“书中四贤”。王献之从小就很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的是草书和隶书,还比较擅长画画。王献之小时候就负有盛名,放达不羁,虽然每天都待在家里,但是形容举止并没有显得散漫,才华和气度都超过当时的人。他有一次和他的两个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他的两个哥哥和谢安总在谈论当时社会的风俗见闻。王献之只是和谢安问候了几句就回家了。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谁比较优秀,谢安认为是王献之,因为他认为大凡杰出的人才都是少言寡语的。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什么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世的人称为书圣。那么,王羲之为什么会被称为是圣呢?很多人认为可能是一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王羲之画像

一是说因为他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王羲之忠君爱国的事情在《世说新语》之中就有记载,他在受到奸人谗言的陷害的时候,王羲之并没有退缩,而是大义凛然的去面对了。即使是死都不会改变他的报国之心。这就充分体现了王王羲之忠君爱国的思想情操。还有就是王羲之知仁义重孝道。他不论是在朝中做官还是被派到外边做刺史太守,都能亲自处理政务,爱护百姓。他在任会稽内史的时候,针对官员的治理和百姓赋役的黑暗做了调整,努力去推行要谨慎的任人为官,和平均赋役的政策。在旱情严重的时候,没有等朝廷下令就开仓赈济灾民。这就是王羲之的仁义之处。还据史书的记载王羲之在任职期间一直是将他的老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的时分,一直到他的母亲逝世,尽到一位为人子女应做到的孝道,。综上所述,足以说明王羲之是个道德品质高上的人。

二说他是一个学养深厚、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王羲之并不是生而知之,他的学养都是通过他发奋学习而来的。而现在小时候因为练字洗笔把池塘水都染黑了的故事足以证明他从小就十分的用工。《兰亭序》是他传世的诗文,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思想深刻,并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行书”,这更加能证明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学养深厚的人。说他富有创造精神无法是因为他的字了,他的字是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轮美奂的书体,蕴含雄秀之气。所以世人常常曹植写的《洛神赋》中那段:“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表示对王羲之书法之美的赞美。

综上所述,王羲之是位德艺双馨的人,是个受万人敬仰的人,他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巨大的,所以被尊称王羲之为“书圣”,他是名至实归的。

名家书法王羲之草书诀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结构简单。笔画连绵。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因为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有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在狂乱中觉得优美。今天我们来欣赏的是今草的那种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的王羲之的《王羲之草书诀》。

王羲之草书诀拓印节选

《王羲之草书诀》又叫《右军草法至宝》。草诀歌是一种歌诀,也是应用文的一种,但又不是诗歌。它却严格遵守了近体诗的格律,平仄合律,对仗满篇。《王羲之草书诀》全文106联,除了首位两联外,一律使用了对仗。在诗坛上众所周知,诗律是起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的,是由沈约提出的一种新的诗体“永明体”,它是根据周顒在受印度佛经转读和梵文音韵的启迪上所发现的汉字平、上、去、入,四声而提出来的,直到到唐初才趋于成熟。但是《草书诀》的作者王羲之已经把诗律运用的十分到家,实在是非常难得。

《王羲之草书诀》的问世绝对不是什么偶然。楷书在唐代的时候己经达到了顶峰,宋代的书家只好转而谋求在行书、草书上希望能有所建树,大力提倡研究法帖的源流优劣和书迹的真假,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行书和草书便得到充分的研究。《草书诀》应该是因为这一背景产生后的产物。

《草诀歌》可以称的上是学习“王羲之草法”的至宝。它不但具有书法中的艺术美还有着和诗的韵律之美,而且内容十分精辟,仅仅是用一千余字,就把常用的几百个字的草法说的是明明白白。由于歌诀同字帖紧密结合,在阅读的时候,仿佛这位良师就像是在身旁一般,一边传授口诀,一边挥毫示范;待背熟后,在脑海中就好像有了一部极易翻检的草书字典。《草诀歌》的作者不仅是诗家、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