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顺治皇帝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别样人生

顺治皇帝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别样人生

时间:2023-07-03 07:38:46

相关推荐

顺治皇帝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别样人生

顺治皇帝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我们终于又看到吴克善了,上一次见还是送海兰珠出嫁的时候,他是海兰珠和孝庄皇太后的亲哥,哲哲皇太后的亲侄子。也就是说顺治皇帝的废后是孝庄皇太后的亲侄女儿,哲哲皇太后的亲侄孙女儿。

史书记载,后丽而慧,美丽又聪明,她的名字叫“额尔德尼本巴”(见于《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汉译》),“额尔德尼”意为“珍宝”,出现在名字中常译作“额尔敦(登)”,“本巴”亦即“奔巴”,为藏传佛教用的一种瓶子,挑选转世灵童掣签时用的金瓶即为金本巴瓶。名字中的两个词都是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宝宝),她在家里的娇贵程度从她的名字都能看出来。“家富小儿骄”,大清只有两个太后,她们家就占了两个,而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她的家族已掌握整个漠南蒙古,她们与一般的蒙古部落首领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她的高祖、高祖母、祖父、祖母都得到了清朝廷的正式册封,她们的背后是整个大清,她们的面前是一片坦途。天子之下,如果她的家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佟氏也不敢。不夸张地说,漠南蒙古是她的天下,大清皇宫也是她的天下,如果她足够有头脑,大清的江山还是她的天下。有的人起一手烂牌会打赢,起一手好牌,反而不会出牌,输了。额尔德尼本巴就是典型的把一手好牌打臭的人。

她的父亲吴克善是两度给皇太极送亲的人,送了布木布泰又送海兰珠,与两位妹妹情分很深。现在,1651年2月,他又来了,给顺治送来了他的女儿,等待举行大婚典礼。这次,一切似乎没那么顺利。顺治一直借故拖延,让他在城外等待了半年之久,到了秋季(8月份),老亲王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四处活动,请求诸亲王替他禀明太后,皇太后下旨,令皇帝册立皇后并举行大婚仪式,顺治皇帝这才启动了早已筹备好的结婚大典。

顺治为什么这么不情不愿呢?因为这是摄政多尔衮给他定下的亲事,顺治七年(1650年)12月,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顺治皇帝追封他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仅仅过了两个月,1651年2月,顺治开始了对多尔衮的全面清算,剥夺了多尔衮的封号,掘了他的墓。那年,顺治皇帝十四岁,当皇帝8年,我们不能理解这8年他积郁了怎样的苦大仇深,似乎跟多尔衮有关的一切他都不喜欢,包括这门亲事。

吴克善送女入京的时候,正是顺治启动对多尔衮的报复行动的节骨眼。说到底,多尔衮定的这门婚事并没有什么错,他聘的是顺治的表妹,不是聘的多尔衮的表妹,也没有聘多尔衮的小姨子,在这件事上,多尔衮还是比较大公无私的。这也是顺治帝一直犹豫,没有断然拒婚的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说,顺治对这个婚姻虽然抗拒,但还是抱有幻想的。

如果说婚结的不顺还怨不得自己,那么接下来,这位宝宝皇后是怎么活生生把自己弄成一团糟的呢?

顺治帝在其所撰的《端敬皇后行状》中说到博尔济吉特氏:“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

顺治也亲口说她美丽、聪明,不存在顺治看不上她的问题。但是她的嫉妒心之重,连平常人家妇女的胸怀尚且不如,“朕一举动,靡不猜防”,天哪噜,试问哪个男人受得了?她还狠毒,见到后宫有点姿色的女子就要置人家于死地。

然而,她的毛病还不止这些,顺治又说:“朕素募简朴,废后则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绣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她奢侈,我们平常百姓家,娶个败家娘们也生气,但是她奢侈到连皇帝都养不起、看不惯的份上,也是够够了。

她这种性格的养成我们能理解,美丽聪明的千金大小姐,家庭显赫,一帆风顺,搁谁谁任性,搁谁谁霸道,搁谁谁奢侈。她的父亲要是给她找个倒插门女婿,让她一辈子高高在上过下去,也不错!但是顺治是谁呀,你跟他比尊贵?你跟他比有钱?你跟他比谁更骄傲?更霸道?他哪有闲情逸致天天来迁就你。顺治是一个有文化、有思想、有内涵的人,还是个推禅悟道佛教徒(这一点我们下一章再讲),“性耽閒静,常图安逸”是他对自己的评价,跟如此添乱的皇后确实不是一路人。

于是,就离吧,不是,就废吧!有人要说,废皇后是因为顺治太爱董鄂妃,这可就冤枉了董鄂妃,她是三年后才入的宫。

按照规矩,废后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即使我们平常夫妻离个婚,不跟父母、七大姑八大姨打打招呼,直接到民政局一登记完事,也是要落一堆埋怨的,何况是家大业大的皇帝。顺治要废皇后,首先要跟朝廷大臣们讨论,其次要跟两宫皇太后商议,因为对他来说家事即国事啊!但是,他谁都没有跟谁商议,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唯有一意孤行才能办成。

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博尔济吉特氏当皇后整整两年,搞不好那天还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顺治召大学士冯铨、陈名夏、张端、刘正宗等人整理历代废后事例。随即引发了朝臣一劝再劝,顺治坚持己见的一番苦战。

上命大学士冯铨等上前代废后故事,铨等疏谏,上严拒,谕以“无能,故当废”,责诸臣沽名。即日奏皇太后,降后为静妃,改居侧宫,下礼部,礼部尚书胡世安、侍郎吕崇烈、高珩疏请慎重详审,礼部员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选、陈棐、张璟、杜果、聂玠、张嘉、李敬、刘秉政、陈自德、祖永杰、高尔位、白尚登、祖建明各具疏力争。允樾言尤切,略言:“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上命诸王、贝勒、大臣集议,议仍以皇后位中宫,而别立东西两宫。上不许,令再议,并责允樾覆奏,允樾疏引罪,诸王大臣再议,请从上指,於是后竟废。

最后,下达了废后的诏书:

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使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宫阃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室。

于是,博尔济吉特氏就这样从皇后变成了静妃,“静”是顺治对她的期望,希望她冷静、安静、清静、文静......,可惜所有跟静有关的美好字眼都跟她不沾边。以后,她的生活如何,还能珠玉倚绣缀饰否?还能每餐都用金器否?我们不能太确切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生活条件依然不会太差。

又是顺治亲自说:“今年(顺治十七年)春,永寿宫始有疾,后(指已被追封为孝献皇后的董鄂妃)亦躬亲扶侍,三昼夜忘寝兴,其所以殷殷慰解悲忧,预为治备,皆如侍今后者。”那时的当今皇后,是孝惠章皇后,“如侍今后”,就让人推测侍奉的是废后,这个中情景也很符合她的地位和影响力,毕竟两宫太后是她的至亲,成为静妃照样有很多人要曲意奉承,连董鄂妃也不例外。

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来了另一个走后门的皇后,孝惠章皇后,又是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女儿,绰尔济是吴克善的亲侄子,也就是说,这个新皇后是静妃的堂侄女儿,孝庄皇太后的亲侄孙女儿。

顺治十三年,贵妃董鄂氏入宫,享受独宠,这时顺治皇帝对皇后可谓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孝惠章皇后“不当上恉”,十五年正月,皇太后不豫,上责后礼节疏阙,命停应进中宫笺表,下诸王、贝勒、大臣议行,这是又要废后的节奏。孝庄皇太后表态,说皇后不能废。董鄂贵妃也表示:“陛下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三月,以皇太后旨,如旧制封进。

康熙皇帝即位,尊孝惠章皇后为皇太后,居慈仁宫。康熙是个懂政治、讲规则、崇尚礼节的人,康熙生母佟佳氏早亡,他对这个皇太后极尽孝道,演绎了一段母慈子孝的佳话。

“上奉太皇太后谒孝陵,幸盛京,谒福陵、昭陵,出古北口避暑,幸五台山,皆奉太后侍行。康熙二十二年,上奉太皇太后出塞,太后未侍行,中途射得鹿,断尾渍以盐,并亲选榛实,进太后。”

三十五年十月,上北巡,太后万寿,上奉书称祝。驻丽苏,太后遣送衣裘,上奉书言:“时方燠,河未冰,帐房不须置火,俟严寒,即欢忭而服之。”

三十八年,上奉太后南巡。三十九年十月,太后六十万寿,上制万寿无疆赋,并奉佛像,珊瑚,自鸣钟,洋镜,东珠,珊瑚、金珀、御风石,念珠,皮裘,羽缎,哆罗呢,沈、檀、芸、降诸香,犀玉、玛瑙、赩、漆诸器,宋、元、明名画,金银、币帛;又令膳房数米万粒,号“万国玉粒饭”,及肴馔、果品以献。四十九年,太后七十万寿,亦如之。

五十六年十二月,太后不豫。是岁,上春秋六十有四,方有疾,头眩足肿,闻太后疾甚,以帕缠足,乘輭舆诣视,跪床下,捧太后手曰:“母后,臣在此!”太后张目,畏明,障以手,视上,执上手,已不能语。上力疾,於苍震门内支幄以居。丙戌,太后崩,年七十七。上号恸尽礼。五十七年三月,葬孝陵之东,曰孝东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