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像素驱动电路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像素驱动电路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时间:2018-09-28 05:38:36

相关推荐

像素驱动电路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对比度高、耗电低、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oled显示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针对像素进行补偿以改善其显示性能,但由于补偿电路结构复杂,需要占据较大的布置空间,由此限制了oled显示装置像素分辨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发光,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被配置为分别产生使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发光元件发光的电流;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被配置为分别将所述电流提供到所述每个发光元件;写入控制子电路,与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和数据写入子电路电连接;以及数据写入子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写入控制子电路的控制下,将分别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元件的补偿信号和数据信号依次写入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中的每个驱动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写入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复位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初始化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为接收所述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写入控制子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晶体管,每个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写入控制信号,每个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每个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中的一个驱动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中的每个驱动子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中的一个发光控制子电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电压;以及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为接收所述第一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中的每个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发光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二复位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二初始化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与每个驱动子电路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实质相等,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温度漂移量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温度漂移量实质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与每个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01v。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布置成包括行与列的矩阵;多条扫描线,与每行发光元件对应布置;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布置在第2k-1列发光元件和第2k列发光元件之间,k为自然数;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布置在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的每个交叉位置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子电路与交叉位置处对应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在第一时段,利用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子电路将用于第2k-1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的第一补偿信号和第一数据信号写入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子电路;在第二时段,利用所述第一补偿信号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使第2k-1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发光;在第三时段,利用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子电路将用于第2k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的第二补偿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写入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子电路;以及在第四时段,利用所述第二补偿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使第2k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发光。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通过设置数据写入子电路并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之间共用该数据写入子电路,以将用于发光元件的补偿信号和数据信号依次写入驱动子电路,显著地降低了像素驱动电路的尺寸。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公开实施例,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应注意,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另一示例电路结构;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又一示例电路结构;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框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8a和图8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公开有任何限制,而只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在可能导致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应注意,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应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只是用于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特别地,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特别指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否则以“第一极”指代开关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以“第二极”指代开关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对两者不进行区分。

此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连接至”或“相连”可以是指两个组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是指两个组件之间经由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相连。此外,这两个组件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或相耦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发光元件(例如oled)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像素驱动电路。该像素驱动电路配置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该像素驱动电路的框图如图1所示,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结构。

如图1所示,像素驱动电路100包括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1011、……、101n,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每个驱动子电路与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1011、……、101n被配置为分别产生使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发光元件发光的电流。

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像素驱动电路100与发光元件之间的电连接,以虚线形式示出了发光元件oled1、……、oledn。

另外,在图1中,发光元件被示出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发光元件可以是电流驱动类型的其他发光元件,本公开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像素驱动电路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1021、……、102n,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每个发光控制子电路电连接在驱动子电路和发光元件之间。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1021、……、102n被配置为分别将对应的驱动子电路1011、……、101n所产生的电流提供到每个发光元件oled1、……、oledn。

如图1所示,像素驱动电路100还可以包括写入控制子电路103和数据写入子电路104。写入控制子电路103与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1011、……、101n和数据写入子电路104电连接,用于控制补偿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写入。

数据写入子电路104被配置为在写入控制子电路103的控制下,将分别用于至少两个发光元件oled1、……、oledn的补偿信号和数据信号依次写入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1011、……、101n中的每个驱动子电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对发光元件(例如oled)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随着oled技术发展,对驱动电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工厂的制程过程中,因设备、工艺等问题不可避免的导致像素的驱动电路出现不均一现象。例如,不同oled之间的阈值电压具有分布性。又例如,oled的阈值电压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漂移量也是变化的。这些问题都将影响显示效果,因此oled的驱动电路对其驱动晶体管的电学特性更加敏感。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可以改善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在数据写入子电路104将数据信号写入到驱动子电路1011、……、101n之前,将补偿信号写入驱动子电路1011、……、101n,能够实现对发光元件oled1、……、oledn的阈值电压的补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利用一个数据写入子电路(例如数据写入子电路104)对至少两个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随着oled显示技术应用的逐渐小型化以及用户对oled显示屏分辨率的需求,如何提高屏幕占比,减少外围排线,增加像素分辨率就成了目前需要研究开发的方向。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oled1、……、oledn的驱动子电路1011、……、101n中的驱动晶体管的特性来设计数据写入子电路104,从而使得数据写入电路104可以同时实现对至少两个发光元件的数据写入和补偿功能。由于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可以共用一个数据写入和补偿电路结构,因此能够减少布线,从而减小形成显示面板的每像素单元的大小。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能够提高屏幕面积占比,显著减小像素驱动电路的尺寸。

下面结合具体的示例进一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在该示例中,仅以配置用于驱动两个发光元件oled1和oled2的布置进行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图2中,发光元件oled1和oled2以虚线形式示出。

如图2所示,像素驱动电路200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和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写入控制子电路203和数据写入子电路204。第一驱动子电路与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和写入控制子电路203的一部分电连接,用于向发光元件oled1提供第一补偿信号和第一数据信号。第二驱动子电路与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和写入控制子电路203的一部分电连接,用于向发光元件oled2提供第二补偿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

oled1和oled2可以是位于相邻列上的发光元件,例如,oled1位于发光元件所形成矩阵的奇数列(2k-1)上,oled2位于发光元件所形成矩阵的偶数列(2k)上,其中k为自然数。上述分别电连接到oled1和oled2的两部分结构相对于数据写入子电路204大致对称布置,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数据写入子电路204由上述两部分结构共用,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200可以简化驱动电路结构并节省数据线布线。当发光元件所形成矩阵的每一行中包括2k个发光元件时,仅需要布置k个数据写入子电路204和k条数据线。

如图2所示,数据写入子电路204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根据示例,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复位信号rest1,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初始化信号vinit,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和第一极(t2的漏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t2的源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扫描信号vscan,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为接收数据信号vdata。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在施加到其栅极的第一复位信号rest1的控制下导通,从而将第一初始化信号vinit施加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和第一极(漏极),第一初始化信号vinit能够使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三晶体管t3可以在施加到其栅极的扫描信号vscan的控制下导通。在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的情况下,并在写入控制子电路203的控制下,可以将补偿信号和数据信号分别写入到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

在图2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均被示出为p型晶体管,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也可以是n型晶体管。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各晶体管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第一复位信号rest1、第一初始化信号vinit、数据信号vdata和扫描信号vscan的电压来实现上述数据写入子电路204的功能。

如图2所示,写入控制子电路203包括两个第四晶体管t4_1和t4_2。第四晶体管t4_1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写入控制信号sw_1,第四晶体管t4_1的第一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和第一极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_1的第二极与第一驱动子电路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_2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写入控制信号sw_2,第四晶体管t4_2的第一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和第一极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_2的第二极与第二驱动子电路电连接。

如图2所示,第四晶体管t4_1可以在写入控制信号sw_1的控制下导通,t4_2可以在写入控制信号sw_2的控制下导通,从而分别导通数据写入子电路204到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的电连接路径,以将对应的补偿信号和数据信号分别写入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

同样地,第四晶体管t4_1和t4_2被示出为p型晶体管,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示例中,第四晶体管t4_1和t4_2也可以是n型晶体管。只需相应地改变写入控制信号sw_1和sw_2的电压就可以实现写入控制子电路203的功能。

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子电路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dtft_1和存储电容c_1,第二驱动子电路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dtft_2和存储电容c_2,两个驱动子电路具有相同的结构,其中驱动晶体管dtft_1与驱动晶体管dtft_2可以是相同的驱动晶体管,具有实质相同的阈值电压和阈值电压温度偏移量。

以第一驱动子电路为例,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栅极与第四晶体管t4_1的第二极电连接,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漏极与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电连接,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源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电压vdd。存储电容c_1的第一端与第四晶体管t4_1的第二极电连接,存储电容c_1的第二端电连接为接收第一电压vdd。

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子电路可以将经由写入控制子电路203和数据写入电路204写入的第一补偿信号和第一数据信号存储到存储电容c_1中。驱动晶体管dtft_1可以在施加到其栅极的电压的控制下产生使发光元件oled1发光的电流,如下式所示:

i1=k1·(vgs1-vth1)2

式中,k1表示与驱动晶体管dtft_1的工艺和设计有关的参数,对于确定的晶体管,可以视为常数;vgs1表示施加到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若以vg1表示施加到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栅极的电压,vdd表示第一电压vdd的电压值,则vgs1=vg1-vdd;vth1表示驱动晶体管dtft_1的阈值电压,对于p型驱动晶体管dtft_1,vth1为负值,i1为所产生的电流。

第二驱动子电路的连接结构和功能与第一驱动子电路相同。驱动晶体管dtft_2可以在施加到其栅极的电压的控制下产生使发光元件oled2发光的电流i2=k2·(vgs2-vth2)2,式中,k2表示与驱动晶体管dtft_2的工艺和设计有关的参数,对于确定的晶体管,可以视为常数;vgs2表示施加到驱动晶体管dtft_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若以vg2表示施加到驱动晶体管dtft_2的栅极的电压,则vgs2=vg2-vdd;vth2表示驱动晶体管dtft_2的阈值电压,对于p型驱动晶体管dtft_2,vth2为负值。

同样地,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被示出为p型晶体管,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示例中,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也可以是n型晶体管。

如图2所示,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t6_1,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t6_2,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具有相同的结构。

以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为例,第六晶体管t6_1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发光控制信号em_1,第六晶体管t6_1的第一极与发光元件oled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_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漏极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_1可以在施加到其栅极的发光控制信号em_1的控制下导通,从而将第一驱动子电路所产生的电流提供给发光元件oled1。

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的结构和功能与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地,第六晶体管t6_1和t6_2被示出为p型晶体管,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示例中,第六晶体管t6_1和t6_2也可以是n型晶体管。只需相应地改变发光控制信号em_1和em_2的电压就可以实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和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的功能。

不同型号的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值一般不同。并且,由于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发生阈值电压的漂移,因此即使对于同一个晶体管,当其应用环境改变时,也有可能因为阈值电压的漂移而导致显示不均匀。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数据写入子电路204中提供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电学特性基本相同的共用的第二晶体管t2来实现对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根据实施例,可以使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实质相等。此外,还可以使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的温度漂移量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的温度漂移量实质相等。

例如,以v′th、vth1和vth2分别表示第二晶体管t2以及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可以通过写入控制子电路203和数据写入子电路204将包含t2的阈值电压v′th的补偿信号分别写入第一驱动子电路中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栅极以及第二驱动子电路中驱动晶体管dtft_2的栅极。这样,在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实质相等的情况下,即可以认为v′th=vth1=vth2,分别在驱动晶体管dtft_1产生发光电流的公式i1=k1·(vgs1-vth1)2和驱动晶体管dtft_2产生发光电流的公式i2=k2·(vgs2-vth2)2中消除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vth1和vth2的影响。

根据实施例,可以使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01v。

根据实施例,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制作电学特性基本相同的晶体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晶体管t2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布置得较近,例如将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布置在相邻的列,并将第二晶体管t2布置在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环境参数测试和老化实验调试等工艺来对第二晶体管t2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进行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善第二晶体管t2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制作工艺来获得电学特性基本相同的晶体管。但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采用任何可以使第二晶体管t2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电学特性基本相同的方法。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仅要求第二晶体管t2与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电学特性基本相同,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通过包括第二晶体管t2的共用的数据写入子电路204来对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以及阈值电压温度漂移量进行补偿,在改善显示效果的同时减小了电路尺寸,为显示分辨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另一示例电路结构。

如图3所示,像素驱动电路300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3011和第二驱动子电路3012、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3021和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3022、写入控制子电路303和数据写入子电路304。并且,第一驱动子电路3011和第二驱动子电路3012、写入控制子电路303和数据写入子电路304的连接和功能与像素驱动电路200的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写入控制子电路203和数据写入子电路204的连接和功能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像素驱动电路300的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3021包括第六晶体管t6_1和第七晶体管t7_1,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3022包括第六晶体管t6_2和第七晶体管t7_2。第六晶体管t6_1和t6_2的连接和功能可以参考图2所示像素驱动电路200的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所包括的第六晶体管获得。第七晶体管t7_1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二复位信号rest2(k+1),第七晶体管t7_1的第一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二初始化信号v′init,第七晶体管t7_1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oled1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七晶体管t7_1可以在施加到其栅极的第二复位信号rest2(k+1)的控制下导通,以将第二初始化信号v′init施加到发光元件oled1的第一端,以将发光元件oled1设置为预定状态,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显示过程中的残影。

第七晶体管t7_2的连接和功能与第七晶体管t7_1相同。在图3中,第七晶体管t7_2栅极被示出为电连接为接收第二复位信号rest2(k+2)。第二复位信号rest2(k+1)和rest2(k+2)用来表示在不同的时序中分别施加第二复位信号rest2(k+1)和rest2(k+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对发光元件oled1和oled2进行复位,可以更快地关闭发光元件oled1和oled2,从而在对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阈值电压以及阈值电压温度漂移量进行补偿的同时减少显示过程中的残影,进一步改善了显示效果。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又一示例电路结构。相比于图3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300,进一步在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3021和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3022中分别增加了第八晶体管t8_1和t8_2。

如图4所示,第八晶体管t8_1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另一发光控制信号em2_1,第八晶体管t8_1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源极电连接,第八晶体管t8_1的第二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电压。第八晶体管t8_2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另一发光控制信号em2_2,第八晶体管t8_2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_2的源极电连接,第八晶体管t8_2的第二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电压。第八晶体管t8_1和t8_2可以被配置为在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的栅极被施加了低电平电压时关断,从而消除驱动晶体管dtft_1和dtft_2在非操作状态中的电流,可以进一步改善显示效果。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框图。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500包括多条扫描线sl1、sl2、sl3、……、slm、多条数据线dl1、dl2、……、sln、多个发光元件501和多个像素驱动电路502。

多个发光元件501布置成包括行与列的矩阵。多条扫描线sl1、sl2、sl3、……、slm与每行发光元件对应布置。多条数据线dl1、dl2、……、sln与多条扫描线sl1、sl2、sl3、……、slm交叉,且布置在第2k-1列发光元件501和第2k列发光元件501之间。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502布置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每个交叉位置处,像素驱动电路502的数据写入子电路与交叉位置处对应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电连接。其中k、n和m均为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相邻的两列发光元件之间共用一条数据线,在对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同时可以显著地减少数据线的布线,从而减小电路规模。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0包括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60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0可以是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8a和图8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下面结合图7、图8a和图8b,并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200来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7所示,驱动方法700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710处,在第一时段,利用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子电路将用于第2k-1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的第一补偿信号和第一数据信号写入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子电路(例如第一驱动子电路)。

在步骤s720处,在第二时段,利用第一补偿信号和第一数据信号使第2k-1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发光。

在步骤s730处,在第三时段,利用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子电路将用于第2k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的第二补偿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写入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子电路(例如第二驱动子电路)。

在步骤s740处,在第四时段,利用第二补偿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使第2k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发光。

下面结合图2的示例结构详细说明上述步骤。

参考图2和图8a,第一时段可以划分为初始化时段t1和数据写入时段t2。在初始化时段t1,提供低电平的第一复位信号rest1和低电平的写入控制信号sw_1。当第一复位信号rest1为低电平时,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一初始化信号vinit施加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以确保第二晶体管t2可以导通。当写入控制信号sw_1为低电平时,第四晶体管t4_1导通,使得数据写入子电路204与第一驱动子电路之间电连接路径导通。

在初始化时段t1,扫描信号vscan为高电平,因此第三晶体管t3关断。写入控制信号sw_2为高电平,因此第四晶体管t4_2关断,数据写入子电路204与第二驱动子电路之间的电连接路径断开。发光控制信号em_1为高电平,停止发光元件oled1的发光。发光控制信号em_2为低电平,即在对发光元件oled1进行数据写入的过程中,发光元件oled2可以正常显示。在未进行数据信号和补偿信号的写入时,oled1和oled2一般处于发光状态,即发光控制信号em_1和em_2为低电平。因此,在进行数据信号和补偿信号之前,应该先停止要写入数据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如图8a所示,在初始化时段t1之前,将发光控制信号em_1设置为高电平。

接下来,在数据写入时段t2,保持写入控制信号sw_1的低电平,因此第四晶体管t4_1保持导通。同时在第一初始化信号vinit的控制下,第二晶体管t2保持导通。提供低电平的扫描信号vscan,同时提供有效的第一数据信号vdata1。当扫描信号vscan为低电平时,第三晶体管t3导通。在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的情况下,第一数据信号经由第三晶体管t3、第二晶体管t2和第四晶体管t4_1对存储电容c_1的第二端(即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栅极)充电。充电过程进行到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栅极电压为vg1=vdata1+v′th结束,其中v′th表示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由此,将第一数据信号vdata1和第一补偿信号v′th一起写入到驱动晶体管dtft_1的栅极。

数据写入过程完成后,将扫描信号vscan设置为高电平,停止数据写入,并且将写入控制信号sw_1设置为高电平,关断数据写入子电路204与第一驱动子电路之间的电连接路径。

在数据写入时段t2,第一复位信号rest1为低电平,因此第一晶体管t1关断。发光控制信号em_1和写入控制信号sw_2保持为高电平,发光控制信号em_2保持为低电平,因此第六晶体管t6_1、第四晶体管t4_2和第六晶体管t6_2的状态保持不变。

接下来,在时段t3(即第二时段),提供低电平的发光控制信号em_1,利用写入的第一数据信号vdata1和第一补偿信号v′th使发光元件oled1发光。驱动晶体管dtft_1产生的电流为i1=k1·(vgs1-vth1)2,式中,vgs1=vg1-vdd=vdata1+v′th-vdd,vth1为dtft_1的阈值电压,且vth1为负值。由于可以认为vth1=v′th,因此驱动晶体管dtft_1产生的电流为i1=k1·(vdata1-vdd)2。即最终产生的电流与驱动晶体管dtft_1的阈值电压大小无关,与dtft_1阈值电压的温度漂移无关,完成了电学补偿。

第三时段可以划分为初始化时段t4和数据写入时段t5。在初始化时段t4,提供低电平的第一复位信号rest1和低电平的写入控制信号sw_2。当第一复位信号rest1为低电平时,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一初始化信号vinit施加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以确保第二晶体管t2可以导通。当写入控制信号sw_2为低电平时,第四晶体管t4_2导通,使得数据写入子电路204与第二驱动子电路之间的电连接路径导通。

在初始化时段t1,扫描信号vscan为高电平,因此第三晶体管t3关断。写入控制信号sw_1为高电平,因此第四晶体管t4_1关断,数据写入子电路204与第一驱动子电路之间的电连接路径断开。发光控制信号em_2为高电平,停止发光元件oled2的发光。发光控制信号em_1为低电平,即在对发光元件oled2进行数据写入的过程中,发光元件oled1可以正常显示。在未进行数据信号和补偿信号的写入时,oled1和oled2一般处于发光状态,即发光控制信号em_1和em_2为低电平。因此,在进行数据信号和补偿信号之前,应该先停止要写入数据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如图8a所示,在初始化时段t4之前,将发光控制信号em_2设置为高电平。

接下来,在数据写入时段t5,保持写入控制信号sw_2的低电平,因此第四晶体管t4_2保持导通。同时在第一初始化信号vinit的控制下,第二晶体管t2保持导通。提供低电平的扫描信号vscan,同时提供有效的第二数据信号vdata2。当扫描信号vscan为低电平时,第三晶体管t3导通。在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的情况下,第二数据信号经由第三晶体管t3、第二晶体管t2和第四晶体管t4_2对存储电容c_2的第二端(即驱动晶体管dtft_2的栅极)充电。充电过程进行到驱动晶体管dtft_2的栅极电压为vg2=vdata2+v′th结束,其中v′th表示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由此,将第二数据信号vdata2和第二补偿信号v′th一起写入到驱动晶体管dtft_2的栅极。

数据写入过程完成后,将扫描信号vscan设置为高电平,停止数据写入,并且将写入控制信号sw_2设置为高电平,关断数据写入子电路204与第二驱动子电路之间的电连接路径。

在数据写入时段t5,第一复位信号rest1为低电平,因此第一晶体管t1关断。发光控制信号em_2和写入控制信号sw_1保持为高电平,发光控制信号em_1保持为低电平,因此第六晶体管t6_2、第四晶体管t4_1和第六晶体管t6_1的状态保持不变。

接下来,在时段t6(即第四时段),提供低电平的发光控制信号em_2,利用写入的第二数据信号vdata2和第二补偿信号v′th使发光元件oled2发光。驱动晶体管dtft_2产生的电流为i2=k2·(vgs2-vth2)2,式中,vgs2=vg2-vdd=vdata2+v′th-vdd,vth2为dtft_2的阈值电压,且vth2为负值。由于可以认为vth2=v′th,因此驱动晶体管dtft_2产生的电流为i2=k2·(vdata2-vdd)2。即最终产生的电流与驱动晶体管dtft_2的阈值电压大小无关,与dtft_2阈值电压的温度漂移无关,完成了电学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时段t3与时段t4进行合并,即可以在利用写入的第一数据信号vdata1和第一补偿信号v′th使发光元件oled1发光的同时,针对发光元件oled2的数据写入执行初始化,如图8b所示。这样操作时应当注意的是,在针对发光元件oled2的数据写入执行初始化之前已经通过写入控制信号sw_1关断了数据写入子电路204与第一驱动子电路之间的电连接路径。即不能将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同时电连接到数据写入子电路204。时段t3(t4)的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图8b以及前述关于时段t3和时段t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的是,在以上的描述中,仅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局限于上述步骤和结构。在可能的情形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步骤和结构进行调整和取舍。因此,某些步骤和单元并非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总体发明思想所必需的元素。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发光,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被配置为分别产生使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发光元件发光的电流;

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被配置为分别将所述电流提供到所述每个发光元件;

写入控制子电路,与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和数据写入子电路电连接;以及

数据写入子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写入控制子电路的控制下,将分别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元件的补偿信号和数据信号依次写入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中的每个驱动子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数据写入子电路包括: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复位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初始化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

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为接收所述数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写入控制子电路包括:

至少两个第四晶体管,每个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写入控制信号,每个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每个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中的一个驱动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中的每个驱动子电路包括:

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中的一个发光控制子电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一电压;以及

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为接收所述第一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中的每个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

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每个发光控制子电路还包括:

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二复位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为接收第二初始化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与每个驱动子电路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实质相等,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温度漂移量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温度漂移量实质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01v。

9.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发光元件,布置成包括行与列的矩阵;

多条扫描线,与每行发光元件对应布置;

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布置在第2k-1列发光元件和第2k列发光元件之间,k为自然数;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布置在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的每个交叉位置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子电路与交叉位置处对应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电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段,利用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子电路将用于第2k-1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的第一补偿信号和第一数据信号写入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子电路;

在第二时段,利用所述第一补偿信号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使第2k-1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发光;

在第三时段,利用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子电路将用于第2k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的第二补偿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写入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子电路;以及

在第四时段,利用所述第二补偿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使第2k列位置处的发光元件发光。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该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发光,像素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被配置为分别产生使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发光元件发光的电流;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被配置为分别将电流提供到每个发光元件;写入控制子电路,与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和数据写入子电路电连接;以及数据写入子电路,被配置为在写入控制子电路的控制下,将分别用于至少两个发光元件的补偿信号和数据信号依次写入至少两个驱动子电路中的每个驱动子电路。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王云志;罗云;奉晓明;邓珉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11.28

技术公布日:.02.28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