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Laravel 5系列教程四:数据库和Eloquent

Laravel 5系列教程四:数据库和Eloquent

时间:2023-04-19 06:56:30

相关推荐

Laravel 5系列教程四:数据库和Eloquent

后端开发|php教程

Laravel 5系列教程四:数据库和Eloquent

后端开发-php教程

qq头像获取源码,终端打开vscode,ubuntu avria,tomcat 密码套件,sqlite官方网站,织梦插件 播放视频,平安项目用自己的前端框架,dht爬虫最多能爬多少,iis 8.5 php,平桥优化seo,文章管理网站源码,网页设计源码之家,静态登录表单模板lzw

上一篇写了一些Laravel Blade的基本用法和给视图传递变量的几种方式,

hbuilder 图片上传源码,ubuntu 安装过慢,excel链接网页爬虫,parseint php,小白教seolzw

这一节我们来说说跟数据库打交道的数据库配置和Laravel强大的Eloquent。

手机 点餐系统源码,Ubuntu启动黑屏光标,tomcat是单线程模型吗,卧室常见爬虫图片,php制作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步骤,seo主管经历lzw

Laravel的数据库配置

Laravel的配置文件都是在项目目录的config/文件夹之下,这里也就是在blog/config文件夹之下,你可以打开这个文件夹看看,你面有很多配置文件:如mail.php(配置邮件发送服务的)和database.php(配置数据库的),我们这里就是来看看这个database.php配置文件:

connections => [ mysql => [ driver => mysql, host=> env(DB_HOST, localhost), database => env(DB_DATABASE, forge), username => env(DB_USERNAME, forge), password => env(DB_PASSWORD, \), charset => utf8, collation => utf8_unicode_ci, prefix => \, strict => false, ] //... ]

打开文件,你可以看到里面只是返回简单地php数组而已,我们目前只是关心connections这个数组。上面的代码并没给出所有的数据库配置,你可以自己看,由于博主使用的是mysql,所以这里会给出mysql的配置,其他数据库你可以参照着来,后续的教材博主也会依旧使用mysql。

那这里说到的配置,基本上就是对下面四个变量的配置:

host=> env(DB_HOST, localhost),//如果.env文件没有DB_HOST配置,则取localhost,后面的一样database => env(DB_DATABASE, forge),username => env(DB_USERNAME, forge),password => env(DB_PASSWORD, \),

这里的env()方法是读取到.env (位于blog/.env) 这个文件里面的配置项

打开这个文件,你可以看到一些常用的配置,包括debug模式和开发环境,你也可以看到我们下面这几个需要操作的选项:

DB_HOST=localhostDB_DATABASE=homesteadDB_USERNAME=homesteadDB_PASSWORD=secret

由于这里我使用的是Homestead的开发环境,所以才有了上面的配置(Homestead的默认用户名和密码为homestead和secret),如果你是直接使用php artisan serve这种方式开启服务来开发的话,相应地修改你的配置。

Laravel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配置呢?很大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考虑到文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这样我们在需要将代码推送到coding或者Github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ignore这个.env文件,不必担心我们的核心信息呗泄露。在部署应用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在服务器创建一个.env文件,写上对应的配置项就OK了。

就这样,只要我们正确配置信息,我们就连接上数据库了,当然,你得首先创建一个homestead数据库。

使用Migration

连接好数据库之后,我们就需要创建相对应的数据表了,在没有使用Laravel之前,你可能都是直接手动创建数据表的,比如我们这个blog项目,你会到数据库中手动创建一个articles数据表,但是在Laravel的项目中,我极力推荐你使用Migration,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其实你可以将Migration看做一个数据库的版本管理工具,就如git对于我们的项目文件的版本管理,你可以rollback,你可以reset等,它给予你一种代码实现和命令行结合的方式来管理你的数据库,如果你在blog/目录下,命令行执行 php artisan ,你可以看到很多命令行,下面这几个就是我们这里谈到的rollback和reset等:

红色框框这几个基本就是比较常用的,如果这里我还没有说服使用migration,那么我们来将这个过程走一遍: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migration文件,也就是定义一张表的schema,命令行执行:

php artisan make:migration create_articles_table --create=articles

顺利执行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个migration文件,这个文件位于database/migrations/下面,打开这个文件夹,你可以看到Laravel本来就有两个migration文件,users表和password-reset表,我们在这个项目中目前还不用这两个文件。所以可以直接删掉,然后打开我们刚刚生成的migration文件:create_articles_table这个文件

public function up() { Schema::create(articles, function (Blueprint $table) { $table->increments(id); $table->timestamps(); }); } /*** Reverse the migrations.** @return void*/ public function down() { Schema::drop(articles); }

这里有两个方法:up()和down()。up()方法是执行php artisan migrate的时候调用的,这个方法会创建一个articles数据表,而down()方法则是在php artisan migrate:rollback的使用执行的,这里会直接删除articles这个数据表。

但是,这里先不要急着执行php artisan migrate,我们还需要为articles的增加几个字段:

public function up() { Schema::create(articles, function (Blueprint $table) { $table->increments(id);// 主键 自增 $table->string( itle); $table->text(intro); $table->text(content); $table->timestamp(published_at); $table->timestamps(); // 自动创建的两个字段:created_at 和 updated_at }); }

这里我们的intro字段是文章的简介,published_at字段是文章的发表日期,这样做对我们写博客有很大的好处,你可以将博客的发表日期控制起来,因为有一些我写好的但是还没有到发表日期的,还不想让用户看到的文章我就可以用published_at来控制了。这样之后,我们来执行一下php artisan migrate:

然后,articles这个表就创建成功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还没有体会到migration的好处,想象下面两个场景:

1. 在进行团队开发的时候,团队成员将我们的代码pull下来之后,怎么可以拿到一样的数据库表设计呢?难道要我们将表 export 出来,给每一个成员import一次?这显然不够明智,如果使用的migration,就一行命令,直接`php artisan migrate`,就可以拿到一样的数据库表了。2.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发现articles这个表的有一个字段写错了,比如我们的intro字段写错,它应该命名为introduction的,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直接手动改数据库的表?那么回到第一个场景,你的团队成员也需要手动改?这显然也不是我们喜欢的方式,这个时候,migration的优势就来了

比如我们这里演示一下怎么解决第二个场景:

我们只需要命令行执行:

php artisan migrate:rollback

然后修改up()方法的intro字段:

$table->text(introduction);

然后再执行php artisan migrate:

大工告成,更多特性请看文档:

/docs/5.1/migrations

使用Eloquent

上面我们创建好了articles数据表之后,我们就可以为这个表写一个Model类了,你可以手动创建,也可以使用artisan命令行来创建一个model,比如你在命令行敲php artisan,你会看到make下面会有很多命令,而make:model就是我们需要使用的命令:

就像解释的一样:Create a new Eloquent model class

很多时候,在Laravel中,我们在创建一个model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命名方法:

如果说我们有一个articles数据表,我们的model相对应就命名为Article;如果说我们有一个users的数据表,我们的model对应就命名为User;

就是基本上遵守数据表复数而model单数大写就可以了。

所以根据这个规律我们来创建我们的Article Model,使用的是make:model命令:

php artisan make:model Article

这样一来,我们的Article Model就创建成功了,这个文件位于blog/app/Article.php,打开之,可以看到我们Laravel为我们生成的内容:

<?phpnamespace App;use Illuminate\Database\Eloquent\Model;class Article extends Model{ //}

注意到Article这个类是继承与我们的Eloquent\Model 类,由于这个Eloquent\Model类实现了很多非常棒的方法供我们使用,我们可以来愉快地玩耍了。

首先开始玩耍的是,使用 php artisan tinker这个工具来play around,tinker提供了一个Eloquent跟数据库表交互的命令行界面,你可以在上面写一些简单地php操作,比如:

所以,我们来实例化一个Article吧:

$article = new App\Article

这样就相当于我们实例化了一个Article类了,我们可以在后面的操作中进行字段具体化。

在上面我们创建表的时候,我们有以下几个字段:

$table->increments(id);$table->string( itle);$table->text(intro);$table->text(content);$table->timestamp(published_at);$table->timestamps();

于是我们可以用tinker来设置以下上面的$article的各个字段,就如设置属性一样简单。

比如设置$article的title可以这样:

$article->title = Router Views Controllers;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intro和content字段设置:

$article->intro = Article 1 Intro;$article->content = Article 1 Content;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ublished_at这个字段,这里我推荐使用一个很棒的时间处理库Carbon,因为像created_at和 updated_at这两个字段也是使用的Carbon类,这样在后面的处理中,我们会有很多好处,这里我们先直接使用Carbon:

$article->published_at = Carbon\Carbon::now();

而对于$table->timestamps()这个,Laravel会在我们插入数据的时候自动完成的,所以这里我们每个字段都赋值完毕之后,我们可以使用Eloquent的save()方法来向数据库的articles表插入一条数据了:

$article->save();

返回一个true的时候,表示我们成功插入数据了,我们来看看数据库: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使用tinker给Eloquent赋值的玩耍过程。

下面我们再来玩耍一会:

all()方法

all()方法会返回Article的所有记录:

$articles = App\Article::all();

find(),接受一个参数$id,比如查找id为1的一条记录: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

你也可以传入一个$id的数组,查找多条记录,不过这里我们只有一条数据,所以就这样了。不过我们也可以这样玩玩:

toArray()方法:

将一个Eloquent的对象转为数组: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toArray();

toJson()方法

将一个Eloquent的对象转为json字串: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toJson();

如果就简简单单这样的话,Eloquent也不能算很强大,我们在写代码过程中的where语句呢,这个也没有么?

不用担心,这个马上就有:

where()方法

$article = App\Article::where( itle,=,Router Views Controllers)->get();

在使用where()的时候,往往需要用get()来获取记录集,这个返回的是一个Eloquent\Collection结果集,但是如果我就是想要满足条件的第一天记录呢,不需要结果集呢?

使用first()方法,在上面的基础上,get()换成first():

$article = App\Article::where( itle,=,Router Views Controllers)->first();

到这里,一些简单地查找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而对于update呢,我们可以这样: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article->intro = Article 1 Intro Update!;$article->save();

我们来看看有没有更新: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

也可以使用update()方法:

$article->update([content=>Article 1 Content Update]);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得到一个MassAssignmentException with message:

文档看这里: /docs/5.1/eloquent#mass-assignment

这个是因为Eloquent默认是不允许我们直接更新我们的数据的,这是出于可能出现数据覆盖的情况,但是如果我们确实是先要实现这样的功能,我们可以在Article这个model文件里面加一个$fillable数组:

class Article extends Model{ protected $fillable = [content];}

然后再执行一次看看:

查找,更新之后,借着我们在聊到MassAssignment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来聊聊create()这个方法了,这个方法可以在不用声明new Article()的情况下创建一条数据,比如:

App\Article::create([ itle=>Article 2,intro=>intro 2,content=>Article 2 content,published_at=>Carbon\Carbon::now()]);

然后我们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只有content这个字段正确有了值,title,intro,published_at都没有值,这是为什么了?其实也是因为MassAssignment的缘故,我们可以参照content的时候,在Article里面的$fillable设置我们的可以填充的字段:

class Article extends Model{ protected $fillable = [ itle, intro, content, published_at ];}

然后再执行一次:

成功创建了一条数据,然后我们发现第二条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来删除它:

使用delete()方法:

$article = App\Article::find(2);$article->delete();

我们用all()来检查一下:

这里也可以使用destroy(),这个方法可以接受一个$id或者一个数组$ids:

App\Article::destroy(3);

最后还是放一下官方文档:/docs/5.1/eloquent

下一节

到这里基本的Eloquent也就介绍到这里了,鉴于这一节说了Model,前面也都接触过Views和Controllers,下一节打算说说Model Views Controllers的基本流程。

Happy Hacking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