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宝宝出生后有哪些变化爸爸妈妈看过来

宝宝出生后有哪些变化爸爸妈妈看过来

时间:2018-09-11 14:45:58

相关推荐

宝宝出生后有哪些变化爸爸妈妈看过来

一、宝宝出生后7天的变化及护理知识

第一天

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会有不适应的反应,因为周边血液循环不良的原因,所以肤色会出现发紫的现象,此为正常现象,不会有太大问题,因此, 刚升级的新手爸妈不用太过紧张。

观察及照顾重点

1.宝宝的体温:

刚出生的宝宝体温调节机能尚未成熟,周边循环较差,所以手脚摸起来会冷冷的,但是医院婴儿室有完善的设备,并会随时监测宝宝的体温,所以爸妈不必 担心。

2.头部:

新生儿头部可能会因生产过程受产道挤压而出现水肿的现象,此情形约在第3天消失。部分新生儿有头皮血肿,多在1个月内恢复,有些则需要好几个月才会 好转。

此外,由于宝宝头骨尚未完全愈合,所以会形成前囟门、后囟门,摸起来软软的,后囟门约在出生后2个月就关闭了,前囟门则在12-18个月左右关闭,此期 间应尽量避免外力碰撞。

3.皮肤:

新生儿因为血管舒张与收缩的不稳定性,且末梢循环迟缓,使得皮肤颜色变动较大,一般为粉红色,啼哭时呈深红或紫红。有些宝宝刚出生就有脂漏性皮肤 炎,发生的位置大多在脸部或头部,通常不需特别处理,除非特别严重才需要用药,严重者在6个月后会消失,轻微者2-3个月消失。

此外,婴儿由于皮脂腺未成熟,皮脂会凝聚在皮脂腺内而形成所谓的“栗粒疹”,在几周内会自然消失。

4.视力:

刚出生宝宝的视力范围约20厘米,可看到妈妈的脸。

5.脐带:

刚出生时,医护人员会将宝宝的脐带夹住,开始呈现白色,之后逐渐变干、变黑,约2周后脱落。

6.动作:

宝宝一出生就会乱动,手会抓(抓握反射)、脚会踢,但都属于无意义的动作。例如“踏步反射”,抱直婴儿让其脚底接触平面,婴儿的腿就会自动弯起又 踏下,好像走路的动作,在3-4星期大时消失。“惊吓反射”也在出生后开始,最久会持续到4个月,多数在1~2个月内消失。吸吮反射、寻根反射(即接触婴儿之面颊 ,头部就自动转过来,张口想吸吮寻找接触物)也在第一天就会出现,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射动作。

7.奶量:

喂母乳的妈妈刚开始初乳量不多,大约只有30毫升,宝宝刚出生第一天需求量不大,所以足够宝宝所需了。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需求量也随着增加, 只要宝宝想喝就可以喂他,妈妈的乳汁也会因宝宝的吸吮而增加,每天平均可喂食6-8次,甚至让宝宝持续含着乳头也可以,因为宝宝此时总是边喝边睡, 只是妈妈会比较辛苦。

8.大便:

大多数婴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若超过24-48小时后仍未解便,就要怀疑是否有“先天性巨肠症”或其它潜藏的病理性问题。“先天性巨肠症”在年龄较大的小孩中通常以便秘表现出来,在新生儿有时会以肠阻塞及腹胀来表现,严重时甚至有呕吐发生。

9.睡眠:

一个月内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很久,至少在18小时以上,睡的时间比较不规律,可能会白天睡的比较多,而晚上较清醒,要到2~3个月后才会改善。

第二天

和第1天相比并无太大差别,妈妈可能会发现宝宝体重在下降,许多新生儿在第1周内会有此现象,如果体重减轻超过出生体重的10%就要特别注意,可能是因为母乳分泌有限宝宝不够吃或大便量过多,不过多数是因母乳不够所致,妈妈要耐心等待,一周后母乳量会达到正常且足够的量。医生建议还是尽量喂母乳,必要时才加配方奶。

观察及照顾重点

1.奶量:

宝宝吃一点点就睡,这给许多妈妈造成困扰,建议超过3小时就叫醒宝宝喂食。

2.动作:

出生第1个月的宝宝都会用眼睛注视照顾者,眼睛跟着目标物转动,并发出笑声。

3.大便:

出生1周以内,大便次数并不多,1周后才会明显增加。哺喂母乳的宝宝大便次数多于喂配方奶的宝宝,但具体次数因人而异,有的一天10几次,有的好几天甚至 20天才解一次,通常3天解1次或1天解3次都属正常。若太多天没有便便,宝宝(尤其是喂配方奶的宝宝)较容易胀奶或吐奶。

4.皮肤:

宝宝脸上及身上有一片片红红的地方,有些中央还有黄白丘疹,这是“毒性红斑”,在出生后48小时左右最明显,不需治疗,会自行消失。

第三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1.皮肤:

新生儿黄疸

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是胆红素生成较多、肝脏代谢能力尚未成熟等,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3-5天达到最高峰,1周时下降;病理性黄疸是因溶血性疾病、感染症(脑膜炎、泌尿道感染、脐带炎)、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等疾病所造成。

妈妈可以利用增加哺喂次数及增加水分摄取等方式,达到降低黄疸指数的目的,不需要停止喂母乳。若黄疸不高,多补充水份就行了,同时可增加喂食的次数,由大小便帮助排出,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宝宝肤色、活动力及食量,持续10天仍未消退的宝宝,应尽速就医。

小丑颜色变化

产后第3~4天,宝宝可能出现所谓“小丑颜色变化”,指的是全身皮肤自前额至耻骨中分为两半,半红半白,此为暂时现象,对宝宝的健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爸妈尽管放宽心。

2.奶量:

宝宝出生第1~2天食量较少,之后会随天数逐量增加,建议妈妈及早让宝宝吸吮并做适当的乳房护理,这样可刺激母奶早日分泌并增进亲子关系。妈妈若要确认宝宝是否可从母乳哺喂中获得足够奶水,可观察宝宝是否有以下动作:嘴巴张大、上下唇往外翻并含住乳头及部份乳晕(不是只含着乳头)、吸吮、未发出吱吱的声音, 这样的动作表示宝宝已经吸到奶水。而如果是用这样的动作持续吸吮了几分钟,表示宝宝已经吃到足够量的奶水了。

3.大小便:

出生第1~3天,大便颜色多为深绿色,甚至呈现黑色焦状的黏便,小便还是不多,但会每天增加一些。

第四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自然产的妈妈可在第4天出院,此时照顾宝宝的重大责任就落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了,许多在住院时从护理人员那儿所学到的照顾技巧,从这天开始可一一派上用场。

1.脐带照护:

护士在妈妈出院时会提供95%的酒精,并教导清洁要领,妈妈或照顾者为宝宝洗澡后,必须以95%的酒精进行脐带的擦拭工作,若发现有分泌物或异常味道出现,最好就医检查是否有感染产生。

2.穿着:

大多数妈妈都会给宝宝穿较多的衣服,其实宝宝只要比成人多加一件衣服即可,建议在室内只穿一件纱布衣、一件棉衣、一件外衣即可,外出时再加外套。有些妈妈给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不仅宝宝不舒服,也会影响他的动作发展。

3.屁股的照护:

宝宝最怕红屁股,只要包了尿布,都可能因为疏忽而造成红屁股。在每次清洁宝宝的屁屁后,可擦些婴儿专用乳液,让皮肤与外界隔离,严重时必须请医生开药涂抹。大便后最好以温水洗洗宝宝的小屁屁,如果小便后也做清洁处理更好,平时要勤换尿布,最好每天换6~7次以上。

4.大便:

第4-6天,宝宝大便颜色变淡,且越来越黄。

第五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妈妈必须持续观察宝宝的大便,通常头两天为墨绿色的胎便,第3天开始变成黄棕色转换期的大便,如果第4天以后仍是解胎便,可能是因为宝宝没有真正吃到足够的母乳。

第六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第6天之后,正常情况下宝宝一天至少会有3-4次的黄色大便,量不是特别大。有些纯母乳的宝宝在出生3周以后大便次数可能变少,或许10-14天才解一次大便,如果其它方面没什么问题,也算是正常的。至于小便,第6天以上的宝宝一旦尿尿,尿布会又湿又重。

第七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1.体重:

宝宝可能在第一周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形(因为生理性脱水的关系),一周过后,体重会慢慢开始增加,正常情形是每天增加30克,所以一个月后的体重将比刚出生时多出约1千克。

2.脐带的处理:

脐带在宝宝出生后7-10天会自然干燥及脱落,刚脱落时脐部会渗出一些血水。脐带的护理主要有3个步骤:

(1)每次为宝宝洗澡时,肚脐部位一样需要清洁,但不要深到最底部,避免表皮受伤与感染。

(2)清洗完毕后,肚脐部位水分要用棉花棒擦拭干净。

(3)以95%的酒精从肚脐根部向外擦拭,切记不要来回擦拭,并在每次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脐带脱落后仍然要坚持做同样的护理。

刚出生的宝宝是娇弱而易受到伤害的。外界的一点小变化,也许就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所以没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们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哦。

二、宝宝出生后月变化发育标准

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那就表示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的情况。那么宝宝的发育标准是什么呢?

1个月:两只小手紧紧握拳;趴着的时候努力抬头。

2个月:逐渐开始松开小拳头;扶坐的时候可以勉强抬头;被逗弄或受到惊吓时有反应,会自主发出一些声响。

3个月:自己主动玩小手;趴着的时候,开始可以用肘关节支撑上半身30秒;

4个月:可以抓住一些轻便的玩具;扶着手或者髋部能坐起来;逐渐会笑,反应比较灵敏,眼睛会跟着物品转。

5个月:会抓住手边的东西往嘴里送;靠坐的时候能直起腰,会抓玩具。

6个月:会独自摆弄玩具,左手换右手;扶着前臂能做直,拉手能坐起来;逐渐会用动作或者哭泣提出要求,积极回应家人的逗弄。

7个月:可以自己一个人坐上一会。

8个月:会用拇指和食指夹起物品;能用手臂支撑着身体往前爬。

9个月:会用拇指和食指端拿东西,会将手中东西放下;能扶着栏杆独自站立,可以一个人坐好。

10个月:有自主抓东西的反射动作;大人牵着手可以走上一段,推着小车也能走几步;能分辨爸爸妈妈,并且逐渐开始学习喊爸爸妈妈。

11个月:可以拉着支撑物自己站起来,能牵着一只手走一会。

12个月:会用汤匙、翻书、涂鸦;能一个人平稳站立数秒,并且慢慢开始学习走路。

三、宝宝出生后免疫力的变化,你知道吗

宝宝出生后,家里从天而降一位小天使,给家里带来了幸福和欢乐,但家人在准备庆祝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了孩子的健康。做为新手爸妈,及时了解宝宝身体免疫力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十分重要。

其实宝宝出生3至6个月后,恰恰是婴儿免疫力较弱的时候,这个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首先,刚出生时,宝宝更多依靠母亲给予的抗体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但是这些抗体不能陪伴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体内的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到6月龄时下降到较低水平;其次,小月龄的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靠自身产生很好的抗体水平。据有关数据显示,2岁以内的小儿每年要患5~6次感冒,容易并发肺炎如果小儿未注射过疫苗,还容易患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等传染病。2岁~5岁的小儿,其抗病能力逐渐增强,但每年仍要患3~5次感冒。5岁以后,小儿体内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明显增强,抗病能力越来越强,大约到8~9岁,儿童的抗病能力基本上和成年人是一样的。

那么新手爸妈该怎么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呢,一是及时为宝宝接种疫苗,帮助孩子更早地获得抵抗力,宝宝接种疫苗后体内就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再不怕乙肝、麻疹、百日咳等等传染病啦;二是科学的喂养,及时为孩子添加辅食,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保持家里清洁卫生,勤晒衣被,抱孩子前先洗手,孩子的食具经常消毒,经常带孩子晒太阳等等;还有重要的事情提醒新手爸妈们哦,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如果需要获得更多防病知识,儿童家长可以从预防接种门诊开设家长课堂中去了解。祝可爱的小宝宝们健康成长!

四、婴儿出生后,随着年龄的不同,体重变化也会不一样

婴儿出生后,随着年龄的不同,体重变化也会不一样。在前3个月,宝宝可能每个月都会增长一公斤,但接下来的几个月,每个月可能只增加500~600公克。直到2岁后,孩子会突然的长高,变得又瘦又高,这是正常的。

一、婴儿体重增加的模式

1、每个孩子不同

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都不会一样,所以不要拿宝宝和别人相比,因为他们的体重增加速度及幅度一定不会一样。

2、每个月都增加

宝宝出生后3个月,体重会迅速的增加,大约增加2.5~3公斤,差不多是一个月1公斤。所以如果妳每次拜访医生时宝宝都增加15%的成长,妳不需要担心。

婴儿的体重会随着年龄而变化。

3、逐渐缓和增长

在宝宝随后的4~6个月之间,宝宝可能每个月只会获得500~600克的重量,这是正常的,妳不需要紧张。

4、可有三倍体重

一般来说,婴儿在前6个月体重可以达到6公斤多,在一岁左右可以多达出生时3倍以上的体重,这对宝宝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5、注意体重增减

如果妳的宝宝体重都维持相同的成长模式,那么没有必要担心。但如果宝宝的体重本来是增加的,后来却下降,这是一个需要担心的原因。

6、两岁后的增长

宝宝在2岁后会有喷井式的增长,他们活动力很大,而且喜欢探索世界。他们会燃烧更多的卡路里,也会长高。孩子会看起来又瘦又高,不过妳不需要担心。

7、避免孩子肥胖

如果妳的孩子超重或是肥胖,妳应该要警戒。妳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孩子罹患某些健康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