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企业应用上云有捷径?“五段式”方法论来引路

企业应用上云有捷径?“五段式”方法论来引路

时间:2022-12-04 10:06:50

相关推荐

企业应用上云有捷径?“五段式”方法论来引路

如今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激烈竞争市场主导权,如何实现快速盈利、提高员工效率、增强用户体验……这些都是CXO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对于现代企业环境而言,一个企业的“IT DNA”优质程度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核心商业竞争力。

传统IT孤岛越来越成为企业要“劣汰”掉的那部分“IT DNA”,缺乏弹性的竖井式架构,高昂的建设运维成本,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交付周期,再加上应用负载的低性能……这些都严重制约企业能效和盈利,阻碍发展。

通过拥抱云来变革业务新模式,是当下很多企业优化其“IT DNA”的新方式。然而实践上云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上云模式?是否存在一套有效的方法论来解决这些困难,成功指导实践?本文尝试归纳一套应用上云的“五段式”方法论,给正在实践上云或计划上云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你将上到哪种云? 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

一. 公有云

虽然公有云也为传统数据中心云化提供了选择,其灵活架构以及按需可用性也的确带来了业务敏捷,加速了价值实现,但仍有不少企业对数据资产存放于公有云的安全性表示担忧,此外还有延迟带来的应用性能降级以及随负载规模增长不断飙升的成本问题等。

二. 私有云

私有云可以提供与公有云同等的业务敏捷性,还确保了预置部署与IT可控性。

1) 到底,56%的应用负载部署在私有云或混合云。[1]

2) 到,超过60%的企业将有至少一半体量的基础架构实现云化。[2]

3) 至期间,私有云IT消费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而非云化IT基础架构消费将以1.4%的同比下降率下滑。[3]

注释

[1] Voice of the Enterprise Cloud Computing Customer Insight Survey, 451 Research, Q4 .

[2] Roundup Of Cloud Computing Forecasts And Market Estimates, , Forbes, January

[3] Worldwide Cloud IT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Forecast to Grow 26% Year Over Year in , Driven by Public Cloud Datacenter Expansion, According to IDC, July .

三. 混合云

混合云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混合和匹配,一方面充分利用私有云的安全、可控、经济和所有权优势,另一方面又可获得公有云强大的计算资源优势,从而达到既省钱又安全的目的,加速IT价值实现。

1) 重新定义计算经济学——节约IT成本达40%,释放投资到新业务,驱动商业增长。

2) 加速服务交付—— 应用交付加速55%,更快响应市场需求。

3) 实现持续交付——DevOps打造敏捷化的数据中心应用生命周期管理。

4) 最小化“Shadow IT”—— 提供更强大的业务体验,确保应用数据的安全性、可控性,提高整体ROI。

5) 遵循SLA—— 由于更好的IT可控性、可预期性和高效率,不仅确保了SLA,还超越与合作伙伴的传统成本中心关系。不过应用迁移涉及到许多复杂任务,比如为每个负载选择适合的云选型,实际迁移过程的精确执行,迁移后要验证效果,确保连接状态、服务等级、数据安全以及性能等是否保持正常或得到强化。

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短板,选择最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上云策略才是关键。

在云迁移之前,请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最适合这个负载的底层基础架构是什么?

2) 是否有不适宜迁移云上的应用?

3) 如何量化云迁移带来的收益?

4) 如何决定迁移负载的优先级?

5) 如何实施迁移而不影响现有业务?

是否存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让企业快速成功上云?

应用上云的“五段式”方法论: “发现”—“适合”—“映射”—“迁移”—“实现”

第一阶段:“发现”

负载迁移云上的第一阶段就是“发现”,包括一系列工序过程和工具,目的是创建一个全面的端到端的IT环境。在“发现”阶段,需要确认:负载以及承载负载运行的服务器(物理机和虚机),所用存储设备和数据库,资源消费模式,网络组件,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和依赖,还有相关的所有权成本和运维成本。

“发现”阶段要回答的几个重要问题:

1) 是否已准备好上云?

2) 当下的应用负载有哪些?技术愿景是什么?

3) 哪些业务有优先级?(比如相对重要的应用?)

通过“发现”阶段的相关工具,数据会被收集和分析,然后送到下一个阶段进行“适合性”评估。

“发现”阶段的各种工具功能包括:

1) 灵活的映射依赖,基于不同标准提供多映射

2) 通过相似性、协议类型和其它因素对负载进行分类

3) 网络密度规划(需要容量)

4) 定义云迁移驱动(性能、生命周期等)

5) 假设性场景(比如价格模型)

6) 上云成本的比较和优化

除了创建负载信息详表,“发现”阶段还达成了3个额外目标:

1) 能侦测到任何“Shadow IT”的活动,比如单个业务单元或任一相应的网络组件未经允许使用公有云资源。“发现”阶段提供了一个更全局的环境视图。

2) “发现”阶段将利益关系人从IT环境外围直接拉进了变革的中心,并提前让其洞察到潜在项目风险。

3) “发现”阶段明确了每个应用业务的相关重要性,从而更清晰掌握特定应用负载迁移上云的策略优势。

第二阶段: “适合”

“适合性”评估是基于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效果来决定哪些负载适合上云,哪些负载不能上云,并给出原因。

“适合性”评估主要回答了以下问题:

1) 哪些负载适合迁移上云?

2) 可以期待一个怎样的成本和收益?

3) 迁移需要哪些技术?

4) 如何挑出“软柿子”来先捏?(从容易的入手)

“适合性”评估将自动化和人工方式结合为一体,评估维度涵盖了以下4个方面:

1) 业务适用性—— 将业务需求进行优先级分类,从企业级层面评估上云可行性。

2) 经济适用性—— 确认上云的经济可行性,证明应用负载迁移上云的ROI的合理性。

3) 技术适用性—— 将应用特征映射到云平台特征以确认技术适用性。

4) 应用功能映射——将应用负载功能映射到选择的云平台(映射包括IT环境和应用依赖、负载分类、开发和运维自动化、参考架构等)

对于每个接受“适合性”评估的应用负载来说,将得到以下四个可能结果中的一个:

1) 该负载迁移上云没有任何收益。

2) 该负载无法有效地、技术地、经济地迁移上云。

3) 该负载不存在任何业务优先级或经济优先级迁移上云。

4) 该负载是适合迁移上云的候选者。

“适合性”评估还确认每个负载迁移上云的困难程度,从简单的一步迁移到更为复杂的分阶段迁移。“适合性”评估这一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张负载清单,上面记录了能运行在目标云上的负载(已准备好物理迁移),包括可预期的迁移规模,支持迁移的硬件要求,以及每单迁移的成本、收益和ROI情况。

第三阶段: “映射”

经过“适合性”评估,可得到一张适合上云的候选负载清单,这时候就该从候选者里决定出最终上云的目标负载了。要做成功的决策,需要进一步审视哪种迁移—交付模式最好:是本地传统交付、私有云、混合云还是公有云。“映射”阶段将自动化与人工检查结合为一体,从而将负载映射到目标平台上。

在讨论“适合性”的版块中,我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哪个或哪些负载是适合上云的候选者?”现在,“映射”阶段将向前深入一步,回答以下问题:

1) 哪些负载最终决定迁移上云?

2) 应该选择哪种上云方式来迁移它们?(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

3) 迁移过程中对硬件/软件有哪些要求?

“映射”从“适合性”评估处获取相关数据,使用分析算法为每个负载评估出最佳的目标上云方式。对于最适合迁移至公有云的负载来说,“映射”过程同时确定出了最能满足负载需求的潜在云供应商。

也存在负载的目标上云方式预先决定的情况。当企业有自己的决策(比如,希望一切都在内部运行),或者合规性和法律法规要求(比如,政府项目要求信息安全,医疗保健行业要求HIPAA),或者其它商业原因。然而,即便是这些特殊的应用场景,“映射”阶段依然在提醒企业,为了最终的商业收益,最好把预先决定的上云决策再重新审视一番。

“映射”把“适合性”阶段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更确信地决策出负载的目标上云方式,并严格遵循私有化和安全法规。“映射”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系列已安排好上云的负载和负载群,以及推荐的计算环境能最大化满足负载和负载群的要求(包括面向私有云主机的特定硬件要求和配置)。

第四阶段: “迁移”

第四阶段是“迁移”,将负载从原处迁移至目标处。这一过程要用到某些特定软件,使负载迁移至目标处完好无缺且即可使用。“迁移”阶段主要回答了怎样高效迁移目标负载上云以及过程中如何降低风险的问题。

典型的负载迁移是一个耗时费钱又高风险的过程。在企业环境里,成千上万的负载规模需要迁移。通常负载一次迁移一个,有时甚至要中断业务。人工迁移更要求高技术水平的数据中心资源支持。再加上如果遇到安装软件代理或重建平台负载离线这些常发生的情况,合规性和安全性就得作出让步。

采用自动化负载迁移工具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挑选迁移工具时需要考虑:

1) 无代理vs.有代理

2) 支持在线迁移和批量传输

3) 支持原平台和目标平台,以及主流hypervisor(hypervisor不感知)

4) 各种特性考量:速度、可靠性、扩展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

一个优秀的迁移工具能提供快速批量迁移负载的能力(与应用紧耦合),且支持在线迁移而不中断业务运行。选对迁移工具集的好处是:

1) 任意环境之间迁移

2) 业务无中断

3) 无需某特定罕见的技术来救场支援

4) 迁移在防火墙后进行

“迁移”阶段的最终成果是,应用负载很可靠地迁移到适合的云环境中。

第五阶段: “实现”

最后一个阶段是成功上云的“实现”,对新迁移的应用负载进行连接状态、服务等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的验证。“实现”阶段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1) 所有目标负载都成功迁移了吗?

2) 预期的上云价值实现了吗?

当精心设计的负载已迁移上云,下一步请思考以下问题来验证迁移是否成功:

1) 应用间所有的关联性迁移前后是否还一致?

2) 所有的SLO/SLA是否与迁移前等级相当或更优?

3) 所有的安全性和合规性要求是否都满足?

4) 所有的潜在风险是否都考虑到,并已经分析、控制和管理?

“实现”阶段确保了云应用的IT成熟度与迁移前持平或更高,应用的业务特性也在迁移后继续保持或加强。

“实现”阶段体现了云计算环境IT规划的下一进阶:优化运维。这包括优化负载、革新IT流程支持DevOps、推进开发者社区采用CI/CD以满足敏捷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等。

最后,“实现”阶段还应衡量应用上云后的效果并持续价值评估,包括:

1) 运维优势是否实现?比如节约成本、便捷部署、易于使用等?

2) 策略优势是否实现?比如是否构建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提高了销售能力?是否客户服务水平有更高满意度?

3) 经济优势是否实现?比如企业盈利或收益如何?

可以说,“实现”阶段是在确保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推动业务持续化向前发展。

小结: 云迁移应匹配业务需求灵活定制

上述“五段式“方法论总结来讲,就是应用开始迁移上云之前,建议先对负载及其特性“发现”一番,收集相关信息进行“适合性”评估,决定出最适合上云的负载候选以及交付模型(本地私有云,混合云,还是公有云),接下来“映射”真实有效的迁移过程,节约时间金钱和降低业务风险。由于成功上云的“实现”是一个持续化过程,所以也建议对迁移结果和收益进行持续化的验证评估。当然,“方法论“并不等于一刀切,企业应用上云最终还需量体裁衣。

本文主要参考:

Application migration to cloud Best practices guide,TechBeacom,July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