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php的ct表现 巨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CT病例图片影像诊断分析

php的ct表现 巨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CT病例图片影像诊断分析

时间:2023-03-08 02:45:42

相关推荐

php的ct表现 巨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CT病例图片影像诊断分析

【病史临床】患者,男性,21岁,右眼视力下降1年,近期偶感头痛。

【影像图片】CT平扫图像

【CT表现】鞍区及左侧颞叶以等密度影为主之等、高混杂密度肿块(高密度位于病灶边缘),境界清楚,边缘呈“分叶状”改变,增强后呈渐进性明显强化,其内密度不均匀,见小片状及类似小囊状无强化之低密度影,蝶鞍及左侧中颅窝底骨质吸收破坏。

【CT诊断】实性颅咽管瘤?脑膜瘤?垂体腺瘤?淋巴瘤?黑色素瘤?

【手术病理】术后病理结果:垂体嗜酸细胞腺瘤

【点评】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于垂体前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分泌某种过多的激素,表现相应的功能亢进;②肿瘤浸润、破坏、压迫垂体,使其激素分泌障碍,表现为功能低下;③肿瘤压迫视神经表现为视野损失、视力下降或失明等。

根据肿瘤大小,直径大于 10mm的垂体腺瘤为垂体大腺瘤(macroadenoma); 直径小于10mm又无蝶鞍明显改变的垂体腺瘤称为垂体微腺瘤(microadenoma),多为泌乳激素腺瘤和嗜碱细胞腺瘤,尼(Nelson) 氏病即肾上腺切除后继发促肾上腺激素(ACTH) 腺瘤。

【CT 表现】当垂体瘤仅位于鞍内,蝶鞍又无明显改变时,可无异常发现。垂体大腺瘤多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光滑,尤其是后缘;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可见鞍上池变形,前部乃至大部发生闭塞,其中可见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肿瘤中心可有坏死或囊性低密度区;肿瘤可突入三脑室前部和两侧侧室前角的内下方,并有脑积水表现;出血则出现高密度血肿影;蝶鞍扩大,鞍背变薄、倾斜。肿瘤向下生长,膨入蝶窦内而于蝶窦内出现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增强检查肿瘤呈均一或周边强化,边界更为清楚。周边强化时,壁多较厚,但也可较薄。垂体微腺瘤需采用对比剂团注法或快速静脉滴注法增强、薄层面(层厚1 ~2mm)、冠状高分辨力靶CT 扫描,能良好显示肿瘤。肿瘤表现为垂体前叶内直径大于3mm偏心性低密度区,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强化,少数肿瘤为等或略高密度。

泌乳素腺瘤以低密度为多见,而促生长激素腺瘤以等或略高密度为多见,尼氏病为低密度肿块。垂体增大,高径≥8mm。垂体上缘局部或偏侧隆突、垂体蒂偏移和鞍底局部骨质变薄、侵蚀、倾斜或下陷者都是间接征像,具有诊断价值。

【MRI表现】垂体大腺瘤MRI 表现为鞍内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缘光滑,向鞍上、鞍旁或鞍下延伸。T1WI 肿瘤实性部分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肿瘤实性部分呈等或高信号。病变可包绕、推压双侧颈内动脉、同时使视交叉受 69 压移位。瘤体内部可囊变、 坏死,大的肿瘤常压迫第三脑室,引起双侧脑室积水。增强后,瘤体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MRI 显示垂体微腺瘤优于CT。垂体微腺瘤MRI 表现为垂体内局限性异常信号,T1WI 较正常垂体信号略低,T2WI 分界不明显。垂体上缘局限性膨隆,垂体柄移位。鞍底向下呈浅弧样凹陷。MR动态增强早期,正常垂体强化明显,瘤体不强化或强化轻微。

肉眼观:垂体腺瘤生长缓慢,大小不一,直径可由数毫米达10cm,直经小于1cm者为小腺瘤,大于1cm者为大腺瘤;功能性腺瘤一般较小,无功能性的一般较大;肿瘤一般境界清楚,约30%的腺瘤无包膜(当肿瘤侵入周围脑组织时,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肿瘤质软、色灰白、粉红或黄褐;可有灶性出血、坏死、囊性变、纤维化和钙化。

光镜下:肿瘤失去了正常组织结构特点,瘤细胞似正常的垂体前叶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有小的核仁,多数腺瘤由单一细胞构成,少数可由几种瘤细胞构成,瘤细胞排列成片块、条索、巢状、腺样或乳头状,有的瘤细胞可有异型性或核分裂,瘤细胞巢之间为血管丰富的纤细间质。

分类:根据肿瘤细胞HE染色特点,过去习惯将垂体腺瘤分为:①嫌色性细胞腺瘤(chromophobecelladenoma),约占垂体腺瘤的2/3;②嗜酸性细胞腺瘤(acidophilecelladenoma);③嗜碱性细胞腺瘤(basophilecelladenoma);④混合细胞腺瘤(mixedcelladenoma)。又根据垂体腺瘤有无分泌功能将其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近年来根据形态和功能特点分为:①催乳素细胞腺瘤(PRLcelladenoma):为垂体腺瘤中最多的一种,约占30%,功能性垂体腺瘤近半数为此瘤。瘤细胞多由嫌色性或弱嗜酸性细胞构成,胞浆中可见稀疏的小神经内分泌颗粒,血中催乳素(PRL)水平增高,出现溢乳─闭经综合征;PAS(一),免疫组化染色:PRL(+)。②生长激素细胞腺瘤(GHcelladenoma):约占垂体腺瘤的25%,主要由嗜酸性和嫌色瘤细胞构成,胞浆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血中生长激素(GH)水平增高,免疫组化染色:GH(+),可出现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也可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低下。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ACTHcelladenoma):约占垂体腺瘤的15%,瘤细胞嗜碱性,部分病人可出现Cushing综合征和Nelson综合征(表现在双肾上腺切除术后全身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免疫组化染色:ACTH及其相关肽β-LPH和内啡肽等均为阳性。④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gonadotrophcelladenoma):约占5%-15%,为嫌色或嗜碱性瘤细胞构成,瘤细胞可同时产生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两种激素;临床表现为性功能减退或无症状。免疫组化染色:FSH或LH阳性,或两者均为阳性。电镜下胞浆内可见较小的分泌颗粒。⑤促甲状腺细胞腺瘤(TSHcelladenoma):约占1%,大多数病人有甲状腺功能低下,仅少数病人伴“甲亢”及血中TSH升高。瘤细胞为嫌色性和嗜碱性。PAS(+),免疫组化染色:TSH(+)。⑥多种激素细胞腺瘤(plurihormonalcelladenoma):约占10%,多数为GH细胞及PRL细胞混合腺瘤,瘤细胞染色呈多样性。⑦无功能性细胞腺瘤(nonfunctionalcelladenoma):为嫌色瘤细胞构成。(参考来源:,影像园,作者:本站整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