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职业学校计算机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doc

职业学校计算机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doc

时间:2024-06-06 19:58:24

相关推荐

职业学校计算机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doc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科目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到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服务,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信息社会道德准则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能应用Internet获取信息,能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应用、办公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职业相关能力,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应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步养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使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及知识产权意识,自觉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计算机文化内涵,为今后的职业活动、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各专业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为96~108学时。为适应相关专业学生学习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为32~36学时。本模块是学生完成基础模块内容学习后,为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选择该模块中的相关内容(3~5个模块)进行学习,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拓展学习而推荐的选修内容,不做学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安排。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讲授与上机说明1计算机基础知识8建议采用机房教学模式,上课即为上机,因此讲授与上机合二为一2操作系统的使用14 3Internet应用144文字处理软件应用225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226多媒体技术应用147演示文稿软件应用10机动4合计108

第二部分 职业模块(表格)

序号项目名称学时数模块一文字输入14模块二个人计算机组装6模块三家庭(办公室)网络的组建6模块四宣传手册制作8模块五统计报表的建立8模块六图像编辑处理6模块七音频编辑处理6模块八视频编辑处理8模块九 制作产品的演示文稿6模块十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空间(网页、博客等)4

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应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还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认知工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在本课程中建议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课程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强调学做结合,可采用项目、案例等形式组织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建议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学校的计算机设备条件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组织适合教学需求的内容,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至少应涵盖基础模块内容,并与课时安排相匹配。职业模块部分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在本大纲职业模块中选择相关内容。

教材中选取的内容与呈现方式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选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案例,注重实践技能的应用,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该能够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要,如项目式教材、任务驱动式教材、案例式教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材等。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环境的变化,逐步开发并完善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材建设过程中应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

考核与评价

目的和功能

教学评价对教与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教学结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的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能更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注重诊断和指导,突出导向、激励的功能。

原则

计算机科目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原则

评价方法多样性的原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