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读后感有感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19-04-11 21:53:44

相关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读后感有感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5 元,页数:10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精选点评:

●写得好,版本美丽

●安娜自杀前的心理活动简直是教科书啊,叹为观止!安娜孤注一掷的爱脆弱得让人心疼,列文的烦闷忧愁迷惘让人心酸。挺喜欢卡列宁,教条式的人物,好笑又有点可悲。

●上流社会的爱情,处事圆滑的阿尔卡季奇,安娜和弗隆斯基对彼此的心动;列文对自我的哲学探讨。离了爱情就不能活的女人,为了孩子忍气吞声的女人,抛弃家庭追寻真爱的女人,为了男人悔恨的眼泪而卧轨自杀的女人。这翻译也不太通顺,营销太过了“但谢尔巴茨基一家的主要社交无意间由一位莫斯科的太太玛丽亚·叶甫根尼耶夫娜·勒季谢娃和女儿——吉蒂不喜欢她…”#WinterTime 03

●20 读完以后不明白书名为何是《安娜·卡列尼娜》。

●拖拖拉拉,最后几十页拖了一周都没定下去看,今日坐定,算是完成了。作为看过的最厚的一本书(1067页),感谢陪伴我度过了的起步,深夜坐在书桌前,不时蹲在椅子上,暖光的灯,看到难以理解处,手指摩挲着桌面,一日一日。白天便期待着这样的时刻,省着看,留到深夜看,循着安娜、列文、吉蒂、弗隆斯基的轨迹,做一个旁观者,做一个参与者,到18世纪70年代的莫斯科和彼得堡去。未有反面人物,托翁的精妙不靠情节起伏,在于人物的内在联系,安娜的激情,列文的怀疑互为映衬,照见爱情、命运的不同路途。在“自我认知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压倒理性”“陌生化的叙述方式”为我撕开了一道口,哦,对了,还有真挚,永远的真挚,人物的灵魂之光。水平有限,不足以评托尔斯泰,前行的路还长。

●很漂亮、厚,但我拿得动

●我感觉有半本都没有看懂…最后列文的纠结,基本没懂…

●读的是译林出版社的,但是非常喜欢这一版本的封面。去年家里Wi-Fi坏了读《复活》,今年疫情宅家读《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太会心理描写。伏伦斯基雪天火车上去追安娜那节写的真美,边读脑中边构想着画面。其实这本书应该叫《安娜和列文》,因为列文的笔墨也很多。

●纪念碑版的真正足本,较其他译本多了不少段落。很多原来读不懂的地方(比如,伏伦斯基为何穿上衣服又洗澡?比如列文割草用镰的细节,安娜的梦境)有了全新的理解。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以前时常听人提到这句话,也记得《刺猬的优雅》里也引用了这句话,提到了这本书。厚厚的一千多页,读了好久!鸿篇巨作,读时时常能看到平常生活的影子,自己人生的常见困惑。读完,尤其是看了译者的解读,不敢对本书置评。读而未到深邃处,或许以后有机会再重复,品悟下人生吧! 不过,还记得一点感悟,婚前值得一读,因为可能真实的家庭生活真的很像这本书……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被忽视的是最幸福的

初看安娜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安娜的死亡旋涡之中,托尔斯泰将追求自由的安娜和背叛感情的安娜合二为一,未来是无法遇见的,安娜被感情的浪潮推搡着,奋力绕开礁石,冲过暴风雨,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香消玉殒,追求自由的结果往往被表面的自由所裹挟,我们能做的只能将自身放置于一个看起来很合适的位置。

相较于安娜和卡列宁,列文和吉娣就平和了很多,再读的时候就发现从他们相遇,相爱,婚后都很丰富,却在初读的过程中让人忽视,有一种托尔斯泰写完书故意将视线放在安娜,列文则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条不紊的做自己的事情,随着结局的到来,那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安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二):安娜卡列尼娜又厚又重到底是翻完了~

与书中的人相处了一段时间,斯捷潘虽然开篇就出轨油腻,但开始还蛮喜欢他的。最初不喜欢列文觉得他太愤青猥琐,慢慢开始喜欢列文了,就讨厌斯捷潘(有一段写到列文是一流的溜冰选手,提到溜冰不得不多了份好感)。会觉得基蒂幼稚,又会觉得那本身就是一种单纯的唯美。对安娜一开始很喜欢,可是后来看她一次次说谎就越来越讨厌她,在那个年代的缘故叭,即便是现在这种事情很多人也做不到坦然面对叭,但讨厌就是讨厌,后来她的执着又让我喜欢。(开始时透过文字都会爱上她,她的美不是那条蓝色裙子,她穿上了黑色的,她的美是她本身就很美。成功的丈夫,乖巧的孩子,温馨富裕的家庭,可是她却为了爱情跟自己的情夫在一起了,一起搬到了乡下,在没有得到心中同等爱的回应下自杀了。如果不是这样,她就不会有那样的气质,不会那么迷人了叭~)。卡列宁偶尔会让我想起女儿国里的唐僧,也不恰当,在感情上他没有爱的能力。弗隆斯基开始是个花心大萝卜渣男,可他也是不顾一切的去爱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三):突围

托尔斯泰在书中第一页写道:"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福的家庭自有其不幸福之处。"我一直在想,这些各自不幸福的家庭,有没有共同点?我们该怎样避免落入不幸福之中?

仔细想想书中出现的这些家庭、这些人物,所有被定义为"不幸福"的,似乎都陷入了一种困境。他们没有"能力"从困境中突围,只能在煎熬中慢慢变得绝望,并因为长期的绝望而胡思乱想,引生出种种猜忌、谗惘,直至毁灭。

安娜陷入了婚姻与爱情的困境、多丽陷入了金钱与家庭的困境、奥伯隆斯基陷入了职业与经济的困境……

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违反了社会规则、有的是无法遏制某种欲望、还有的是能力配不上野心。

相反,看看吉蒂和列文,似乎一直秉持着一个原则:爱应该爱的人,花应该花的钱。虽然生活没有一点轰轰烈烈,但却不至于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以至于沦为"不幸福"的境地。

可能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吧,遵守规则、节制欲望,平平淡淡才是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四):不是书评的书评

这是一本从读到的书,终于在虎年第一天读完了。 不得不承认,阅读这样的一部鸿篇巨著对于目前的自己来讲,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特别是对俄罗斯历史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这种似懂非懂的阅读更像是囫囵吞枣。如果是前几年阅读这样一部作品,可能中途就放弃了。 即使并不能十分了解这部作品的全部内容,在我心里这部已经写就了150多年的作品仍然在目前已经阅读过的作品中排名靠前。从结构安排、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等方面它都是一部堪称范本的作品。安娜和列文,书中的男女主角,竟然只见过短短一面,而作者居然有能力把围绕男女主角的人物情节安排得天衣无缝、引人入胜,单凭这一点,依我浅见,这部作品就可以称得上不朽。 但无论如何,这部作品距现在的我们也有些久远了。19世纪后半叶俄国贵族的生活,他们的思想、见解、讲话的方式,放在今天有时会让人难以理解,人物交谈中不时蹦出的一两句法语,放在今天,更像是一种所谓优秀男性女性口中出现的英文单词一样,除了卖弄,我想象不出还有更好的解释。 就像是译者在后记中谈到的,列文总体上是理性的,安娜出场时是理性的,随着爱情逐渐变得感性,像是溺水的人一样紧抓着身边的救命稻草——弗隆斯基。卡列宁,这个一直彬彬有礼、在外人看来分寸感很强、永远举止得体的男人,最后竟靠一个神棍来替自己决定是否要与安娜离婚,这不能不让人觉得荒诞。 每次阅读这种名著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读透,总想着有机会至少要再次深度阅读一次,这部作品也是这样。但愿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能再读一遍,再来修改这篇自己都觉得写的很肤浅的评论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五):精神、意志、自由、本质

-列文因为自己不信教而感到痛苦,因为99%的俄罗斯人都信教,这让他对自己的思想产生怀疑,进而怀疑自己因何存在。列文无法找到“我是什么,我在哪里,为什么我在这里”的答案,甚至一度想着。

-这个过程痛苦又迷茫,我与他有些类似的经历。曾有一段时间,我疯狂地寻找上学的理由,工作的理由,开心或者生气的理由,甚至对于午餐选择牛肉还是猪肉的理由……在找到答案之前,自己都仿佛机器人一般,按照某种既定的程序运行着。大学毕业后,顺利完成硕士、博士学业,随后又理所应当地找一份工作,开始了打卡上下班的规律生活。

-这平淡又幸福的人生,在当时怎么也无法说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工作可以吗,不可以,因为要实现想要的生活,需要工作带来的物质基础。但是,我脑子里为什么会想要那种生活呢?这真的是我自己的意志吗?我是否已经被某种社会规则洗脑了,被灌输了“这就是好的”的理念呢?我看似自由的生活,是否已经被既定思维给束缚了呢?

事实无从得知了。

-点醒了列文的农民说:“人各有不同。有的人只为了填饱肚子,而有的人,为上帝而活,为灵魂而活。”为什么有些人会为了既不了解,也无法确定的上帝而活呢。

列文说,大家其实都在为一种信念而活,这些教养他成人的信念,指引着他生存、生活下去。

-“上帝”是某类信念的代名词。在一些人的信念中,抢劫、说谎、杀人是无法触碰的底线,一些被抓获的罪犯,仍然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因为他们的信念中,自己的行为并不是恶,只是不够幸运。

-“上帝”、信阳、哲学理论,都是某种思维途径的统一名称,统一叫法。列文不信教,但他内心深处的信仰与教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只是列文没有把自己的信念归为上天赐予的果。

-就好比,天空本就是个圆拱,但无论你怎么去看,都无法看出它是圆的。尽管如此,天空本身就是圆的,并且我们深信它是圆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