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

时间:2018-10-27 16:44:08

相关推荐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包括压疮、肌肉萎缩等。为了改善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医护人员可以定期翻身,按摩肌肉,预防和治疗压疮,提供心理支持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1

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包括:

1. 压力疮防护:卧床时间长,易导致压力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适时更换床上用品,使用合适的护理垫或护理床。

2. 肌肉萎缩: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组织的萎缩。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被动或主动肢体活动,进行肌肉按摩和牵引,以保持肌肉强度和关节灵活性。

3. 呼吸道感染:卧床病人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为长时间处于相同姿势,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和排出困难。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并帮助病人做深呼吸、咳嗽和清洁口腔。

4. 尿路感染:卧床时间长,尿液排泄受限,容易导致尿液积聚和尿路感染。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病人排尿,保持尿道清洁,并鼓励病人多饮水。

5. 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长期卧床会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推荐病人进行适当的骨密度检查。

6. 心理问题:长期卧床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关爱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或适当的康复计划,帮助病人积极应对和调整心态。

7. 营养不良:卧床病人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系统功能下降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口味和健康状况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并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状况。

8. 药物管理:卧床病人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护理人员应确保药物按时按量给予,正确记录用药情况,并及时观察和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以上措施只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具体的护理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2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通常包含营养不良、皮肤压疮、肺炎等,护理措施首先做好饮食调整、做好皮肤卫生、适当调整姿势等。

1、营养不良:如果属于长时间卧床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发生营养不良的护肤问题,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整的方式改善,需要饮食荤素搭配合理,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粗纤维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可以改善营养不良和预防一样不良的问题发生。

2、皮肤压疮: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导致身体受压,部位缺血和缺氧容易造成皮肤压疮,在患病期间需要做好皮肤卫生,每天对皮肤进行消毒和清洗。

2、肺炎:长期卧床的病人肺底部的分泌液不容易排出,可能会诱发肺炎疾病,需要在卧床期间定期调整姿态,可以促进肺底部位的分泌物排出体,也能防止肺炎疾病发生。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3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常见的有营养不良、皮肤压疮、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随之而来的就是针对这些常见问题的护理方案。

1、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的老人,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减慢,导致营养吸收障碍,长此以往会导致营养不良。建议对长期卧床的老人,在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牛奶,必要时家属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鼻饲营养液来补充营养;

2、皮肤压疮:一旦长期卧床,身体的受压部位就容易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皮肤的破溃,从而形成压疮,所以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需要长期卧床的老人,家人就需要协助老人变换体位,勤翻身,一般建议2小时翻一次,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充气的气垫床,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如果出现压疮,要及时对压疮部位进行消毒,应用硅胶敷料、薄膜敷料等进行局部外敷,减少渗出,促进愈合;

3、肺炎:因为长期卧床,肺底部的分泌物就不容易排出,长期处于淤滞状态,就很容易诱发坠积性肺炎。另外因老人处于卧位,进食时容易产生呛咳,导致食物进入肺部,也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所以能坐的老人,进食时尽量采取坐位,饮水时可以使用吸管,家属在协助老人翻身时帮助拍背,促进肺底部的分泌物排出体外,一旦发生肺炎,要积极行抗感染治疗,可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

4、深静脉血栓形成:当长期卧床时,下肢血液回流慢,容易形成血液淤滞,从而造成静脉血栓形成。故应适当将老人双下肢抬高,协助按摩双下肢来预防,如果发生了深静脉血栓,要积极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遵医嘱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来治疗;

5、肌肉萎缩:因长期卧床,四肢处于废用状态,容易造成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如果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四肢无法自主活动,就需要家人协助老人进行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总之长期卧床的老人护理很重要,不能总保持一个姿势,需要协助变换体位,饮食上防止呛咳,食物要丰富,保证营养状态,是防止以上问题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4

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或者是肺炎,甚至还会出现口腔疾病和便秘以及肌肉萎缩等现象。

一. 长期卧床病人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一、肺部并发症

主要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又不能坐起和翻身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体弱及伴慢性病者,可能危及生命。

原因:活动受限妨碍有效通气(限制肺部扩张)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肌力减弱和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减弱)。

二、伤口感染

开放性骨折,特别是伤口污染或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即可发生感染,早期清创不彻底可能导致化脓性骨髓炎。

早期清创的最佳时间在8小时之内。后期伤口换药时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三、便秘及腹胀

原因:长期卧床的病人,排便不习惯,因为食物发酵产气,及呻吟吞入的气体,使肠道膨胀。

可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嘱咐患者少吃产气的食物及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使用开塞露,可缓解腹胀和便秘等。

4. 尿结石,高血钙,骨质疏松,关节僵硬

原因:长期卧床易导致盐类晶体沉积,钙盐久滞于肾及尿道易形成结石。

可以嘱病人多饮水,有利于微小结石排出。控制感染,防止尿呈碱性。少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如波菜,毛豆等,少吃动物内脏,长期卧床可加速骨钙吸收,一方面加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血钙水平上升,引起高钙血症,心律失常,腹痛,形成钙在关节滑中的沉淀,导致关节疼痛。加强肢体活动,增强肌肉及骨骼的锻炼。

5. 褥疮

它主要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发生坏死,随之发生局部皮肤和软组织的溃烂。

(1)定时翻身是最简单而有效地解除压力、预防褥疮的方法,一般2h翻身一次,在医院,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此外应及时做到 “六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2)采用医疗器械减轻组织压力,或使软组织交替承受压力,对消瘦、长期卧床患者使用海绵式褥疮垫、气圈、黍子垫等,保护骨隆突处或在身体空隙处加垫。

(3)针对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的特点,制定交接卡、翻身卡,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全身皮肤完整性及营养状况的评估,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责任落实到人,降低褥疮的发生率。

(4)加强营养,增加全身抵抗力,纠正负氮平衡,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以促进蛋白质及胶原纤维的合成。

6. 泌尿系统感染

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缺乏运动,使骨骼处于脱钙状态,大量的钙由骨骼中游离出来,通过血液从肾脏排泄进入尿液,使尿中的钙含量迅速增加,如同时有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因素存在,很快就会在尿路内形成结晶结石,其中尤其以膀胱结石最为常见;加之不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不及时排出尿液,饮水较少,可继发尿路感染。

(1)保持病人尿道外口的清洁,每天要用干净水清洗阴部,勤换洗内裤,特别是女病人更为重要;有尿意就要及时排出,不要憋尿,防止尿路结石的发生;

(2)多饮水,对于排尿不畅病人每天饮水不少于3000ml,以冲洗尿道,排除细菌及毒素,并随时观察尿的性质、尿量、排尿次数及体温变化;

(3)细心观察病情,如发现有尿频、尿急、尿痛、体温升高,症状加重,应及时发现。

7. 坠积性肺炎

患者如果长期卧床不变动体位,会使呼吸道引流不畅,导致分泌物在肺内沉积,引起感染而发生坠积性肺炎。

(1)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恒定,空气流通。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同时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进行深呼吸训练以增加肺通气量。多饮水,进食高热量、低流质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食道、胃返流。

(2)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痰液要及时咳出,咳嗽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拍背;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因为仰卧位不易咳出;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进行呼吸道湿化,如雾化吸入,或将热水到入一个杯子中,将口对着杯子,吸入热蒸气,也可达到湿化痰液的作用。

(3)有效咳嗽方法有助于患者将深部的痰液咳出;深吸气,在呼气约2/3时用力咳嗽,反复进行,可使痰液由肺泡周围进入气道而咳出。鼓励病人咳嗽并给于祛痰药,特别注意局部引流。如体位排痰,翻身拍背,病情严重要吸氧、吸痰,对活动不便的老年人要定期翻身。

8. 废用综合征

长期卧床后,由于缺乏运动,会使骨骼处于脱钙状态,导致骨质疏松,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度增加,静脉血流障碍,发生静脉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这些都会使病情更加复杂化,被人们称之为废用综合征。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强直;经常进行肢体按摩和肢体被动活动;鼓励并协助肢体做主动运动。

(2)给病人做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3)鼓励病人在主动和被动运动中,练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鼓励病人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理能力。

(4)肢体功能仍未完全恢复者,指导家属出院后继续为病人做被动运动及按摩,鼓励病人坚持功能锻炼,以减少后遗症。

9. 体位性低血压

全身肌张力减弱,神经血管反应性降低,肌肉通过收缩压迫静脉以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的功能降低致使血液易滞留在四肢部位,使得循环血量减少。患者忽然起立,血管无法适应血管神经的反射,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低血压。

护理措施:病人起床或者床头抬高应该缓慢从小角度到大角度变换。

10.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长时间限制活动的肢体,血流缓慢,加上老年患者的硬化和狭窄,很易引起深静脉内血栓形成,肢体可长期的肿胀。

二. 护理措施与对策

一般护理:卧床休息DVT发病1-2周内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肢体过多活动及腹压过高,引起血栓脱落。卧床期间,注意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

1.患肢护理

抬高患肢30°,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缓解疼痛。下肢广泛水肿者,注意保护患肢,避免碰撞、挤压及热敷,以免皮肤损伤感染,加重病情。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肢周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患肢周径不断增加,颜色加深,说明静脉回流受阻,病情加重;患肢皮温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2. 饮食护理

血黏度增高是诱发DVT的重要原因,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厚之品,降低血黏度,以有利疾病的恢复。

3. 静脉输液的护理

采用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由于患肢水肿,静脉显露不清楚,因此要求我们技术操作要熟练、静脉穿刺成功率要高,避免损坏血管,并选用静脉留置穿刺针。

4. 溶栓护理

由于急性期使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所以应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注意出血倾向,发现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黑便及尿血等出血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调整用药。

急性期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要更加警惕肺栓塞的发生,高度重视患者出现的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咳嗽及发绀等症状。

5. 恢复期护理

在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应下床适当活动,增强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避免久站。

有些患者由于遗留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活动后水肿等,应在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有利于增强静脉血液回流,减轻症状,在休息时也应抬高患肢。

总之,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经常会发生一些并发症,要加强引导和注意,此外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悉心照料,耐心指导,和家属共同配合,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5

社区护士上门进行家居访视的过程中发现,长期卧床患者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减弱、免疫功能下降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家属照顾技巧不足等原因,容易发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及生命的危害,也增加家属的照顾压力及经济负担。因此,应及早采取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一、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也称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部位、与医疗器械或其他器械接触的部位。可表现为完整的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伴有疼痛。预防及护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皮肤护理

对于卧床患者,应及时评估整体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建议在易受浸渍或过于干燥的皮肤部位使用皮肤保护产品。注意不可用力擦洗骨隆突处皮肤。

2、体位安置与变换

(1)可把软枕等减压工具沿小腿全长垫起,确保足跟不与床面直接接触。除病情或治疗需要外,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床头抬高超过 30°体位;侧卧位时保持背部与水平床面成 30°~ 40°夹角。

(2)根据患者病情、皮肤情况、床垫材质等调整体位变换的频率和减压部位。患者病情允许时,应至少每 2 h 变换一次体位,应掌握正确移动患者的技巧,操作过程中避免拖、拉、推、拽等动作。

3、减压工具的使用

建议使用高规格泡沫床垫,也可使用交替充气床垫等减压床垫。局部减压工具可使用软枕、足跟托、预防性敷料(泡沫敷料等)等进行局部减压。

4、如出现压疮伤口,应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正确规范处理,切勿自行盲目处理或使用农村偏方、中药材(粉)等外敷。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管腔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对于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患肢皮温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同时可能伴有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反应。

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基本预防措施

(1)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避免血液浓缩;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血脂等。

(2)正确指导和协助患者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等 。

(3)避免在膝下垫硬枕和过度屈髋,病情允许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4)定时评估患者双下肢情况,发现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和色泽变化及感觉异常等,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2、如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病情允许时遵医嘱指导患者活动,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患肢禁止局部按摩或热敷。如果使用抗凝药物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

三、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和肺脓肿等。其中肺炎最为常见。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刺激和免疫损伤等所致。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咳痰,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1、预防措施 基本措施是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手卫生、按需吸痰、保持患者口腔清洁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病情观察

每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评估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等。

(2)床头抬高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及鼻饲过程中,床头抬高 30°~ 45°,并在鼻饲后保持30分钟为宜。

(3)早期下床活动

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倡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呼吸功能锻炼和促进有效排痰

指导患者练习使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及有效咳嗽方法。对于长期卧床、咳痰无力的患者,定期为卧床患者翻身,遵医嘱采用雾化吸入、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振动排痰、吸痰等措施促进排痰。

(5)误吸的预防

进食前需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不强行喂食,遵照安全进食技巧指导;对于留置胃管的患者,每次鼻饲前评估胃管位置,持续鼻饲患者应每 4 h 评估一次,体位引流、吞咽功能障碍等误吸高风险患者应评估其胃残余量,遵医嘱调整鼻饲的速度和量。

四、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按发生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腰腹部疼痛等,可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上尿路感染以肾区疼痛、发热较为多见,下尿路感染则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预防及护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每日评估患者体温、有无腰腹部疼痛、排尿情况(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及尿液性质(颜色、性状、尿量等)。

2、会阴部护理:无留置导尿管者,每日使用 41 ~43℃温水清洗会阴部及大腿内上 1/3处;留置导尿管者,每日使用温水、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清洗会阴部、尿道口、导尿管表面 。每日进行会阴部护理 1 ~ 2 次,并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要(如大、小便失禁等)增加频次。

3、对于留置导尿管者,应做好管路护理,建议如下:

(1)集尿装置的选择。

①导尿管:在保证适当引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导尿管 ,长期留置时建议使用硅胶材质的导尿管 。②集尿袋 :建议使用带取样口的抗返流集尿袋。

(2) 集尿装置的护理。

①妥善固定导尿管和集尿袋,保持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并避免接触地面 ,在活动或搬运患者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②保持集尿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 ,尽量避免断开导尿管与集尿袋。③及时倾倒集尿袋(至少每8 h 倾倒一次或集尿袋 2/3 满时),避免集尿袋的排尿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并及时关闭排尿口。④更换导尿管:导尿管更换时间不应长于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时限,如出现导尿管破损、无菌性或密闭性破坏、导尿管结垢、引流不畅或不慎脱出等情况时 ,应及时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 ,并标注更换日期和时间。⑤更换集尿袋:更换时间不应长于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时限,发生感染、堵塞、密闭性破坏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并标注更换日期和时间。

(3)拔管后评估。

注意观察患者拔管后自主排尿情况,必要时遵医嘱重新留置导尿管。

4、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水及矿物质的均衡。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成人饮水量达 2000 ~3000 mL/d,尽量每 2~3 h 排尿一次,维持尿量达 1500 mL/d 以上。入睡前限制饮水量,减少夜间尿量。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对策探讨大全6

【关键词】 老年卧床病人; 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易患的病症

(一)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是神经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长期卧床、昏迷、偏瘫等症状引起的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坠积性肺炎更是神经外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卧床肺内会产生多量痰液,仰卧位不利咳出,易产生坠积性肺炎,出现胸闷、高烧、呼吸困难、呼吸吸衰竭。防止方法是鼓励病人咳嗽。多翻身、拍背,可让病人侧弯,能坐即侧坐起以利痰液排出,必要时可药物雾化吸入,以利痰消炎。病人室内空气要新鲜,禁上吸烟。

1 护理

1.1评估了解起病的急慢程度以及诱因,掌握临床表现、生命体征、既往史、现病史,采取X哥拉斯分级法评估病人症状,重点观察病人的意识障碍程度、吞咽、咳嗽反射是否存在等问题。上述三点是导致坠积性肺炎发生的直接原因。其中昏迷时间最长的患者达10个月,对这样的患者做好呼吸系统方面的评估非常重要。要注意听诊双肺的情况、了解X线的检查以及有无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等。上述病人是坠积性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

1.2护理诊断 神经迭外科患者护理诊断包括,应对患者的意识行为、认知行为、认知能力、心理是否健康、呼吸频率及快慢程度和有无叹息抽啼样呼吸的改变、是否存在气管切开等术后问题进行诊断,注意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上与呼吸道是否通畅有关,与患者的意识咳嗽反射丧失有关;也与肢体功能障碍与偏瘫、手术恢复程度、吞咽障碍、气管切开、意识障碍或延髓麻醉有关;此外也与语言功能障碍、卫生知识缺乏有关。

(二)褥疮:截瘫患者,因骨折需卧床的瘦弱老人易产生褥疮,应积极防治。仅仅因卧床引发严重褥疮感染导致死亡者(而非死于自身患有的心脑血管病变)占长期卧床病人的50%。因此,长期卧床的病人在防止各类基础疾病夺命的同时,还应警惕卧床第一并发症——褥疮,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褥疮。褥疮的医学名称叫“压力性溃疡”,因为造成溃疡的主要原因就是压力。这个压力不是普通的压力,而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压力。很多人以为‘长期’的意思是起码两三天或者更长,但实际上‘长期’指的仅仅是两小时。也就是说如果对身体某个部位施加持续性压力达两个小时,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其实皮肤内部的细胞和血管已经开始损毁,这就是褥疮的开始。不少市民都觉得这个”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褥疮“很不可思议——我们平时睡觉经常超过8个小时,坐在椅子上也是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为什么没有生褥疮呢?一般来说,长期卧床体质衰竭、翻身活动不方便及肢体感觉障碍的病人最易发生,过度消瘦、过度肥胖、水肿、动脉硬化等都能促使褥疮形成。褥疮总共分为四期,从现象观察最初只是红斑显现,接着可能溃烂成孔,随后不断变大、腐烂,最后发展到骨头坏死。褥疮常伴发细菌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可诱发骨膜、骨髓炎乃至败血症,可引起死亡。

临床表现95%以上的褥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溃疡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褥疮最危险的部位。

对一些患慢性疾病或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常需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褥疮,褥疮病人如何护理呢?对这些卧床病人的护理除一般护理外,还有其特殊的要求,其护理要点如下:

1、长期卧床病人的居室一定要清洁,整齐,并适当装饰得淡雅,可摆设一些花卉盆景,增加生机,给患者给予生命和活力的启迪,以增强其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大小便失禁者宜在身下横铺一块络理通远红外护创敷料,上面再垫络理通褥疮康复器,可保证清洁干爽和卫生并可避免褥疮发生。

3、保持口腔清洁。协助患者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或用漱口液漱口;有假牙的患者,饭后或睡前应将假牙取出,清洁干净后浸泡于清水中。

4、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病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

褥疮病人如何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大,甚至沮丧厌世,家属应多体贴、多理解,劝慰和开导病人,使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

(三)骨质疏松和废用性肌萎缩:为什么长期卧床易患骨质疏松症?很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发现,因为某些疾病导致卧床,在卧床之前骨质一直达标,卧床后就会发生骨质疏松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人研究发现,脊柱骨在卧床情况下更易丢失骨量,卧床36周即可丢失20~40%,所以患脑血管病、截瘫,骨折等病后,久卧床上易致骨质疏松症。

长期卧床不动会发生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这会影响原发病康复。即使原发病痊愈,也会因此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也易产生病理性骨折。防止办法是及早有效地床上功能锻炼,多见阳光,多做肌肉、关节的活动。负重和运动对骨的生长和再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机械刺激,肌肉收缩对骨的机械刺激和维持骨矿物质含量是最有效的。

所以上述病人应尽量减少卧床时间,鼓励间歇起床活动,或作床上锻炼,同时进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如口服钙剂,维生素D3,有条件的可以应用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低频脉冲电磁治疗等。

具体锻炼办法:身体较虚弱的病人可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进行全身肌肉按摩,主要采用捏拿肌肉的方法,刺激肌肉收缩。被动活动四肢关节,刺激骨骼,减少估量的丢失。肌肉按摩每日2次,每次以病人不出现疲劳感为度。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病人可以进行主动肌肉收缩(使肌肉用力),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包括四肢所有关节,可以减少骨量丢失,防止关节粘连而出现功能障碍。身体状况较好的病人可在床头系一布带,病人双手牵拉布带,双下肢蹬住床头。每日3—4次,每次10—20下。病情允许的卧床病人可做仰卧起坐,以及腰背肌的功能锻炼等。

长期卧床病人较易患尿石症的原因较多,包括代谢因素、泌尿系统感染等,长期卧床会发生骨质脱钙、骨质疏松、血钙增高、尿钙和尿磷增加,这一变化在卧床早期尤为明显,尿酸排泄量在截瘫伴尿石患者比截瘫不伴尿石患者高,尿枸橼酸排泄量明显降低。这些变化有利于尿中钙盐饱和度增加,抑制物活性降低,促进结石形成。

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导致骨质疏松、脱钙,脱离的钙经血流由肾排出,由于病人多数长期平卧在床上,导致病人的肾盏位置低于肾盂,加上重力的作用,使得尿石盐在病人肾盏中的沉淀增多,如尿中胶体不能维持钙盐的过饱和状态,则钙盐析出沉淀亦可促使结石的形成.泌尿系统感染是长期卧床病人尿石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泌尿系统感染明显减少,结石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

(四)泌尿系感染和泌尿系结石:卧床病人有时出现尿潴留,需留置导尿管,这样就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出现尿频、尿痛、发烧,这时应多饮白开水,静脉使用或口服抗生素,必要时可行膀胱潮式冲洗。由于病人卧床骨质脱钙出现高血钙,病人又不活动,易形成泌尿系结石,预防方法是多饮水,加强床上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病人为何易得尿道结石。专家指出,长期卧床病人轻易患尿道结石,由于引起结石的病因不易往除,卧床病人经常行动不便,治疗比较困难,长期卧床病人所患结石成分多数为磷酸钙和磷酸镁铵,草酸钙成分很少。长期卧床病人结石发病率为8%,而正凡人结石发病率约为0.1%。

(五)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卧床不动,则静脉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致肢体肿胀,在此基础上继发炎症则肢体肿胀、疼痛、发烧。防止办法是多做下肢关节和肌肉舒缩活动,一旦上述情况发生宜使用消炎、溶栓药物,抬高患肢,热敷、理疗。

临床上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1.床单位的设置

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梳子、小镜子、痰杯等)之处。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围的环境,扩大视野,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进居室内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过由卧床带来的困难。

2.基础护理

(1)晨间护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男病人剃须)和按摩受压处。

(2)晚间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作一次晚间护理。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与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状应与指尖相同,足趾应平剪,剪后应用控刀磨平)、整理床铺.注意保暖。

(3)协助病人进餐: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托注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对于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3.长期卧床病人主要合并症的家庭预防护理

(1)主要合并症: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疮、静脉血栓炎和继发功能损害。

(2)家庭护理中的预防

1)预防功能损害体位的摆放

A.预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胆挛缩。冬季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B.膝关节畸形的预防: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膝反张),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去垫平卧,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C. 肩、髋部关节预防

a.平卧: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够关节外展、外旋。防止床垫太软,臀部凹陷,使得臀部长期处于屈曲位而发生屈髓畸形,一旦病人可以离床站立时,身体的额关节屈曲而不能站立。

b.偏瘫病人健侧卧: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C.偏瘫病人患侧卧: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d.半坐位:两臂离开躯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垫子,防止肩关节内收畸形8)。

D.运动锻练: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

a.被动运动;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的锻练。

方法: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下肢:髓、膝、踝、趾各关节);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时间: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b.主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锻练。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

运动内容:上、下肢各关节:按照生理活动范围,鼓励病人积极活动,作产L操;手关节: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关节:踝用力背屈,足趾伸屈活动。并经常保持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如书写、用筷子进餐等动作

4.口腔护理与预防呼吸道感染

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减低或减退,易发生吸入性、坠积性肺炎。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口腔护理中,要注意到刷牙与漱口的关系。对于卧床的病人,有时漱口比刷牙显得更重要。因此,要求卧床的病人在就餐后(或喝牛奶、饮料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难的病人(中风、脑瘫、口腔内肿瘤术后)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可在就餐后用饮水的方法代替漱口,必要时社区护土需亲自做或指导家属做口腔护理。漱口的方法是,含一口(大约10ml)温开水用水冲洗牙齿上下及口腔的左右。漱口之后是刷牙,清洁牙齿面上和牙缝内的残留物。刷牙后仍需漱口,目的是将齿面、缝内刷出的残留物通过漱口,清出口腔(彻底清洁牙刷后,牙刷要向上放置保持干燥)。漱口,刷牙漱口后应饮一到二口温水,以冲洗咽喉部,其目的是将该部位的细菌总数的数显减少,是将细菌稀释后吞咽至胃内由胃酸杀灭。夜间排尿后最好也能饮一到两口温开水,易感儿童及老人外出活动时间过久,回家后也应先漱口,再饮l~2口水,目的同上。如遇疾病限制饮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饮水总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饮水,达到清洁口腔、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4.1护理措施

4.1.1对于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实施间断雾化吸入。每日4-6次,气管内持续滴入抗生素和糜蛋白酶,以稀释粘稠的分泌物。同时每2h为患者翻身,由下向上扣背1次,使气管末梢的痰液受到振动,将痰液充分排出,可以降低长期卧床患者的坠积性肺炎的发病率。

4.1.2手术后患者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及鼻饲。因气管插管气囊对呼吸道粘膜的压迫,使其完整性破坏,屏障作用下降,鼻饲及昏迷时间过长,影响了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而通过翻身推背可使病人被动活动,增加肺通气,避免分泌物积聚、肺泡壁塌陷造成的肺不张、坠积性肺炎。

4.1.3正确吸痰 首先保持呼吸道充分湿润,预防因气道水份减少,导致分泌物粘稠和排出障碍。因此对室内空气要调整适当湿度(60%-70%),患者取平卧位,中心吸引压力应在11-20kPa,采用旋转提拉手法。注意动作轻柔,吸引时阻断负压,插管深度不易过长。从深度向上提拉,左右旋转,避免上下提拉,造成污染,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抽吸时间不可超过l0s,防止患者脑驴。另外吸痰管应每日更换2-3次,气管切开局部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情况、气管套管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从而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1.4清醒的病人因其能够经常咳嗽和深呼吸,若护理人员给予正确方法进行床上功能被动锻炼,做好基础护理,可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逆流,避免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昏迷及长期卧床者应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防止胃液返流,以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1.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无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痰的颜色出现变化,每隔3d做一次痰的细菌培养,针对检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5.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付以表格让执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家属或照顾者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如家属晚11点睡觉,可在睡前给病人翻身,晨2点前家中谁起夜,由起夜者再为病人翻身一次,5点前给病人翻身一次至天亮。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再让病人饮温开水l~2口,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

对于在床上能活动的病人,视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和指导自行翻身的护理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训练要循序渐进。方法;白天利用晨起、早中晚饭前、午睡前后、夜间睡前的排尿时间进行翻身。夜间叶根据睡眠习惯和排尿次数增加1~2次。

6.大小便失禁病人的护理对策

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病人和家属),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龄、病情、失禁的原因、时间(晨间、晚间)等,根据分析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如果病人清醒,但虚弱无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可告知家人处理者,这类情况可通过观察病人的二便规律,再根据规律设定安排二便护理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数。如果病人痴呆,小便失禁的处理也可参照上述方法,若效果不好,可在床上(对不穿内裤者)或内裤中的会阴部放置吸水垫子,材料可选用海绵类吸水力强的物品,外用纯棉布包裹,以吸附尿液。使用该垫应及时更换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引发皮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果病人上肢可活动,且神志清醒并能配合护理,可在心理护理中应用积极的语言向导、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减少家属或他人的照顾。具体方法:可在床旁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专用便器(小巧、便利)。完成自我护理会使病人产生自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7 做好心理护理

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越来越多,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许多并发症,这些老年人无论是在心理上或生活上都更加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家庭的照顾,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在全面了解其健康状况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热情周到地关心老年卧床患者,帮助其克服孤独、寂寞、恐惧、焦虑的心理。经常与之交谈来调节他们的情绪,帮助其减轻痛苦,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努力使卧床病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护理措施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和健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