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梯田建设带给甘肃农民致富新希望

梯田建设带给甘肃农民致富新希望

时间:2022-10-12 01:12:21

相关推荐

梯田建设带给甘肃农民致富新希望

新华网甘肃频道兰州3月28日电(多蕾) 甘肃省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薄弱,群众生活困难。长期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把梯田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长抓不懈。

,甘肃省委、省政府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启动实施了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经过三年建设,共新修梯田435万亩,使全省梯田面积累计达到3200多万亩。

通过大规模的梯田建设,甘肃成功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截至底,甘肃全省已累计兴修梯田3200多万亩。梯田建设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旱作农业、优化水资源利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效益。

基础薄弱、环境脆弱,梯田建设成为甘肃农业发展必由之路

山地和丘陵约占甘肃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1000m,为典型的山地型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差,严重制约着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甘肃,全省年均降水量277mm,50-70%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三个月,而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洪涝灾害频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370 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422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的56%和32%。耕地绝大多数为高山陡坡地,水资源利用难度大,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重,而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

短缺的水资源、严重的水土流失、薄弱的农业基础、特殊的区位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甘肃部分地区的贫困落后。"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这句话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甘肃中东部地区农民广种薄收的真实写照。

,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08元,仅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的55.89%。

在位于甘肃省陇东地区的庆阳市环县天池乡有个叫"买粮山"的村民小组,24户人经营着"两条沟三架山"的450亩山地粮田。这里每逢山洪,黄土表层被一层层剥去,粮食产量越来越低。虽然农民年年辛苦劳作,把这里的每个山峁都种上了粮食,还是年年缺粮。

"下寨沟,天爷上,天上挂不住佛爷","上山一根尖担,两头两根草绳,早上去割麦,晚上不空回"是流传在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四合村下寨社群众中的口头语,也是这里生产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这里山大沟深,群众生活在山底,他们耕种的土地在陡峭的山坡上,因而群众称之为"天爷地",意为天上之地,多年来,农民就在陡坡山地里广种薄收。

修梯田、增效益,坡改梯带给农民致富希望

面对省情实际,甘肃省委、省政府将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支撑"三农"工作的基本功,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一核心任务,于启动实施了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经过三年的建设,共新修梯田435万亩,使全省梯田面积累计达到3200多万亩。

"修好了梯田,就是给了农民致富的希望。"会宁县丁沟乡荔峡村村党支部书记张璧说:"县上非常重视梯田建设,县乡技术人员蹲点技术指导,机械平田整地,现在机修的梯田土质好,保肥、保墒,群众非常欢迎。"

看着自己家30多亩坡地被一层层平整的梯田所替代,荔峡村村民老贾满心欢喜:"今年,我们家一次性实现了梯田化,平展展的地块,村里有大型覆膜机,一次性过去地膜全铺好了,就等着开春下籽种。"现在,荔峡村大部分农民已经充分认可了"修梯田、种洋芋、增效益"的思路,全村里1400多人,7500多亩地,全部实现了梯田化。

村主任老刘扳起手指给我们算起了细账:"坡地改成梯田土质好、保水、保墒,种洋芋地要比坡地多产1000斤,按每斤0.8元计算,一亩地要多收入800元。我家一年种洋芋7.5亩左右,这样光洋芋一年要多赚6000元,而且人也轻松了"。

像甘肃省丁沟乡这样的坡改梯建设,在甘肃省还有很多。谈到甘肃省的坡改梯建设,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局长尚桢介绍说:"甘肃省坡改梯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项目建设一靠行政推动,二靠利益驱动,三靠项目整合,四靠服务管理、五靠产业开发。"

为有效推动坡改梯这项工作,甘肃省编制了《甘肃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规划(~)》,省政府将发改、国土、水利、扶贫、农发等相关部门梯田建设任务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按照"科学规划,集中区域,突出重点,规模建设"的建设思路,制定了梯田建设工程年度实施方案,对建设主体、建设范围、组织管理、建设标准、目标责任等进行规范。

夏收结束后,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通过"一事一议",组织群众采取机修人修相结合的办法,用4个多月的时间,自筹资金16万元,投入劳动力1500多人(次),动用3台推土机,在山坡上开拓出了一块块平整的梯田,面积达500多亩,同时,修通了纵贯整个新修梯田的农路4.8公里。

调结构、兴产业,梯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调整带来契机

地平了,路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子更宽了。陇西县德兴乡马家坪村村民马自有高兴地说:"以前种的是坡地,走的是窄路,收成低;现在地平了,路宽了,机械用上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种上了洋芋药材,日子好过了!"

近年来,陇西县以梯田建设为依托,坚持"修梯田-打水窖-抓科技-调结构"的旱作农业发展思路,新修梯田全部实施了机耕深松、配方施肥,选种马铃薯、中药材等适种作物,并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同时大力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延长产业链条,使梯田建设真正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和农村产业发展的希望。

在陇西县盘龙山流域综合治理示范点,梯田中推广种植良种马铃薯12000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500亩,流域内全膜玉米也达到11300亩;新建大型高标准牛羊养殖场1处,配套青贮池2座,引进良种肉牛620头,羊1380只,发展舍饲养殖户740户。流域内高效设施农业、舍饲养殖业等特色产业初步形成,高效化、集约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己初露端倪,,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530元,达到279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20元。该流域己建设成为富有影响的全国水土保持示范片、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片和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扶贫开发示范片。

谈到甘肃省的坡改梯建设,不得不说庄浪县。庄浪县在1997年实现梯田化后,当地政府按照"立足梯田,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培育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以百万亩梯田为载体,大力培育富民强县的果品产业,洋芋、畜牧、蔬菜等区域性特色产业,使梯田资源由规模优势向品牌优势、产业优势转化。

目前,庄浪县已建成梯田产业基地66万亩,其中优质果品基地27万亩,全膜玉米、洋芋基地24万亩,优质牧草基地15万亩,走出了"修梯田、集雨水、调结构、强果品、促增收"的梯田产业开发路子。该县全县区域性产业年总收入达4.45亿元,全县年增加梯田附加值3500多万元。

为实现"十二五"末甘肃省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0元的奋斗目标,甘肃省委、省政府结合第一轮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实施,提出"十二五"期间新修750万亩梯田的目标任务,并批复了《甘肃省梯田建设专项规划》。按照这一目标,~甘肃省要完成标准梯田建设面积500万亩。

2月8日,甘肃省召开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甘肃省梯田建设指明了方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